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圣拳官网!
手机版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传承谱系
名师简介
武术门派
圣拳文化
医场园地
圣地文苑
玄学奥秘
在线视频
活动掠影
传播发展
校园推介
总会团队
群英荟萃
会员之家
招生简章
赛事管理
专题栏目
拳学思想
武学文化体系
武学之魂
群众性体系运动之花
联系我们
联系人:
卢先生
手机:
13563937198
电话:
022-27306358
传真:
022-27317019
邮件:
1464507798@qq.com
邮政编码:
300000
网址:
http://www.wenshengquan.net.cn
地址:
天津市南开大学城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查看详情
构建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卢飞宏
来源:
文圣拳官网
日期:
2021-05-08 16:25:48
点击:
属于:
新闻中心
中国武术文化研究
构建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
(中华
文圣拳
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卢飞宏)
http://www.qqgfw.com/N37621.aspx全球功夫网
http://www.kdq.ac.cn/wulinwl/2021-05-15/1486.html快点去人物网
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技击养生、强身健体、磨炼意志、涵养志意、塑造精神、修行悟道等传统文化特色。武术作为与中华民族共生发展的文化载体,与中华民族同历沧桑,成为中华文明的生命基因。武术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中医学、伦理学、美学、兵学、宗教等深刻的东方文化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是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武术具有文化性、政治性,社会性、体育性、民族性、群众性、民俗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综合性学科的学问,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宝贵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和文化财富。随着全球化进程与发展,武术的文化属性、体育属性和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显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提升对武术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展现武术文化的现代社会价值,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服务。在全面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确立中国武术“大文化观”思想,构建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对于促进中国武术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武术“大文化”体系的重要性
武术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文化品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武术的属性很广泛,在其众多属性中,其技击性、文化性、教育性、民族性、体育性、艺术性等是其重要代表性的属性。武术作为优秀民族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体育属性得到了很好的彰显,而其它属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甚至被严重的忽视,也没有真正将武术上升到中华民族国学文化的高度去加以弘扬、传承与发展,更没有形成完整的民族武术思想文化体系。武术的体育属性只是其基本属性之一,其体育属性内涵并不能涵盖武术文化的全部。特别是武术教育属性的缺失或弱化,使之没有发挥好在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当今社会国家和学术界仍然对武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人们对武术思想文化认识模糊不清,多数人对武术存在一些片面性的认识,没有真正理解武术文化内涵,不明白武术到底是什么,不清楚真正的武术到底是什么样,武术发展指导思想发生错位,从而导致武术发展乱象众生;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武术文化属性与教育属性的定位缺失,使武术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和精神。可以说武术文化身份的迷失是中国武术发展问题丛生的重要根源之一。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中国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丰富的中国武术文化整体,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武术是“大文化”,而非“小把式”、“小技艺”,这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习武术人必须首先认真思考和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然后在全社会逐渐改变人们对武术的片面和肤浅认识。只有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武术发展才能解决好方向的问题。很久以来,国人捧着武术这个“金饭碗”而要饭吃,“守着泰山而不识泰山”,没有将武术、中医等文化真正以国粹文化来对待,对武术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武术文化的根基,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时一时间武术发展背离了其精神,背离了“武道”传承,武术领域如万里黄河,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滋生乱象,亵渎了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更有甚者,一些习武人在金钱名利和物欲的熏陶利诱下,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道德信仰和操守,给中国武术发展带来恶劣影响。“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大浪淘沙,沉者为金,浮华的“武术”必将被历史所摈弃,真正的民族武术一定会得到发展。
在武术文化研究中人们往往多注重“形而下者的器”,而忽视了“形而上者的道”,没有对武术思想文化研究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深入。当代人们对武术文化的认识和定位发生了偏差,武术文化研究滞后,思想错位,观念僵化,固步自封,很多方面流于形式,缺乏开拓性,不能较好地适应时代的进步;特别是武术“模式化”发展,造成了武术文化层面的缺失和技术层面的异化,也使武术丢失了一些精神内核、主体价值和文化内涵。武术与中国先秦哲学、宗教、兵法、医学、养生、美学、伦理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具有丰富思想文化内涵的武术文化体系。武术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并非是一种“术”的范畴所能涵盖。武术并不是单纯的技击格斗术,它除了其实战技击功能外,最宝贵的是所蕴含其中的精神、思想、信仰和文化。武术的实战技术、体育竞技、健身表演等只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其重要的内在精神和价值才是武术的灵魂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精神和文化才是人类生存的基石,武术发展亦然,我们要让武术精神 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武术文化“血脉”永远延续下去。
武术文化是历时五千多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武术与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正确的认识武术文化的本质,克服一切守旧保守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局限,从国家文化层面,提升武术的文化价值,对武术文化进行深入的全面研究,真正将武术作为一种国学文化发扬光大。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正确的文化属性定位是国家制定武术政策、发展武术的基础。
二、武术文化与国学文化
武术是中华国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漫漫发展历程中与中国其它传统文化流派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坚韧纽带,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时代精神。武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各方面都有极大影响,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武术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定势、行为方式、道德伦理和审美情趣等重要表现,是跨越几千年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
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领域有密切的联系,其文化内涵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武术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具有文化多元性、包容性和同一性,比较全面地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武术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它是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社会哲学、中医学、几何学、玄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逐步形成的“武道”与“武德”融合一体的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就是强调文武双修、文武兼备的,对真正的大人才也是要求文武双全、文韬武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历史上每个文人志士的理想目标和精神追求。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武术,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文化遗产,深受广大民众欢迎和喜爱,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
中国国粹有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中国武术、中国京剧、中国书法、中国中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四大国粹”,武术作为中华国粹文化的重要代表,按其功能和价值应该居于国粹文化的首要地位。武术在近代被尊为“国术”,凸显其强身卫国的重要性,在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国术者,在强身,诚意,正心,明智,术德并重,内外兼修,实强国强种之道也。武术为先哲创造的技击、方法途径,是强健身体之捷径,具有极强的自卫防身之功能,同时赋予了民族精神之内涵;武术别具神妙矫捷灵变之姿态,解脱搏击之神通,及蕴含的强大的民族精神,非他邦文化所能企及。武术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历史性、延续性和国家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和独具魅力的文化之一。它的体育、攻防、文化、教育、艺术等价值,必将随着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迸发出更加绚丽灿烂的风采。
武术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已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也融入到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得到传承和弘扬。武术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它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在中华民族复兴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文化大融合、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弘扬和继承中华武术文化,在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武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象征,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经久不衰,顽强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与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活动紧密相关。在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要保护中华武术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性、独立性和丰富性,守护好民族传统的、各个流派的包括民间武术的形象和风格,充分发挥武术原有的文化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提升武术在国际体育中的竞争力,从而也促使武术国学文化的全面振兴与繁荣发展。
三、武术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变化
武术的本义是“技击术”、“杀人技”、“杀伐之术”,是一门“武艺”,一种中华民族具有的强身防身、杀敌制胜的技击术。广义的武术是一种文化,它是以技击技术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以东方古老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包括与武技密切相关的器物、传承形式和地域文化,以及由它们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共同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与自然和社会斗争的生存技能,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和精神之“魂”。武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是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的积淀,具有承传性、连续性、发展性等特点,是中华民族各种知识价值精神成果的总和。武术文化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状态,它所体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性是动态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它的内容会有所变化,它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因素影响。武术文化突出的特性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民俗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它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其内涵逐渐得到丰富和完善。
(一)武术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
武术是古代的技击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是祖先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几千年来,武术一直是古代军旅搏杀取胜的技艺,它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促进了武术的萌芽。夏朝时期,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此时的武术已成为军队训练重要的内容,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商周时期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庠”、“序”等学校以教习“射”、“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十分频繁,民间武术得以迅速发展,其重要标志是出现了职业武士。甘肃嘉峪关黑山附近春秋战国时的石刻上画就有30人练武的场面。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此外,还有“刀舞”,“力舞”等。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已相当具有影响力。宋时期,以民间结社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兴起,随着商业经济活跃,出现了江湖习武买艺为生的武艺人。元代则由于是外族入主中原,禁止民间习武,武术发展受到极大的抑制。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民间秘密结社组织盛行,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发展;练拳习武是这些组织共同的特点之一,它们对中国民间武术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将武术纳入兵书之中,明确记述了明代流传的武术不仅种类繁多,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林立,而且富有丰富的地域性色彩。明朝时的重要流派包括宋太祖三十二路长拳,六步拳,猴拳,囮拳,绵张短打,巴子拳,吕红八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等;明茅元仪所著的《武备志·少林棍说》记载有:长枪有杨家、马家、沙家等。明清是武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理论研究大部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表现出浓厚的哲学色彩,此时期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已普遍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明清的武术体系奠定了当代武术的基础,现代存在的大部分武术流派、拳种、招式和套路等,一般都能在明清时期武术文献记载中找到其存在的影子,很多流派和拳种在此时期得到定型和完善,此时的武术也逐渐取代了实战向表演健身方面发展。
