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文圣拳多元文化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摘自(文圣拳的多元文化观
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与现代社会价值)
文化多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形成以本国或民族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文化传统。汉民族文化思想浩瀚,它文化多元并具有强大而深邃的同化力和包容性,中国儒道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在2000多年的发展中相互融合,促进发展,形成了世界上独具魅力和特色的文化,并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流文化。《论语·子路》:“和而不同”的观点,代表了古代先哲对多元文化的态度和思想,多元文化并存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架构和体系。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魂魄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环境和精神土壤之中慢慢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共同构筑出中国武术文化多元化的特征,有着多元文化的价值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众多武术门派和拳种,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群星璀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明灿烂,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也扎下了中国武术思想和文化的根基。华夏五千年文明,留下了灿烂的儒释道三教文化,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和基本内涵,在历史发展中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之间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斗争,又日趋融合,统贯着中国社会、学术与文化的命脉。儒释道三教各自为了生存与发展,从相互尊重到相互对立和斗争,到相互借鉴和吸收,再到相互包容和融合,从而使自己的文化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它们在不断完善自己理论的同时,也促进了三教思想和文化的融合统一,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形态。儒释道三教及其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三教合一的文化;它对中国社会、哲学、思想、文化和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儒释道三教文化的融合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华民族各种传统文化和不同文明相互融合的产物。唐宋以后的这种三教合一思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经济结构,适应了维护这种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在二千多年儒家孔孟之道占据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以儒家为主导,以道、释为辅的三教合一文化,有利于统治阶级对社会和思想文化的统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宗教的和谐与发展,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教合一文化对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民间宗教的重要理论源泉,构建了中华民族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宗教文化。由于儒、释、道三教都是封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民众进行精神控制的有效工具,所以历史上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这又反过来促进了三教合一思潮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潮。
中华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格斗和功法等运动形式和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武术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其多元文化性,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与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其起源久远。远古的狩猎岩画真实地反应了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状况,岩画中狩猎方式和工具记录的远古人群徒手或持简单器械攻防格斗的生存技能,它们是武术基本技术起源的雏形;而战争岩画中的兵器、格斗姿势真实地记录的远古人类战争中的兵器技艺、格斗技能,它们是武术器械使用和对练形成的基础。武舞岩画中各种舞姿记录的原始武术动作与舞蹈的交融,是一种原始武艺演练艺术,也是武技动作的简单套路化,是武术套路表演艺术化的渊源。武术可以说是华夏民族在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所凝聚的高级的生存智慧,成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特殊文化形态。