梅花拳是一个源远流长,同文圣拳一样长期以来被清政府镇压,被视为异端教派。梅花拳广泛流传于河南、山东、河北一带,古朴而神秘的著名拳种。秘密发展并曾变换多种名称。梅花拳有文场和武场组织,并且是文场领导武场,负责整个拳派的活动,认为它是“培养大将”之才的学问,常说“拳打脚踢小把戏,唯有文理通天地”,指导梅花拳弟子们习武练功,参加拳派活动及其它事情的基本指导思想,梅花拳与文圣拳的文场武场、拳理拳论几乎完全相同,就连烧香、叩头、敬师、拜师进门仪式也惊人的相识。由此可见,文圣拳与梅花拳更名后的义和拳应是统一组织。同时,梅拳传人齐大壮、唐恒乐、冯克善均为离卦天理教首领,据《靖遂记》载:“冯克善,河南滑县人,少猛鸷,有膂力,曾从滑县朱召村人唐恒乐习武艺,善骑射,尤精枪法。嘉庆丁巳年,有山东济宁人王祥教冯克善拳法,克善尽得其术,徒手搏击,数十人无敢近者。又说:“庚午(即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春六月,其(冯克善)僚婿滑县库书牛亮臣见(冯)克善拳法中有八方步。亮臣曰:“尔步伐(法)似合八卦。克善曰:“子何以知之?”亮臣曰:我所习坎卦。克善曰:“我为离卦。亮臣曰:“尔离卦,我为坎,我二人离坎交宫,各习所习即可也。”冯克善向唐恒乐学习梅花拳,同时随济宁离卦教的王祥学习枪棒。王祥于嘉庆十六年之前为武卦主,精文圣功是离卦教的重要人物,冯克善加入王祥的离卦教,后冯克善被推为武卦主,管武场。据冯克善供称:“我是河南滑县人,于嘉庆十六年入离卦教,旧离卦教头王祥病故,因从我人多,就推我为离卦教头。”(见《军机处录付奏折》)冯克善为康熙武探花杨炳再传弟子,梅花拳与文圣拳其文武术功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秘密发展壮大是理所当然。
最初的义和拳只是“演习拳脚”,有“借此防夜”等保全身家的用途。乾隆年间经过杨四海发展,标志着义和门(拳)组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来,义和门(拳)的活动只是演习拳脚,俗称为“武场”。由此推断"义和团(拳)"在清初离卦教创立后已初具稚形,到嘉庆年间,在清政府的档案中,开始有了“离卦教义和门”。从义和门到义和拳,“义和拳”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乾隆年间。据《清高宗实录》:乾隆四十三年(1778),“按察使于易简等前赴冠县严拿义和拳邪教杨姓一案,拿获杨四海,后刑判发配西藏。据供,伊父在日会拳,借此防夜。”义和拳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乾隆初年。再结合雍正六年“闻卦子匪类隶籍于江南之庐、凤及河南、山东、直隶、山陕地方,其男妇皆习拳棒技艺”的上谕来看,则又可推知义和拳的出现不会晚于雍正,当在康熙年间。十九世纪末,赵三多为发动群众,将梅花拳的名称改为义和拳。在山东冠县举行了著名的蒋家庄起义后,义和拳不再是八卦教离卦的一个支派的独称,而逐渐演变为八卦教诸门的合称----义和团。
杨炳自幼习练梅花拳,是我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梅花拳大师。据史料记载,杨炳“虎项猿臂、技勇绝伦,作文雄壮,下笔立就”,乃文武双全之才。康熙47年(公元1708年)中戊子科武举、武探花,授御前侍卫兼京营都司佥书加一级,诰封通议大夫(正三品)。历康、雍、乾三朝,后因其与皇太子结怨,于乾隆6年(公元1741年)以“亲老告假终养”。於乾隆7年(公元1742年)写出了《习武序》这篇重要著述。杨炳在运河两岸广收弟子,《习武序》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民间的流传,为义和拳起义奠定了组织基础。据梅花拳研究者称:滑县“天理教”起义的领袖冯克善,山东清水教起义领袖王伦,河北白莲教起义首领李存仁,山东冠县农民起义首领杨四海,以及震惊世界的义和拳起义领袖河北威县沙柳寨的赵三多都是杨炳的传人。清末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山东冠县文武双进士杨四海,为离卦教创始人郜云龙的高徒,杨四海与内黄县武探花杨炳只有百里之遥,拳门传称杨四海不仅吸取了杨炳的梅拳精华,而且接纳了杨炳的文场组织规则,此论应能成立,如果说杨四海是杨炳的传人现证据不足,尚需史证。创始于明末清初的文圣功是八卦教的创始人刘佐臣,与弟子郜云龙文武功法合一,共同研创而成,刘佐臣、郜云龙、杨四海与杨炳是同一时代,又有共同的历史背景,为了不同的信仰各自发展自己的组织。之后,其传人在不同时期不断地进行着合流与分创。