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中,为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具有独特的运动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又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还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功能。武术作为一种武艺,在民间已成为众多习武者的一种生活方式,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古往今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可以看到习武者的身影。武术里面有很多哲理和道理,已深深地融入民众的生活之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武术的发展受一定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受地域环境和民俗境况所影响,表现出浓厚的地域性和民俗性文化特征。
(二)武术文化深受地域与民俗的影响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内涵极为丰富,武术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整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地域环境、社会风俗习惯、民俗事项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武术的独特在于它拥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气质,饱含着中华民族对搏击术特有的理解和哲学思考。它不仅仅是搏击术,也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其中饱含着先哲们对生命以及宇宙世界的感悟和认识,它用特有的运动形式承载着、诠释着悠久的东方古老哲学和民族文化生活。武术属于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立文化体系,带有很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也是中国民间文化形态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生命力深深地藏于社会下层的老百姓之中,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文化特征。应当说中国武术的几乎所有流派和拳种都是从地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从而使之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性格和气质,我们总能从传统武术生存的特色地域文化中找到其一些地域文化的影子。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区域分布辽阔,受一定的地域、地理环境、社会风俗、政治经济等影响,不同地区的民间武术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
我国武术拳种繁多,仅“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有129种之多。武术文化与我国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同社会发展境况、不同民族信仰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地域性造就了武术文化的多样性。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特殊的地域环境会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从而会逐渐形成特有的风格与方式,长此以往便形成独有的地域风俗文化特色。中国武术中盛行的“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武谚,形象地概括了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南北、东西武术的地域性差异。中国武术反映出齐鲁、中原、巴蜀、燕赵、吴越等众多代表性的地域武术文化,彰显了中国武术的不同地域文化特征。武术是中国所独有的,每一个流派、每一个拳种、每一个套路、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历史和文化,都分别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功法、套路和格斗训练方法以及器械练习方法,反映了中国武术文化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任何一部文化都有其思想、精神和灵魂,武术亦然。中国传统武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但发展参差不齐。每一种武术其思想、精神、文化和灵魂只是表现在层次、维度和认识水平的不同。每一种武术形成背景、文化环境、发展历程不同,在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文化内涵呈现出各自的差异性。
在中国武术一百多个拳种中,每个拳种都有其独特风格、思想和理论,演练要求各异,有的讲究松柔舒缓,有的讲究刚强迅猛,有的要求沉稳浑厚,有的要求轻灵敏捷,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文化和不同运动风格特色。中原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文化必然也被打上深深的地域文化的烙印。中原武术文化拥有着中国武术的许多特点,在中原这块特有的大地上,孕育出了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等众多拳种,其中少林拳、太极拳更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各拳种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蕴含着古老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成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国家体委组织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小组公布的全国129个拳种中,其中萌发与广为流传在山东省的武术拳种就有70多个,约占全国拳种总数的二分之一之多;其中
文圣拳
、查拳、螳螂拳、太平拳、佛汉拳、肘捶、孙膑拳、地龙经拳、华拳、宋太祖长拳、大洪拳、小洪拳、梅花拳、地躺拳、八极门拳、地功拳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拳种。大运河从古到今绵延千百年,促进了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大运河衍生出沿线丰厚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发展;它对中国民间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开放、多元共生的鲁西南、冀南、冀北等武术文化体系,如
五步架
、六步架、查拳、洪拳、潭腿、肘捶、八极拳等地域代表性拳种。在不同武术拳种和文化融合中凝聚的武术技艺和武术理论是大运河武术文化的精髓,也是大运河流域武术在全国焕发出独有魅力的根本,它为中国地域武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燕赵大地素有“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的风格特点;燕赵武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之中孕育生长,浸染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在中国地域武术中有着重要地位,如长期流传在该地域的戳脚、形意拳、通背拳、劈挂拳、鹰爪拳、八卦掌、八极拳、杨式太极、武式太极、六合拳、梅花拳、燕青拳、太祖拳、唐拳、八仙拳等。
岭南文化及它的地域特征对南派武术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发源于此的南派拳系在中国武术中独树一帜,形成了与中国北方及其它地域不同的武术风格和特点,成为中国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拳系之一,主要代表有广东南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罗汉拳等。红拳是陕西关中、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方拳的主流派别,八百里秦川孕育了陕西红拳,红拳扎根关中大地,也正是陇右地理环境特点对于该地域武术文化特色影响的真实写照。滇黔属高原地形,高山林立,独成一体,造就了以云贵为主的滇黔文化,也孕育了滇黔武术文化,峨眉武术是其典型代表。甘肃境内八门拳、天启棍、壳子棍为代表的本土武术拳种,由于历史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局限,以及封建保守等原因阻隔了武术间的交流与传播,保留了古代武术元素,形成独特的地域武术文化现象,它的这些民俗属性遗存至今,对该地域武术的发展还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历史学和文化学为视角,中国武术主要有“宫廷武术”、“军事武术”、“寺院道观武术”、“都市武术”、“民间武术”等,它们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武术文化与始祖文化、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与诗、词、曲、赋、音乐、戏剧、曲艺、国画、书法、文学作品等等民族传统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其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武术文化是有个性的,其文化的全部价值都在自己的个性里;武术文化相异而共存,相同而共失,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任何一部民间武术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在历史传承发展中,在传统文化大环境影响下,又或多或少的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武术受到战争、移民迁徙、江湖游民等因素影响,从一侧面拓展了传统武术发展的空间,对武术文化发展起到的重要的促进作用。古代军事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当时及后世武术发展影响甚大。古代持续不断的军事战争对于中华地域武术文化发展及其特征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岳家军是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岳飞的精锐之师被誉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楷模。明朝的抗倭战争在中国武术历史上影响深远,促进了中原武术和西南少数民族武术的融合,也促进了民间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对武术的理论体系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明清的统治者很是重视军队训练,这也使得军事武术得以发展。明朝时期以戚继光、俞大猷等为代表的抗倭名将,在吴越定倭残酷的军战中,启发着这些武艺高强的将领纷纷开始了针对性极强的军事武艺训练,在抗倭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中国武术的发展影响巨大。中国武术在远离古代战场流入民间后,原本简捷实用的军旅搏杀技艺逐渐繁衍出各种拳种和流派,风格各异,种类繁杂,它们以不同的文化形态在民间传承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集合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共同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源于鲁西南地区的
文圣拳
,是中国武术中具有丰富内涵的拳种之一,在中国武术文化中具有代表性。这里是始祖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的交汇地,多元化、多样性、包容性的中华文化铸造了
文圣拳
武学文化,彰显了思想和文化的深厚,具有大气包容的风范,其精神具有泰山和黄河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了中华多民族多种文化融合的特点。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是
文圣拳
多元文化观的重要表现形式,深入探索
文圣拳
的多元文化观对中国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对于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现代社会价值。
(三)武术文化形态的变化
武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它植根于中华大地,绵延数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和标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智慧的结晶。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和血脉,伴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并发展起来;它萌生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几千年来,武术文化都是在这样的大文化氛围中发展和变化的,不断赋予了武术新的思想文化内涵和价值。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技击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技击攻防技术为核心、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和修道、参禅悟道的武道文化;在当代武术体育文化特征逐渐得到凸显,不断与西方体育文化融合,形成了完整的修炼和锻炼体系与文化体系,其运动形式包括徒手和器械套路,武术对练、散打等,强调理论与技术相统一。武术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超凡的智慧。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保生命力的精神支柱,是保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和力量源泉。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独特的运动风格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承担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它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与文明进步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中国武术拳种众多,各个拳种传承有各个拳种的不同文化,它们既有共同性,又具有特殊性,其产生发展、文化背景、历史传承、风格特点、信仰崇拜及修炼体系等方面各有所不同,使各拳种具有各自的特色,同时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也给武术文化带来丰富的色彩,可以说任何一个拳种都是一种地方文化形成,使其文化具有独特性。武术文化具有通俗性,传统拳种的故事、口头文化、通俗小说与民间戏曲、杂艺、影视作品等对一些拳种技艺的出现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纽带成为传统习武者的共同认识,在民间拥有广泛的基础和影响力。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武术文化作为一种动态文化形态,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以及环境的变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异性,从而也不断在发展中得到丰富和完善。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不断获得拓展空间,但另一方面,由于武术运动发展演变,当今已不同于过去传统武术的发展,受飞速发展的现代文化影响,其蕴含着的传统思想内涵正在被削弱,它依附于现代竞技体制而存在,在发展中可能会背离武术的发展规律,这也将会使武术许多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被摈弃或抹杀掉,从而会影响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
多元一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国武术根植的文化沃土。武术在中国多元文化氛围中形成与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进中,形成了众多不同风格的武术流派和拳种,内、外家功夫异彩纷呈;无论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其运动形式和功法虽有不同,但“天下武术是一家”,各拳种武学文化虽有差异,殊途同归;修炼极致,都是精神和性命的升华和超脱。武术在多元化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处在同一时代、同一文化体系中的多元文化各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各种文化彼此之间是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融合。在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每一种武术文化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标准进行自主的选择,吸纳来自于异质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武术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创新,必然会有对外界其他文化的吸收,这种创新和吸收导致文化的不断变化。武术的发展、壮大永远离不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和传播。武术文化的多元共存为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供了条件,各种文化在彼此借鉴优势、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产生了互相依存的共生性,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中华武术文化。没有文化的多元化融合与发展,就不可能成就今天多姿多彩的中华武学文化。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和社会对武术的价值和功用认识不足,扭曲了对武术文化的认识,严重地影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在漫长发展历程中与中国其它传统文化流派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征、思想包容百家、内涵深邃博大的武学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武术在近代发展中,为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当代全民健身体育运动的开展,武术运动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武术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武术已成为我国健身运动的主力军。