武术的理论源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中国武术门派众多,异彩纷呈,各有千秋,而文圣拳是中华武林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文圣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深受中国儒释道三教文化的熏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是文圣拳武学思想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儒释道三教文化融合的文化典范。三教同宗同源,殊途同归,三教合一,万法归宗,万道归一,以及万法归一的文化观是文圣拳的重要思想理论和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武学中特殊的文化现象,以其博大精深的武学文化巍然屹立于中华武林之中,成为中华武苑中一面光辉的旗帜;它的多元文化观对中华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它在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集合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共同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圣拳发源于鲁西南地区,这里是始祖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的交汇地,多元化、多样性、包容性的中华文化铸造了文圣拳武学文化,彰显了思想和文化的深厚,具有大气包容的风范,其精神具有泰山和黄河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了中华多民族多种文化融合的特点。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是文圣拳多元文化观的重要表现形式,深入探索文圣拳的多元文化观对中国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对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现代社会价值。
文圣拳文化是建立在历史上民间宗教八卦教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基础上的,浸染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之中,并汲取和融合了其它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了在中华武林中独具代表性的武学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哲学文化内涵。主要经典有集儒释道三教文化思想为一体的《根源经》、《五圣传道经宝卷》和《八卦八书歌》、《禀圣如来》、《锦囊神仙论》、《八卦图》和《六甲天元》等。其中《五女传道书宝卷》和《八卦八书歌》是八卦教的主要传教经典,它将修炼道家内丹功夫作为其修持的最根本要求,佛道双修,内外兼练,性命双修,内容是气功内丹修炼的方法和要求,阐明宗教教义理论和思想,以及道德礼仪教化等。主要宗旨是传经布道和追求长生不老之道,修炼身心,得道成仙,度化众生,济世救人,教化向善。八卦教炼内丹(气功)修长生的教理,深受下层民众广泛信仰,使八卦教在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蔓延发展。八卦教是中国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的一面旗帜,它在中国宗教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它的传教教理、经典和思想被明清时期的其它民间宗教广泛采用,它对中国宗教文化的影响和传统武术在民间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圣拳是中华民族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运动形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百家之术,儒、释、道、兵、法、墨、医等百家之说是其思想根源。它与哲学、宗教、艺术、文学、天文学、兵学、美学、力学、中医学、养生学、社会学、伦理学、运动学、动力学、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信息学、控制学、仿生学,历史学、地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广泛,广博精微,综罗百代,理法精妙,内涵含藏万象,可以说集中反应了中华武术的文化特征。它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一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体现出东方哲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它将气功、技击、哲学、文化、宗教、健身、艺术等融为一体,拳理兼容万家,气吐宇内,大气磅礴,气势恢弘,自成一家,包含着“哲学,道德,体魄,修为,精神,宗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内涵,被誉为“中国武学文化的百科全书”。文圣拳传承着民间宗教文化“基因”,其思想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习练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观念的形成。