杨四海所传的文圣功与杨炳所传梅花拳截然不同,但清中期发生的“天理教”起义与清末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起义,与杨炳与杨四海关系密切,已为起义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众所周知,武术是一种动态文化,其技术的结构形式可变性很强。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即使同一拳种在同一地方由同一人教授,由于练习者的个体差异,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的再现,必然会在传承过程中有所变化。八卦拳又名八卦掌。乾嘉时坎卦教首刘玉陇传授的八卦拳在步式上是八方步,拳法中有三盘法,并已和运气相结合,与后来的八卦掌在技术结构上有着其一致性。八卦教是滋生八卦拳名的文化土壤。离卦教流传的“文胜功(拳)”是取其红拳与道家吐纳术相结合,把习拳与练气融合一起,形成套路与练气相结合的内家拳术。梅花拳的练功方法与离卦教门中曾流行的“太阳功”极为相似。明末清初出现的太极拳也是内外结合,在理论和技术及技击特色上也与离卦教流传的“文胜功(拳)”有惊人的相似,义和拳、红拳、六合拳均在离卦教内流传,随着其组织在各地的发展、流变及相互间习武内容的交叉,“文胜功(拳)”是多种武术原有的技术结构和风格特点的演变与交融的重要精华体现。
文圣拳亦称文圣功、文胜功、五手拳、五步架、杜家拳、神拳、长寿拳。据传创始于明末清初八卦教的创始人刘佐臣,与弟子郜云龙文武功法合一,共同研创了文圣功,郜云龙为离卦教的创始人,郜云龙传杨四海,杨四海为乾隆年间文武双进士,杨四海传山东济宁杜恒信又叫杜家拳。文圣功文功修炼时烧香叩头持诵咒语静练内修又叫“神拳”;武功是取其赵太祖红拳与文功相结合而成,把习拳与练气融合一起。文圣功法同时将儒道文化,阴阳五行之理融入文场武场,并结合战场马上战斗功夫融入拳架之中。以五手:大枪式、大刀式、弓式、盘肘、鍏锤;以五步:预临步法、马步、列马步、拗马步(缠丝步)、虚步,把习拳与练气融合一起,集五行生克,阴阳互变之理,刚柔相济,虚实相兼,内外同练,形成了现在文武合一的拳法----文圣拳,当时称“杜家拳”,并广为传播不断将文圣功推广到直隶、山东、河南与江苏等地。杜恒信侠义乡里,名博四海,素有:“北京到南京运河两岸都是杜家兵之称”。文圣拳门里所颂歌诀、所传神话、练功咒语、结印炼丹秘法、入门进场拜师仪式均与梅花拳门所传雷同。由此推断,杜恒信随杨四海所练之拳既是义和拳门所习文武功法。
文圣功自清以来屡遭镇压,一直在民间秘密发展,文革期间文圣功传人杜学颜亦被株连入狱九年,现文圣功(拳)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惜古拳谱、拳理、拳论均佚失不复,老拳师们指靠口传身授传承拳功。为深入探讨拳理,2009年12月26日专程到山东大学拜访了梅花拳传人燕子杰教授,燕老答疑解惑并赠送拳学资料,以供学习研究。在此之前已多次拜访梁山著名梅花拳师杨培考先生,学习了许多梅拳内部功法,为文圣拳以后研究打下了基础。文圣拳的历史一直在口述的过程中传承,缺少详细的资料记载。文圣拳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仍遗留了许多疑问,尚需文史学家、拳史学家、民间宗教研究学者及文圣拳的爱好者,进行澄清与研究。古拳谱、拳理、拳论亦需文圣拳传承者不断挖掘整理,整理成文字资料全面发行,方有助于文圣拳学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现转贴燕子杰教授公布的杨炳《习武序》与《梅花拳秘谱》部分内容,供文圣拳研究,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梅花拳不是一个单纯的拳会组织,而是组织严密,信仰坚定,内部团结的秘密社会。欲了解全部及更多梅拳精粹请登录:武育文化网站。
杨炳《习武序》
有谓至治之世而武可以不练,此言之者迂也。盖武可以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自古圣帝明王莫不隆文重武,公卿大夫率皆出将入相。无如时至近今,每多庸儒俗子,互相讥笑,文而弗武者有之,武而弗文者有之。此无他,皆所以自待者薄而期许者浅也。故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炳幸中探花,愧无全才之足录,幸有寸长之堪信。每遇亲友,屡请教授,恐为人之所患。若欲隐密,惧负师之所传。无可奈何,须俟尚志好学之士,将管窥微技细细详说。倘学者诚心习之,宝珍爱之,如君子深造之以道,焉知无左右逢源之乐,七日不食弹琴咏歌之趣乎!时而穷也,可以保身保家;时而达也,可以卫君卫国。治四海如盘石之安,登万民于仁寿之域,讵曰小补之哉!