在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20世纪40年代末,武术开始了由近代武术向现代武术转变的新旧交替阶段,从而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成立,组建了国家武术队,起草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编定了拳、刀、枪、剑、棍五种竞赛规定套路;这推进了武术训练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了武术的普及与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国家体委统一指导下,各地相继建立了各种武术组织,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为武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十年“文革”时期武术运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许多拳种和流派出现消退和失传的趋势。此时的竞技武术由于过分追求空中动作和艺术效果,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武术的风格特点与套路结构,没有真正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对武术的重视,“武术热”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兴起,使传统武术出现了空前繁荣发展的态势,武术文化研究也得到了提高,有效地促进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在武术的发展和演变中,受儒家、道家和佛家等文化的影响,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特征。西学东渐后,武术的民族特性开始弱化,具体表现为武术文化内涵的缺失、肢体表现形式的扩大化。武术在当代传播过程中存在技术断裂问题,武术有向表演形式发展的大趋势,人们在体育竞技武术和影视表演武术中根本无法了解中国武术,真正的传统实战武术已经慢慢远离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只知道武术,但并不了解其精神内涵和实质,真实的中国武术已逐渐逝去,武术的精髓也在随之慢慢流失。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其发展道路也是曲折的,在不断发展的背后也要看到中华武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武术的生存环境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武术发展的前景和未来不容乐观,这需要国家和社会都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让武术发展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回归正途,让真正的中国武术得到传承与发展下去。
四、武术的基本属性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技击性、文化性、社会性、体育性、民族性、民俗性、群众性、宗教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等,蕴含着丰富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智慧。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在运动中所表达出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武术文化突出的特点是门类流派多,理论种类多,实际功用多,涉及学科多,底蕴深厚,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武术文化研究是一个大课题,要全面、客观的揭示武术的基本属性、规律、思想、精神和哲学文化内涵,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对武术文化的片面认知和固化思维,努力构建起中华武术思想和文化体系,从而为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源泉。加强对武术概念、定义和属性的认识,是当代和今后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问题。武术的属性很广泛,我们重点从其技击性、文化性、教育性、民族性、体育性、艺术性等六个方面重点阐述其内涵和实质。
(一)技击性
武术的本质属性是对抗性,即技击性,杀伐之术,也为战争之术,是以小搏大、以弱胜强、以寡敌众、保家防身立命之技;它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是制止暴力的本领,是强民、强种、强族、强国之道。传统武术形成源于战争,是真正的搏杀术,而不是搏击术,它是杀人最快的方法,首要实际功用是技击,就是克敌制胜,体现在力学上是用整体力量瞬间对抗局限力量;它是中华民族保身立命生存智慧的结晶。传统武术是从实战中打出来的,是战场厮杀生死搏斗中总结出来的;高手对决,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非伤即残,倾间骨断筋折,瞬间决定胜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生存的技能,伴随着中国历史进步与文明发展,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格斗是人类原始生存的本能,古战场上的骑杀砍斗、近身肉搏的惨烈与残酷充分反映了武术的技击性和残酷性。自古就流传“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刀光剑影论高低,拳脚之下见功夫,道出了武术的特殊性。武术从原始野蛮、血腥的搏杀格斗技术嬗变为一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成为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运动,这是时代发展与进步而赋予了武术新的社会功能。武术作为一种动态身体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和文化心理特征,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古典审美特点。
中国武术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拳学原来是本能,目的就是消灭敌人保全自己;技击是武术之根本。它是将人类生存的本能意识用肢体有力的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是一种以技击为核心的运动形态。武术与其它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区别模式是竞赛或对抗,技击是武术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原本武艺的主体是兵器,徒手武术套路只是兵器技术的延伸和宽展;脱兵器为拳,其功用只是“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武术中各种劲的运用,都是为使用兵器服务的。武以战为生,以血证力,实战功能是武术的灵魂。功夫是武,技击是术,体是武,用为术,体用兼备。清朝以后,以冷兵器为主导作用的武术逐渐被火器所取代,传统武术的杀戮作用渐渐弱化,转向防身自卫为主,作为一门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形成以健身养生和艺术表演的多种存在形式。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两种表现形式,技击运动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以实用为目的,带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运动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武术的根本特性技击性。严格的说,现代的竞技武术套路表演,已失去了武术技击的核心价值,脱离了实战的功能要求。武术如脱离了其实战功能无疑就成了“武舞”或“舞蹈”、“体操”。武术表演与竞技是两回事,夺命与竞技同样是两回事。武术的功用是技击与健身,武术的一切文化内涵都是附着在技击术之中,武术实战技击的阴阳互变、刚柔相济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辩证法蕴含其中,在一定意义上说,强身健体和审美观赏等只是武术的“副产品”。武术可以培养习练者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练习武术,不仅可以增强体质,磨练意志,还可以学习一定的攻防格斗技术,掌握防身自卫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培养敢于维护正义和向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胆识和能力,特别是在见义勇为或防身自卫时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运动,它代表了正义,代表了精神,承载着民族文化,也代表了一种信仰;习武之人聚一身正气,具有一种自然的内在威慑力,功夫深者杀气内敛,临阵对敌,附形就影,应发齐作,制敌于无形。
在过去冷兵器时代,武术是强身、护家保命之本,其技击作用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技击作用虽不如古代那样突出,但在战争中仍不可避免会遇到近距离的搏杀情况。在格斗训练中没有任何技术能比最原始的、最直接的徒手或器械搏杀武术,可以使敌人(对手)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身体伤残、毙命或丧失抵抗力。武术训练能够短时间大幅度提高一个士兵的士气,同样是一个羸弱的人,通过练习武术后,其身体上、心理上、胆略上和气质上,都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能够使弱小变得强大,使懦弱变得强悍。习武者在长年坚持不懈的练功实践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艰辛锤炼过程中磨练意志,培养顽强拚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意志品质。武术对于习练者可以弘扬正气,强健体魄,增强自信,培养积极向上、不畏强暴、敢于面对邪恶侵害而斗争的能力和精神。武术拥有消弭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是护身自卫、克敌制胜之法宝。武术技击性特点,要求重视实战技击的训练,注重理念、功法和实战运用,突出攻防意识,发挥实战格斗效能。武术的技击性、文化性和教育性是支撑中国武术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现代武术要不断自我完善,创新发展,浴火重生,走向辉煌。武术发展要正本清源,回归技击的本质;搏杀是武术运动发展的永恒主题。
从古代就已出现的带有攻防技术武术套路这一独特的运动形式,形成了“打练结合”的训练体系,但历史上在长期“重文轻武、崇文尚柔”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影响下,重艺术、重表演、轻实战逐渐成为武术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与探索,过度强调与西方体育文化接轨,以追求“高、难、美、新”为理论指导,使武术脱离了技击的本质,武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这对武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任何一部武术失去其技击性,就将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无可否认,现代中国武术作为搏杀术已背离了自我,很长一段时间武术的主体已经脱离了技击术,脱离了文化、艺术和哲学,丧失了内在精神,只留下了信仰,更多的走向了宗教。特别是民间武术大多缺乏对抗训练,其训练方法与现代体育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这在与现代搏击对抗中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真实的古代武术已越来越离我们远去,从而也使其逐渐丧失了技击的竞争能力,这是武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当今武术运动发展中,面对武术向套路化、模式化、大众化、健身娱乐以及比赛表演方面发展的趋势,传统武术发展要保持定力,保持好传统武术的精髓。技击是武术的核心价值,也是武术思想和文化的灵魂。当今武术在整体上缺乏技击性,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先进的理念是提高武术技击能力的有效途径。武术短兵是从古老击剑术演变成为一种竞技形式的运动项目,它是两个人各手持一种特制的短器械,遵照一定的约定或规则,以剑法和刀法为主要攻防方法进行的对抗运动;短兵是中华冷兵器实战的执着坚守,对于提升武术的对抗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武术最大特点是不分男女老幼、体质强弱都可以练习,有无知识水平都可以习武。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智慧,没有知识并不等于没有智慧,一个知识水平低的人或是文盲,也许是一个智慧很高的人;但一个功夫修为高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武术与知识和智慧有密切的联系。当然习武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可以对武术的认知和感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功夫是练出来的,它是时间和汗水的结晶;“欲得惊人艺,需下苦功夫”,“一层功夫一层架,一层拳架一层功”,“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功夫招法需要向千遍向万遍的练习才能出真功夫;习武者只有在长时间的功夫训练磨炼中才能出真功夫,感悟真功大道智慧。武术牢牢地扎根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广袤的神州大地孕育了传统武术的发展。武术根于民间,存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武术属于人民,属于民族,属于国家,属于世界。很久以来,人们往往对民间武师存在一些片面性认识,认为他们大多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有者对之存有偏见或不被重视,但他们是中华武术中最拥有“武道”智慧的群体。他们执着地守护着传统文化一方热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默默地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中流砥柱,是中国武术发展最基础、最坚实、最坚定、最忠诚、最牢固的力量支撑;他们自然具有“贵族”的精神、气质和信仰,是最应该受到尊重的人。“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武术是上天赐给中国人特殊的礼物,是智者的修为。真正的武术动作朴实而简单,运动中所包含着东方人体学、宗教修持法与人文关怀,是一个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大文化”。武术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广泛的传承,武术在民间生生不息,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民族生存坚实的力量和信仰。
(二)文化性
武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大文化体系,具有包容性、多元性和同一性,是中华民族代表性的文化。武术的文化属性是其重要属性之一,树立“武术大文化观”思想和观念,对于促进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武术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树立“武术大文化观”的基础,全面正视对武术文化的认识,真正将武术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来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全息缩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宗教思想等影响,它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与发展,它自然地融会了思想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动力学、运动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理学、心理学、仿生学、养生学、力学、美学、中医学、兵学、伦理学、文艺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内涵,它们都是传统武术所涵盖的内容,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武术本身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其技术、战术、教习、习俗、以及思想中含着很多文化内容,武术的内在思想与外在技击运动形式共同构成了武术文化。武术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和尚中、内外兼修等等,这些文化都在武术中都得到重要的体现。武术既是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又是一种颇具传统色彩的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武术文化体系是一个整体,尽管历史上人们多看重于技术,而忽视思想和文化理论的研究和总结,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文化负载力,从中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武术尽管有体育运动的特征和多元功用,但它文化意义是巨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的文化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无论武术文化如何变化,武术永恒的“魂”始终没有变。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是中国人的生活中不可消失的存在,深深地融合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认清武术文化的本质、地位和作用,把握武术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是增强武术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武术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之所在。
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奠定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基础,也赋予了中国武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武术不断发展的思想和文化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武术历经千年苍桑而不衰,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养育了武术;文化是武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武术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具有刚健有为的民族风骨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心理要素,凝聚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武术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身心灵等诸关系的联系,达到合乎中庸、协调、和谐的状态和境界,并与礼乐、伦理、仁爱、自然等相联系。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极为深邃的思想哲理和人文精神内涵,它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份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实践中,凝聚着无数古圣先贤和英雄豪杰的智慧,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文化形态。
