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传承谱系
名师简介
武术门派
圣拳文化
医场园地
圣地文苑
玄学奥秘
在线视频
活动掠影
传播发展
校园推介
总会团队
群英荟萃
会员之家
招生简章
赛事管理
专题栏目
网站首页
>>
圣地文苑
>>
查看详情
精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023-11-02 19:47:18
精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摘自《中国精武文化探索研究》之六)
在近代西方体育思想的冲击下,清末民间体育在中国农耕社会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仍然有很强的发展势头,
特别是民间宗教的发展推动了
民间武术的兴盛,并
促使武术
进入多渠道普及和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精武文化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萌生起来的,并在传统的家庭道德伦理影响下走向成熟
。
同时受近代进步思想文化的影响,武术思想逐渐得到解放,形成了包容、开放的精武武术文化,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印记。霍元甲生存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国家和民族一次再次的惨遭涂炭
,
那时外国列强
“以瓜分中国为能,以侮辱中国为乐”,中国人不光在经济上要忍受掠夺和贫穷,还要在精神上忍受打击与蹂躏。面对民族的奇耻大辱,眼见国家危难日甚,霍元甲和
众多
仁人志士如睡狮般觉醒,纷纷
探索
寻求
武术
救国的道路。很多有觉悟的武术宗师开始看向民族的未来,号召以武术强身
,
打造民族自信、自立、自强
的
脊梁。在民族救亡运动中,许许多多爱国人士奋不顾身,挺身而出,抵御外敌,为国而战,奋勇抗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先留给我们这片土地,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是华夏民族坚挺的脊梁
。
爱国武术家霍元甲就是这千千万万在民族救亡图存运动中作出贡献的杰出代表,正是
这些
“霍元甲”式的英雄人物,撑起了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
精武体育会发展基本分为四个时期,初创期(
1910—1915),繁荣期(1916—1924),维持期(1025年—1949),复兴期1949—)。
(一)
“精武三公司”
精武体育会成立后,霍元甲的尚武精神
使
社会各界
受到很大
鼓舞,在各地形成民众练武强身、保家卫国的风气,一些省市纷纷组建精武分会,很多人加入精武会刻苦练习武术,强壮体魄,使精武精神得到发扬。在精武体育会发展中,主持精武会会务者多为粤籍商界人士,他们继承霍元甲遗愿,坚持继续操办精武体育会。
如
陈公哲,卢炜昌等人出钱出力,艰难经营,支撑发展,使精武会组织逐步健全,并随着时代潮流而发展壮大。陈公哲亲自制订了精武式(即精武会员行为规范)和精武会训,宗旨
“以技击为根本,以武德为皈依,辅以有益之科学、正当之游艺、时代之方法发展会务、普及淑身淑世向此目标进行”。精武体育会以弘扬武术为根本,同时融合西方体育文化,中西糅合敢为人先,开创中国体育全面发展之先河,积极倡导“乃文乃武,无文不能远行”的精武
体育文化思想,
为促进近代中国武术体育
事业
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精武会的发展与陈公哲(
1893—1961)、卢炜昌、姚蟾伯等爱国人士的资助和努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分别经营自己的公司,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
陈公哲是上海粤瑞祥五金号的经理,卢炜昌是新瑞祥五金号经理,姚蟾伯是上海颜料业巨头,人称
“精武三公司”。1921年罗啸敖撰写《精武内传》称:“吾会自创立至今,会中最得力者仅数人耳。”其中“坚毅如炜昌,勇猛如公哲,聚合如蟾伯,聚合一炉,以铸就此宏大之事业”,故此三人被大家尊称为“精武三公”。
在倡导
“强国强种”的精神下,他们不遗余力地支撑精武会的管理和运营,不间断地推动着中国民族体育的发展。他们是精武体育会前
十五年发展的重要人物,又是精武体育会第一批学员,陈公哲的会员证
344号,卢炜昌的会员证341号,姚蟾伯的会员
证
345号。他们身体力行,拿出大量家财,赞襄精武事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他们
无私奉献,舍己忘我
,
重义轻利
,以主人翁的
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
,努力促进精武体育会的发展。
这种
意识和
精神与精武体育会
“爱国、尚武、修身、正义、助人”
的
思想和宗旨高度契合
。其时,有
一大批聚集在上海的知识分子怀着救国梦想,
“萃群众于一堂,互相观摩,互相砥砺……期造成一世界最完善、最强固之民族。”精武
体育会
就是在这些时代精英、爱国人士的支持和践行下
,得到
不断发展壮大
。
陈公哲,祖籍中山南朗镇茶园,是著名的武术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精武体育会事业。在他的努力下,精武体育会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武术体育组织,对于促进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以及近代民间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公哲也是一位爱国学者,他在《精武会五十年武术发展史》一书中说:
“公哲虽曾受维新、革命学说之熏陶,而以爱国为心。”在谈到创立精武会的初衷时他说:“当时中国民族,有'东亚病夫’之诮,余尝考其所致之由。夫每个民众身体之不健全……欲泄此耻,厥为提倡国民体育耳。”
他
在《精武之真精神》一篇中,则将精武的内涵置于国民性的改造的层面,充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怀。他说:
“惟我精武会员,人人知有义务,不知有权利,有时且牺牲一己之权利助成义务,而不居其名……惟我精武会员,一视同仁,不分阶级,其人而可与为善,虽鄙夫视若弟昆……用能使与斯会者人人摒嗜欲、淡名利,事
事务求实践,力戒虚骄,期造成一世界最完善、最强固之民族,斯即精武之大希望也,亦即精武之真精神。
”为了适应当时武术在社会上的发展,在1915年制定的《中国精武会
章程》中,上海精武会被确定为总会。同时在上海的北四川路崇明路口成立第一个精武分会。据《申报》记载:
“尚武之要,体育为重。日本以武士道会强,其明证也。前技击专家霍元甲发起中国精武体操会,禀蒙前上海道批准在案……本会因公同集议拟就上海城内设立分会一处。”——《精武体操会设立分会》
(
《申报》
1915 年 8 月 12 日,十版
)上海
第二个精武分会也适时诞生,霍东阁在《精武本纪》里说:
“沪城第二分会成立于新北门,暂假煤炭公所为会址。技击部长卢炜昌先生命东阁主其事,谫陋如予,曷足任此,亦为勉尽绵薄之力,以期无负诸君而已。”第三个精武分会成立于上海法租界
鲁
班路山东会馆内。至此
,
上海滩的精武
总
会
与分会
已有
4个。之后,精武会开始走出上海,相继在绍兴、南浔、松江等地成立精武会。
陈公哲自
1910年上海精武体操学校一创办,他即入学学拳,1916年高级班毕业。从1913年开始,他先后担任过
精武会总干事、理事长、技击部主任等职。
1914年,陈公哲拿出其位于倍开尔路73号的地产
2
亩,集资建筑房屋,作为精武会所,于
1916年3月4日迁入,同时改
“
中国精武体操会
”
为
“
上海精武体育
总
会
”
。陈公哲家业尚属富殷,但他一心专注于精武体育会事业,不断地捐资散财,以至家道逐渐败落。在陈公哲等人的努力下,精武会发展迅速,逐渐走向规模化发展。
1916年,精武体操会更名为精武体育会是精武会发展史一道分水岭,但其开始壮大繁荣,还是
应
从孙中山为《精武本纪》作序始,并受聘
他
为精武体育会的首任名誉会长
之时
,以及李宗仁
聘
任
为
汉口精武分会名誉会长。此后,精武体育会声誉日隆,会员众多,这
也
正是霍元甲生前的夙愿。精武体育会组织在发展壮大,并且日益走向正规,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不仅长江、珠江流域遍布精武体育会会员的足迹,而且
还
主动对接世界开展文化交流,
这
对促进精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1918年,精武会派员沿长江而上,在九江成立精武会。7月7日,
在陈公哲、卢炜昌的宣传与指导下,
精武体育会汉口分会在武汉各界群众的期待下成立
,派杨健民为教员,陈公哲前往祝贺,并作
“体育之关系强国强种与吾国民讲求拳术之必要”的报告。
是年冬,精武会的壮举已经震动广州各界,时任广州国民革
命军司令李福林派马伯麟聘请精武体育会,
要求
派技击教员赴粤,并邀请精武
会
南下广州建立分会。经协商决定,由总干事陈公哲、姚蟾伯,技击部主任卢炜昌,书记陈铁生(
(陈为粤人有地利之便,语言沟通容易。因此大部分广东精武分会的创立,陈铁生均有参与其中)四人前往广州协助筹备,与广州国民革命军司令李福林、广东国民革命政府省长朱庆澜、著名律师卢兴源、商报社长罗啸嗷等人共同组建精武体育会广州分会。他们每到一处,在各个场合都详细阐述精武体育会的宗旨和发展情况,并在有条件的场所连续放映关于精武体育会的宣传影片,起到非常好的宣传传播作用。精武赴粤创办广东精武分会,广东报纸多
家报道,
如天声日报、七十二行商报、国华报、中华新报、羊城报等等。其中《国华报》载文:
“军学两界组织精武体育会一事系由李福林等发起。闻会长一席已推定为李福林、魏邦平。其余莫督军、翟省长、教育会长、救济会长、炮队营长,滇军团长及各界名流均为提倡人。已定于明日在海珠戏院开成立大会。”广东当地武术界(包含“黄飞鸿”)、教育界、商界、军警界亦在广东精武
会
成立大会上派员参加。广东精武会在广州成立后,影响很大,周边的香港、澳门、九龙、佛山、香山、肇庆、新会、汕头等地也纷纷办起精武会。加上原有的上海、绍兴、南浔、松江、九江、汉口等十余个会所,精武会几乎遍及江南各地,会员达数十万众。汉口、广东两处精武分会成立后
,
精武体育会进行改组,并以四个城市、省设总会,分别是上海、广东(兼顾南洋)、天津、汉口。
1919年夏天,一位神秘人物来到精武会,交给陈公哲一个大箱子后便转身离去。箱中有信函一封,书曰:“精武能
为社会谋幸福而无权利思想,故以此三万银圆为赠。愿执事扩而充之,以期造福全国。
”陈公哲读后为之动容,慨然建言:“隐名氏捐此三万银圆,乃期吾精武造福全国,我们切不可只为精武体育会着想。
”
其时上海租界内有一外滩公园,门口写有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引起同胞哗然,此乃我华夏同胞的奇耻大辱
。
精武会主事共议,
决定
用此笔资金来建造一座
“
精武公园
”
,以扬我华人志气。
于是,
就用这
笔捐款
购得倍开尔路精武会舍旁十余亩
地修建公共花园
—精武公园。
1920年初春,精武公园正式落成。与租界里的侮辱性招牌截然相反,精武公园门口赫然写道“凡属人类苟能守文明通则者,咸准入园游玩”,体现了精武精神崇高境界。精武公园建成后,陈公哲还将其夫人卢雪英的三十两金银首饰熔铸于铜,铸成一口黄钟悬于精武公园内,目的在于“唤醒黄魂,注重武术”,以
昭示
强国人之体魄。
精武公园,面向大众开放,这是对租界公园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有力反击,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极好反映。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后来,因债务问题,不得出让抵债,实为可惜。
1921年,陈公哲又将倍开尔路75号的四层自有房屋献给精武体育会,作为刚成立的联系外省市和国外精武体育会工作的“中央精武”办事处。