文圣拳功夫体系以河图络书为文化为源头,以先秦的《老子》、《庄子》、《易经》、《易传》等经典为基本理论内核,同时将《清静经》、《黄帝阴符经》、《黄帝内经》等经典作为其理论的重要精神;它将儒、释、道、兵、墨、医等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将“道修真、释参悟、儒修身”寓于一体,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圣拳是一部千古传承的马上征战功夫,是由道家静坐修炼养生之法与古代沙场征战中所使用的大刀、大枪、硬弓等架式和实战的功夫组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华武学修炼体系。兵学文化在文圣拳武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经历千百年来战场厮杀的洗礼,是中国武术中“马上功夫”和“地上功夫”的有机结合,它将冷兵器时代马上征战中大将所使用的大刀、大枪、强弓等架式和实战技法自然地融入五步拳架之中,是大刀、大枪、强弓等功夫的延伸和升华。“沙场征战保社稷,马下托枪圣贤法,一阴一阳通明理,文武同修显神奇”,历史上文圣拳被誉为“马上保朝”之拳。
文圣拳法天地,通阴阳,顺自然,重武德,讲武学,它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为指导,具有积极的世观界和方法论,有深厚哲学文化内涵,是中华武术中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之拳”、“先天之学”、“帝王之学”、“圣贤之学”,将才之学“、“大道之学”、“万法归宗之学”。它是中华武术中沙场征战功夫即“将门武术”的优秀代表,为无数英雄豪杰所仰慕和倾倒,是中华武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文圣拳“文武合场”,以文助武,以武促文,文到武成,文武之道,一张一驰,一阴一阳,内外兼修,性命双修;拳法、步法、身法中带有阵法,法天地造化之象、日月运行之度,踏罡步斗,技法高深,奥秘无穷,具有重要的养生价值和实战功能。它的文武功法各具有完整独立的修炼体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大道天成,融为一体。文场是文圣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其武学文化中具有统领的地位,以文场统领武场,以武场促进文场,文武大道通天下,圣拳之法定乾坤。文圣拳在修炼上有文场和武场单修和双修之说,文场有“文弟子”,武场有“武弟子”,文武合修,可达武学至高境界;它“文武合场”的武学文化在中华武学中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绽放出灿烂的文化光辉。文圣拳几百年来只能在民间隐秘传承,历来传承有秘传口授之古习,有“三人不传,六耳不道”之说,弟子亦有门内和门外之分,门内弟子可以得文圣拳内功修炼之奥秘,门外弟子只能修炼拳法拳棒功夫。它的“脚不插是非之地,口不说恶言诳语,手不取不义之财,眼不观花红灯绿,耳不听闲言碎语”等规矩更是文圣拳弟子所要恪守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同时要严格遵守“不惹事,不生事,自然无事”的信条,以进一步规范门内、门外弟子和爱好者的处世行为和求保平安之道。在文圣拳修炼中,可以唤醒人们良知和理性,教化去恶从善,养天地浩然正气,得到思想和灵魂的升华。
文圣拳以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与武术融会贯通的文化和丰富的兵法理论战术为底蕴,以武术独特的理、法、术、技、功为根本,以道教丹道术、佛教禅宗、神仙方术等修行手段,融合出一套阴阳结合的武术功夫体系,具有阴阳的思维方式、辩证法和方法论;它在方法上主要是道家内丹修炼,并兼用符箓、咒语、印法和道术,以及佛教密宗密法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内功修炼理论,修炼是文圣拳武学的核心内容,它在传承中保持了历史上文圣功特色,是一部经过修炼而形成的一门绚丽多彩的武学艺术。文圣拳古传武功秘籍是一部夺天地造化之机、旋转乾坤之能、参悟万物化育的《太阳真经》,也称《无字天书》,其采日月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天道自然,大道无极,得自然变化之深玄。文圣拳的“天道,地道,人道,文道,圣道,武道,兵道,医道”之“八道”文化,博大精深,深奥精微,内涵丰富,涵盖八方,道通天地,一通百通,得一道而通万道,通一道而扬天下。“文圣拳泰山论道”和“文圣拳华山论剑”(简称文圣拳“两论”)形成了文圣拳思想和主要功夫两大体系,它是文圣拳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了当今文圣拳发展的基本格局。“两论”文化在文圣拳武学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圣拳文化博大,内涵精深,功架绝伦,玄妙深奥,体现了中华武学的“大道”文化。
文圣拳“一个思想”、“一个灵魂”、“一个文化渊源”的理论(即“三一理念”:1、文圣拳武学思想:道法自然,尊道贵德,圆通武学,和谐共生,万法归一,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2、文圣拳武学之魂: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高尚其灵魂,肩负其责任,善德其天下。3、文圣拳思想文化渊源: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和思想),集中体现了其思想文化价值,在中华武学中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文化色彩。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积淀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圣拳武学文化,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实践中,饱经沧桑,自强不息,顽强发展,凝聚了历代先师前辈和无数武术先贤们的智慧,同时因它与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的密切联系,内具宗教信仰的力量和精神,民间宗教的思想和力量促进了文圣拳的传承和发展。文圣拳也是中国“宗门武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国武术中“将门武术”和“宗门武术”有机结合的武林功夫,二者结合为一,从而形成了中华武林中具有代表性和独具文化魅力及影响力的武学文化。明清时期民间宗教文化对民间武术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同时对文圣拳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民间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它具有连续性和开放性特点。