当代很多武术工作者往往对中国武术文化认识不够深入,或者受于一定文化和思想的局限,多从“技术”的层次上论武术,而没有真正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认识和理解,缺乏对武术的哲学、思想、精神和文化等领域的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工作,没有正确的把握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更有甚者将当代流行的散打至于武术之上,而对武术的实战技击能力提出质疑,认为传统武术花架子。散打源于武术,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并运用武术中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徒手对抗的格斗项目;但它只是一种体系运动项目,而其本质上已失去了武术重要的文化特性,散打不能等同于武术。武术如果脱离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就将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特色,失去本身文化内涵的传统武术,就将会失去其生命力。
传统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具有暴力性、实战性、实用性,招式凶狠,没有禁忌规则,需要有严格的武德约束,以及法律法规、民俗等制约。武术抱拳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是武德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体现,具有深刻的道德文化寓意。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恭候师友、前辈指教。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伸直,寓意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屈左手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武德中重诚诺,守信用,舍生取义,侠义精神等是武林人士崇尚的美德与人生追求;坚韧不拔,忠义纯笃,谦和恭敬等更是对习武者的基本要求。武德体现在武术文化中是爱国主义,崇文尚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重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武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文化伦理观的核心内容。
(三)教育性
武术自古就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是中华民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教育价值和作用具有其它体育文化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武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健国人体魄,涵养民族精神,培养文武兼备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武术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培养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武术教育具有自己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是探索人体医学、人体力学、人体美学、人体功能学等诸多方面的有效锻炼形式,具有防身技击,强身健体,培养优良品质,道德礼仪教化,祛病延年,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等多方面重要功能和作用。武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武术的训练与应用已远远超出体育运动的局限,要从哲学和文化的高度认识武术,从“强种、强身、强族、强国”的高度认识武术教育的重要性。
华夏文明古国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文武合一”的教育,文武之道,一张一驰,二者不可偏废。有武无文则蛮,有文无武则馁。“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孔子家语·相鲁》)武术教育与文化教育在华夏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是缺一不可的,文、武教育始终是中华民族文明教育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华夏民族祖先很早就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拥有完备的教育理论和教学体系。武术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夏代(公元前2100—前1600年)就已出现了专门的武术教育机构,在“校”、“庠”、“序”学校教育内容中,主要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格斗、传授书教等。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中已经非常重视武术教育,并将之放在重要的地位。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其官学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即传统的“通五经贯六艺”之“六艺”。“射”是习练射箭的技术和技能;“御”是习练驾驭战车的技术和技能;“射”“御”完全属于武技教育的范畴,“礼”是武术的礼仪规范要求和内容;“乐”与武舞、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术在古代教育中具有锻炼体魄,提高武技技能,以及学习礼仪、培育尚武精神和陶冶情操的价值,也是一种身份、地位和荣誉的象征,是培养文武双全人才的必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武术在长期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重视武德和人文教育,拳谚曰:“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习武以德为先”的理念和要求成为武术教育的规矩和原则。尚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习练者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质。在武术的练习过程中,锻炼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及自强不息的意志和精神,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习武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武术强调自强不息、武以德立、德为艺先,将德行的修养放在首要位置,反映出中华民族树立以“仁”为核心价值观和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伦理观念。武术防身强身、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反映了刚健有为、入世进取、匡扶正义、不畏强暴的爱国主义传统。武术教育是提升全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其精髓是培养民族以尚武精神为内核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武术教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强健体魄,还能够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高尚、具有民族精神的人。武术教育贯彻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教育精神,几千年来的中国教育实践证明,最有效的素质教育寓于武术教育之中。
武术在汲取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形成了“忠、义、信、刚、毅、勇、诚”的道德内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原则,以及“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知雄守雌、知常达变”的行为准则。武术教育是一个修德塑人、培育人们健康体魄和高尚灵魂的过程。习武之人最重要的就是“武德”,宽容,忍耐,坚强,尊师重道,仁义,谦虚和诚实等等都是习武者的武德修养要求。“仁”是儒家文化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核心,也是中国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武术崇尚伦理道德,仁、义、礼、智、信、勇等是中国文化和道德对武术文化影响深远,这些文化特色,至今仍使得中国武术在世界人们心目中不仅是技击防身、健身之道,更成为精神品德修养、人格净化的有效途径。
(四)民族性
武术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是全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技击技术与运动形式,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文化形态。武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民俗性,文化交融性和独特技击性等特征,它的技击性和实用性功能都离不开民族性特征。从原始格斗术发展成“技击与套路”一体,内外兼修的武术运动形式,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而成的。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千年,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它由风格各异的技击动作组成,具有攻防内涵、蕴含哲理,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武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精致的技艺,独特的功能倍受人们的喜爱,体现了武术运动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卓然特色。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用身体运动来表现民族文化,体现出民族的传统意识和思想感情,反映了民族文化对武术的深远影响。千百年来,武术走过了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代代人的传承与发展,使它成为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武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受到了历史文化、民族习惯、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形成了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特征。武术在历史发展中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这是其它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武术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套路运动形式,既有自强不息的体育共性,又具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注重“止戈为武”的和谐价值观,有形神兼备的民族审美情趣,内外兼修的锻炼方式,以及多种流派风格、拳种技法并存的特点。武术在发展中,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产生了极为丰富的锻炼价值和文化形态,它的器械各类繁多,其突出的技击风格,仍保留着古代冷兵器时代战争的痕迹和文化;内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和深厚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中国文化的全部文化基因,本身寓含着对人文理想的追求,这是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点的关键所在。武术在长期的文化浸润之中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不愧为中国人民创造的东方武技。武术的民族特色正在于其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没有任何运动项目能够像武术一样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它把中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气质铸入武术全部内容之中。武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武术是民族的,是国家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武术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的差异,使之与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两者文化内涵的区别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武术显著的文化优势,使之已成为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自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五蠹》提出“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之后,封建专制加强了对士人思想文化和习武的限制,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思想统治政策后,历朝历代又不断加强了对儒家文化的改造。唐朝的八股科举,将儒生从君子六艺中的“射”“御”二艺的武道修养中隔离出来。宋朝的重文轻武,元朝和清朝的禁武令等等,都对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元朝、清朝雍正时期的“禁武令”,禁止民间习武,这也给古代武术发展造成了一个文化断层。虽然历史上许多王朝统治者对武术的发展基本上持肯定或默许的态度,但总体来说,封建专制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需要,往往采取禁止武术发展的法令,采取弱民政策,限制武术在民间的蔓延发展,惧怕民众造反起义情况的发生,这也逐渐削弱或磨灭了民族的尚武精神,也使得很多优秀的武术不能得以传承与发展。武术拥有一种超常的能力,它包括帝王术的内容,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和忌惮,古代只允许一些将军家族或地方团练和武举科考的少数人习练武术,以备战时国家征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就有“学成文武艺,买与帝王家”的理想追求,使“文武艺”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武术体现一定的政治性,它与其他任何文化一样,被历史残酷的賦予了时空的局限性。武术只是一门搏杀的技艺,过多的强调武术的政治性,对武术文化的发展是实为有害的。
(五)体育性
武术是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它属于体育,但其文化内涵和技艺形式高于一般体育。从本质上看,武术不是体育,而是被赋予了一定的体育属性和内涵。武术的体育性只是其技击属性的扩展和延伸,是武术文化的附加“产品”;武术的本质仍然是搏杀术。武术的体育价值是强身健体,修炼武术的宗旨就是“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通过武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重视武术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是中国实施文化战略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说,如果单纯地将武术归为一种体育项目是对武术文化的弱化或误解,或者混淆武术与体育的概念,会影响或误导大众对武术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从而也将会使武术失去其精神和精髓。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击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从古代战争中走来的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哺育之下,逐步由野蛮、血腥的搏杀格斗技术,演变为文明的体育文化形态。武术来源于搏杀,从格斗、击杀到中华武道,历经千百年发展和融合,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武术在近代武术体育属性的凸现,为告别冷兵器时代的武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道路。武术由技击到体育的转变,是武术文化发展的重大变化。武术不是一般的体育运动项目,它的性质、形态、分类等都可以表现出它的博大精深,由此可以将武术概念进行延伸,促进了武术文化的发展,使武术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丰富和拓展。武术运动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它能够提高人体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柔韧等素质,促进呼吸、消化、循环、神经系统的应激能力,改善人体机能。通过武术训练,特别是技击的训练,还可以培养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精神,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武术之所以能繁衍至今且日益发展,是由于它具有防身、健身与修身等多种功能作用,它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陶冶性情的需要,遇到压迫或强暴时可成为人们御强抗暴、抵抗外侮的手段。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运动。武术运动主要包括技击散打和套路两种运动形式,武术套路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变化规律演变的整套练习形式,一般认为套路运动是技击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它来源于生活和技击要求,是武术的独特表现形式。武术内外兼修,以武载道,以道御术,以武证道,以术弘道,内圣外王。道不离器,技进乎道,术道并重,道器相依;有道无术乃魂不附体,有术无道乃体不附魂;道术结合乃魂体统一,如此方能达到出神入化近于“道”的境界。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武术最终追求的是“道”;明于术而不拘于术,通过“术”的不断磨练来达到更高的境界,从中体悟“道”的智慧。
武术作为载体进行体育和德育教育,对传承与弘扬武术文化,提高民族身体和精神素质,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都具有重要价值。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武术形成了独特的体育观、价值观、健康观、教育观等,这些理论是长期积淀形成的中国武术生存发展的根基。武术在发展历程中不仅形成了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它所蕴含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武术的功能和价值体系发生变化,使武术的技击性逐渐向体育性转化,使之向大众化体育运动发展,向全民健身的方向拓展,从而使武术呈现出了新的功能和社会价值,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过度强调武术的体育性,就可能会引导让人们误读武术的概念,也将会使武术丢失其文化的灵魂。武术如果脱离了搏杀术的本质,就将会失去存在的价值。随着时代发展,“花拳绣腿”式的武术,必定为历史所遗弃,武术必将走向“返璞归真”之路。