1922年,为解决
各地精武体育会师资匮乏问题,
精武体育会办了精武体育师范学校。该校
“以养成体育主任人材为主旨”,“不但养成学生成一体育专门人材,更欲养成热心服务社会者,不但改造他人之体格,尤当使他人具完全之品格”。但由于经济不景气,而于1923年8月停办。
随着精武活动的频繁举办,
1922年,陈公哲在虹口横浜桥的福德里觅得空地一块,建造精武
体育会
中央大会堂(即今上海精武总会所在地),
192
4
年
正式
迁入办公。中央大会堂中为堂座,可作为运动场,后为楼座,全堂上下可放八百座位,并有办公室,藏书室。精武体育会之所以能如此受人瞩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
就是主事者大抵都是上海复旦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高材生,他们学贯中西,深知
“无武不能强壮,无文不能远行”
,以及
“乃文乃武
,惟
精
惟
一
”
的道理。
每年秋季都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运动会,在每次运动会结束后,必定会迎来一次会员激增的高潮
。精武会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救灾义演、扶贫济困等,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精武
“五特使下南洋”
精武体育会在上海的前
10年跌岩起伏。1919年前后,在广东、武汉、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设立分会50余处,会众数十万人,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民间体育组织,其参加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大,在中国近代史上都少有的。1920年8月17日,精武会特派陈公哲、罗啸敖、陈士超、叶书田、黎惠生出访南洋。他们带着《精武本纪》、精武章程等
书籍资料,
以及精武
会
自拍的影片,前往中国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宣传精武体育会的武术事业
发展
并协助
各地
建会,在精武历史上被称为
“五使下南洋”。通过畅叙友情、加强合作、建立分会等合作机制,在东南亚等地广泛建立精武会组织。他们在南洋大力推广中华武术和现代体育,深入学校工厂演讲、播放精武电影,所到之处反响热烈。此次行程历时73天,先后访问四国九城,让精武精神传遍南洋,这是百年前一场成功的民间外交活动,彰显了中华文化、海派文化与精武文化的特色,也加深了华侨
、
东南亚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五特使”受到当地华侨政商各界名人的热烈欢迎,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大力宣传,借场地表演拳术,不失时机地扩大影响,并开始收学员传授武术,习武之风很快在华人圈蔓延开。橡胶园主梁顺玲主动砍掉部分胶树,为精武活动开辟场所。其后,得到张郁才、陆运怀等人鼎力协助,于1921年9月在政府注册,正式成立马来西亚第一个精武会——“雪兰莪精武体育会”。雪兰莪精武会成立后,除积极发扬武术外,还致力于提倡健康文化
、
艺术及
开展
体育活动。会中有中英文补习班、书画、棋艺、音乐、戏剧、摄影及各种球类运动。此外尚有服务团,对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雪兰莪精武会传承上海精武会精神,本着
“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精神,由曹尭辉等人带头发起捐款,创办起精武学校,为精武事业培养有用人才。雪兰莪精武会日新月异,影响极大,精武会务得以迅速发展。后来,马来西亚先后成立20多个精武会,有怡保、槟城、金宝、太平、森美兰、马六甲、砂朥越、实兆远、和丰、麻坡、安顺等城镇。怡保精武会成为马来西亚精武总会。马来西亚精武总会为一个合法的注册团体,每两年由各友会派出8名中央代表选出理事会。理事会也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各项事务,包括研讨每两年由各友会轮值的全国精武嘉年华会。研究会务今后发展,及对世界精武的各项事务。马来西亚精武总会及下属各分会已经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组织,深受各界尊重。此后,新加坡、越南、泰国、柬埔寨、菲律宾等东南亚英法殖民地国家,中国香港、澳门,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地相继建立起精武分会。1922年,香港有识之士在铜锣湾的一栋小楼里成立了精武会分会。香港大学、拔萃书院、皇仁书院等多所院校闻讯后纷纷发出邀请,请分会派员前往学校教授武术自卫技能。香港分会的成立为精武体育会作了更大的广告,也为精武体育会的发展增强了更大的信心。1925年至1928年,汕头、厦门、南昌、顺庆、涪陵、嘉兴、无锡等地相继创设精武会分会。精武体育会是第一个有组织向海外传授中华传统武术的体育团体
,对促进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2年,正式建立中央精武(中央精武大会堂设在横浜桥,即现今的上海精武体育会址),中央精武是国内外精武的总机关,对世界的精武体育进行统一管理,姚蟾伯、陈公哲、陈铁生等任会长;世界各国精武的国操主任、国操教练均由中央精武直接任命。在全国及海外广设分会是精武体育会武术传播的一大特征,由上海到沿海各地,而由沿海而南洋的拓展路线,使精武会成为以武术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文化海外传播的领航者
,而且取得很大的成功。
精武体育会遵循和谐的传播与发展理念,从而使武术
文化
得以在延展后更
广阔的
空间
和地域
中传播。在世界各地成立精武分会,积极传授武术,传播精武
文化和
精神,宣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使外国人对中国武术和中华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
让武术走出国
门,走向国际舞台,推动了中华武术国际化发展。
1922年10月28日,由陈公哲、罗啸敖、连滟川等人组成的上海精
武会旅行团抵达天津,意在宣传精武,创办天津精武会。天津是
精武元祖
霍元甲
的
故乡,若能在天津创办起精武会,也是对霍
公
在天之灵最好
的
告慰。天津《益世报》等津门各报纷纷发表消息,并刊发陈公哲的演说词:
“精武会发起于霍元甲先生,在上海创立已有13年。近两年间,已深得国中人之信仰,汉口、广东等处,均推广设立会所……”11月7日午间,旅行团在天津广东会馆召开天津精武会发起人筹备会会议,选举广东会馆董事麦次尹为正主任。《泰晤士》报社长熊少豪和商界名家宋则久为副主任。但遗憾的是,汉口精武会五周年纪念大会决定11月11日召开,急电催促精武旅行团前往。旅行团还
要
进京
另有
重要任务,不得不断然决定匆匆离津
,
致使第一次创办天津精武会只停留在成立筹备会上,
而
未能实际开展工作
。
陈公哲是精武体育会的创始人之一,精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霍元甲的重视追随者,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他不断地捐资散财,支持精武体育会发展,可以看出他对精武会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他对精武会的文化与制度建设,以及对精武会前半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惜的是,
后来由于精武会的
财务
资金问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陈公哲和卢炜昌失和,
随后
退出了精武体育会。
陈公哲离开精武会,是精武事业发展的重大损失。民间七年编有《测光捷径》一书。在精武书刊中发表达数十篇文章。
1927年
即
民国
16年
,
陈公哲
去南京政府任职。因
有违初心,
感
到
无法施展所长而离开政治圈子。
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居香港,潜心著书。
1953年在香港自任精武总裁、访南洋各地。1957年著有《
精武会五十年武术
发展
史
》,阐述他与精武的关系,并应邀回国参加了全国武术观摩大会,
1961年逝于香港。
上 海精武体育会开创了中国人文体育的先河,既有维护传统的国粹,也有西学东渐的竞技
,
既有增强体质的普及,
也有追求健康的导向
,
既有休闲娱乐的载体,又是职业教育的课堂。精武体育会虽然以武术为核心,但也不拘泥保守,以宽容包涵之心,引领全民参与运动,是务求将本地体育普及化的先驱。精武体育会在内部治理结构上,采取新式学校的师生关系,破除了
“因袭宗法,师徒秘传”的
传统模式
,始终贯彻
“南宗北派并蓄兼收”的原则。
精武会
早在二十世纪
20年代
,
就荟萃了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
地域
的多种代表性拳术,提出了各派同源的观点,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于一炉,荟萃全国群雄于一堂,互相观摩,互相砥砺,优者以勉,劣者以奋,创立新的教学方法,并将之
广泛
普及,形成了从未有过的武术新风尚。精武体育会撇开门户之见,将各派之武学所长公之于世,团体教授,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许多武术名家前来执教,当时有燕赵、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各派武术名家,邀请落户精武任教。他们中有霍东阁、赵连和、罗光玉、陈子正、吴鉴泉、张富猷、霍元卿、陈维贤、孙赞轩、孙玉峰等拳师。这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名拳师,功夫各有专长,他们公开授拳传艺,打破了
传统
武术发展的局限性,使得会员们能够集各家所长
,
练就上乘武功,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武术的
传播与
发展。赵连和善功力拳、节拳、单刀、夜战枪,能跳跃,身段灵活,后升为总教练。张富猷体重二百余磅,臂肌特大,步行如虎,善大战。江阴派陈维贤善醉拳,传人有宁竹亭。李健民善五虎枪。孙玉峰善双枪。罗光玉善螳螂拳。陈子正熟练关外有名的翻子门,又名鹰爪门拳,拳法稳健,功夫老到。吴鉴泉善吴式太极拳,
也
是
最先
将太极拳传到南方的拳师。这些名师都被精武聘为专职教师,办班传授技击。昔日赵连和、罗光玉、陈子正、吴鉴泉被誉为精武四大名师。精武体育会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促进了武术在全国范围的发展,为中国
武术
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精武体育会文化建设
精武会特别注重自身组织的制度和文化的建设,形成健全的组织和完善的规范制度,如形成精武
文化和
精神,建立十项精武式
,以及确立
宗旨、服装、会徽、等级等,形成团结互助的氛围,从而推动精武会事业的不断拓展。
它在武术技术与理论等文化建设方面成就,
对于精武体育会培根铸魂、凝神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习武科目上,编制了
“精武基本十套”,成为精武武术的基本教材,在武术训练上,开办初、中、高
三级培训班。在课程上注重文化课乃至正当游艺之功用,以与尚武形成互补。为促进学员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精武会开展书法、图画、摄影、粤乐、国语、舞艺、雄辩、铜乐、弦乐、京剧、医学等课程。《精武本纪》记载,仅初级科目就有十种,即潭腿、功力拳、接潭
腿
、八卦刀、五虎枪、大战拳、套拳、群羊棍、单刀、串枪,