文化的多元是民间宗教文化的基本特征,民间宗教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思想的宗教理论和信仰体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所在,宇宙同根同归的整体观,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融会贯通、殊途同归的理论基石。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思想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王重阳诗云“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以及“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 、“教虽分三,道则唯一”(《全真教》)等都积极倡导三教合一和促进三教的融合。三教合一对中国哲学、文化和艺术影响深远,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著作的《西游记》,是典型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在古典文学上的重要体现。
在当代中国宗教当中,除国家认可的“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以外,尚有广泛存在的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中国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释、道、儒三教合流的特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民间宗教的普及已经超过任何特定的宗教,它文化包含着儒家的伦理道德、佛教的果报思想,以及道教的修炼方术等文化,在民间社会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它与社会“正统”宗教一样发挥着社会整合、协调控制、心理调适、伦理教化、社会交往等功能,具有群众性、复杂性、长期性、民族性、世俗性等特点,它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民间信仰上承原始宗教,下受儒道佛三教的滋育,源远流长,演化成民风民俗,构成民众的生活方式,它潜移默化的自然地形成了中国人的气质与性格。历史上民间宗教一般多在农民和城市平民阶层中流传,有着广泛和天然的群众基础,而且与武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众多民间武术团体与民间宗教组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间宗教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学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和表现形式,在明清两朝发展到鼎盛时期,逐渐形成了带有民间宗教文化色彩和思想的武学文化体系。宗教与武术是人类创造的宝贵财富遗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与武术的结合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它对武术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思想理念、技术战术、内功修炼等多方面给予深刻的影响。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结社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他们多以结盟、传教、习武等活动为凝聚,操练拳棒,坐功运气,强身健体,传经布道,凝聚人心,治病救人,活跃生活,对促进民间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习拳练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和传播,构成了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流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推动传统武术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圣拳发源于山东鲁西南地区,是炎黄文化、黄河文化、齐鲁文化、圣贤文化,以及东夷文化等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文圣拳起源于明末清初,祖师刘奉天。刘奉天(1617-1693)于清顺治初年创立五荤道或收元教(后称八卦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民间宗教领袖之一;原是河南白阳县城阳庄人氏,后迁入山东省曹州府(菏泽)单县刘格庄。他是李唐朝皇族后裔,武学修炼大家,具三教圣人之善德,通天地变化之阴阳,是觉悟大智慧者,教门中称“先天刘爷”,被尊为“文圣拳第一世始祖”。刘奉天传其弟子离卦教之主“武圣人”郜云龙(也称“郜皇代”、“透天真人”),河南省商丘人,生年不祥,应为明末清初人,从事宗教活动的年代当在康熙初中叶,中国著名的民间宗教领袖,被尊为“文圣拳第二世先祖宗师”。郜云龙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后裔,宋朝灭亡后,将赵姓改为郜姓,精通祖传的宋太祖三十二式长拳。刘奉天与郜云龙师徒二人文武功法结合共同研创了“文圣功”;其时享誉山东、河北、河南、直隶、山西一带。该拳由郜云龙后人的女儿嫁到了山东省冠县桑阿镇杨朵庄,她将该拳文武功法全部传于其子杨四海(1714—1784,原名杨治明,为乾隆年间文武双进士,也有传为“监生,被尊为“文圣拳第三世先祖宗师”),杨四海传山东省嘉祥县黄垓乡井庄的杜恒信(1756—1838,被尊为“文圣拳第四世先祖宗师”)。由杜恒信先师进一步将文圣拳传遍运河两岸,大江南北,传承八方,弟子八百,从学者甚众,影响巨大,震惊朝野,有“南京到北京,条河两岸都是杜家兵”之称。刘奉天、郜云龙、杨四海、杜恒信等四位真人在中华武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代传承人共同尊称为“先祖宗师”,在民间又有“刘爷、郜爷、杨爷、杜爷”之称,显示了后代习练者尊师重道之美德和对先祖宗师的崇高敬意。三四百年来,四位先祖宗师在民间宗教八卦教和本门武术流派中具有崇高和神圣的地位,受到众人敬仰和膜拜,在民间享祀不绝。