武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庸、刚柔并济的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冷兵器厮杀的洗礼,加强了对身体整体调整、内在修炼的重视,形成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使它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蕴涵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武术涵盖了西方体育的多种运动形式,拥有独特的东方传统运动形式和深邃的思想文化,这是西方体育所难能比拟的。武术按照现代竞技体育模式演进成的武术套路比赛、散打比赛和功力比赛,也各自包含着多种竞赛样式和竞赛特色。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全面融入体育强国建设和国家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挥“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作用。武术作为国术文化瑰宝,不但深受我国人民喜爱,而且也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成为传播友谊、增进健康的使者。作为民族体育瑰宝的武术,对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艺术性
艺术性是武术的基本属性之一,武术追求个人技艺的纯熟、神韵和意境,体现了习武者人格完美的传统审美标准要求,表现出武术的独特技击美学和艺术美。武术艺术性从强烈的活动感,均衡的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以及深蕴的意境形态及精神内涵来充分表现。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一种智与力、刚与柔、虚与实、动与静、内与外、形与神之美;也展现出一种“劲”与“力”之自然刚健、舒展之美,一种世间“刚健力”之万物之灵的美,是“精、气、神、意”的统一和谐之美。武术训练强调内外兼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法步”,“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追求“形神兼备”的境界,生动地表达出了美的特征以及美学的要求与标准,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艺术是武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武术有艺术的属性,但不等同于艺术,而高于艺术。
武术运动是一种矫健之美,同时在身态、动态、节奏和神采上又兼有民族风貌的英武之美,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是一项很有健身和艺术之美的体育运动,具备这种“力”和“神”之美,可以天地惊,鬼神惧,摄人心魄,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古代真正的传统实战武术动作缺乏一定美感,不注重表演性和观赏性,实战时一般只有一个回合,伸手见高低,拳打两不知。武术攻防格斗所体现的哲理性与养生修养的健体性的和谐统一,使武术产生了特殊的艺术价值取向。武术的观赏功能可以分为表演观赏功能和竞技观赏功能,在对抗性散手激烈的竞争中,充分将技击之巧,力量之美,速度之美,柔韧之美,灵敏之美,使人在奋发抗争、锐意进取的意境中获得美的观赏愉悦。在中国传统文化介入与牵引的作用下,使武术的技击格斗远离了凶悍、斗狠甚至充满血腥搏杀的野蛮运动,使武术套路成了具有生命美感的肢体运动。武术不仅是一种国术技艺,同时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思想文化和强大的生命力及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以至到现代众多热爱武术运动的人们仍然在孜孜以求地探索和追求它的应用价值和艺术魅力。武术套路艺术美是武术实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辩证统一体。艺术使武术套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以其独特的魅力推动体育文化的大发展。
武术在历史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存在价值,是经过中华民族千锤百炼而成的优秀文化,民族文化的力量已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武术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生存智慧和自强不息精神。它同文、史、哲、理、兵、医,以及宗教等诸学科互相渗透,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思想,一种艺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民族伟大人文精神的体现。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体现了华夏文明大国的勇敢、精神、智慧、自信、气度和神韵,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鲜明的文化“名片”。艺术性是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民族风格的重要体现。
五、武术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历史是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历史,在多元化文化融合形态上具有自身的特点。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思想统治工具,使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思想,以儒家为主导,以释、道为辅的多元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各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家、道家、释家、兵家、墨家、医家等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文化为武术注入了“活”的思想和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武术,并与中国武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彼此借鉴,从而也使武术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和技术体系的中国武术文化;同时武术文化的发展又贯彻、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武术的思想文化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武术在发展中不断汲取传统哲学、伦理学、养生学、兵学、中医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使之理论内涵更加丰富、寓意更加深刻。武术礼天地道器,志宏远精微,内外兼修,性命双修,德艺兼备,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修心悟道、参悟人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效能;武术通过身体和精神的修炼,从而让生理和心理向更高层次和境界发展。武术的这些特点是其它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所难能同时具备的。
武术文化在传统文化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早已同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融为一体。中华文化蕴育了武术宝贵的精神和品格,支撑着武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传承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易、儒、释、道、墨、兵、医”等思想文化奠定了武术文化的根基,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文化体系。《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也是武术哲学的根本,它奠定了武术哲学的基础。从儒家的“仁爱”、“忠义”的观念,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的思想,墨家的“非攻”、“兼爱”的精神,兵家的“谋略”、“诡道”文化,古典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以及西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都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武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军事、艺术等多种文化形态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形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彰显武术文化的特殊属性和内涵,也体现出武术文化的重要价值。多元一体文化在武术思想文化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武术思想和文化的重要特征。
(一)以“天人合一”整体观为武术思想文化
的理论
基石
中国古代哲学是传统文化思想的源泉,而“天人合一”思想又是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其哲学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武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武术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一脉相承,蕴涵着深奥的哲学思想,中国道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命宇宙观对武术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天人合一”整体观筑牢了中国武学思想文化的理论基石。《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阐述了人和自然相通变化之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天人相应,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依为命,共同存在,和谐发展,表现为习武者应顺乎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天人相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人体是宇宙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小宇宙,人体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和宇宙运行规律一样,天与人产生互相感应,互为反应,互为映照。“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太极图说》),这些思想形象化地表达了事物阴阳转化、相反相成的自然界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源哲理。
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武术从整体运动观出发,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也是“天人合一”理论的体现。武术讲究“内外三合”的统一,(即: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注重心、神、意、气与动作协调配合,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武术既讲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流传于山东省的众多拳术,如
文圣拳
、太平拳、太极拳、四通捶、孙膑拳、螳螂拳、查拳、肘捶、长拳、大洪拳、小洪拳、梅花拳、地躺拳、八极拳、六步架等,以及流传其它地区的很多拳种,其内在要求无不体现出“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在中国武术中
文圣拳
武学文化具有代表性,它讲求用意念统领全身,以意导气,以气催力,气到力到,意气力合一,处处讲究阴阳变化,要求精、气、神、意、力的统一;主张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它把拳术动作与道家的导引、吐纳相结合,注重意识、呼吸和动作的内外统一;把拳术中的螺旋缠丝运动与中医学的人体经络理论相结合,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体本能。几百年来,它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保留着古朴自然,简单实用,养生与实战为一体,二次呼吸和二次、三次发劲为特色的独有风貌。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等。
武术的精彩就在于它蕴含养生健身及技击艺术的多姿多彩和博大精深的哲理,无论任何一家功夫皆循此自然之法则。天下武功,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理一也。武术的人体自身运动与宇宙自然的运动有着内在的紧密关系,要达到武术的目的,必须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顺应和遵循自然规律是武术的拳道之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阴阳平衡互易的道家思想是构成武术思想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武术追求的永恒思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理论构建了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理论基石。
(二)以儒释道与三教合一
文化
为武术思想文化
的
理论指导
中国武术的思想揉入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儒家、释家及三教合一等思想文化,这些是武术多元化文化观的重要体现。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祭祀、宗教、神学等信仰领域有着密切联系,信仰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武术的属性之一;探索研究武术与宗教信仰文化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武术文化特征具有特殊意义。儒、释、道及与其三家文化相互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构成了近两千年来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总画面,它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影响深远。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归一。儒释道三家思想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三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为一体。三教合一思想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同一性与和谐性,其寓示着武术思想文化的同一性;中华武术不分南北,各门各派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但万法同理,同根同源,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提高,和谐发展,统一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之中。各家武术在发展中不断吸取和借鉴其它门派功夫的精华,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构建了中华武术缤纷多彩的“大家庭”。
儒家对“武德”和尚武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武德”文化的建立对于构建中国武术“道德伦理体系”起到重要作用。在武术运动中,从“武”的根基上,兼修“文”的功夫,文武结合,无处不凸显出自强不息、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的传统文化精神。武术中武德和技击法是相矛盾的,但又必须把它们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技击训练时强调“稳、准、狠”。招法中含有兵法智慧,出手不留情,杀人于无形。心里要有无所畏惧的胆略,无坚不摧的信心,超越生死的勇气,即所谓“一胆二力一功夫”,这样的训练要求习武者必须修心养德,其行为要有严格的武德约束。武术乃“真武大道”之学,德艺双修,传之非人,祸患无穷。
俗语讲“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千金不传无义子,万财不渡忘恩人”、“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道出了古代对武术技艺传承的严格要求,特别是体现在习武人武德上的要求。练武不是为了逞勇斗狠,而是为了防身自卫、强身健体,涵养精神;练武者,武德为先,武技次之。习武崇尚“武德”,重视伦理,讲求仁义忠信,仁爱待人,以及礼让三先等都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鲜明特色。仁者无敌,勇者无惧;“仁”为修己之学,也是中国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国武术思想文化武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中华武术的孕育和发展一直遵循着这一思想基础与伦理标准,在主观上有形无形地赋予了中华武术“仁”的文化特征。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武术动作本身受传统文化“中庸之道”思想影响,从动作形态上讲究以中为度,中正和谐,过犹不及。以“中庸”为特征的价值观念通过拳术的修习可以使习武者的精神气质产生变化,从而使心性与行为皆合乎“中庸”的标准。武术得“中庸”者或体或用皆能合于“道”,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既无过又无不及,既无偏又无塞,守中用中。“中庸”的基本原理是“中和论”,“中”与“和”理论构建了儒家的方法论、原则和标准。“中庸”也是人性最高的学问,拳术之善不以刚猛为勇,不以矫变为能,惟以“中和”为宗;故拳术得“中和”之妙,可以使人之精神气质升华至“中和”境界。儒家文化对武术影响是全方面的,在习武人的思想、精神、志向和情怀上,深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想的影响,顺天道之性,行地道之德,承武德,达天下,为武术人施展抱负,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以及为树立和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指明了光明大道。