“必熟悉此十种,方及他技”。这也就是闻名武坛的“精武十套”。除教授武术之外,精武会还设有音乐部、戏剧部、摄影部、兵操部等,各部均有主持者和指导者。同时,
著名画家
张大千为《精武画报》题签,徐悲鸿为
“精武潭腿”作画,上海滩一大批艺术名家纷纷为精武会献计出力。
在
某种意义上说,精武文化是海派文化土壤里养育滋润的一项具有上海文化地标意义的成果,也是当年海派文化资源的一次整合。为了向国人进一步展示
“弱者以强、病者以起”的精武风采,精武会还集中能文之士编辑出版了《精武外传》
、
《精武本纪》等数十种武术类书籍。有资料显示,精武会出版的书目有
44种
,
其中,书籍
31种,杂志7种,特刊6种。此外,
一些
分会也自行编辑出版了多种武术专著或期刊。
精武体育会在紧
随
时代
脉搏的
基础上,通过依附和吸纳包括军、政、商、警与文化等社会名流,延聘各地域武术名家,并通过广向各精武分会、学校及社团派遣武术师资等形式,构筑了庞大的武术传播人际网络,推动
了
精武
会
的全面发展。
民国时期,以精武体育会为代表的很多武术团体,不断改变了传统武术
原有
单一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的传播模式,
逐渐使传统武术军事化、体育化,
促进了武术的新发展
,
不少团体创办刊物、编著书籍,使武术产生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当时这类团体传播、推广武术之时,正是在近代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武术发生巨大影响之际,许多民间团体较早地自觉担负起了将近代西方体育文化与中国武术文化相融合的使命和责任,从而也推动了中国体育在近代的发展。
精武体育会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注重搭借各种媒介宣扬自我及个性化社团符号的打造,使其
逐渐
成为受众的一种普遍认同。精武会成立十周年
,
由陈铁生编辑《精武本纪》,以本纪体裁形式编写历史,以推动精武事业长远发展。
1924年他主编《精武杂志》,又著《国技大观》等书。罗嘯敖原为广州《七十二行商报》社长,1920年作为“五特使”之一被上海精武体育会派往南洋一带,回国会写成《精武外传》
。
1923年又派往京津等地宣传精武,回沪后写《精武内传》。陈公哲善摄影技术,编有《测光捷径》一书。精武会总教练赵连和著有《功力拳》、《潭腿》、《达摩剑》等书籍。薛巩初著有《技击准绳》等。精武体育会还主办精武月刊、精武丛报、精武画报、精武医说、精武粤传、新乐府、粤曲精华等。精武刊物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尤其得到社会上层人士的关注与重视。除了书刊和粤语歌曲之外,精武会也特别注重影像技术作品。1920年,精武体育会先后摄制了五卷精武影像片,真实记录了精武事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传播武术,精武会使用了电影这一在当时最先进的传播工具。据载,为了摄制精武影片,精武会召集学校团体会操于精武公园,参加者逾千人。电影作为新的传播途径,能够把武术文化更快、更广泛地传播到社会。
精武影片
能
使关心精武的观众更多的了解精武、认识精武。这些影像资料不仅是
“五特使”访问南洋一带的形象宣传资料,也是向国内外介绍精武体育会的生动材料。
在武术之外,
精武体育会改
“专军技击”与近代体育并举,使民族体育与西方近代体育相映生辉。在活动科目中分设“技击、兵操、文学、游艺”四部中。在游艺部的活动内容中,就包括足球、网球、铁球、铁饼、垒球、体操、溜冰、
台球、乒乓球、单杠、双杠、举重、游泳、射箭等
等西方近代体育,
从而使当时的精武体育会不仅在武术项目上名人辈出,而且在其他体育项目上亦名将云集。
20年代,许多地方的精武分会和精武总部建立了排球队、篮球队、足球队。这种既有民族项目,又有西方体育项目的传播方式,使精武体育会能够适应更加广泛的群众,受到社会的欢迎和认可。
体育之外,精武体育会更重视对会员的文化教育。如书法、国画、国语、摄影、粤乐、京剧、医学、辩论术等,均在精武体育会内开设,从而陶冶了精武体育会员的情操。武术、体育、文化并重,使精武体育会超越了一般的社会体育团体,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精武体育会是近代最成功的传播中国武术的民间武术组织,其主旨得到了国内外爱国人士的大力支持,从而促进了精武会的武术传播活动。它的国际传播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技术传播。在武术技术方面,精武会总部负责委任各地分会技击科(国操科)主任,并派武术教员与当地武术教师一同执教,印发武术教材,统一总部开设武术拳械项目的教范。各地分会选举人员到决总部学习,学成后回所地分会执教。注重技术传播使武术在各地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了武术的国际传播。精武体育会
是培养革命志士的一所
“
大学校
”
,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
,
为抗战输送了大批能文能武的人才,但因为战争的缘故,精武体育会也曾一度中断过发展。霍元甲创立精武体育会的初衷是
以武术
“强国强民”、
重振国人雄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特别是迁入租界之后开始走向宽阔的发展道路
。
受西方
体育
文化影响,
精武体育会
协及
近代
体育文化领域更加宽泛
,品类更加繁多。
精武体育会后来演变成为一个拥有独立运营机构的、具有俱乐部性质的武术体育教育团体。
它
是
一个
带有文化理想与政治诉求的社会
武术教育
团体组织,有一定的革命党和国民政府政治背景,
具有
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精武体育会对中国武术与体育
事业
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促进武术传播与推广,推动武术现代化转型,加强武术商业化运作,促进中国体育发展
等。
它的社会意义表现在践行民族运动,促进民族解放,改造国人奴性,重塑新民人格
。
在发展理念上,崇尚文武并用,启蒙尚武强国。精武体育会创立是中国近代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具有重要的历史
性
标志意义
。
它从武术过去师徒传承模式转向大众化发展,对促进武术的广泛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精武体育会对当时促进武术发展与武术进学校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启近代武术进校园之先河
。民国初年就有人主张将
“中国旧有武技”列入学校体育课之中,并做了一些尝试。191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采纳上述建议,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将中国传统武术正式纳入近代教育体制之中,
这为
武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时一些著名教育家诸如蔡元培、章士钊等也都赞成
学校
推广武术。
精武体育会与
那个动荡变乱
时代的脉动紧密相连,共同
铸就
了精武体育会的辉煌与
沧桑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精武体育会发挥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地投入到抗日宣传工作中。此时,上海
、汉口
等地精武会积极组织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发起者积极参与筹募经费
活动
,开救护训练班,设难民收容所,办救护医院
,联办幼幼教养院及本市成人义务教育促进会等。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
虹桥横浜桥的精武总会会所被侵占。
精武会曾编辑出版的《精武本纪》、《潭腿精义》、《潭腿卦图》、《工力拳》、《达摩剑》、《粤曲精华》、《新乐府》、《测光捷经》、《医说》等数十种作品和书刊
,
还有自摄影片
5卷66节等,以及很
多
收藏
的
武术书籍和文物
,均被日本侵略者毁掉
。
此时精武体育会不得不搬迁至租界
“孤岛”——南京慈淑大楼三楼的精武体育会第一分会,一切会务集中于此。
1941年二战爆发,上海一夜之间被日寇
占领
,
精武体育会
“孤岛”成为沦陷区。自此,
精武体育会活动
一度中断
。
1941年6月6日,精武体育会创始人之一的陈铁生病逝,1942年主持精武会务的卢炜昌离开精武体育会。
抗战胜利后,直至
1946年底,才收回福德里
精武
会会所,
会务逐渐走向正规。
精武体育会得以重建
后,由
“会务复兴委员会”维持。
(四)精武体育会与国歌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与曾担任上海精武体育会会长的朱庆澜
(1874—1941)
,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渊源。
朱庆澜将军以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援会会长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的双重身份,多次奔赴热河前线
。作曲家聂耳曾跟随朱庆澜等人组建的《东北义勇军后援会》赴东北热河慰问、采访。聂耳日后曾多次提起,这段采访经历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1934年夏,由朱庆澜及马德建、司徒逸民、龚毓珂等集资创建的中国电通影片公司成立,拍摄了大量优秀的爱国主义电影。其中,由朱庆澜出资赞助拍摄的抗战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就集合了田汉、聂耳两位大家作词作曲。《风云儿女》前期拍摄完成以后,田汉的主题歌歌词并没有确定歌名,而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作为出资拍摄电影《风云儿女》的朱庆澜将军,在“进行曲”
三
个字前面加上了
“义勇军”,从而把该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不朽的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如今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精武体育会与爱国进步人士有着密切的关系。
支撑精武体育会的中坚力量
是
同盟会在上海的主要成员,除了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陈铁生、卢炜昌、姚蟾伯等同盟会成员与爱国人士外,还有一批时代各界精英参与和支持精武会的发展。如长期在上海精武体育会担任董事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经理简琴石(
1888—1950),他是一位知名的企业家,还是民国艺坛上卓有成就的书法篆刻家。同盟会早期骨干成员谭延闿在广州任职期间,就曾借用简琴石的私宅“简园”作为临时公馆。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期间,毛泽东多次
前往
拜访谭延闿,争取其支持国共合作。精武体育会作为
近代
创建最早的民间体育社团,不只是体现在弘扬和传播武术
与
体育上,它也是一个进步的文化社团,凝聚了一批批
进步
社会精英,在不少历史关键时刻,都不乏这些精英会员的身影。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的陈延年,于
1918年12月加入精武会,会员编号为
696。1919年12月下旬,陈延年与弟弟陈乔年受精武会会长霍守华资助,赴法国勤工俭学。朱穰丞是革命戏剧运动先驱、
