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文圣拳的多元文化观
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与现代社会价值(序言)
文圣拳亦称文圣功、五手、五步架、长寿拳、杜家拳、离卦拳、五步神拳、先天无极道圣拳、无极道圣道圣拳、义和拳等,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拳系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拳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有着丰富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久远;其源头远可追溯至上古时期,近可明查于明末清初,记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传承有序,源流清晰,全国传承分支众多。文圣拳发源于山东鲁西南地区,是历史上义和拳的源头,因其历史上与八卦教和义和团(拳)运动的密切联系,更倍受世人所瞩目。它主要传承于山东济宁古运河两岸,在济宁、嘉祥、郓城、汶上、梁山、巨野、金乡、微山,江苏省丰县、沛县,河南省商丘、夏邑,河北省临西,以及陕西省西安等地有着广泛的传统,在其它地区也有众多习练者。该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国家体委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组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宋庄得到挖掘整理。2009年9月27日,文圣拳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国家非物质遗产的重点保护项目。
文圣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称为“山东四大名拳”之一,后被誉称为“中华历史文化名拳”、“中华文圣拳”,“中华圣拳”,是中国古老著名的内家拳种之一。文圣拳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马上征战功夫,是沙场征战中马上实战功夫的集中体现,具有很强的实战功能,同时也拥有显著的养生价值。它是一部中华武学的修炼大典,文武合场,内外兼修,性命双修,文成武就,是汉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杰出代表。文圣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出来的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是中国古代先哲和历代先师前辈遗留给后人的武学文化瑰宝,它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重要文化遗产。文圣拳是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华武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影响力,特别是它以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文化观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命脉,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儒家、墨家、阴阳家、道家、兵家等各家构建了中华民族多元化思想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历来就有兼容并蓄的传统,《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汉朝董仲舒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动,朱熹、王阳明等人倡导的“理学”运动,以及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重视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等。金、元时期的全真道王重阳以三教合一为旗帜,大量糅合儒、佛二教之内容,构建了新的道教理论体系;他明确提出了将三教合一理论作为基本教理,鲜明地举起三教一家、三教平等的旗帜,实行三教联合的传教路线,使全真道的三教合一理论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全真道教经过王重阳、马钰、邱处机、尹志平、李志常等几代掌教的宣传,以及当时金元两个朝廷的推崇,在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文化,经过儒释道三家的调和、并立和圆融的过程,实现了三家文化思想精神的互补,不断树立了以其本教为主倡导的“三教归一”,并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和文化。它丰富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涵,从而也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多元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多元文化共存促进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理论源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同时也具有多元文化特征,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圣拳鲜明的多元文化观的提出,揭示了文圣拳武学文化的内涵和属性,对于人们正确、全面认识文圣拳和中华武术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浩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圣拳武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圣拳武术理论、思想和精神的源泉。文圣拳是一种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运动形式,它以道家、释家、儒家、兵家、墨家、医家、阴阳家等思想为核心,以古老的“天人合一”人天观、整体观为基石,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它以养生强身健身为主,同时具有极强的实战威力。文圣拳产生于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背景和氛围之中,三教合一文化是其重要的理论思想源泉,其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和谐性和统一性;它鲜明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在中华武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而使之成为独具代表性的中华武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连续性、独立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及统一性,它是在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也是世界多元文化观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法四家文化思想交相辉映,唐宋以后,儒道佛三家支撑着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中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多元民族文化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社会资本,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大厦的基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是其在三家思想矛盾斗争中完美的融合与发展,儒释道三者之间彼此补充,相互辉映,各彰异彩,和谐并存。以三教合一文化为理论支撑的文圣拳,其思想和文化内涵几乎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多元文化的杰出代表;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文化和思想影响着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文圣拳的三教合一多元文化观是其重要理论特征,它的兼容百家、和谐包容的思想,在中华武学文化中大放异彩。深入探索和研究文圣拳多元文化观对中国武术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对于促进中华武术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
(公元2017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一丁酉年)【卢飞宏】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