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释道与三教合一文化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理论指导——卢飞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以儒释道与三教合一文化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理论指导
摘自《文圣拳的多元文化观
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与现代社会价值 二(二)》
中国武术的思想揉入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儒家、释家、儒释道三教合一等文化和思想,这些是武术多元化文化观的重要体现。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宗教、神学等信仰领域有着密切联系,信仰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信仰是武术文化的灵魂。认真探索研究武术与宗教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武术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三教合一是汉民族文化中信仰世界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长期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所重视,从而使之不断发展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在中国长期的历史中,宋孝宗、永乐皇帝、雍正皇帝等都提出了“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修身”的思想,三教相互融合,和谐发展,三教归一,万法归一;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教合一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朱元璋对儒、释、道三教的作用都有着较深的认识,对儒、释、道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认为三教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在其三教合一的政策体系内,确立以儒教为主,以佛、道二教为辅的思想,将三教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使之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他将三教合一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从而也使三教合一文化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儒释道贯穿于近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文化史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潮流。儒释道与其相互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构成了近千年来中国宗教史、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总画面,它对中国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也寓示着武术文化和思想的同一性,中华武术不分南北,各门各派虽形式不同,但万法同理,同根同源,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提高,和谐发展。各家武术在发展中不断吸取和借鉴其它门派功夫的精华,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天下武林是一家,共同组成了中华武林的大家庭。三教合一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向善性,进步性与和谐性,对文化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实践中,凝聚着无数武术先贤们的智慧,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综合性学科。宗教与武术是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古代各种宗教文化和信仰是中华武术赖以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宗教对武术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它是武术信仰的重要内容,宗教在促进武术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到形成庞大的武术流派体系,源自于民间,寄存于宗教、宫廷、道观、寺院等场所,行之于江湖之中,实践于沙场征战。武术充分借鉴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儒、释、道、墨、兵等思想为文化底蕴,以武术独特的理、法、术、功等为深厚内涵,而经过修炼而成为绚丽多彩的武术艺术。诸子百家中儒家、墨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学派,他们对武术思想中“齐家治国平天下”观念,以及对军事谋略、战阵格杀、武术技能、武德规范等都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影响。随着儒、释、道、墨、兵等主流学派思想的融合和影响,使中华武术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和武德规范。武术不仅是一种国术技艺,同时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思想文化和强大的生命力及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以至到现代众多热爱武术运动的人们仍然在孜孜以求地探索和追求它的应用价值和艺术魅力。儒家思想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很深。《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以之代表的儒家经典,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理想,它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始于公元前1046年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即所谓“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古老的“六艺“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思想之根, 对规范社会、教化子民具有重要的影响。