著名戏剧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士、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17年6月加入上海精武体育会,会员证号540。他于1921年组织辛酉学社,后又创办辛酉剧社,编导新戏,与潘汉年、夏衍、田汉等交往密切,为中国近代话剧先驱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就对精武体育会给予褒奖。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后发表《敬告青年》中所传达的宗旨,与精武文化有某种区同之处,即希望青年强身健体,使我们国家强大起来。《新青年》杂志第一卷第
5号,连续刊登两篇与精武会有关的文章,分别是《大力士霍元甲传》《精武体育会事》,鼓舞很多革命者。
(五)精武体育会与民国体育团体
精武体育会对国民政府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中央国术馆”
等体育团体的
成立有着重要影响。
1923年东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后,同年7月7日,由唐少川、马子贞、郝伯阳、卢炜昌等20人成立了收复中国体育主权的筹备委员会,卢炜昌、戈公振、陈公哲、郝伯阳等七人当选为执行委员。精武体育会秉承正义、爱国的社团理念,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和号召力
,
最终促成了体育主权的回归,并于
1924年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这一组织也成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中国奥委会,组织参加了50年代前的三次奥运会,其中尤以1936年8月的柏林奥运会最为著名。当时,侵华日军组建“满洲国”代表团参赛,招致中国人
的
举国愤怒。南京国民政府组建了一支
69人的参赛代表团,其中有十一人的武术表演队,队长由南开大学武术教师郝铭担任。
这是
精武体育会应中华体育协会之托在全国范围内选拔
的
一支国术表演队,由张文广等老一辈武术家组成。这次世界性的体育
大会
,参加表演的国家很多,但多为风舞之类,唯独我国的武术
凌厉
刚劲,威猛迅疾,在各国观众中引起轰动。
《德意志报》《汉堡报》都发表了评论,盛赞中国武术功夫精湛卓绝,富有艺术性,高超精妙。
上海精武体育会的符保卢、陈宝球、翁康廷三人,分别参与撑杆跳、铅球、举重等项目的角逐,最终符保卢用借来的撑竿闯入决赛,虽止步于决赛,但却是中国选手晋级奥运会决赛圈的第一人。精武人符保卢晋级撑杆跳高决赛和国术表演的巨大成功,极大鼓舞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促进了中国体育运动的开展与普及。精武会提出的
“以体育居先,体育复以武术为主,参以时代各种运动”、“体、智、德”全面发展、“乃文乃武,无文不能远行”、“惟精惟一”,以及“摒除历来技击家门户之见,冶各派于一炉”的思想和开放意识,对于当今弘扬武术
文化,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以及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
,
仍具有
积极的
借鉴意义。
192
8
年
3月
,由国民政府委员张之江发起,冯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人呼吁,于南京
成
立了
“中央
国术研究馆
”
,称:
“国术馆组设,原本救国之热诚,以期强种强国,而循至于民众均国术化”。明确提出:中央国术馆以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为宗旨。
同年
6月
更名为
“中央国术馆”,
馆长张之江。
从此,武术
在中国
正式被定名为
“国术”,它是民国时期主管国术(武术)的中央行政机构。
在向全国建立国术馆组织的过程中,中央国术馆号召各省、市、县成立省国术馆、市国术馆、县国术馆,馆长由各省主席、市、县长担任,副馆长由武术名家担任。不少国民党军政要人如何键、白崇禧、刘湘、邵力子、傅作义等均为国术馆长。
当时许多著名武术家如王子平、高振东、马英图、孙禄堂、杨澄甫等人,都曾受聘于该馆。
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1930年上海市运动会,1933年青岛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南京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第二届国术国考,1934年天津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均有武术项目参与竞技。
这些措施起到了以国家力量传播武术的作用。民国是武术变革的重要时期,倡导
“中华新武术”运动,中西结合,改变了武术传承的模式,为学校武术的传播提供了借鉴。当时精武体育会是民间武术组织的典型代表,而中央国术馆则是官方传播武术的机构,它们对当今武术发展的贡献是,注重“泛学博通”与“术德并重,文武兼备”,并通过杂志、书籍等文字传播,同时注重国际传播。在中国历史上,它们都曾为继承、发展和推动中国武术乃至传播武术文化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给精武体育会的发展带来生机,6月,精武会与8个单位筹备“上海体育界劳军”工作,组织乒乓、健美、摔跤、体操、武术表演队
等项目,
慰问演出与解放军联欢,并将演出收入全数上交劳军总会。陈毅市长亲临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举行的全市性军民联欢活动,后来又为精武体育会亲笔题词:
“劳军模范”。1983年恢复了上海精武体育会的原名,1994年在原“中央大会堂”的旧址上建造了“精武大厦”,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为“精武大厦”题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精武体育会由政府接管,逐步成为虹口区的一个体育场馆,继续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活动。时至今日,享誉中外的精武体育文化在上海仍有广泛传播。在虹口、浦东、静安等
12个区县先后成立了14个武术健身辅导中心,214个辅导站点,先后在10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武术普及及培训,还建立了19个武术训练基地。从
二十
世纪
80年代恢复
精武
会员制至今,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累计吸纳会员总数超过
6000人,目前在各区辅导中心参与活动的市民人数达到8000人。由于
解放前
时局动荡,会址几经搬迁,如今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位于虹口区四川北路
上
。总会有着丹红主色的门楼,红檐绿瓦,四个大大的檐角如剑挺立。大门中央是黑底金字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匾额,两边各竖着两根丹红的圆形立柱。左侧书八个大字“乃文乃武,
惟
精唯一
”,右侧也有八个大字“爱国修身,正义助人”。这十六个字即是精武精神的内核,也是精武文化传承不变的灵魂
,
这座建筑见证了中华民族那段奋起不屈的历史。
这里是中华武术的
神圣
殿堂,是国人奋起不屈的
武术
道场。在民族衰弱、国家危难之时,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宣扬精武精神、鼓励国人习武强身,最终让中华民族昂首于世。
2014“精武武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序号:1306,项目编号:Ⅵ-75;公布时间:2014年11月;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所属地区:上海市;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虹口区;保护单位: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作为精武武术的重要承载平台,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已获得“精武武术”项目的保护单位资格,并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精武会组织。从1990年起,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联系世界各地精武体育会
,
开始每两年一届的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成立世界精武联谊机构
,并
于
2008年更名为世界精武联谊会
。
2009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世界精武联谊会执委会会议上,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设联谊会秘书处,旨在加强各友会间的联系交流。2014年8月15日,第十三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在上海虹口精武体育馆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巴西、印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2个世界“精武”友会代表队
参加,并
邀请
了
霍元甲曾孙霍自正、农劲荪孙子农晓昽、孙女农梦娜、陈公哲儿子陈哲明等精武先贤的后人到场
观摩。
同时
,
精武历史人物霍元甲铜像也在精武公园内落成揭幕。
2021年《精武志》的出版发行,述说近代上海一大批
精武
志士的抗争精神和爱国图强的奋斗史,进一步使精武文化
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品牌。为构建与完善
“精武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在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指导与推动下,全面提升精武人文国际合作空间与交流传播水平,使中国
武术
走得更远、更久、更好。精武体育会将以铿锵的脚步走上国际舞台,
其
文化魅力正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着亲和力与凝聚力
,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百多年前诞生
在
上海
的
精武体育会,是中国
人民救亡图存运动、
反帝反封建
铸造形成
的
重要
文化成果
,在精武精神感召下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勇向前,传承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百年余年来,在世界各地精武友人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建立了
79个精武会,在世界五大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承担起了“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传播,而精武武术在为使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精武文化不仅属于天津,属于上海,属于中国,
它
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