时 乾隆七年岁次壬戌春二月朔一日
原任御前侍卫壬辰科探花及第杨 炳虎文甫编著
儒学生员王 端方儒校阅
校字 受业门人岳金梁擎天 武登科镇远
表侄周名久健庵 男兆熊梦叶
立教条目:
拳堂中间立
天地君亲师 神位
左书:振三纲须赖真武(论纲常要恃文友讲)
右书:整五常全凭大文(定太平还让武将能)
上书:一贯之道
设炉次第:上三炉,左一炉,右一炉
上香定则:五炉上香不必拘定。一握十数柱,上三炉或一握六柱,东炉三柱,西炉五柱。亦可为其贫富不等,只要诚敬为主,且简可行。
拜祖师仪注:
每逢朔望日期,定行三跪九叩首之礼。平常日期,只行一跪三叩首之礼,亦只要诚敬为主。
拳堂中徒拜师仪注:
拜师时只可先一揖,次叩首二个再一揖。若在别处见师,只用一揖。若久久不见,即叩首亦无不可。
历代相传武祖要言,如文子敬孔子,使人有遇庙生肃、过墓生哀之意。真性本于天生,教道成于师传。
上拜收元老祖
注解:收元老祖即天地也。言一元之气,化生万物,成始成终,故为收元老祖。
次拜均天教主
注解:均天教主即帝王也。言一人立极,居中治外,六合一家,故为均天教主。
终拜东都护法
注解:东都护法即亲师也。言一生气肇东,生我成我,恪遵王法,故曰东都护法。不可退前落后,切忌忘师背祖。然后再一愿,不可犯上作乱,连累父兄。如孔子曰:如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师立于左右边,学徒望上叩首,如前著的拜法。
习武规矩十二条
第一条:凡立教之始,务要他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异日可以入则事其父兄,出则事其长上,不愧有勇知方之士。
第二条:凡入教之时,务要他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讲习武艺,所以保身体。好勇斗狠,所以危父母。切宜熟记。
第三条:凡习武务要使他知拳脚为枪棍之母。不活拳脚,则枪棍不获臻其妙。徒尚拳脚,则遇敌不克取其胜。二者兼之,方得其趣。
第四条:凡学技之士,务要知安详恭敬。虽曰手舞足蹈,似与文人不同,而其神化莫测,非粗心浮气者所能入也。昔宋将岳武穆上马如无敌天神,下马如有道贤人。
第五条:凡入拳堂时,务要沉细,不可喧哗,方可知进退之中有妙着,趋避之内有利害。万不可视拳脚如戏场,则学习才有进益。
第六条:凡出拳堂时,务要如见大敌,不可轻忽。当思何法可以破他,何着得以胜他,久久习之,可以登堂入室。
第七条:凡见师面,即便站起,不可视若路人。每见庸师俗弟之辈,并肩而行,同凳而坐,全无师弟之分,绝无尊敬之意。一则师艺浅,一则弟心傲,所以徒有习武之名而全无真艺之用也。
第八条:凡师弟授受之际,弟子却不听。俗人曰:不打师傅不得妙着。每有乘师无备,偷刺暗打,是最轻狂可恶。窃思奇着妙法,孰有圮上老人必待子房三进礼而后授。盖奇着妙法,何师无之,皆因弟子轻薄不知尊师重道,不可大受,故秘而弗传。况奇着妙法,俱是杀敌之毒手段,倘若轻施,弟必受伤,定要缓缓传授,慢慢讲说,始堪有得。自古学武难,传武更难,因材而教,文武皆然,岂可躐等也哉!