“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教育,其中射、御是重要的武艺,礼乐之中的武舞与武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礼”是武艺道德规范,“乐”是“礼”的表现形式,“礼”与“乐”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六艺”教育对中国武术的早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中华民族的教育理念影响深远。一代贤圣、教育家孔子崇文尚武,其学无所不能,文武并用兼通,《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能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论语·子路》记载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家语·相鲁 》:“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孔子重视对民众武术的训练。儒家“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以及忠、孝、仁、义、智、仁、勇、宽、信、礼、温、良、恭、俭、让等传统文化内容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影响巨大,特别是对“武德”的要求影响更加深远。中国武术历来将拳脚功夫被看作是“末技”,而在修炼过程中所体现的“尊师重道”、“恪守门规”、“仁、义、礼、信、勇”等伦理观,成为衡量习武人武学修养的重要标准。武术将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伸张正义,除暴安良作为习武之目的。因此,武师择徒,对其品德要求甚严。缺乏武德者,不仅难得真传,最终将会被社会所遗弃。
“礼”是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核心概念,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礼仪制度;它的观念代表着武术文化的一大价值取向,“礼”是“武德”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与武术相互依存。儒学文化以人为本位的人文道德文化,重伦理是它的核心与特点,对武术礼仪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论语》:“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国尚礼,则国强,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武术礼仪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无数习武者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其精髓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传统伦理和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守礼”是中华武术的一向传统要求,集中体现了重视对习武者的心灵进行内在约束和外在规范的伦理观念。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也是武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的重要内容,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哲理、生存技巧和生存理念。中国武术具有的“门规戒律”、“尊师重道”、“修身养性”、“礼让”、“谦虚”、“仁爱”、“止戈为武“等思想,恰是儒家教化功能的体现。武术礼仪在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观念早已渗透到武术这一国粹之中。武术礼仪作为一种规范和行为模式,对习武者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也是“武德”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重视武术礼仪的培养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具有重要意义。现实社会生活中武术受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环境以及武德礼仪、传统伦理、门规戒律、国家法律等因素的限制或约束和影响。
中国武术中处处讲究礼仪,抱拳礼、鞠躬礼、持械礼、拜师礼等等。俗语有云:“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拜师礼是武术尊师重道的体现,也是师徒结拜的见证。“抱拳礼”为武术代表性的礼节,是武术道德修养和礼仪教化的一个符号,与古老华夏民族文明道德礼仪一脉相承,成为武术界一种礼仪行为规范,它体现了武术的精神和内涵,广泛用于武术竞赛和武术活动中。随着武术实践和理论体系的完善,“抱拳礼”逐渐上升到了文化伦理道德的高度,是一种理想武术人格的模式,为习武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目标和典范。“抱拳礼”左手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大拇指内扣为掌;右手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关节上为拳。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两臂撑圆,拳、掌置于胸间。右手握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左掌大拇指内扣,表示谦虚,虚心向对方请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两手相合表示习武者要文武兼备,彰显习武人不但要有高超的技艺,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五湖四海皆朋友,”理念。“抱拳礼”蕴含着儒学中“和”的思想,寓意“崇文尚武”、 形神兼备”、“内外合一”。 武术礼仪主要作用是用这种“以德统武”、“德武合一”的礼节来制约人的行为,要求与人相处时要真心诚意,彬彬有礼,严于责己,宽以待人,使武林整体保持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武术礼仪对武术的思想和文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中国武术是一种非常讲究“德”的功夫,武德是忠、信、勇、仁、义的化身。