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和生命宇宙观对武术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道教修炼的基本主张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在武术上的至善境界是“武道合一”。道教的导引、内丹、外丹等养生术与武术相结合,使武术具有独特的强身健体、增益健康和延年益寿的功能作用。“内家拳”武术中“行气”、“运气”、“沉气”、“气达四稍”、“舌顶上颚”、“津液满布”、“清升浊降”、“气沉丹田”等要求无不渗透着道家的养生思想和修炼方法。中国武术所体现的舍己从人、引进落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避实击虚、灵活圆转等特点的技击思想,也体现出道家文化的核心要义。武术以道教哲学及道教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医学、内丹学、养生学、符箓、印法等,将武术技击术和健身术融为一体,讲究经络、穴道,注重内在的修炼。习道教武术者“外能技击抗敌以自保,内能强身健体以养生”,可兼得技击和养生之妙。通过武术的修炼,达到以武证道,以武明道,以武悟道,以武载道,以武践道、武道合一。道家文化奠定了武术理论认识论基础,它为中华武术三大功夫理念体系之“道论、气论、劲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中国武术所追求 “圆”、“空”、“静”、“无”的境界,体现出佛教禅宗思想文化内涵。禅宗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后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它超脱印度佛教的一些高深理论,是修行者凭借自身的体验,感悟宇宙的永恒,这与中国武术的道教修行是相通的。佛教武术以禅为武的灵魂,武为禅的形式,禅武修正果,明心见性,形神一片。参禅悟道、以禅入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觉悟“成佛”、“入道”。少林武术“禅武合一”,少林武僧把武术训练作为佛教禅修的一种目的,在修行的过程中将禅修之思想贯彻于武术运动训练中,以武术运动为禅修,禅拳一体,以武悟禅,以禅导拳,在武术训练中开发智慧。以少林拳为代表的武术训练贯穿于佛教修行,并以之思想指导武术训练的具体实施。以禅入武循智慧之源,禅、武思想合二为一,以智慧光辉通向武道巅峰。中国佛教的伦理道德讲孝道论、仁道论、纲常戒律论,它们都为武术“武德”的建设给予了良好的借鉴,使得武术的思想与内涵更加的丰富。
华夏五千年文明,留下了灿烂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它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儒释道三教及其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对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中国民间宗教在明清时期对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众多民间宗教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于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氛围之中,包含着儒家的伦理道德、佛教的果报思想,以及道教的修炼方术文化等。明清时期对武术发生直接影响的是民间宗教,其时民间宗教的秘密结社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历史上民间宗教组织大都借助武术或气功等来宣传教义,它们多以结盟、传教、习武、行医等活动为凝聚方式,传经布道,教化民众,从而也促进了武术在民间的传承与发展,为推动武术在民间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为著名的是八卦教、“
义和拳
”等组织。历史上很多信仰民间宗教的拳师和武术习练者以报国为己任,积极投身于“反清复明”的斗争运动中,有效地促成了拳会与教门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流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民间宗教思想文化为信仰的众多武术拳种和流派作为中国传统武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明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逐渐形成了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体系。当代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圣拳
为集中代表的中国民间宗教武学在中华武林中独树一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它是古老的马上征战拳法,历史上因与八卦教的联系,长期在民间隐匿传承,传承地域辽阔,在古济宁运河流域特别是在鲁西南地区有广泛的传承。
文圣拳
是历史上
义和拳
的源头,其同拳异名颇多,亦称
文圣功
、五手、大五手、
五步架
、
长寿拳
、杜家拳、
离卦拳
、神拳、
五步神拳
、无极道圣道圣拳、无极道拳、八卦拳、
义和拳
、大洪拳等,是中国武术中流传名称最多的拳术,其特点是深受儒释道三教文化的浸染,文化内涵丰富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和传统文化特色。
在中国武学中以儒释道三教合一或民间信仰为思想理论基础的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深深扎根于中华民间沃土,在中国武术中越来越凸显出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民间宗教武学在文化上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内涵上有极大的丰富性,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厚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其包容厚德之特征品质,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博大精深的拳法理论和完善的功法体系,以及在“反清复明”农民起义和反帝爱国“义和团”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它在中国武术中的重要地位。如八卦教、义和团、太平天国、捻军、小刀会、天地会等,形成了19世纪末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特征。清朝历史上产生于长江以南的天地会洪门是一个在南方地区活动区域广泛、参与成员众多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南少林、闽、粤、川武术都与天地会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武术在天地会形成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以墨家文化为武术思想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墨家是春秋时期与儒学并列的“显学”,在“百家争鸣”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它与儒家、道家共同构成了汉民族三大哲学体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墨子宣扬仁政,倡导以“兼爱”消弭祸乱。“兼爱”是“非攻”伦理道德的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墨家思想“兼爱”、“非攻”在春秋战国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与武术精神有着实质性的联系。由于战乱频繁,墨家崇尚武力和“救守”思想,反对以大攻小,以强欺弱,以众暴寡,反对一切侵略与不义战争。墨子的“救守”思想是一种匡扶正义的行为和帮助弱者生存的义举,这种思想与武术精神相契合。《孟子·尽心章句上》曰:“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弟子具有崇高的品德,以及吃苦耐劳和舍身为人的精神。墨家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维护社会公理与道义,提倡人与人之间不分贵贱,平等互爱。“兼相爱、交相利”,反对人与人之间互争互害的“别相恶、交相贼”,倡导“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理想社会,表现出主持正义,追求和平,以及平等、侠义的思想,这些都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武术发展继承了墨家思想和文化,墨家“尚力”、“贵义,以及严格的纪律约束、严密的社团组织形式等思想文化对武术思想、技术的发展和武术社团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对中国武术流派的发展成型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墨于·经上》日:“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墨家的“侠士”精神对中国武术德行思想和精神文化的形成及武术技艺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义精神贯穿于中国几千来武术思想文化之中。《管子·君臣下》:“神圣者王,仁智者君,武勇者长,此天之道,人之情也。”春秋战国时期提供尚武术精神,催生了一批豪侠之士,《史记·刺客列传》《吴越春秋》《战国策》等书记载描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要离、荆轲等多位尚武行侠的勇士形象,其轻生忘死献身精神成为中国后世侠士的传统。
墨家思想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墨家文化的渗透,使中国武术保持了自身特有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墨家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杰出的部分,虽然其发展在后来西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社会环境下势微,甚至被灭绝,但其博爱、平等、非攻等思想,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武侠精神深受墨家“兼爱”精神影响,体现了一种理想的人格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具有诚信守义重承诺,匡扶正义,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不居功自傲,救危扶困,不恃强凌弱等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焕发着社会正义感的思想光辉。“侠义”精神和文化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生命“基因”之中。
剑术在春秋后期开始出现,“剑客”的兴起对提高武术技击理论和水平具有巨大的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越女论剑:“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这是一段精彩的剑术综论,道出了最上乘武学的道理。古代君子必佩剑,君子守中道执兵器,昭有智慧光明、文武双全之意。古代文人佩剑和“书剑”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灵魂中要求文武兼备的理想人格追求。
古往今来武林就是一个江湖,在古代小说和武侠影片中,武林江湖、江湖武林如影随行。可以说武术神秘是在错综复杂的江湖文化体系下,人们通过文学创作和艺术加工等手段,把武术技术的升华与江湖游民逸事进行融合而成的,它们共同演绎着所谓江湖中的武侠文化。江湖是与正统社会相对独立的一个秘密社会,这个秘密社会不一定有完全统一的组织形式、固定的法律规范,但它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五花八门的团体、相对稳定的规范和道义原则、稀奇古怪的语言,它们共同构成了江湖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奇异世界。江湖文化反映出典型的墨家文化特征;江湖是无形的,江湖无处不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这个世界不再是一个地域,从地域上根本无法找到江湖。
(四)以古典中医理论为武术思想文化的
理论
根本
中国武术与传统中医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武术与中医蕴藏着高深的理论和完整的系统。中华文化肇于《易经》,医易同源,《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及气化学说、筋经学说等都是在《易经》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也是武术中训练和修习的重要理论指导,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的中医经典在中国武术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拳术特别是“内家拳”术发展演变的依据,武术的技击也都是以阴阳消长理论为根本,表达了武术对立统一和普遍系统论的观点。在以“阴阳五行观”为代表的传统武术中,如以阴阳八卦化生观念为理论基础的八卦掌,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思想原则的形意拳,以太极哲理为精髓的太极拳,以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理论为核心的
文圣拳
等,都体现了阴阳五行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武术之道为阴阳也,非“气”之学无以领悟功夫之真谛,亦难能达上乘功夫之境界。气功是打开人体生命科学的金钥匙,它与武术密切联系; 武术修为要与气功修为相结合。“内家拳”派的内功,就是以养气和练气为主要手段和方法,质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阴阳和谐,气血健旺,经络顺畅,百病不生,可得长生。在武术运动中意念有利于身体气血调和,激发调动人体的内在潜力,诱发集聚人体内气,使之可聚可发,聚则储存于腹部,发则以意导气,发挥人体最大潜能。武术用意念统领内气循经络运行于全身,以疏通经络气血。武术练功是以中医“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变化规律,保持生命的活力;在运动中达到内壮脏腑,外强筋骨,畅通经络,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这是武术养生观的重要体现。历史上很多名医是武术大家,以医合武,行道天下,如东汉华佗,唐代孙思邈,到了清朝时期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既是医学家又是武术家的人物。
中医学“精气神论”,对武术理论与实战技术产生着重大影响,中医上的“精气神”观是武术“精气神”的理论之源。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从健身养生的角度,传统武术在功法上直接而完整的吸收了中医的“精气神观”,采用意念、动作、呼吸相协调的方式,以固精、养气、调神,从而达到内外兼修、性命双修、养生延年的目的。“精气神”在武术中表现出形神兼备的整体武术意识,无论是在传统武术还是现代武术中,无论是从内在还是从外在看,都与“精气神”密不可分,三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统一于一个整体中。
(五)以兵学文化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
核心
灵魂
中国古代战争不断,战争中的军事武艺促进了古代武术的发展。兵法是战争的理论指导,而武术是从事战争之个体的技艺支撑,兵法和武术同时在战争中得到检验、运用和发展;不懂兵学,不足以为武,兵学文化是武术理论指导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从古代人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武术技击之术,可以直接用于战争搏杀,连同车战、马战、步战等;武术是古代军事技术的一部分,几千年冷兵器时代,武术技艺一直是军事斗争取胜的重要手段。“拳兵同源”,“自古拳势通兵法,不识兵书莫练拳”,用兵法来培育和启迪武术技击思想,提高技击理论水平,指导技击实践活动,增加武术的技击实用性。拳学兵法是一般,不读兵书难悟拳。艺高胆大勇者胜,老谋深算亦占先。武术借鉴兵法中的将道思想培养习武者的优良性格和精神品质,以及用于从事武术技击的教练指导工作,如《孙子兵法》的将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兵学中智者不惑、无信不立、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以律己等要求,对武术的精神和“武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古代武术发展与军事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重视的是技击性;古代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田猎”和“武舞”;“田猎”包括“空手以搏”和“手格猛兽”的搏斗技能,“武舞”是根据兵器性能,把击刺同阵形、队形结合起来的武舞式训练,这种将实战技能按一定程序进行训练的古代武术是后来武术套路发展的雏形,也是武术逐渐向系统化演进的过程。武术最真实地继承了战场厮杀的模拟和建立在真实反映战场对抗的策略与战术,以及所具有生死搏斗的勇气和力量,它对于人的精神素质、智慧能力和意志品质训练的提高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著作,如春秋时的《孙子兵法》、战国早期的《吴子兵法》、中期的《孙膑兵法》和后期的《尉缭子》等,这些兵书阐述了带兵、打仗、布阵等军事方面问题,同时渗透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使军事与哲学融为一体,这对后世中国武术与哲学的结合,形成中国独特的武术思想文化体系有着重大影响。中国古代兵学思想对武术技击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战争中兵学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得中国武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和具备古代兵学思想的元素,逐渐形成了“诡异多变”、“奇正相生”、“避实击虚”、“声东击西”、“以柔克刚”、“重意轻形”等技击思想。《孙子兵法》的文化核心是反战争的,而其“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对武术的技击思想影响深远。武术是“凶器”,反对逞勇斗狠,以技欺人;真正的武者习武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不“用”。武术具有威慑的力量,“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古代战争成为促进武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武术发展与战争形式的变化、兵器的演进、战术的更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孙子兵法奇正相生,拳战与兵战,皆以避实击虚为核心,克敌制胜为目的;拳势如水无定形,拳无常势,身无常形,“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孙子兵法·虚实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篇》),强调了知彼知己、出其不意等谋略在武术技击中的重要性。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兵法·计篇》),“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孙子·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孙子·九地》),这些原则都要求武术技击时能随机应变、拳贵神速、避实击虚、声东击西,使武术技击成为自身本能自然运作的一种行为,以机体最小的消耗来获取胜利。武术之灵妙,全在之变化,招式动作的运用,妙在分寸之间。实战要深通阴阳变化之道,变化无穷,阴阳不测谓之神。拳谚曰“一胆二力三功夫”,道出了临阵对敌实战的心理素质、精神、力量和技击技术的关系。