第九条:凡教习武之士,当尊孔子有教无类。不然,仲弓不得列德行之科,互乡鲜克有见圣之童。务使其改过自新,正见人才难得故耳。
第十条:凡传教之师,断不可重利轻艺。苟授匪人,败名丧德,明有王法,暗有神鬼,可轻泄哉!孔子曰:我待价者也。价非千两银万两金,是待有尊德之君、重道之主。卑礼厚聘,方可出而仕也,如千银万金视若涕唾,岂足以动至圣之心哉?教者当如是耳。
第十一条:凡入教习武之士,谅其身之强弱、人之雅俗,如讲道书生只可缓授其进退之法、闪搕之术,步骑身势而已,断不宜拳打脚踢,与门浑者一样看也。
第十二条:凡拜师,于每月朔望日期,只行二拜礼,不必同君亲之礼。何也,礼有隆杀,过犹不及,方免足恭之讥。切记,切记。
或问
武教条约立于前,固可取信于众。若不再设或问数条,恐心有种疑,习武不专。故再立或问之说,使人深服于心,而后武可成。
或问曰:叟年已七旬有一,正静养时也,犹斤斤以武艺为念,常常讲说,毋乃非自重之道、延年益寿之方乎?答曰:贫当益坚,老当益壮。窃思由泮水以登鹰扬,由鹰扬以升会武历至殿试。圣祖仁皇帝特授探花二等侍卫,恩至重也。屡蒙皇赏,情至厚也。每与同朝比武较艺,侥幸俱捷,名至美也。年虽老迈,犹欲得好学尚志之士,诚心习之,庶宿学之,片长可继后生之玉成有期,予岂好劳哉,予不得已也。
或问曰:将者操旗鼓耳,一剑之力,非将任也,奚用技为?答曰:否,否,不然。盖为将者身先士卒。若无技艺,士卒之勇怯不得知,行伍之整乱不得明,赏罚之厚薄不得平。况处玉石不分之际,敌惟恐不获将领为首功,武艺重乎不重乎。
或问曰:武艺者,兵丁之所先,士民之所缓,似为不急之务。答曰:否,否,不然。盖丈夫生而志在四方。士居四民之首,自古士子出门,每携琴剑书箱。夫琴者禁也,禁止邪妄,而归中正,为调养性情之具。至于剑,讵能使贼一见而即避,能于百步之外取人首者乎。今之腐儒每笑武为鲁夫,宜为之邓弼肆酒而怒诧者乎。推之农工商贾,在所宜习,概可知矣。
或问曰:何谓把势?何谓学活?答曰:把者,握也,操也;势者,因利而制权,以静而待动,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一发而人无补救之术,此之谓也。学之为言效也。活者,不拘上下左右前后,顾之严备之密,不露破绽。设若二人比武,数人较技,要看他力从何处来,待他旧力略过新力未来而乘之,则无不胜也。或用肘靠之法,先用虚着哄他进来,我之枪棍侵入他二三尺急力拍开,务要以响为度。经曰:一声响处值千金,彼失提防我便赢,至精至妙之诀也。
或问曰:武者粗迹也,文者细事也。子言一贯,予惑滋甚。答曰:坐,吾明语子。圣人之心譬如明镜止水,无彻不照。事来随应,不先事而为之备,不后事而为之留,深合时措之宜,切契内外之道,如天之无不覆,如地之无不载。易曰:其惟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孔子曰:我战则克。夫克者无他术,唯以静待动也,以逸待劳也,以主待客也。静待之义即君子之道费而隐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谓费矣。然其理之所以然,则隐而不可见也。鲁论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苏子曰: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致百动。圣经曰:定静安虑。鲁论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子之所慎齐战疾,善人教民七年亦可即戎矣。自古名将之统众兵,临大敌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静如处女,动若雷电。武经曰:致人而不致於人,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作之而知动静之理,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用而示之不用,不用而示之用,神而明之,化而裁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总不外乎主敬之心、格物之学,故曰:一贯之道。岂予无根之谈,而诈妄欺人也哉!