武德之说最早始见于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武德有七,禁暴、戢战、保大、公定、安民、和众、丰财”, 武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已成为忠、信、勇、仁、义的化身,国 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崇尚武德是武术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对习武者人品和道德的标准有很严的尺度,德重于体,修德养体,德体兼备。德为立身图强之本,文以德彰,武以德显,武术的真谛在于重德,重视道德的教化,要求习武之人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德”是一颗明辨是非之心,即所谓“人品见拳品”。武术与武德紧密相连,武德不好,人品不好,武功境界也一定上不去,另一方面一个德性不佳的人,无论功夫水平有多高,也会被世人所不齿。德符合万物的规律,“百行德为先”,“拳以德立,无德无拳”,“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武术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立德树人,“武德”是习武者安身立命之本。“武德”是指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由于武术是一种内含强大精神和力量的技艺,具有致人于死命的威力和功能,其技能本身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要求习武之人必须有“武德”、“礼”及“门规”等约束和教化,否则将会贻害一方,危害社会。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体现加强“武德”修养的重要性,要求所有习武者要具有高尚的武德修养,尊师重道,做到“崇义尚礼”、“孝悌仁义”,“技道并重、德艺双修”,不妄自尊大,“切戒逞血气之私,好勇斗狠之举”,要有智慧、仁爱、勇敢之心,主持正义、扶危济贫、为民除害的精神和品格。崇尚伦理、讲求仁义忠信,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鲜明特色。历史上武术文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天下国家”为已任的忠君、报国思想,以“民为贵”为核心的爱民、护民的思想,以及以“追求正义”为核心的见义勇为、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武德”、“礼仪”和文化的传承一脉相承,尽管二千多年封建社会“朝代更替、江山易主”,历史变迁,但是武术的指导思想、武德规范和武术的人文精神一直传承下来,并成为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儒家对“武德”和尚武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武德”文化的建立对于构建中国武术“道德伦理体系”起到重要作用。《论语》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舍生取义的精神和品质,《孟子·滕文公下》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气概和独立人格,《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情怀,都对习武者精神和灵魂的塑造起到重大作用。在武术运动的练习中,从“武”的根基上,兼修“文”的功夫,文武结合,无处不凸显出自强不息、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的传统文化精神。练武不是为了逞勇斗狠,而是为了防身自卫、强身健体,涵养精神;练武者,武德为先,武技次之。习武崇尚“武德”、重视伦理,讲求仁义忠信,仁爱待人,以及礼让三先等都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鲜明特色。“仁”为修己之学,也是中国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武术的孕育和发展一直遵循着这一思想基础与伦理标准,在主观上有形无形地赋予了中华武术“仁”的文化特征。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武术动作本身受传统文化“中庸之道”思想影响,从动作形态上讲究以中为度,中正和谐,过犹不及;在练习技术上要求意气形神的统一,都包含者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以“中庸”为特征的价值观念通过拳术的修习也可以使习武者的精神气质产生变化,从而使心性与行为皆合乎“中庸”的标准。《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是圣贤之道,武术得“中庸”者或体或用皆能合于道,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既无过又无不及,既无偏又无塞,守中用中,此为“中庸”之性;仁义礼智勇兼得而备,浑然一体。“中庸”的基本原理是“中和论”,“中”与“和”理论构建了儒家的方法论、原则和标准。“中庸“也是人性最高的学问,拳术之善不以刚猛为勇,不以矫变为能,惟以“中和”为宗;故拳术得“中和”之妙,使人之精神气质升华至“中庸”境界。得“中庸”之道者,习武自然形成一种气势、气概和气节,有一种雄浑之气,正义之气,浩然之气,飘逸之气,豪放之气,忠义之气。“中和”是拳术至善境界,它体现了在拳学修为上的重要功用和价值。儒家文化对武术影响是全方面的,在习武人的思想、精神、志向和情怀上,深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之理想的影响,承武德、达天下,为武术人施展抱负,保家卫国,创功立业,以及为树立和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指明了光明大道。
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和生命宇宙观对武术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道教修炼的基本主张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在武术上的至善境界是“武道合一”;它对“神形”的认识已经上升到哲学的范畴,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哲学上反应出精神和物质关系的一种特殊现象,是精神和物质的统一。道教的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符篆、房中、辟谷等养生术与武术相结合,使武术具有独特的强身健体、增益健康和延年益寿的功能作用。内家武术中“行气”和 “运气”,“气达四稍”、“舌顶上颚”、“津液满布”、“沉气”、“清升浊降”、“气沉丹田”等要求无不渗透着道家的养生思想和修炼方法的文化传承。中国武术所体现的“舍己从人”、“引进落空”、“以柔克刚”、“守弱抱雌”的技击思想,体现出明显的道家文化的核心要义。中国武术既讲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色。以文圣拳、太极拳、武当等为代表的内家拳派武术,功理功法具有哲理性和辩证法,体现内功修为和人与天地的和谐统一。道家武术以道教哲学及道教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医学、内丹学、养生学等成果,将武术技击术和健身术融为一体,讲究经络、穴道,注重内在的修炼;炼坚实内功为筑基,以气发力,借力打力。在技术上擅长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具有刚柔相济,技巧性强、以静制动、避实击虚、灵活圆转等特点。习道教武术者“外能技击抗敌以自保,内能强身健体以养生”,可兼得技击和养生之妙。