它是天津、上海中国南北两座直辖城市的一项不可多得的主题文化品牌,对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今国内外精武已发展到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美国、英国、瑞士、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捷克、日本、越南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霍元甲所创建的精武体育会,集仁人志士于一堂,如今遍布二十几个国家
和
我国南北二十几个省市,共建有
70多个精武体育会
,
精武会员人数已达数十万众。
(六)
霍东阁
南洋传精武
天津市西青区小南河村是精武体育会创始人霍元甲的故乡,次子霍东阁
于
1895
出生于此
。霍元甲妻子王氏是邻近程村的普通女子,两个人的婚姻是父母包办。育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长子霍东章,次子
霍东阁(
1895-1956),大女儿霍东茹,二女儿霍东玲,小女儿霍东琴,唯次女夭折。长子霍东章一直在家务农,次子霍东阁继承了父亲的精武事业。霍元甲
去
逝后,精武
体操学校
失去了支柱,会务一度出现停顿,面临着解散的风险
。
农劲荪将霍元甲的弟弟霍元卿和儿子霍东阁接到上海,担任精武
体操学校
武术教练。霍东阁继承父志,以
“
强国强民
”
为己任,并扶持创办不久的精武
体操学校
,接下了父亲未竟的事业。霍东阁与叔父的莅临,使该会成员深受鼓舞,组织得以继续存在。霍东阁在叔叔霍元卿的带领下踏入了上海的精武会,当时的他年仅
16岁,但他继承家传武学,武艺惊人。在精武会同仁与霍东阁的管理下,精武会不断发展壮大,上海先后
又
成立三个分会。身处繁华的上海,年轻的霍东阁眼界更广,目光更远,他在精武会度过了近十个春秋。
1919年,霍东阁应广东精武分会的陈公哲、卢炜昌之邀,前往广州任教,时年二十五岁。霍东阁来到广州后,在广州海军总部任教,得到当时军阀陈炯明的器重。在霍东阁赴粤任教练在广东精武会期间,电影人邵汉生投身精武,跟霍东阁学迷踪拳。后来,邵汉生又拜北派名家孙玉峰、罗光玉学罗汉拳和螳螂拳。李小龙曾经师承邵汉生,邵汉生又是霍东阁的徒弟,霍东阁自然是其父霍元甲的徒弟,李小龙应是霍元甲的第四代传人。李小龙也拜过咏春拳大师叶问为师,
但
那是另一条师承关系。邵、李师徒二人都是精武人,又都是电影人。邵汉生集制片、剧务、主演于一身,共出演过七十多部影片,其中黄飞鸿系列尤为著名。李小龙是创立
“截拳道”的武术家,他是第一位让中国功夫通过电影风靡全世界的传奇人物,把中国武术文化发挥到极致,被美国赞誉为“功夫之王”。如今,功夫电影作为精武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早已风靡全世界。霍元甲
的
弟弟与儿子继承他的遗志,与全国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努力,将精武事业不断发扬光大,直至将精武事业拓展到南洋。
霍东阁在《南溟精武大事记》序文中说,
“余之效死精武事业,初不过欲继先君创始之志耳……民十二年春,余以南游意请教炜昌、啸璈两公,公曰善。即而曰,刻下英法属各会教练欠缺,君愿往就,当为介绍之。余曰,余所愿往者,非已有精武之地也,余愿往荷属。两公曰,有把握乎?余曰,卧薪尝胆,聊以见志耳。”是时,英法殖民地的东南亚国家已有精武会,霍东阁要独闯荷兰殖民地爪哇岛,到更远的南洋岛国去开创精武新天地。1923年5月24日,霍东阁乘坐海轮从香港出发,6月12日到爪哇岛泗水市。霍东阁在南洋烟草公司落脚,开始拜访当地各界名人和中国驻爪哇泗水领事,宣传精武
会
。霍东阁从南洋烟草公司入手,义务传授职员工人武术,并讲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也不断有华人学校开始聘请霍东阁任武术教练,教学生习武。经多方努力,南溟泗水精武会于
1924年8月正式成立。霍东阁借助电影新科技手段,将精武会演练内容拍成电影在爪哇岛巡演,从而扩大精武宣传,起到了
非常有效的
宣传作用。
1925年初,霍东阁在爪哇岛首府巴达维亚(雅加达)成立巴城精武总会。当时的《大公商报》载文说:“精武体育会自去岁在巴城成立总会以来,会务蒸蒸日上,除在巴各华校业经全数添授精武式之国操外,如西冷、芝利昆、巨港具已成立分会。其他如三宝垄、梭罗、万隆、北加浪等处,现正在紧张筹备中,很快便有成立分会之消息。”霍东阁1923年6月12日到泗水,1927年8月18日离开巴城,用
四
年余时间,在爪哇岛创办
8个精武会。霍东阁将精武事业沿海上古丝绸之路在南洋发扬光大,不光继承父志完成霍元甲未竟之事业,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
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长期客居海外。其间,他曾两次回故乡探亲。第一次是在一九二六年秋。霍东阁回国后先到上海精武总会汇报工作,然后乘车北上,回到天津小南河。
第二次归国是在
1935年春夏之交,他从南洋创办精武体育会归来,很想在家乡天津也成立精武会,于是,在天津三义庄开了个“东阁药房”,以为立身之本,然后在劝业场附近租下场地表演武术,宣传精武精神。
在天津
结识了广东旅津中学校长、广东音乐会的负责人麦君健,
从而
得到他的支持,借广东音乐会(在劝业场附近美丽川菜馆楼上)表演武术,介绍精武会在国内及南洋的发展情况,动员家乡同胞赞助并加入精武会。当时参加武术表演的有霍东福、霍亚亭、霍文亭、叶玉梅等人。
限于
当时的历史
条件
使他的宏愿没能达成,
这是第一次在天津准备组织成立精武会的情况。霍东阁
回到南洋后
,
继之而来的抗战阻断他再次回国的机会。霍寿嵩是霍东阁大哥霍东章的长子,他继承家传医术,亦随叔父霍东阁在广州和印度尼西亚任教,并在南洋传授精武文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赶走荷兰人,占领了爪哇岛,对居住在爪哇的人民实行残酷统治。虽然远在南洋,但霍东阁没有忘记祖国。霍东阁、霍寿嵩叔侄满腔爱国之心,率领精武会员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游遍爪畦各埠,四处义演,为抗日前线募捐
。
有一次在吧达维亚募捐时,霍东阁曾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关进监狱
。霍东阁入狱后,仍坚持斗争。和他同牢房的有一位爱国华侨名叫赖汉传,是一位音乐家。他们在狱中合作起来,由霍东阁作词,赖汉传谱曲,痛骂日寇的野兽行径。
一九五六年四月十八日,霍东阁不幸病逝,终年六十二岁。霍东阁逝世后,万降中华总会、长黄公会、南华学会、中华药商联合会、华侨妇女会等华侨团体联合发出讣告,表示深切哀悼。雅加达、苏腊巴亚(泗水)、三宝垄等城市的友人,纷纷致唁或登报悼念。霍东阁被埋葬在印尼万隆的芝芽律墓场,在异国异邦的土地下安息了。霍东阁虽已与世长辞,但他为精武事业发展,为华侨福利事业所做的贡献,将让我们更加铭记心中,也为他没能达成最后夙愿而惋惜。
霍寿嵩到达印尼后,随叔父
霍东阁
在精武组织教习练武,后开设医院,以行医为生。霍寿嵩生前曾写信给祖国的亲人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对不能重返故里引为憾事。临终前,嘱咐家人在他死后把骨灰撒入大海,取水流千遭归大海之意。霍寿嵩妻子叶水娘带着丈夫的遗愿,在一九八零年携子女回国观光。霍寿嵩有一子三女,儿子霍公正继承父业,在印尼任中医骨科大夫。霍公正有两个女儿在广州工作。
霍东阁与霍寿嵩叔侄,这两位出色的霍元甲后代,为在南洋推广精武事业和家传医疗技术贡献了他们的一生,受到南洋华侨和世界精武人的广泛称颂。
流传百年的命运,霍家始终坚守着他们的传统和荣誉,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霍元甲在津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浓厚的家族印记,霍东章与霍东阁,两位家族中的重要纽带,为后世铺展了无尽的故事。霍东章长子霍寿嵩当年随叔父霍东阁赴广州、南洋发展,霍寿嵩长子霍公正是印尼有名的医生,也是霍家子孙中最富有的。霍东阁次子霍文亭曾任小南河村小学校长,
1958年,因有海外关系,被安排支农,1980年得以平反,他有很深的传统文化造诣,对研究其祖父精武文化达到专家水准,后任天津精武体育会副会长、天津市西青区政协委员。
1989年天津精武体育总会成立后,他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并经常与天津精武会领导出去参加活动,外国的精武体育会也频繁发来邀请电报或信函,为此,多次出国访问。霍
文亭
于
2005年5月15日去世,享年84岁。
霍文亭
长
子霍自正,承传祖上
崇
德
尚武
之风,积极弘扬精武文化,发展精武事业,担任
天津精武体育总会副会长、天津
霍元甲文武学校名誉校长
与
“霍氏迷踪艺研究会”会长等职务。
霍自正
自父亲去世后,自然承担起与霍元甲、霍东阁有关的一切对外事务,积极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不遗余力地为弘扬精武文化而努力进取,默默奉献,为当代弘扬精武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霍静虹是霍元甲的玄孙女,在北京体育大学完成学业
后
,成为天津商业大学
体育教师,是大学
武术
队教练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霍氏练手拳代表性传承人,为霍家在
武术与
学术领域续写新的
篇章
。
迷踪拳与迷踪艺的资料是精武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宝贵遗产,历来被武术界所尊崇。霍东阁所作
“练手拳图谱”三册(72式练手拳拳谱,且画有134幅招式图像)及草稿,现收藏于天津霍元甲纪念馆。该“练手拳图谱”霍东阁手迹是《走近霍元甲》作者晨曲与霍元甲曾孙霍自正去印尼采访时,由家住万隆的霍东阁之女霍月华提供给侄子霍自正的。“练手拳图谱”是霍东阁主要在广东精武会任教练及后到南洋后所作,书中自序写于1920年9月9日。该书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出版,书稿一直在家中存着。1956年,霍东阁在南洋去世,由其妻叶玉梅收藏书稿,叶玉梅去世后,书稿才又到霍月华手中。几代人的心血,几代人的梦,终于等到了见天日问世的机遇。“练手拳图谱”的面世,对于研究和传承精武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七)霍元甲纪念馆
霍元甲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
精武镇
小南河村
。
1986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整修了霍元甲故居、修建了霍元甲陵园,用以纪念这位
威
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
1997再次修葺了霍元甲故居,扩建了霍元甲陵园,辟为“霍元甲故居纪念馆”。霍元甲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初年,1917年洪水冲毁了原来的砖房,后因家庭拮据再建为土坯房。1986年按旧制修复的故居为青瓦土坯墙农家小舍,北房3间,堂屋挂有1909年在津拍摄的霍元甲像
,
像两侧为次子霍东阁题写的唁联
“一生侠义,盖世英雄”。东屋为霍元甲生前卧室。东西屋陈列有各种珍贵实物资料及霍氏生前所用兵器、家具、农具等物。故居院内西南有兵器房,为霍元甲当年习武放兵器之地。故居周围空地辟为“元甲公园”。1997年,在其原址翻盖成青砖瓦房的三合院
,
跨进小院门楼,是一镶有
“福”字的影壁墙。影壁墙后面是一明四暗五间正房,小院左、右各有厢房一间,中间正房挂着霍元甲遗像,两侧是霍东阁在霍元甲遇害后所写的唁联“一生侠义,盖世英雄”。西屋霍元甲书房墙上高挂着孙中山为精武体育会的题词
:
“尚武精神”。故居内陈列了一些霍元甲练武时所用的武器和精武会的会旗等文物,以及霍元甲生前用过的遗物。
霍元甲陵园位于小南河村南,占地近一公顷,整体建筑采用轴线对称式布局。由神道、石狮、享殿、石牌坊、寝园组成。陵园还设有霍元甲生平事迹陈列馆