文圣拳于清末期间有一支传承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宋庄,主要传承人是宋隆康、宋传平及其他宋氏族人;在此支传承中,宋传平师承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黄垓乡井庄杜金房,宋传平传其子宋如一,宋如一又传子宋连洪,宋连洪传宋亚伟、宋培壮等。宋庄文圣拳在当代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宋传平、宋如一、宋连洪祖孙三代,及其他代表性传承人王安林、杨承华、宋国旗、周中华、宋印芝、宋连洲等为文圣拳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6年,一代宗师宋传平先生,以94岁高龄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并获雄师金奖,享年104岁。该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汶上县南旺镇宋庄进一步发扬光大,名震中外,先后有美国、委内瑞拉、英国、日本、瑞士、意大利、南非、西班牙、阿根廷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友人到文圣拳传承地拜访、学习,为文圣拳在国内外发展与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庄文圣拳是文圣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汶上县人民政府和南旺镇政府、宋庄文圣拳在申请文圣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圣拳早期传承,由祖师刘奉天和其弟子传承八方。刘奉天有八大弟子,郜云龙(离卦)、郭图元(坎卦)、陈南兴(巽卦)、张照祥(震卦)、姬易学(乾卦)、刘兴邦(坤卦)、邱执奉(兑卦)、王国清(艮卦),统称“八卦真人”。(另据“根源经”记载:姬“春元”家子占西北他为乾卦,郭“玉璞”家后占正北首领朝坎,张“锡寿”占东方为震宫,陈“宗圣”占巽,南方“郜”皇代占离,邱“明月”占兑,王“承光”占艮,柳“善蛟”家占坤),分九宫八卦,四正四隅,定支干合门牌一齐度人,分八卦八方,传承天下。历史上各卦支文武功法在民间隐秘传承,地域辽阔,有庞大的体系,习练人数众多,且相互融合,异彩纷呈,其最具影响力的有离卦、坎卦、震卦等,它们对中国民间武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文圣拳历史上与民间宗教的关系,过去只能在民间隐秘传承,入门者规矩要求甚严,秘不外传,多以家族传承为主,各家传承有序。外传习练者多以武功见长,然历史上本门上乘文功法成就者颇多。清朝时期众多习练者历经清政府残酷镇压和迫害,主要传承人和众多门徒多因反清复明起义和暴动而牺牲,或因“民间宗教案”罹难或发配边疆不毛之地,各地门徒多隐姓埋名隐秘民间或流落他方。文圣拳历史上修炼者百岁老人颇多,有“八十出功,九十步松”之说,故又称其为可使“弱者强,强者仁,而仁者寿”的“长寿拳”。该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政策的宽松,众多传承人思想逐渐开放,自此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使这部几百年来隐秘民间的武学逐渐走上社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文圣拳是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集大成者,一部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武术与民间宗教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融合的产物,儒释道三教合一包容和谐的思想和文化,蕴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圣拳武学。文圣拳是中华神奇大地汉民族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地理环境、尚武精神、人文特点、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哲学艺术、审美观点等多方面文化集中表现的特殊形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文化在武术中的积累和沉淀,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艺术、伦理学和医学等博大、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其深奥的理论和精湛的养生、技击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极富东方文化神奇魅力。文圣拳武学内容主要是修炼道家内丹术,在武功上集大刀术、长枪术、硬弓术,形成了实战性很强的功法体系,集中体现了冷兵器时代的技击技术和军事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文化、医学理论、人体科学、哲学艺术、天文地理、技击养生、修行养性、道德伦理等学科文化的凝结和浓缩。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东方哲学蕴育和促进了文圣拳的成长与发展,使之成为代表性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瑰宝。文圣拳功夫是由人体内在的物质所产生的辩证运动,博大深奥,弥纶天地大道,其拳中有山河,脚下有日月,腹中有乾坤。它以天之阴阳与地之刚柔变化规律为准则,演练时处处讲究阴阳变化,连绵不断,一气贯通;其科学合理的架式,对于习练者意、气、力、形、神的修习要求,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精神的需求,它用意念统领全身,以意导气,以气催力,气到力到,意气力合一,其“拳如大海,滔滔不绝”。常练此拳可平衡阴阳,内壮肺腑,外强筋骨,畅通经络,力大身灵,强身体魄,益寿延年。