一贯之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爻,生生无穷。夫一者,太极也。贯者,生生不穷之仪也。易曰:生生之谓易,阴阳不测之谓神。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世子欲学文武之道者,一而已矣,讵可泛视也哉!
问:至圣之心如明镜止水者,何谓也?答曰:即周子通书曰: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感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一谓为太极者,何谓也?答曰:道为太极,心为太极,万物之理具于一心,随感而应,皆合其宜,如四时行百物生,故曰圣心一太极。
咏太极诗:
要落空浑是有有,非滞物寂如无无;
不知太极森然处,三复濂溪太极图。
古肥郡邑痒生刘汉裔敬
叙:尝闻拳师鸣九王氏本鹤之言曰:古铜台大名府内黄县有伊契友虎文杨氏,讳炳,武烈出众,中壬辰科探花。予信其韬略比黄吕,法术效孙吴,勇过伍明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今观其佳作,所载武略规模,礼佛仪注,故予会文武童子,不特武略骎骎师尚父,更有文章祖先尼,故敢破胆献丑沐手俚言赞于后。
赞 曰:
佳作出自杨虎文,武艺文章两绝伦;
探花及第非侥幸,果是忠君报国臣。
识见高明达时务,龙潭虎穴难久存;
致仕养亲归故里,满腹经纶谁认真。
金鲤已化黄池隐,安贫乐道耕有莘。
老生勤施趋庭教,公子科会定超寻。
古海陵邑痒生孙文宣敬尼题
又赞曰:
十载寒窗苦用心,得会皇榜第三人;
名满天下咸钦仰,丹心报国扶明君。
大鹏初展垂天翅,金线钓出虎狼群;
正当统军为元帅,忽动终养一片心。
致仕孝亲为处士,愿效伊尹耕有莘。
又 曰:
先生武艺比人强,文章超群不寻常;
曾中壬辰探花客,名传九州达四方。
御前侍卫宫爵贵,有福有寿子孙昌;
奉旨回籍行孝道,忠孝两全姓名扬。(完)
《梅花拳秘谱》
序 言:广泛流传在我国河北、山东、 河南广大农村的梅花拳(古称梅花桩由于在一百根桩阵上锻练而得名)是一个源远流长、古朴而神秘的拳派,它是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乱中公开传授并兴盛起来的。早在88年之前,我国历史学家就从文献和历史传说中发现梅花拳在清末义和团反帝斗争中是发动者和主力。这种观点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的注意,但真正能深入了解梅花拳奥秘,却是88年年底以后。著名历史学家路遥教授与梅花拳弟子燕子杰教授等人合作对河北,山东、河南义和团反帝斗争激烈或农民起义活跃的地区多次深入调查之后,大量事实证明义和拳就是梅花拳。这个拳派的弟子和许多著名拳师都是历代封建王朝的造反者或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这个拳派能在历史上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并不是偶然的。
梅花拳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敬祖师,研究拳理,他们集佛、道、儒三家学说,周易之理为一体,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世代相传,修身养性,炼神炼气,称为文功。文场老师领导拳派的整个活动,负责教育门内弟子;武场主要进行武功锻炼,其武术内容丰富多彩,有独特的练法和风格,一切都与当前流行的武术套路完全不同。它不仅有明显的强身健体作用,还有极强的技击实战能力。他们练武的目的是练形练气,由外及内、再由内而外,达内外一体,精气神合一,最后上升到文功。我们调查中就亲眼所见,各地许多梅花拳师不仅武艺高强且精通文理,善用阴阳八卦,能行医治病,他们虽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但体健神旺、思路敏捷,能审时度势,且有一定的人体特异功能。