。室内
展览包括四部分:一、幽燕之雄,初露锋芒;二、奋发智勇,誓雪国耻;三、创建精武,强国强种;四、爱国精神,发扬光大。介绍了霍元甲自
7岁至42岁,历经读书
习武,津门谋生,
励志报国,威震俄英力士,打败日本武魁,雪
“东亚病夫”之耻,
以及
创建精武会
,
强民体、树国威、遭毒害、存浩气的传奇人生轨迹,成为遍布世界精武人和炎黄子孙崇拜和朝拜的
武学文化
圣地。霍元甲的棺木于
1989年4月29日迁葬于此
,
陵墓四周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所环抱,幽静典雅,气氛肃穆。霍元甲一
生中
只有一段婚姻,妻子王氏贤良贤淑,
勤俭俭朴,
一直生活在小南河村,直到
1960年去世,享年92岁。
霍元甲去世后,撇下王氏与孩子孤儿寡母,长子东章次子东阁和长女冰茹年龄都不大,还有一个遗腹女东琴尚未出生,生活艰难可想而知。但王氏和霍元甲一样,都很坚强,硬是克服一切困难,把孩子们一个个拉扯成人,成家立业。
霍元甲夫妇去世时间相隔
50年,最终安葬在了一起,现在霍元甲的墓地就是他与结发妻子的合葬墓。
精武镇小南河村是孕育霍元甲与精武精神的沃土,如今的小南河村已成为精武文化圣地和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
关于霍元甲墓的情况在《静海县志》中有详细记载,据民国初年静海名士袁殿元所编撰《静海县志》中记录:
“上海北数里,有石巍然,铭日:‘大力士霍元甲之墓’。其附近即为文治派领袖宋公教仁长埋之所。殿元曾历其处,不觉怦然心动,以为彼二人者,各能代表我国之特性,使后来人景仰不已。……窃念技击如霍公者,吾邑世不乏人,而霍独能于国际争光,驰名父孺,是天以霍代表国人为吾邑生色于遐迩也。”霍公去世后的第二年,为让霍元甲叶落归根,胞弟霍元卿与次子霍东阁、徒弟刘振声一起,护送灵柩回到天津小南河,葬入霍家祖坟。当时天津怀庆会馆悬挂了“瞻仰昂昂金刚汉,力巨出神,拳精人化,飞龙踞虎,尚武精神,浩气鹏鹏贯牛斗;讴歌堂堂勇大侠,胆坚铁石,志烈秋霜,爱国忧民,强我民族,大义凛凛满乾坤”的长幅挽联以示痛悼。当灵柩运回天津时,成千上万的乡亲都自发地出来迎接,崇敬英雄的场面感人至深。
“文革”期间,政府为平整土地号召平坟,霍家祖坟棺木全部深埋。建霍元甲陵园时,为了寻找霍元甲的坟墓很费了一番周折,最后在霍家坟地里根据定位最终找到了葬霍元甲用的红漆棺材。
前世英灵不远,后世薪火相传
。霍公
可歌可泣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浩气撼山岳。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代中华武林宗师,长眠于此,
傲骨永存,英雄
不朽
,
忠义
千秋
。
新修建的霍元甲墓园,
墓门为一座三间瓦房,各有一门,中间大敞四开,走进墓园,先是五间瓦房纪念馆,正中间安放着霍元甲半身塑像,后面衬托着
“前言”,介绍着霍元甲生平事迹,被誉为中华武林的一代宗师。室内展示着各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的情况。出了纪念馆,迎面是孙中山题写的“尚武精神”牌坊,东侧是修建墓园的碑记,西侧是孙中山书写的“精武本纪序”,墓园栽满了花草树木,墓道两边栽有柏树,一直通到墓地。整个墓是以精武会的会徽形状为底座,拱卫着隆起的坟,前面立有一盾牌形的墨色墓碑,上书“霍公元甲之墓”,碑前还有汉白玉供桌,留人们祭奠。 一代宗师就沉睡在这里,深受后人敬仰。
霍元甲故居纪念馆从建成之日起已有数万的爱国人土
前来参观瞻仰,重温霍元甲这位爱国英雄的传奇经历和感人事迹。霍元甲纪念馆的创建是为了继承霍元甲的遗愿,弘扬尚武精神,增进国内外精武友人的相互往来,也已列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天津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
馆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传奇一生
,
生动再现了霍元甲武术生涯的追求,和他自幼立志图强,继承祖传迷踪绝技,雪洗中华民族
“东亚病夫”之耻的伟大事迹。纪念馆前陈列的是一座庄严的霍元甲伟人石像,是向人民群众进行国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一代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一生虽然短暂,
但
有着高尚的武德
修养
和
崇高的
精武武道精神
,为后人所崇拜和学习的楷模。
他不仅
要求
自己练武强身,还倡导人人习武
强健体魄
,他还利用自己的名望来弘扬中华武术,将传统武术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将之与民族救亡图存运动紧密结合在起来,给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从许多资料上看,霍元甲并没有当一代宗师的打算,也不想开宗立派。他所创立的精武体操学校,更像是一个
教授
传播武术
、
强身健体的
民间普通学校
,低调的名字体现出霍元甲并不争强好胜。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怀有忠厚仁义与善良悲悯之心,温文尔雅,稳重低调,谦虚近人,
一生
游走武林江湖而不染,叱咤风云立鳌头而不骄
。
他
的故事和传奇
虽无
像
电视剧、电影中
演绎的那样
快意恩仇,亦不损华夏尚武精神王者之风范。虽然一些影视剧作品中所表现和反映的霍元甲形象有些夸张,但是,他作为一名爱国武术家
,
为民族救亡
图存
运动所作出的一切是有目共睹的。霍元甲为近代中国武术的
传播
与发展作出了
巨大
贡献,他的独特武术理念和实战技术对后来武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武术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
的
重要代表人物。
(八)天津精武体育会成立
在霍元甲的故乡成立精武体育会是精武先辈的宿愿,但由于历史上多种多样的原因,这一愿望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实现。
1990年6月30日,天津精武体育会正式成立,会址设在精武创始人霍元甲的故乡——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坚、天津市体委主任仇涌、天津市财政局局长岳树功、西郊区(现西青区)副区长张保友、霍元甲后人以及天津武术界代表百余人参加成立大会。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徐才、天津市委书记谭绍文、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振等为精武体育会题词,上海精武体育会会长卢丽娟专程前来祝贺。
经协商,天津体育会的名誉会长为石坚、仇涌、岳树功、杨宝生(西郊区区长)。会长傅宝丽(天津市体委副主任,秘书长谢锡琼、管玉成。
天津精武会的成立标志着霍氏几代人的夙愿终得实现,也是圆了精武体育人的梦,圆了天津人的梦。它是精武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精武事业进入新发展时期的新起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
“根”。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文化底蕴,天津因近代爱国武术家霍元甲而彰显中华武术魅力,已成为一个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
,
扬名中外。
精武会是中华精武精神之源,世界精武文化之根。
霍元甲
与精武文化
是天津的,是上海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天津精武文化以霍元甲出生地为世界瞩目,它的周边集聚了众多有深厚武术承传的武林人士而为外界关注
。
霍元甲家族绵延至今的文化承传是天津精武地位不可超越的基础。在精武会的旗帜
感召
下,各界仁人志士众人捧柴,共扬精武精神,积极进取,接续精武历史文化传承
,为弘扬精武文化作贡献
。在霍元甲家乡举行精武体育会成立庆典仪式,迎来了国内外众多精武友人,共续精武团结情,共谋精武会事业发展。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文化产业的复苏,武术事业不断发展
,
霍元甲影视的广为传播为天津精武会的事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天津市在
1992年曾举办第二届国际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自从1998年天津精武会在马来西亚接过承办第六届国际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的会旗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并给予有力的支持,西青区政府和小南河村村委会为了使计划要求得到实施,做了巨大的投入。国家旅游局把第六届国际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
,
列入
2000年“神州世纪游”重点活动项目,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参加盛会。天津承办第六届国际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是
继
天津市成功举办世乒赛、世体赛之后,又一次举办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
活动
,
预示着
天津精武事业从此得到真正启动。
2009年1月18日,为纪念霍元甲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功夫家,经天津市民政局考核并报请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将其故乡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更名为“精武镇”。2012年10月27日,新成立的天津世界精武武术文化研究会,以“传承精武文化,弘扬精武精神”为宗旨,致力于传承精武经典武术技艺,挖掘、整理、研究精武武术文化遗存,保护霍氏练手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武文化的知识产权,拓展精武武术文化的推广交流,保护传播霍元甲“爱国、尚武、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故事,通过传播中华武术,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精武文化
历经百年,
不断
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
文化和
精神财富,成为世界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世界