道教蕴涵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其“贵生乐生”的生活态度,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以及天人和谐的生态理念等等,都对武术思想文化有着重要影响。道家洞明人性中的自然本质,力倡“道法自然”,“法天贵真”,“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自然无为。道教的“道”、“静”、“心”、“性”、“命”等哲学思想是武术修炼的重要理论指导。武术内行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外施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中国武术的一百多个拳种中,每个拳种都有其显著的独特风格、思想和理论,演练要求各异,有的讲究松柔舒缓,有的讲究刚强迅猛,有的要求沉稳浑厚,有的要求轻灵敏捷,且拳种习练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流传于山东省的众多拳术,如文圣拳、太平拳、太极拳、四通捶、孙膑拳、螳螂拳、查拳、肘捶、长拳、大红拳、小洪拳、红拳、梅花拳、地躺拳、八极拳等,其要求无不体现出“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文圣拳讲求用意念统领全身,以意导气,以气催力,气到力到,意气力合一,处处讲究阴阳变化,要求精、气、神、意、力的统一;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等等。此外武术套路在技术上也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完整一气,做“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之“八法”的变化来锻炼身心。《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则阐述了武术运动规律的“弱与强”、“有与无”的对方矛盾转化关系。“道”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中国的内外家功夫无不循“道”而行。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武术是实践“天地大道”的技艺,通过武术的修炼,达到以武证道,以武明道,以武悟道,以武载道,以武践道、武道合一。《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求习武者遵循自然规律,道法自然,以武入道,以武载道,术道并用,无为而为,这一点充分反映了中华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与道教文化的依附关系;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道家文化奠定了武术理论认识论基础,它为中华武术三大功夫理念体系之“道论、气论、劲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崇尚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最高理想,为中国武术的修炼提供了无穷的灵感。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伦理观体现在中国武术技术方面,演化成了“拳法自然”,要求习练者全身放松、心无杂念、收敛精神,达到“松、静、柔、无”的境界。在技击的过程中,道家不争的思想成为中国武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思想的源泉。中国武术通过对习练者身体的规训,作用于人的思想观念中,反映在人生态度和为人处世的价值取向中,体现着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宽厚仁慈、弱化竞争、谦虚柔和”的伦理思想,使中国武术彰显出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内家拳是依据道家和道教哲学及易理建立起来的,其理论技法与道家和道教的本体论、人生论、方法论、认识论以及内丹、养生、医学等有内在的密切关系,是道家和道教文化与武术结合的产物。以道为体,以武为用;由武证道,道武合一,在这里武术不再是较为单纯的技击格斗术,而是将道家和道教的传统信仰、精神、理论融会于拳理拳技之中,使之形成兼具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等道家与道教文化特有价值取向的武术文化。
历史上佛教对中华武术的影响深远,它在中华武术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武术所追求 “圆”、“空”、“静”、“无”的境界,体现出明显禅宗思想的文化品位。武术与佛教的经典融合形成了佛武一体的禅宗文化。禅宗也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后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它超脱印度佛教的一些高深理论,是修行者凭借自身的体验,感悟宇宙的永恒,这与中国武术的道教的修行是相通的,中国武术的习练除了师傅的口传身授以外也更多的是要求自身的体悟。佛教禅宗与武术的内在联系使得禅宗以武术为佛道,以禅入武,禅武合一。佛教武术以禅为武的灵魂,武为禅的形式,禅为武之用,禅武修正果,明心见性,形神一片。禅宗修行是功夫的积累,参禅悟道、以禅入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觉悟“成佛”、“入道”。禅宗与少林武术的“禅武合一”相统一,少林武僧把武术训练作为佛教禅修的一种目的,在修行的过程中将禅修之思想贯彻于武术运动训练中,以武术运动为禅修,禅拳一体,以武悟禅,以禅导拳,在武术训练中开发智慧。以少林拳为代表的武术训练贯穿于佛教修行,并以之思想指导武术训练的具体实施。以禅入武循智慧之源,禅武思想合二为一,以智慧光辉照亮通向武道巅峰的艰难路程。中国佛教的伦理道德讲孝道论、仁道论、纲常戒律论,它们都为中国武术“武德”的建设给予了良好的借鉴,使得武术的思想与内涵更加的丰富。武道合一,禅武合一,排除私心杂念,思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哲学问题,潜心修行,以期修炼成圣贤之能来普渡众生。作为承载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佛、道二教同属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互为因果、相互渗透和影响。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佛、道二教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而武术也丰富了佛教和道教的文化内涵。