梅花拳组织严密,信仰坚定,内部团结,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如:不准称王称霸,仗势欺人;不准打拳卖艺,卖弄炫耀自己。虽然尊敬祖师,但提倡平等互敬,能者为师,经常交流文理拳艺互通有无。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在广大农民反对历代封建王朝斗争中,梅花拳自然就成了起义军的核心工具和主要力量。上述社会历史调查的成果已被人称为“近代史研究中的突破”,引起了国内史学界、哲学界、医学界、武术界许多人的密切关注,其部分研究成果我们已写成专著,在90年10月召开的“义和团运动国际学术会议”上披露。
《梅花拳秘谱》是继梅拳第五代祖师杨炳(清康熙年(1712年 ) 的武探花)所写的《习武序》 (1742年)之后的又一梅花拳武功方面的重要文献,它的主导思想与精神是和《习武序》一文一脉相承的。由《秘谱》看出,梅花拳武功一开始就要炼神、炼气、炼形,要求形气合一、神气合一,内外兼练。梅花桩的拳法、器械中都要注意阴阳变化、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梅花桩的步法是其武功的精华。
无论其拳法器械皆有八方变化,对人进行易理八卦思维的训练。《秘谱》中所讲的内丹,实即梅花拳之文功。关于梅花拳文功与武功之关系,《秘谱》说:“仙炼之则为内丹,武练之则为外丹,然内丹未有不借外丹而成者也,盖动静互根,温养有法,自有结胎还原之妙。”可见武功为文功之基础。武功锻炼的目的是“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内外合一坚硬如铁,自成金刚不坏之体,则超凡入圣上乘可登,若云制敌犹其小焉者也。”因此武功锻练主要还是修身养心,先固根本。《秘谱》精辟论述了梅花桩的健身与技击,和与战的关系。《秘谱》说:“积精以化气,积气以化神,结于丹鼎,会于黄庭,灵妙不测,刚勇莫敌,为内丹之至宝,气力之根本也。”又说:“气无形属阳而化于神,血有质属阴而化于精,神虚故灵明不测变化无穷,精实故充塞凝聚坚硬莫敌,神必藉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气力乃成。”
在梅花拳门内由武功锻练基础上所提炼出来的文理,它被称为是培养“大将”之才的学问。梅花拳弟子们常说:“拳打脚踢小把戏,只有文理通天地”。《秘谱》认为“天地之道不外阴阳,阴阳转结出自天然。”人禀阴阳之气以生乃一小天地,拳势之一阴一阳转结承递无不合阴阳造化之理,故能生生不穷,无有止息。
梅花拳拳法“本阴阳之理,太极之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一气贯串,刚柔相济,步随身换,气随意发,蓄劲如开弓,发劲如射箭,知宽知窄,随高就底,静之如山岳,按之有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动之似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圆跃如三光。”梅花桩之八方行步疾箭蹿跳,拗步斜身,横走竖撞,左右翻转,前后扫堂,灵活多变,包罗万象,正如《秘谱》所说:“走如风,站如钉,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进之则长,退之则促,随东就西,声左则右,知己知彼,则百战百胜。”以上所述拳法如此,阵法、兵法亦是如此。如此锻炼怎能不启迪人之深思,开发人之智慧。
《梅拳秘谱》虽系民间手抄本拳书,却是本才华横溢的佳作,不但其文字精美,可顺口成章,且寓意深远意味无穷,足见作者不但武功高超,也精通梅花桩文理。否则,不可能有此过人的才智和坦荡的胸怀。《梅拳秘谱》虽以气论为主导思想,但在其主要篇章中,如《浑元论》,《聚气论》,《聚精会神气力渊源论》等及其他篇章的某些论点中,其理论的深度早已超出了以太极学说为基础的气论水平,成了今天指导练功者使拳法进入神化之境的理论基础。在《梅拳秘谱》的《收肉变色论》一文中说:收肉原本作咽肉,近日问之同乡,皆云苌先生吸气则顷刻大瘦,故曰咽肉也。”可以知此秘谱是清乾隆年间,与当时著名武术家苌乃周同乡之人所作。据近代历史学家考证,清乾隆年间梅花桩已传至第五至八代,其弟子及影响已遍布河北、山东、河南一带的广大农村。因此苌乃周之苌家拳也是梅花桩武场中之一支,因其没有文场共存,而渐不知梅拳之事。梅花拳在清代一直是被封建统治者镇压的,因此该派拳术也一直是在民间秘密流传的,这也是梅拳的理论一直不能与世人见面的重要原因。