上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研究会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精武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出版精武文化研究成果等方式,进一步推动精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使精武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110多年以来,精武体育会始终坚持公益性组织的定位,一以贯之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精武体育会对于中国武术的普及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现在该会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开展非遗武术“四进活动”,特别推动是武术推广到校园、进社区活动,加强武术普及,积极展开武术交流,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以及编写武术教学教材等等。作为中国最早的民间武术体育团体,精武体育会对于中国近代武术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对于中国武术的普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传承地域独特文化,弘扬西青文脉武魂。
天津精武总会致力于推广传承武术文化和精武精神,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扩建精武武术文化传播、发展、交流平台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天津精武体育会旗下的
天津
霍元甲文武学校就坐落在小南河村,由世界武术冠军郎荣标、候冬媚创办于
1999年8月,
学校与霍元甲墓园和纪念馆相邻相连,成为了小南河村
“能文擅武”的一面金字招牌,也是这个“武术之乡”对尚武精神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传承。
现
设有武术、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中国式摔跤、国际式摔跤、拳击、少儿体操、蹦床、射箭、跳水、举重、武术兵道(短兵)等
14个运动项目,并承担天津散打队、天津武术兵道队
、
天津空手道队、和天津青少年武术套路队的训练任务。许多痴迷中国功夫的外国人也都慕名而来,学文习武,影响日益扩大。
1986年,第二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在天津举行,有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派人参加,对促进精武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0年9月,天津举行“第六届国际精武武术交流大会”,全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的32个代表团参加,其中有220位选手和100多名随团的观摩者。2012年10月27日,以“传承精武文化,弘扬精武精神”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在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故乡——天津西青区精武镇开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39个精武会的代表队汇聚一堂,寻根祭祖,竞技比武,增强友谊,聆听英雄故事,缅怀精武元祖霍公元甲,交流精武文化研究成果。让大家通过对那一段历史的回顾来体会和感悟一代爱国武术家霍元甲成长过程中那侠肝义胆,心存正义,舍己为人,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大会期间,与会精武会代表和精武文化专家学者交流了精武文化研究成果和世界各地精武会发展情况,并成立了“天津世界精武武术文化研究会”,以加强精武文化研究,使其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精武武术大会的举行,各国精武人齐聚小南河村,拜谒了霍元甲墓,参观了纪念馆、三居和霍元甲武术学校,互相进行武术交流,使精武文化深深地扎根在他们心中。2013年学校被国家文化部指定为精武文化“非遗培训基地”,多年来为三十余个非洲国家培训200余名武术学员。这些学员成为骨干力量,再把中国武术技艺带到非洲,去传授给更多爱好武术的人。2014年以来,
学校
还先后承办第七届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
,
圆满完成
2015年8月中共中央统战部、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台湾青少年武术夏令营”武术培训任务
,
圆满完成由国务院侨办主办、天津市侨办承办的
“2016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天津霍元甲武术营”蒙古、加拿大、匈牙利华裔少年武术培训任务。2018年
学
校组织霍元甲诞辰
150周年纪念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个地区的近千名各精武会代表前来参加。学校以传承精武文化,弘扬精武精神,培育精武人才为己任,坚持走出校门,走出天津市,走出国门,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演出,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英国、美国、法国、瑞士、加拿大、巴拿马、哥斯达黎加、迪拜、阿布扎比、坦桑尼亚、纳米比亚、毛里求斯、塞舌尔、津巴布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香港、台湾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武术交流访演,所到之处都
得
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收到
良好的国际影响。
天津
霍元甲文武学校还举办
“武术六进”活动,即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推动社会各方都来习武健身。通过弘扬中华武术,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出的办学成绩,使学校获得了一系列社会殊荣
。
自
2009年以来多次被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民办学校、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天津市先进民办学校、天津市民办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等。
同时,
学
校还是
“南开大学国际学生实践基地”,“天津大学留学生文化体验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学生文化体验基地”“天津体院武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武术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文化体验基地”,“天津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天津市侨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的天津基地”
等
。作为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故乡,精武镇
着力打造中国武术文化品牌高地,
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新时代精武精神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在继承霍元甲精武精神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凝练升华
“爱国,尚武,正义,修身,助人”
的
精武精神,高度凝聚精武镇人民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精武镇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现在,精武镇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在前进道路上,
将
精武精神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提振精气神,焕发新活力,全面抓落实,为精武镇高质量、高品位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天津精武体育会如今已经遍布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学员一批又一批,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影响人数众多。
(九)天津精武文化公园
“感受武术圣地气息,传承中华精武文化”,以霍元甲故里为根基,
天津市在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首先
建成
了
“二馆一园”
,
即霍元甲纪念馆、霍元甲
陵园
和精武馆
,
占地
一
万
多
平方米,
其中
含陵墓、纪念碑、牌坊、陈列厅、演武场和故居等,已成为增进国内外精武友人来往的纽带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霍元甲与其创办的精武会,发扬
“爱国、尚武、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精武镇在继霍元甲纪念馆、霍元甲陵园、精武馆之后,建设了精武文化公园,努力将精武镇打造成以“霍元甲故里”为名片的精武文化圣地。
“二馆
二
园
”
的建设,
以精武精神的发展、传承和发扬光大为脉络主线,结合精武故里的文化肌理,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赋予
“尚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让精武文化牢牢扎根于精武镇这片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沃土,并随着岁月的变迁沉淀、积累,不断丰富和发展,蜚声四海,始致为中华儿女乃至世界人民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滋养。
精武镇小南河村是爱国武术家霍元甲故里,
也是世界各地精武门人恭仰和朝拜的圣地。作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世界精武文化中心,从建成之日起,每年都吸引了众多爱国人士前来参观瞻仰,重温霍元甲这位爱国英雄的传奇事迹和感人精神。
2010年,为了纪念这位武术家,纪念精武会成立一百周年,为
了
更好的将
“爱国,尚武、修身,正义,助人”的尚武精神传播于世界,在霍元甲故乡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精武门·中华武林园”。武林公园,气势磅礴,将霍元甲这个百年前的英雄,全部记录下来,展现精武文化魅力。精武会馆坐落于“精武门·中华武林园”内,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由新建气膜馆和精武演武会馆构成。气膜馆是国家青少年训练中心的主场馆
,
演武馆主要起到陈列展览的作用,借助图文和实物来展现精武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现在新时代的传承。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历史资料,一大批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等不同阶段都书写了浓墨重彩事迹的精武革命志士,作为精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呈现。精武会馆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天津唯一的国家青少年训练中心,未来将集武术展示、参观、训练、赛事于一体,并依托精武文化的优势,成为中华武林园重要的业态之一。霍元甲精武精神凝聚成的中华民族不屈外辱、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已熔铸在中华人民的灵魂和血液里,他将永远作为