文圣拳深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观点之一,也是文圣拳的理论基石,深得“黄老学说”、“诸子百家”文化之精髓,依据“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理论,主张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它把拳术动作与道家的导引、吐纳术相结合,注重意识、呼吸和动作的内外统一;把拳术中的螺旋缠丝运动、几何学杠杆原理与中医学的人体经络理论相结合,它的外在运动规律和内在体会都能体现出自然而然的特点;其动作是后天返先天的自然追求,能使修炼者领悟天地自然大道和“圣功”深玄之奥秘。几百年来, 文圣拳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保留着古朴自然,简单实用,养生与实战为一体,以及二次呼吸和二次、三次发劲为特色的独有风貌。历史上文圣拳是八卦教的内传功法和重要文化内涵与精髓,也是八卦教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和文化载体,其时影响力与白莲教齐名,威名震惊朝野,民间俚语有“五步架子,白莲教,皇上听了吓一跳”之说,“五步架子”就是指流传至现在的文圣拳。文圣拳拳架由活步架和实步架功夫两个体系组成,活步架是在实步架(过去称“死步架子”)基础上发展而来,两个体系各有其头趟架和二趟架单练、对练套路和二趟托打对练、单练套路。头趟架是文圣拳拳架套路的基础和精华,内外兼修,有“一部头趟架走遍全天下”之说,足见其重要价值和在传统武术中的影响和地位。文圣拳头趟架是文圣拳法基本功和精华,其功法按照人体阴阳五形相生,以练气为主强化训练四肢根节,内练五行之气相互生化,外练皮肉筋骨之气以抵御外邪。它是由内到外由里及表,强化训练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泌尿系统、经络运行系统不断运行过程,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内外兼修,五行合一,形神交融,健身祛病,延年益寿,起到练气、增力、防病、去病、强健体魄和涵养精神的作用。文圣拳充分吸收了少林、武当功夫的精华,它既有内家的柔,又有外家的刚,有“似太极,非太极,而胜似太极”之誉;在技法讲究粘、沾、连、挤、推、托、靠、钻等,手法多变、快捷实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技击特点:侧身击打,化打一体;瞬间近击,得机得势;守中用中,争夺空间;整体发动,入位夺位;沾粘连随,挤跟靠打;神定势严,稳准狠衡。文圣拳主要内容体系包括基本功法、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徒手套路对练、器械套路对练)、实战技术等;器械内容繁多,有九路文圣关公大刀、大枪术、大杆子、剑术、刀术、鞭术等。文圣关公大刀、大杆子、大枪术威震江湖,深得杨家枪、赵家棍、关公大刀之真传,门内俗语有“杨家枪、赵家棍、关二爷大刀不用问”之说。随着近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文圣拳的套路和器械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文圣拳武术比赛规范套路的创编,以及文圣拳“大铁锹功夫”和“麒麟鞭”等功夫的挖掘整理,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文圣拳功夫体系。
文圣拳具有完整的丹道修炼体系,深得阴阳五行变化之玄妙,功理法于天地自然之大道,成为修行者理想的修道途径和方式。它的“动功”即拳架功夫,将意念、呼吸、肢体运动结合起来,以调身导引为主,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结合,阴阳互变,五行合一;它的道家修炼长生内功,吸纳了道教中身、语、意、咒、印、符等修持方法,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蕴藏了天地间玄妙大智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先人超人的哲学智慧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它是中国几千年来道家、儒家和佛家等传统文化思想精粹在中华武术中的集中体现。道德弘清静,法源广大成,含元时抱一,长合圣贤心。历史上文圣拳出现众多了拥有阴阳辩证思维能力和掌握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大修炼家,他们以圣贤之心悟拳法之道,得天地之机,道深德厚,与世无争,道德巍巍,淡泊名利,处事正派,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他们道法自然,养志修道,对信仰无比虔诚与坚定,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进则兼济天下,退则山水田园,有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行善乡里,仁爱天下,度化众生,传经布道,人化其德,教化世人,深为后世习练者所仰慕。文圣拳在加强道德礼仪教化、修身养性、修正向善和培养民族气节,以及在培养习练者爱国、爱家、爱人的情怀和优良的意志品质,陶冶高洁美好的情操及提高生命的质量,养浩然正气,特别是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至理通天地,精神参化育,传承文圣拳不但是教授拳术、套路、功夫、功法,更重要的是传播文圣拳文化、思想和精神。文圣拳武学文化在中华武学中具有代表性和统一性,它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民间宗教是中国宗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它在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兼当时条件下对人类的教化、引导民众崇德尚善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民间宗教武学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主要文化传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优秀代表,蕴涵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民间宗教对中国传统武术在民间的普及、传播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它曾经激起成千上万芸芸众生的朴素情感,呼唤起一次次底层世界的民众运动,形成了一种喷发涌动的思想巨流。