《梅花拳秘谱》是梅花桩武功的重要文献,我们正在学习它,研究它,望梅花拳弟子们对前辈师爷们留下的这一宝贵财富尽力珍惜、爱护。
1990年4月14日
梅拳概论
夫我国拳术派别之众百有余门矣,但溯其源泉则一也。盖学拳者侧重于身体之一部,而展其所长,另创一家,于是门派生焉。迄今尤能保持原有状态者,仅梅拳耳。梅拳之始因年代之久远而不可知,传云汉时已有之,至今已有百廿余世矣。其内容基本则五势四门架子八方成拳拧拳梅花桩等。五势为大顺拗小败五势是也。势如梅树之花叶也,而架子如树之根干河之源泉,惟其变化又为其特长矣,兹分志之。
(以下为架子中行步与桩步的主要练法)架子四门此拳路也,均为四平大架子,包含四门五势八方等,亦是学者必由之路,通俗所谓盘架子是也。四门为练步之法,内含挤箭躐跳跃等,步熟之后,可任意横走竖撞,拗步斜身,亦可曰走如风,站如钉,仰之则高,俯之则深,进之则长、退之则促,随东就西、声左则右,知己知彼则百战百胜,使敌者如坠入五里雾中而不能辨其方向矣。
五势之变化则本阴阳之理,太极之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一气贯穿,刚柔相济,步随身换,气随意发,蓄劲如开弓,发劲似放箭,知宽知窄,随高就低,静之如山岳,按之有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一动似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圆跃如三光。(在架子中行步可练步法之轻灵、动作之迅疾。而桩步则练全身之气血、养精气神之合一。此段文字寓意极深,应熟记之。)
大势属金,须涵胸拔背,气敛丹田,静以观动,借劲使劲,或曰顺人之力借人之势也。顺势属水,其变化歌曰:顺势展开一条线,四路来人能改变,手眼身法步等。拗势属木,静势则斜身拗步,动作横走竖撞,迎风掌、斜身截步等又为此势中之得意手也。小势属火,站开其稳如钉,其变化尤多矣,刁拿锁带,踢趟拨缩,勾挂踩蹁,摧腿截腿尤为其特长矣。败势属土,千变万化,以快为其母,败中取胜,是其良技也。
八方又名谓群步,即大八方、中八方、小八方是也。为交手时应用之步也。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动似鹄鹰攫兔,静之则如处女守身,绝手乱拳皆包于其中,讲上、中、下三盘。上盘之用法:刁拿锁带,崩挑劈截,中盘则歙懈柔化,贴身靠打,下盘则钩挂踩蹁,踢趟拨缩、前后扫腿皆包于其中,可搏敌如在迷阵也。
梅花桩览野史阅者可以见之,此为本门独有之特长,他拳之所无,可交手于桩上,遇敌可操必胜之权。而成拳为学者必由之路,初步有一定之手,如拳架焉,拧拳则无定手矣,亦可谓见劲使劲、引进落空,一力降于十会,一巧破千斤,整学乱用,见空按豆无空手矣。但练习者须经三易寒暑,方可力顺气遍周身,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此身化之谓也。待气随意发,力随气使,则气化之功又达矣。再练而致神化,神色可以伤人,此达深奥境也。苟吾人尽心学之,虽不能达其巅,亦可以健身自卫矣。简之,意深笔略,至三节九段内外三合等等,会者皆闻及,学拳之方法规矩海内皆知,笔者均略之。
注:杨炳的《习武序》汲取了中国古代的兵法思想精华,又揉进了儒家、道家、易学的思想和法则,因此现在武术界把《习武序》看作梅花拳的文武大法,称杨炳关于梅花拳的文理和拳理博大精深,细微玄妙而又包罗万象。加之,我国清初基本上没有武术理论著作,因此,《习武序》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有人赞之:杨炳“武烈出众”,“其韬略比黄吕,法术效孙吴,勇过伍明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特武略骎骎师尚父,更有文章祖先尼”。《习武序》立论精粹、见解深刻、思想层次很高,为梅花拳立教育人、习武学文的传世之作,对梅花拳的历代发展流传亦有很大的影响。当代历史学界和武术界的许多专家学者,视《习武序》为魂宝。历史学家因发现了这篇著述,解开了我国近代发生的义和拳运动之谜。《梅花拳秘谱》立意深刻,特别是“中气论”,乃集医学、丹学、《易经》天人合一学说中太极、两仪内容而论“武学”之旨,是阐发传统拳学的经典之文章,后人之拳论无不申发此文之宗旨,至今无人能与之左右。
李若现 20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