天
津人民一座不休的英雄丰碑,为世人所瞻仰。同时,以霍元甲为原型创作了大型人文舞台剧《武传奇之霍元甲》,充分展现了
“精武文化”的精气神
和历史价值
。该剧被纳入国家文化部海外文化中心项目资源库,截至目前已累计演出
500余场,吸引10万余人次观看。2018年以来在毛里求斯、南非、西藏、新疆和田等国外地区多次演出,让精武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精武镇依托武术名镇促进全民健身
运动
,打造文体武展示基地、培训基地,开展
“万人健步走”、“2021年奔跑吧少年”等系列活动,以文化人,以武强志,营造季季有赛事、月月有活动的文化氛围。将以霍元甲、精武体育会在全球的影响力为背景,强化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作为精武文化发源地的核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展示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蓬勃的现代体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最终塑造天津城市品牌形象。并以此契机,弘扬精武
文化
,促进武术和体育事业的交流发展,提升霍元甲故里知名度,打造精武镇文体旅品牌,激发爱国情感,凝聚中国力量。精武百年,精武精神仍在传唱,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精武人,为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精武文化不仅有助于强身健体,培养爱国情怀,还能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保家卫国的实战技能,历来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民间也催生了一股尚武、习武的风潮。精武文化本身的意义已超越了体育和武术,超越了民族与种族
和
,
超越了国界和地域,
是一个珍贵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因为精武,在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擎起了一面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国威的旗帜;因为精武,在民族文化资源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因为精武,我们民族的精神不断得以凝聚,国人的体魄不断得以强健,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提升,民众的崇文尚武意识也不断得到加强。气势恢弘的
“
精武门
·中华武林园
”,
记载着霍元甲这位百年前伟大的历史人物。
“爱国、尚武、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宗旨,已经浓缩为中华民族不屈外辱、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霍元甲将永远成为屹立在津沽大地上一座见证历史的丰碑。
天津精武文化公园占地面积约
1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福润精武、尚武精神、辉煌风采三大板块。景观风格以文化生态景观为方向,将精武特色文化元素植入景观设计之中,展示精武镇的城市魅力。公园规划设计建设以尚武精神雕塑主题,剪影雕刻以迷踪拳为原型。立足精武文化资源,以文化事业繁荣厚植文明沃土,发挥“精武文化”特色优势,引进天津武术队入驻,打造“尚武气膜”馆项目,构建精武精神传承序列。联通“精武门·中华武林园”与郊野公园,塑造国潮文化美食街区和亲子观赏垂钓旅游消费新场景。西青区精武镇人民政府、天津市全民健身促进会、天津市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协会三方开展战略合作,打造乡村振兴智能体育营地,以全民健身发展与“健康中国”运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联合自然科教活动平台,在“精武门·中华武林园”、观赏鱼产业示范园区、迎华道设施农业基地开展自然科普研学活动。在文旅产业创新和升级发展的过程中,传承精武文化,弘扬新精武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扬我国威,振我民族魂”,一代宗师霍元甲在这片津门大地上,树立了自强不息的英雄形象。
(十)上海精武体育会恢复
1978年后,精武体育会在上海恢复社团活动,天津、广州、余姚等地的精武体育会亦相继恢复活动
。
1990年始,该会开展了与海外精武组织的联系和交流活动。精武体育会于1990年作为市级民间体育社团注册登记,现称上海精武体育总会(Shanghai Chin Woo Athletic Federation)。上海是精武文化的诞生地,精武文化已成为上海市一个重视的主题文化品牌
,在弘扬中华武术,传承民族文化,对外文化交流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0年8月,上海精武会举办了首次精武武术邀请赛
,
同年
9月13日,天津精武会举办了纪念霍元甲逝世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从此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在国际武术界影响越来越大
。
每次
交流大会
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精武会员聚集一堂,成为一个
促进中国
武术文化交流的
重要
平台,
更
是发展精武事业的一个重大盛会。和平时期,精武体育会积极投身社会、民族公共事务,
开展武术体育运动,投入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全民健身,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该会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开展武术引向学校工作,选派会员和教员进学校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和创办武术特色学校,普及武术运动
。
加强会员在公园、社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管理。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辅导和交流活动
,
加强同国内外精武友会和武术团体之间的联系,组织交流
。
举办武术、文化等培训
。
组织开展武术理论研究,收集资料,整理史料,编写教学教材,传承和传授传统武术。保护
和传承精武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上海精武会
已
有会员
6537人,除对会员进行武术训练外,还普及武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整个上海市共成立13个辅导中心,186个辅导站点,组织各类培训班、辅导班,以达到修养品德、强体益寿的全民健身目的。开展武术进校园工作,先后在全市10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武术教学活动。建立23处武术培训基地
,
成立传统武术研究中心,挖掘整理、传承精武传统拳种。精武文化现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在世界
很多国家和地区
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精武》杂志创办于
1981年,是黑龙江省体育局主管的重点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当代体育杂志社。它是一本国内外发行的武术杂志刊物,对全世界武术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杂志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武术事实”,“报道发展中的武术史”的宗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上扮演重要角色,被武林同道誉为“传统武术的忠实传播者”。
台湾精武体育会成立创建于
1996年1月27日。会长黄连顺(英文:Huang Lien-Shun.1955年5月生)
,
台湾精武体育会的创立者,字啸玄,台湾省台北人,是台湾人第一位进入中国体育最高学府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研究生部深造学习
的
高访学者
。他是
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学者、中华武术海峡两岸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人
物
,中华台北国家代表队武术执行教练。台湾精武体育会
在传播精武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更好地发扬精武精神,促进中华武术发展,
2013年10月21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上海举办了“中国梦精武魂”——2013年精武体育文化高峰论坛活动。在论坛上,虹口体育馆又多了个名字——“精武体育馆”,同时也多了一份新的职能,日常的场馆活动有了更多公益性体育活动、武术赛事活动与武术文化展示活动。
万里长城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
迷踪拳出扫国耻
精武英雄长天啸
旧世民弱家国难
血染青史留辉照
神州崛起民自强
精忠报国志气豪
(该文经天津精武体育总会、天津霍元甲文武学校与霍元甲曾孙霍自正老师审阅同意)
2023年11月2日
作者
简介
: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
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
曾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公安机关工作二十余年,历任刑侦科长、刑警大队教导员、队长与政法委领导等。
中华
文圣拳
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当代武术名家,非遗武术
文圣拳
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研究专家,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
文圣拳
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
200余万字的武学巨著。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13563937198
文圣拳官网
电话:022-27306358 手机:13563937198
地址:天津市南开大学城
技术支持:
全网云cms
关于我们
一键拨号
新闻中心
在线视频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