明清时期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思想内容的各种民间宗教教派中,产生于明末清初的八卦教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民间重要的社会力量,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巨大的社会潜力,伴随着几乎每一次以宗教思想为指导的农民起义和反清运动;同时作为八卦教文化载体和纽带的文圣拳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八卦教同教异名很多,由其派生的各个教派,如无为教、龙天教、收圆教、圆顿教、混元教、清茶教、清水教、天理教等,它是“反清复明”运动的一面旗帜,它的“反清兴汉”的思想,广泛地影响了八卦教教徒和其它教派的反清运动。活跃在华北地区的八卦教,是清代历时最长、影响最深的一支民间秘密宗教,而在八卦教中离卦教又是建卦历史久、独立性强、传教时间长、实力大、影响深的教派之一,它在各卦中起统领作用,其活动时期几乎与清朝相始终。八卦教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中均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其反清运动给封建统治阶级极大的震动和打击。无生老母为明清时期民间宗教中至高无上之女神,为拯救苦海中之人类的救世主,是民间宗教的广泛信仰;民间宗教“无生老母,真空家乡”八字真言的信奉,又与当时号召下层民众解脱苦难的反抗起义运动联系起来,使之成为鼓舞人们与封建专制统治者斗争的精神动力。
乾隆三十九年(1774),王伦以清水教(八卦教同教异名)在山东率众起义,揭开了清代民间宗教大规模武装反抗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序幕。清嘉庆十八年(1813),由八卦教支派离卦教、坎卦教、震卦教等重新组合的天理教,在林清、李文成等的领导下,在河南和直隶率众起义,并发动“癸酉之变”,攻打北京紫禁城,震动国内外。1861年春在鲁西东昌府(今聊城)的“五大旗起义”,以及嘉庆元年川楚陕地区爆发的震撼全国的声势浩大的农民大起义,史称“白莲教起义”,实际上也与八卦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乾隆三十七年到道光十五年间,多次组织教众和广大民众的反抗起义,沉重的打击了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为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北方农民起义军(即捻军)的反清运动,以及十九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其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都与八卦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运动辉煌的篇章。八卦教的反抗运动反映了劳苦大众要求改变不合理世界的一种抗争,提示了人民的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的道理,表达了民众不畏强暴,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贞的民族气节;其追求正义,不畏牺牲,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波澜壮阔的斗争史诗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必将成为历史长河中巍峨的丰碑,流芳百世,光耀千秋。文圣拳走过了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为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农民起义运动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文圣拳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它不断地汲取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来充实自己而发展壮大,具有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历史上它虽经清朝政府的残酷镇压和限制,历经磨难,波经沧桑,艰难生存,但依然生生不息的传承下来。它的武学文化内涵具有自强不息,包容厚德,爱国爱家,济世爱民,忠信仁义,富有民族精神和气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奋发有为,普济天下的大义情怀和品格。文圣拳在培养健全人格、品德修养、强身技击、健身养生、祛病延年、开悟智慧以及传统文化教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文圣拳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它的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顺应社会潮流与时代同行,从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完善和提升文圣拳武学文化的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文圣拳武学文化,为促进中华武术向前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
(公元2017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一丁酉年)【卢飞宏】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