佛家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武德”的完善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儒、道、佛三家丰富的文化积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多彩的文化样式,可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精神需求,对习武者的心灵净化、境界提升、灵魂安顿以及人际交往提供支持。佛、道、儒“三教”作为传统文化在武林、江湖世界中得到了充分的投射,现实社会和武侠小说中关于佛道儒各种传统文化思想的元素也是比比皆是,佛道儒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截然不同而又相辅相成。无论是经学还是理学,儒家讲的都是为人处世、做人的准则;道家则更强调哲学高度,道法自然,有无相生相克;而佛教则是纯粹的宗教哲学,悲天悯人、因果轮回。中国的文化人无论在生活上、思想上,他们的潜意识中自然或不自然的接受并体现着这些思想。几千年来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后青史留名、退隐山林,即所谓“笑傲江湖”。所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种浪漫的理想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人几千年的梦。
中国武术与宗教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不断相互交融、渗透;宗教文化为中国武术文化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源泉和借鉴,同时也为中国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所需要的客观条件。武术以其独特的形式传承着宗教文化的理念,从而也推动了各宗教的发展与完善。在一定意义上说,武术的至高境界和归宿,必然将会走上哲学、信仰和宗教。中国民间宗教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氛围,包含着儒家的伦理道德、佛教的果报思想,以及道教的修炼方术文化,其与社会“正统”宗教一样发挥着社会整合、心理调适、伦理教化、社会交往的功能。明清时期对武术发生直接影响的宗教多为民间宗教,其时民间宗教的秘密结社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它们是具有宗教色彩和礼仪规范,从事特殊社会活动的秘密团体;民间宗教组织大都借助武术来宣传教义,它们多以结盟、传教、习武、行医等活动为凝聚方式,传经布道,教化民众,从而也促进了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武术在民间的普及与传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民间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上承载武术发展的秘密结社组织,其习拳练武活动也往往与宗教结社相结合,历史上很多信仰民间宗教的拳师和武术习练者以报国为己任,积极投身于反清斗争运动,有效地促成了拳会与教门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流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为推动武术在民间的普及起到了很大地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武术的交流与发展。以民间宗教思想为信仰的众多武术拳种和门派作为中国传统武学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明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逐渐形成了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体系。文圣拳是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杰出代表,它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华武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加强文圣拳武学文化研究工作,对于建立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合一文化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和巨大影响力的本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吸取了中国儒释道三教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体系,它对中国哲学思想、文化艺术以及中国社会的变迁等各个方面具有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它是中国多元化、多样化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儒家“中庸”,道家“无为”,佛家“空无”等凝聚而形成了三教合一文化,它的包容、和谐、发展的思想,超越了儒释道三家各自文化的局限性,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和文化。历史上三教合一思想被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宗教所接纳,它为中国民间宗教理论注入了活的灵魂,促进了中国本土宗教文化的发展。在中国武学中以三教合一或民间信仰为思想理论基础的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民间沃土,在中国武术中越来越凸显出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以三教合一文化为思想理论特征的文圣拳武学,在文化上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内涵上有极大的丰富性,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厚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其包容厚德之特征品质,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博大精深的拳法理论和精湛的功法体系,以及在“反清复明”农民起义和反帝爱国“义和团”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它在中国武术中的崇高地位。
作者: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
(公元2017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一丁酉年)【卢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