武术集太极阴阳变化、五行生克制化,以及八卦图易理象形取意等诸多元素融入拳学拳理之中,同时汇聚兵法睿智用于实战之妙,一理求万变,万变求自然,千变万化,不可胜穷。拳法之道“变则通,通则胜”,或因敌而动,或以我动待敌动,以动应变,致人而不致于人。操拳用武力求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才能使对手难知我真意,体现了武技与兵法的交融关系。辩证法中的阴阳、虚实、强弱、奇正、有无等都是武术理论所遵循的原则和思想。武术的思想文化内涵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变化,从甲骨文中几种“武”字的变化演变看,其原始本意并非止戈为武,而是形象的表述了一个人或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兽斗。狭义的“止戈为武”出自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而广义的“止戈为武”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是古代兵学文化对武术思想影响的一种重要体现,进一步丰富了武术思想文化内涵。武,止戈为武;术,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武是停止干戈、消停战事的实力,武术有独特的礼仪和境界观,武的最高境界是平和、不争和无为,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习武者必须追求的境界。
中国武术是一种兵学文化的展现,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抵御外侮,抗暴安民,它既能振奋民族精神,又能给人以艺术享受,与《孙子兵法》等兵学文化同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武术技击原理和军事战略、战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武艺高强者参军实战后,增长了兵法知识,成为将帅之才,如历史上的岳飞、戚继光等。明代由于军事战争的需要,促进了武艺的大发展,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武术技术流派、拳术和器械功夫,这个时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同时军旅武术流入民间形成了民间武术,也促进了民间武术的大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纪效新书》、《武篇》、《耕馀剩技》等,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拳术﹑器械的流派、沿革、动作名称、特征、运动方法和技术理论等,特别是在理论上总结了过去的习武经验,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从戚继光《纪效新书》可以看出武术理论的血液中融化有不少兵家理论,有效地增加了武术理论的深度,这些著作有助于对武术理论、武术实践的指导。武术绝不能离开传统兵学文化的指导;武术与兵学文化的高度融合将进一步促进武术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中国丰富的兵学文化是武术思想文化发展的灵魂。
(六)以“士”文化为
武术思想文化的精神追求
华夏文明的本来面目是崇文尚武“士”的精神。“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凝练,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和孕育的出来的“士文化”,对于促进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士”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和文化;“士”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所凝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思想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武术磨砺习武者的意志,锻造坚韧不拔优秀品质和人格,是培养“士”精神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习武之人所体现出来的豪气、勇敢、正气、尊严和阳刚之气,是一个优秀民族最不可缺少的品格和精神;武术精神也是“士文化”精神之重要体现。“士”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代表着“士”的人格尊严和风骨,这是对“士”崇高思想和精神写照。“士”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崇高信仰,是东方文明智慧的集中代表,它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史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中,做一名“士”应该成为每一位中国人人格尊严和精神追求的崇高目标。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对于促进中国“士”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士”有独立人格与高尚操守,为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随着时代的变化,“士”的身份和文化虽然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及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士大夫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抱负,他们在长期受传统礼教文化影响下,有着很高的道德境界,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不以财富论成败,进可拜将封相,退可遨游山野,功成不倨,恃才不傲,崇尚正义,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有张扬的个性。“士”之独立人格是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主干支持,有“士”在,“士”的精神就在,“士”的人格就在,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就能延续。如果“士”失去了独立人格,那么“士”这个阶层就“变质”了。“士”的精神独立、自强不息品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是促进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思想保证。
春秋时期的士人,性格阳刚勇武,无论男女,都是以高大健硕为美;上马能武,下马能文,侠客义士遍地,扶危救困,济人不赡,当时的社会推崇礼、仁、义、公、信等价值取向,崇尚富于进取和创造力的尚武精神。《论语·子路》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士”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士人是华夏文化真正的承载者、继承者和弘道者。“士”者,智信仁勇义也;“士”讲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推崇“道”与“德”的统一。士文化的本质和精髓,在于人讲立身之道,在于国论治国之道。“士”有风骨、有气节、有精神,有着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追求。“士”对民族、对国家忠心不二,为了理想和信念,为义为忠,舍生取义。士为天下计,贱名利,轻生死,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殉道主义的精神。历史在发展,“士”这种敢于牺牲的殉道精神是非常宝贵和重要的,这些精神对于重塑现代社会中国人的性格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而“士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作用。“士”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武术文化最宝贵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基因。现代武术文化传承昭示着迫切需要传统文化中士文化的复兴,国家和民族需要“士”之德操、思想、情怀与精神的回归。失去“士”的精神,中华民族就会失去其精神源泉和灵魂。每一位习武者都应该成为士文化的忠实践行者,以天下为己任,志力于“道”的传承与发展,让中国武术赋予崇高的精神、思想和灵魂。中华武术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武艺,更可贵的是武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代表中国民族气质“士”的精神和风骨,这是武术精神的重要体现。
(七)以华夏民族精神为
武术
思想
文化的价值体现
武术是中华国学经典文化和民族文化精粹,是防身自卫和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武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来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维护正义、凝聚力量的真实写照。习武之人骨子里透出的忠义之气,正义之气,豪雄之气,体现出一个人综合素质,对外散发的一种无形的震慑力量,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更让平常人产生一种敬畏的力量,这也是武术的独特价值精神所在。武术强健人之体魄、磨练人之意志,具有个人的锻炼价值,同时能够传承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促进社会交流和文化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勇尚武、精忠报国的传统,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尚武精神。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体现,作为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具体化,提倡尚武精神,对于重塑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灵魂,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武术拥有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内含有中国军事思想演进的深邃睿智,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些文化和精神源自于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强烈的进取意识,它渗透于武术技术之中,贯穿于武术运动的始终。
中华文明在连续五千多年来始终没有中断,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传承着民族的尚武精神。习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塑造民族尚武精神和性格的重要途径。尚武精神让中华武脉历久弥坚,让民族文化绵延不绝。武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世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精神生活的反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共同价值追求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和平时期,尚武精神以尚礼、尚仁、尚德的道德与伦理精神联结着华夏民众的情感纽带,成为中华民族亲情意识与和睦精神的重要构体。中国武术精神的基本内涵体现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文武之道;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崇武慕德,尊师重道,贵义尚礼,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惩恶扬善,匡扶正义,不畏强暴,修正向善,宽容忍耐,担当责任,保家卫国,仁爱天下,以和为贵,侠义情怀,止戈为武等伟大民族精神和品质。习武之人所具有的正义感、使命感和强烈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体现。武术的文化、思想、精神和力量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气质,可以塑造精神和体魄强大的中华民族,它的思想和精神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兴国学,承国术,育国士,铸国魂”,用武术精神唤醒民族的精神,激发民族的坚强意志,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文明进步。武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爱国精神,很多武功高强的人和练武者,都是以匡扶正义和保卫国家为目的,如历史上的岳飞、戚继光、霍元甲等都是光辉的典范,精忠报国普遍成为练武之人的理想和精神追求。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强大并不在于物质多么丰富,更重要的是要有信仰和精神。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是不行的。几千年来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尚武的民族总是生机勃勃富于进取的;一个胆怯奴性的民族,只能永远匍匐在强势民族的脚下;一个阳刚血性的民族,才能雄踞世界民族之林。尚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我们这个民族需要大力倡导武术精神。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为了民族大义,能够有勇敢无畏的人,舍生取义的人,杀身成仁的人,生而忘死的人。如果切断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武脉”,那么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是危险的。
中华民族需要培养武术中所蕴涵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威武不屈的气概,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武术深层中所包含的这种民族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尚武精神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它在整个国家和民族建设发展中发挥着凝聚作用、支撑作用和激励作用,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保障。中国武术精神比较全面地代表了中国人的气质和精神,我们有责任将这种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光大。提倡“中国人就应该习武”的思想,通过练习武术增强国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要在全民族弘扬尚武精神,让尚武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风尚,成为中华民族一种英雄气质的体现,成为一种坚定的民族信仰和文化,从而培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以及具有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精神和力量。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武术也不能没有灵魂,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粹,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武术精神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责任担当意识,以及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等传统美德;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共进等中华文明价值精神和思想。
中国文化中,以儒、释、道三教为主体的文化都是向内求,都是强调人的自我圆满、自我提升,讲求精神上“天人合一”,其思想和文化倾向保守和内敛,这与西方文化向外发展、向外寻求探索的方式和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历史证明,我们这样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也导致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太容易懈怠了,太容易自满了。历史是一面镜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强不息,奋发图强,铭记历史,警钟长鸣。在武术领域发展中,客观地对待域外格斗术,吸取精华,提高传统武术技击能力和运动水平,促进与世界格斗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提升武术在国际体育上的竞争力。世界上单兵具有代表性的以色列格斗术,亦称马伽术,它集中国武术、泰拳、自由搏击、巴西柔拳、古巴摔跤、日本空手道于一体,讲究一着制敌,每一招都冲着让对手产生永久性的伤害,这是世界上具有强大实力的格斗术,其发展值得中国武术学习。近百年来,其它国家一些格斗术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经验;让中国武术采百家之长,补己之短,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具文化性、实战性、哲学性的技击术。要不断向世界其它文明汲取先进文化,努力发掘中国和世界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思想精华,促进文化交流互鉴,让中华文明更加发扬光大,让人类文明更加绚丽多彩。
六、武术文化与古老东方哲学
的联系
《易经》是人类全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变化规律的总结,内在涉及哲学、政治、文化、艺术、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全部信息”的全息性和“无处不在”的包容性,它是武术哲学、思想和文化的根源。武术的流派很多,形式多样,但都普遍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哲理,“天人合一”、“阴阳辩证”的对立而又统一的哲学思想,是构成中华文化最稳定、最本质的理论内核,它不仅对武术文化影响还包括其它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天人合一”理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及生活提供着积极的智慧。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恪守自然法则,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无为思想,运用于武道,即“无为乃拳道无上之境界”,此诠释了道家思想无为而无不为之理。武术顺应自然的思想基础也深受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的影响,注重宇宙事物的有机统一、自然协和、生生不已的整体观,进而把宇宙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看做是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明确地解释了天体的演变和人体在自然力影响下的功能变化。中国道学的系统观,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其“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理论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特别是“内家拳”的重要理论依据。《道德经》老子思想对武术的影响是具体而系统的,特别是对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内家拳”理论形成影响巨大,它对中国武术技击思想有着很深影响。中华民族尚来就是一个崇尚哲学的民族,它的文化精神核心是哲学而不是宗教;哲学修养成为这个民族传统教育的一个基本主题,它从孩提时期就开始了,如“人之初,性本善”、好高骛远、知己知彼等谚语都包含着高深或朴素的哲学命题,可以说哲学是民族的智慧源头,它对每个习武者的哲学思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武术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之拳,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可以说传统哲学对武术文化的影响是与生俱来的,深深地影响着习武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并使之自然地将哲学运用于习武术活动之中。习武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具体日常行为,无不浸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源泉,是建构与完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哲学体系的的理论基础。
