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传统名拳关东拳——远玉华 丁文江
文/远玉华 丁文江 2012年
关东拳法源于沧州市淮镇,相传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思想家孙武子始创。世人皆仰武圣名节,从学者甚众,此拳法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更是成为北派武术中最流行的拳种之一。
拳种特征
关东拳又称“八式架”。它是以跨虎式、打虎式、群拦式、提水式、大长式、七星式、摇山式、晾翅式等八个基本招式为母式,一式变八招,衍生变化为六十四式,式分阴阳又生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一百单八式的杀手招法。“八式、八式、全凭架势”的拳谚说的就是关东拳。
关东拳创拳初期,名为“官动拳”,系古时官僚将佐健身运动之首选。关西拳则为“官习拳”,乃军队官兵训练格斗之必习。此拳法,结构严紧,内外相合,内容简单实用。可一人单练,也可二人对拆,亦或多人合练。演练时需听凭鼓声号令。鼓催拳起,槌落式停。击拳、出腿、起伏、折转与鼓声之轻重急缓,抑扬顿错步调一致,二者配合默契,气势如虹。此鼓武相合的操练方法,具有古代军队之典型特征。此拳法初时仅限军队内部传授,后至民间,且多在北方传播。世人多讳,循其音、匿其名曰“关东拳”“关西拳”。
关东拳法内外兼修,风格独具,实战性强而自成体系。历代关东拳师与其他武术门派的广泛交流使得关东拳法愈加完善,也因其流传面广、流传日久及师承差异,而多被其他武术门派选修(如唐拳、查拳、太祖、少林、洪拳、六合等门派拳种内,均有以关东拳命名的武术套路),关东拳本门中也有大同小异的版本。流传于沧州的关东拳共有二路,内、外、缓、急各具特色。其与“关西拳”文武相通,并有很多连带的拳械套路和独特功法,但都以关东拳为母拳。
技术特点
关东拳结构严紧、招法精妙、功架完整、劲力充盈、刚柔并蓄、内外合一、左架右打、拳腿叠加、步步为营、刚烈勇猛,是典型的北派拳种,深受广大习武者喜爱。此拳法内外兼修,讲究心、意、力、气、胆、智相合,手、足、肘、膝、肩、胯相合。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拳出气随、手脚齐至。内三合使人神不断,外三合使人形不散。内练肝、脾、胃、肾,外练手、眼、身、法、步。内外五行合一、形神合一。技击以意为先,招法注重实战。敌我相视,先有杀人之后有动手之意。外静内动、劲断意不绝。在打法上要求手、脚、鼻三尖相照。梢、中、根三节相随。眼观六路(前、后、左、右、上、下)、拳打八方(四正、四隅)。进打中,退打肢,立身中正,攻守相依。彼不动我不动,彼若动我先动。练时有招,用时无招。练时有敌,用时无敌。招无定式、势无常形,机灵、动、有触即应。一打、二拿、三摔、四踢。应变随机顾盼定,快稳准狠不留情。
关东拳主要手型有拳、掌、勾、指、捏。主要拳法有劈、砸、掼、冲、栽。主要掌法有压、挑、捋、劈、削。主要步型有弓、马、虚、仆、歇。主要步法有蹿、蹦、跳、跃、走。主要腿法有弹、踢、勾、踹、旋。演练时要求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直腰、敛臀,上肢舒展,下肢稳固。在做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时,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要体现攻防特点。身法的变换要内外协调、刚柔相济。讲究整劲、爆发力。
技法训练
(一)首先要使肩、肘、腕等关节在运动时放松,灵活。其次,手法在变化时要迅捷有力,干净利落,不要拖泥带水。
(二)在演练关东拳时眼要明快、锐利,要通过眼神把动作的内在攻防意识表现出来。要“眼随手动”“目随势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要求眼神与手法、身法、步法配合得自然一致,做到手疾眼快。
(三)关东拳身法有闪、转、展、缩、折、弯、俯、仰八法,主要依靠腰部的运动来完成。有“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腰如蛇行”之说。在演练时要灵活有力,做到体随势变。
(四)演练关东拳时,步法的运用既要轻快有力,又要像粘在地上一样,稳固扎实,不掀脚拔根。我们常说“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它给上肢和躯干的活动提供动而不乱的条件。
(五)关东拳的发力讲究腰为主宰,力从腰发,上肢传于肩肘,开于手;下肢冲于胯膝,达于足。肢体各部分要协调,劲力顺达通畅。强调根节起、中节随、梢节追。三节要贯通,力顺而不僵,要出整劲儿。
(六)关东拳演练时其劲力的爆发是由“气”来催动的,要善于掌握和运用“气沉丹田”之法,使运动时间持久,劲力爆发强势。除了“沉”法外,还有“提、托、聚”三法。这些呼吸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要合理,要顺其自然,不要故意做作。
(七)关东拳演练要精神充沛饱满,气魄怒振,拳势才能跌宕如潮。要全神贯注,充满战斗意境。攻防意识明确,做到练时有敌,用时无敌。
(八)学习关东拳,首先要练好基本功。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通过对肩、臂、腰、胯、腿、步、手、肘以及跳跃、平衡、跌扑、滚翻的练习,达到增强各部位关节的活动能力,提高靭带的韧性和灵活性,加强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弹性。“学拳容易,改拳难”。不可贪多求快,要力求甚解,要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随时注意纠正错误的动作姿式。
