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武门武学来源及离合拳的归属门派——徐金德
文/徐金德 2013年
“藏武门”武学是唐初时期几位先皇所收藏的部分武功秘笈。后期流失到民间,落入徐府(初唐名将徐懋公府中),与徐氏家族历经百战的武学佳品合并而成。曾在明朝时期成立了门派,因由徐氏家族藏武而命名“藏武门”。“藏武门”武学至今已有一干三百余年的历史,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藏武门内“五派、八绝”非同凡响。不谈“八绝”单说“五派”,其技就各具特色。当中“意气形神派”的功夫形意并存,独显奇秀,“离合拳”就是其中的代表拳种之一。有诗云:
离合一动整劲发 生于阴阳内修家
柔软如棉性如水 弹抖刚绝似雷炸
缘玄一元内生化 三载离合虎不怕
十年极苦不见功 半度春秋万众夸
独家离合发三甲 神意气积运八卦
学者莫怕怏病鬼 只怕心浮功不下
内修离合外披挂 阴阳藏聚蓄千华
始创隋唐徐真袓 习者必出正徐家
“离合拳”不仅是一套短打格斗技法,而且是一套上乘的养生术,一套历史悠久、蓄纳、舒展、动作优美的养生术,也是一套处处蕴藏杀机的近身格斗技,还是一套擒敌拳,还是一套女子防身术,或者说它是擒拿与反擒拿的解脱术、空手夺刃术等。总之,一拳多用,适合广大群众(老、中、少儿)习练。其内涵文化博深,是经典的古文化拳种之一。演练起来,看似太极而非太极,看似舞蹈而非舞蹈。但其内涵哲理与太极、两仪、三才之理有诸多相通,且通八卦、九宫。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动作紧凑连绵,快慢相兼。其柔如棉、滑如冰、快似闪电、慢如抽丝、荡如湖水、沉似称砣;身法活灵、手法巧敏、虚实转换、步以飘灵;练于外形、修于内心、行于意境、气通脏筋,凝抻还虚、主宰心神……
“离合拳”原创于唐朝时期兵部尚书徐茂公袓师——一位文、武、医、道俱通的良臣勇将之手。当时,正是战争年代,兵部尚书徐茂公长年戎马,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但在战斗中,时常见到手下兵将伤亡较多,他宅心仁厚,不忍见到长年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同僚属下在战场上短短一瞬间就死于敌人马下。兄弟们的生离死别,如何避免如此残酷的场景再现?他沉思,却不得其解。战争是难免是血腥的,但尽可能地减少伤亡是可以的。在他苦苦思索与痛心回顾下,终觅其因。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自己的属下被敌方击落马下,一枪或一刀间结束性命者为多数。而且,他发觉边境的敌方兵将善骑者较多,而我方的伤亡者,经马上打斗时长,被击落马下时,己经是筋疲力尽,再加上步下战技不够精湛,因此不能自保。他深作研究发现敌方善骑,若我方培养骑术不如重抓步下兵将的战技,且将收集多年的征战经验及步下将领的实战特长,纳龟、蛇、虎、豹;猴、鹰、犬、马等十多种动物及人的特性、形态为一体,结合阴阳转换、五行八卦及医学与自然规律相通的原理,创编出一套功架低沉、形意并存的拳种为“步下实战拳术——离合拳”。命令马上将领秘密训练,而且更改了战略方式:与敌方马上对打几个回合后,主动下马,以步战攻击马上将,受迫使敌人弯腰弓背迎战,消耗其体能,待敌方筋疲力尽之时,便可出奇招击杀之。如果马上将遇上步下将时,也不能放松警惕,只能低头迎战。因为怕被步下将伤其马脚、攻其下盘等处,而步下将趁机用的奇特步法(即离合拳的步法)围着马转,耗其体能,不战已臝一半,趁敌方(马上将)筋疲力尽之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便可击杀。此拳以虚实转换、快慢相兼、藏而不露、蓄而待发的原理,敌不攻我,我不出招,敌攻我时,我以快、捷、敏顺势迎接,变幻莫测,一招赢敌制胜。
此拳为一套功架古朴、形意并存的古拳种,也是一套实战性极强,且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意气养生功法。以取阴阳,走表里,行虚实为原则,分合相兼、纳气归元——故名“离合拳”。“离合拳”用合而再离,离而再合,大张大合之理。(离:则张展、生发,至阳至刚,积极昌盛;合: 则收藏、蓄纳,至阴至柔,蓄而待发。)其攻防技巧是取“三才”之理,转运阴阳为则。其特点突出“五字诀”(沉、荡、张、收、舍)。主在于舍——舍有蕴藏之意,张之再张,舍而后得。所以,得此原理,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当时,就连唐王李世民至死都未能攻下的高句丽(今朝鲜一带),最后都被徐氏宗袓徐茂公袓师征服了,传说就是运用了“离合拳”之理。
徐氏宗袓徐茂公袓师集文、武、医、道学术于一身,一生中创造了许多丰富的文化、艺术资产,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包括藏武门武、医、道学与养生术等文化。时空的转变,历史的推进,由徐氏家族收藏并传承至今的武学精深博大,是武学史上绽放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