中国武术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或思想,但基本上都受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强调的刚柔相济、内外合一、动迅静定、虚实分明,这里的刚与柔、内与外、动与静、虚与实等都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但又同时寓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内家拳”以“阴阳变化”古代朴素辩证法为基本思想,演绎出对立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等,这一理论思想体系被广泛地运用于拳种、流派的武术理论之中。阴阳对立统一观的哲学思想无不渗透于武术文化之中,直接交融显现在武术的理论和实践中。用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攻防哲学原理,成为“内家拳”的重要理论基础。历史上许多武术家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古代哲学思想来分析解释自己演练的拳法,并能融会贯通地创造出不同风格的拳种。佛教的“禅文化”拥有深厚的哲学文化内涵,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也有着深远影响。禅武结合是少林武术区别于其它武术流派的最大特点。
武术是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的载体,古代哲学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武术在“道”和“武”的结合中,体现了丰富的哲学精神与文化内涵。内家武术往往通过哲学的观点并融合中国的道家学术观点来阐述人体潜能。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道演化为思想,思想升华为道,落地则通过方法和技术。武术通过实践并结合哲学认识,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技击功能发展到极致,同时修炼成能启发众生智慧去战胜苦难的高尚精深的内心世界。武术的整体运动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观、悟道观、道论、气论、劲论,精气神论、以及动静说、刚柔说、体用说、尚武崇德说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富有深厚的哲学文化内涵,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光彩。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提示了宇宙万事万物生成、变化、运动之理。河络、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玄学理论,是传统武术的重要理论源泉和理论依据;阴阳五行的认识论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武之道,理明则功进,功进则理更明,武术中的刚与柔、阴与阳、虚与实、内与外、静与动等理论,无不是体现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道理。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武术与哲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为代表的众多“内家拳”拳种对拳理的解释,无不与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连。武术家李小龙提出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武术境界观,将东方哲学理念在武术中发挥到很高的境界,对现代武术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影响。武术融汇了易学、哲学、兵学等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精髓,使武术独具风格和特点,含有丰富的哲理性。没有中国古典哲学,便没有中国武术;哲学是武术思想文化的渊源。认识武术必须从哲学的层次研究武术的思想渊源,才能从本质上把握武术的文化特征,从而能够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促进武术运动向高层次发展。
七、武术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武术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武术产生于中华大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术文化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文化遗产和国粹,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它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整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已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当之无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的优点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力量;儒家的“仁爱”、“人为贵”观念,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思想,以及墨家的“非攻、兼爱”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文化深广影响,彰显了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诸子百家”奠定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基础,也赋予了武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武术不断发展的思想源泉。武术在它的漫漫发展历程中与中国其它传统文化流派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武术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摒弃武术文化中的落后思想和不良习气,克服华而不实,不断提高武术体育竞技水平。促进武术文化和教育身份回归,彰显民族文化价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挖掘武术蕴含的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继承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中国武术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活力。
遵循中国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坚持中国文化特色,使武术运动得到更大的发展。随着国家地位和民族威望在国际社会中迅速提升,武术也必将焕发出蓬勃的力量,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文化征服世人。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理论;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战略;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是武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精深的文化底蕴是其传播的根基。加强武术思想文化学术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武术文化存在的模糊认识,克服守旧思想,破旧立新,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实施振兴中华武术文化发展战略,构建中华武术大文化体系,为武术发展开辟创新发展之路。武术未来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抉择,要高度重视武术教育工作,将武术作为一门学科或课程进入学校深入推广,形成武术“从娃娃抓起”的传承保护意识,让武术成为国家和社会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更好地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深入挖掘整理武术地域特色文化
武术在几千年历史中积淀着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背景和不同环境所决定的差异性,在形成与发展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风俗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任何一个拳种、流派或体系都有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加强对地区、地域特色武术项目的历史发掘与研究,开展武术文物、档案、文献等普查、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利用工作,促进武术动态的可持续性的继承与发展,完善武术理论体系,丰富中华武学文化宝库。全国各民族、各流派、各地方所特有的传统武术,本身具有其独特性、关联性和同一性,异彩纷呈,它们是中国武术“百花园”中一朵朵瑰丽的奇葩,共同构建了庞大的中国武术体系。加强对非遗武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将武术文化一代代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各地武学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武术的全面振兴提供强劲的动力。武术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科学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及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武术开展与全民健身多层次、多种类群众运动相融合,使武术运动更具有大众文化特色。武术运动对于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国际体育竞争能力,推动体育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化信仰支撑着整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挖掘武术地域文化内涵,开发武术文化发展潜力,全面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思想和精神凝聚的,要重视民族精神信仰的力量,让中国武术为民族文化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弘扬传统文化,不忘初心,领略精髓,凝聚民族之魂魄,传承民族国粹永恒精神,构筑传统武术文化脊梁,让武术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坚定的信仰,以思想和文化的力量推动中华武学向前发展。中华文化中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崇正义、尚和合”的思想都是中国武术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武术服务于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助力中华民族强国梦,将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武术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世界体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按照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让武术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民族、服务国家,服务世界,使武术在不断的传承、发展与升华中,彰显传统武术文化的深沉积淀和深厚滋养,让武术文化绽放出璀璨的新时代光芒。
(三)加强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受西方价值观和思想的影响,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也使很多优良的传统武术正在遗失或弱化,当代武术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中华武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重视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坚持民族文化根本,重振武术精神,构建武术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切实保护好传统武术精髓,推动中国武术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兼收并蓄,建立科学的武术训练体系,适应武术训练发展需要,提升武术国际体育中的竞争力。建立起良好的武术道德信仰体系,提高对武术文化与教育价值的认识,真正将各项弘扬与发展措施落实到实处。一个国家真正站起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核心的是个人心灵的独立,是文化和精神家园的独立。要增强文化自信,珍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武术上升到文化、哲学、教育和艺术的高度,在全社会中提升武术的文化地位和教育地位,全面促进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运用现代科技力量,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世界格局大趋势下,重视对具备民族精神和开拓精神的国际性武术人才的培养,构建尊重人才、尊重艺术的大环境,使之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飞速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也随之不断彰显,武术一定可以进入奥运会,为全人类健康事业发挥更大作用,共同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世界文明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早日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中华文化是武术文化的根脉,它滋养了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它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武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内核,是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披荆斩棘的智慧之源。加强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工作,展示中国武术文化魅力,推动武术健身运动,对于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全体武术人和爱好武术的人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迎接挑战,苦练内功,迎接武术发展新的春天到来。通过武术可以将中华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人民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中华武术和中华文化,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崛起重要力量,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正以国术的形式走向世界。继承和传承武术文化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对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世界影响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弘扬武术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向所有为中国武术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公元2021年5月8日,于中国河北邢台南宫市
作者简介: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
文圣拳
全国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文圣拳
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当代武术名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立者,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立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
文圣拳
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120万字的武学巨著。
上一新闻中心:
济南丽光拳馆馆长张丽光先生应邀参加非遗武术济南汇极拳第三十五届拜师节活动
下一新闻中心:
安徽亳州涡阳文圣拳(大洪拳)戚家武馆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武术汇演活动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武术在线网
中医养生网
山东嘉祥武术协会官方网站
世界著名武术家网
少林寺论坛
中国武术教育网
国家体育总局
国际功夫联合会
山东文化厅官网
中国形意拳网
中国红拳
临沂批发
峨眉武术在线
中国武当功夫网
峨眉武术网
传统功夫网
中国武术网
梅花拳网
全球功夫网
山东省文化厅网
小儿推拿培训
推拿按摩培训
站长目录
中文分类目录
推拿培训
赴美生子
泰国试管
山东seo
全网目录
百度
中华文圣拳研究总院
分类目录
孙悟空
文圣拳官方网站
地址:
天津市南开大学城
电话:
022-27306358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全网云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