(九)关东拳法各相关套路皆具特色,可满足不同喜好、不同水平的人习练。各套拳均有相同的起式和收式,以区别于其他门类。该拳法另有一独立的“关东拳头儿”,其由八个基本招式组成,做为一个固定的短套,它既可以加在“遛腿架”“五马窜蹄”等基本功短套的前面,做为正式套路的过渡性练习,也可根据需要加在其他套路的前面,做为增加难度提高耐力的手段。在正式比赛或表演时则可把“关东拳头儿”去掉,一展充沛的体力,完整演练。
拳械功法
主要拳法:遛腿架、单八式、双八式、小八式、五马窜蹄、十路弹腿、大式拳、小式捶、滑拳、查拳、砸拳、关东拳一路、关东拳二路、关西拳、五花炮拳、二路炮拳,还有刚劲火爆、攻猛退疾的梅花炮拳,架式工整、节奏舒缓、出腿疾、不过膝的太师拳,手法变化多,技击含义深的行拳,还有集六合拳、关西拳、弹腿等六家所长创编的六家式拳等。
主要器械:打虎刀、大洪刀、关东刀、青龙转角刀,以及以防为主、后发制人的十八拦刀,六合双刀、关东双刀、梅花剑、六合剑、关东枪一路、关东枪二路、梅花枪、六合花枪、六合大枪、行车棍、阴手棍、三节棍、手梢子、春秋大刀、双手带、窦尔敦虎头双钩等。
主要对练:大捶、小捶、关东拳对拆、踢太师(太师拳对拆)、以擒摔为主的粘拳、三人拳、空手夺刀、空手夺双手带、空手夺枪、单刀进枪、单刀进两杆、双手带进枪、双手带进双枪、三节棍进棍、三节棍进手梢子、双刀进枪、双钩进枪等。
主要基本功:有耍石墩子、打沙袋、排打功、抖大枪、抓提沙罐、鹰爪力等练功方法。
近代渊源
淮镇建镇于金,现隶属于沧州市献县,武术传承年代久远,武术文化底蕴较深,明朝就已武风兴盛,多有武术习练。清雍正四年(1762),有一言称来自关东之侠士,避官祸于此。淮镇邢氏因喜武而蔽之,遂相交日厚。该侠士见邢氏日出而作,日落习武,风雨不辍,更有相助之谊,遂传关东拳法数载于邢氏父子。邢氏得关东拳,始在淮镇传播开来。当地尊邢氏为此拳法的第一代传承人。
淮镇自古是水陆码头,交通便利,回汉共居。过往镖师、避祸侠客、落难高手偶留泥鸿。各武术门派之间相互交流、融合,关东拳法得以愈加完善、广布北方。乾隆十五年,淮镇南街关东拳师景廷模以精湛武功高中武举,书彰其绩之木雕牌匾现仍存于其后世堂中。至第四代,后庄名师陈老八,晚年传拳于淮镇街回民马瑞麟。马瑞麟(1868~1945年)性豪放,人仗义,艺成多行侠举善,其徒曹相明、李树和等得其亲传。
据1990年版《沧州武术志》548页载:李树和(1910年~),系回族……日寇占据淮镇期间,他搜集寇情与敌斗智斗勇。
其亲选21名武艺高强之弟子,参加回民支队保家卫国,传为佳话。他在1982年和1986年沧州地区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参赛的梅花枪、关东双刀均获优秀奖。在1990年沧州地区传统武术比赛中关东拳获得一等奖。李师年及百岁,仍关心拳法之传承。淮镇后庄王清州,少承家传,后师从宋瑞武、王树元。退休后返乡传拳,年近八旬仍授徒不辍。远玉华承李树和、马春林、王清州等师言传身教,每日研习,能承所学。2009年6月在江苏太仓“全国农民武术比赛暨第七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中,远玉华演练的梅花炮拳、春秋大刀均获银牌。并代表沧州市队获得大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在2010年10月“第八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选拔赛”上,他的梅花炮拳获一等奖;2011年5月在“中国新疆国际武术邀请赛”中获关东拳银牌,春秋大刀铜牌,代表河北省武术队获得大会总成绩第二名;在2011年6月沧州“武术达人”系列大赛中以关东拳、梅花炮拳、春秋大刀三项一等奖、窦尔敦双钩二等奖的成绩荣获沧州“十佳武师”称号。淮镇安庄年近七旬的关东拳师苏志合,也多次在沧州市级赛事中获关东拳、关东双钩、单刀等项一等奖。
沧州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门派众多。献县武术在沧州武术的格局中曾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仅在清朝沧州的八位武状元中,献县就有田峻(康熙四十八年)、李琰(雍正年间)、哈廷梁(乾隆十七年)、张联元(嘉庆十年)四席,占据了半壁江山,武榜眼、武探花、武进士、武举人更不胜举,达到空前繁荣。民国14年版《献县志》载:“乾、嘉、道以后,邑之武风最盛,且时出鼎甲,故各村武学林立。”清光绪年间,义和团传至献县,武风更盛。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贼匪四起,民不聊生。群众为维护生命财产安全,习武之风再掀高潮。建国后,人民安居乐业,多在春冬农闲季节进行武术习练(淮镇关东拳社李树和授徒47人,马春林授徒20人——《沧州武术志》249页)。逢年过节或在庙会场合,各关东拳社则组织起来游街或开场表演。各乡村之间相互邀请交流,活跃文化生活。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称其为“玩八式行”,习武场所则称“八式房”。这种玩八式的武行,讲义气、不贪财、相互之间济困扶危。关东拳讲究“以德为体,以武为用”“未习武艺、先修德行”,入门恪守做人之八个格式,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式,缺一而谓人格不够。对行邪、不孝、心险、好斗、轻露、短智、喜财、狂妄、重私、无恒之十种人,则不能授以武功。故本门拳师均德高望重,艺显德彰。
淮镇关东拳法,至今已历七世。历经各代拳师锤炼、完善,愈显其渊源久远、基础扎实,似开在滹沱河畔、沧州古道旁的一簇小花,香远益清自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