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文圣拳多元文化观与中华武术思想文化主要特征
摘自(文圣拳的多元文化观
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与现代社会价值)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以攻防技击为本质特征,以健身、修身、防身、悟道为主要功能,它的文化和武术的运动形式、技术特色,以及技击等,是以人体运动形式表现的中国文化形态,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武术是中华国学经典文化和民族文化之精粹,是中国人防身自卫和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武术在千百年的演变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其文化兼容百家,博大精深,主要文化内涵为儒、释、道、墨、兵、医,以及中国儒释道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吸收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养分,它以独特、内容丰富的技法形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人生哲理。它不仅是一种技击技术,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文化、哲学和思想的象征,它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以文治国,以武安邦”的思想,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文与武互为其根,相辅相成,文以治国,武以安邦,两者缺一不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着练武强身的传统,有无数的仁人志士无不把武术作为必修功课用心修习,武术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武术包含拳打脚踢,兵法谋略,文化传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治病救人,可以独善其身,可以兼济天下。武术大可驰骋天下,安邦定国平天下,造福黎民百姓;中可上阵杀敌平乱,保家卫国,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惩恶扬善,锄强扶弱,护佑乡里,维护公平正义;小可启迪童蒙,防身自卫,看家护院,强身健体,礼仪教化,养家谋生,正心修身,陶冶性情等,这也是中国五千多年来“文武合一”教育的终极目的。武术集中体现了中华古老的哲学思想、兵法谋略、价值取向、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理想和道德伦理等。武术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习武者经过长期艰苦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锻练,以及拳学谚语:“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等要求,体现了功夫修炼的实践性和长期性,可有效地磨炼坚强的意志品质,锻造民族精神,提升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能力,这对于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中国武术所体现的重要社会价值之一。武术是中国全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既有以技击技术为核心的运动形态,又有着诸多相关联的学科知识。突出理论与技术相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其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层面文化内涵。
武术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武以德立”、德为艺先”,将德行的修养放在首要位置,反映出中华民族树立以“仁”为核心价值观和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伦理观念;武术防身强身、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反映了刚健有为、入世进取、匡扶正义、不畏强暴的爱国主义传统;武术追求个人技艺的纯熟、神韵和意境,体现了习武者人格完美的传统审美标准要求;习武之人聚一身正气,也具有一种自然的内在威慑力,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一种德与力、刚与柔、虚与实、动与静、内与外、形与神之美;也展现出一种“劲”与“力”之自然刚健、舒展之美,一种世间“刚健力”之万物之灵的美;是一种“精、气、神、力、意”和谐之美的完美表现形式,更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品格和气节。具备这种“力”和“精神”之美,可以天地惊,鬼神惧,摄人心魄,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武术的本质属性是对抗性,在技术中有“轻力”“尚巧”、以巧智取、顺势借力的技击原则,反映中国人礼让为先、有礼节、刚强而不张狂,功力扎实求内在的竞争特点。武术是生死相搏的技术,是以小搏大、以弱胜强、以寡敌众、保家防身立命之技,强民、强种、强国之道。文武之道,阴阳之道,一张一驰,二者不可偏废,文昌武强,民族兴旺,文弛武废,民族衰亡。武术从原始野蛮、血腥的搏杀格斗技术嬗变为一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其作为一种动态身体文化符号,承载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折射出中国古典的审美特点。武术在历史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存在价值,是经过中华民族千锤百炼而成的优秀文化,民族文化的力量已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武术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生存智慧和自强不息精神。它同文、史、哲、理、兵、医,以及宗教等诸学科互相渗透,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思想,一种艺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伟大人文精神的体现。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体现了华夏文明大国的精神、智慧、自信、气度和风韵,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鲜明的名片;中国功夫誉满天下,从而也揭示了武术在中国大文化中的地位。武术与书艺相通,书法每往必收,每垂必縮,含蓄蘊藉而鋒芒不露,不轻挑浮躁。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疏证》中说:“学书如学拳,至学拳已成,真气养足,其骨节节可转,其筋条条皆直,如对强敌,可以一指取之于分寸之间,若无事者。”文以修心,武练其身,习武学书是古代武将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武术与书法艺术相互融合,需要建立在多学博闻的基础上,汇聚各家之所长,熔为一炉,更需武外求武,文外求文,方能成为武术、书法大家。
中国历史是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历史,在多元化文化融合形态上具有自身的特点。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思想统治工具,使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思想,也使社会主流文化成为一家独大的现象。以儒家为主导,以释、道为辅的多元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和文化各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儒家、道家、释家、墨家、医家等中国传统文化流派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夯实了中华武术文化的根基,这些文化为武术技击术注入了活的思想和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武术,并与中国武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彼此借鉴,从而也使武术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和技术体系的中华武术文化;同时武术文化的发展又贯彻、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武术的思想和文化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武术在发展中不断汲取传统哲学、伦理学、养生学、兵学、中医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使之理论内涵更加丰富、寓意更加深刻。武术礼天地道器,志宏远精微,内外兼修,性命双修,德艺兼备,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修心悟道、参悟人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效能,武术的这些特点是其它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所不能同时具备的。
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奠定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基础,也赋予了中国武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武术不断发展的思想和文化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武术经千年沧桑而不衰,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蕴育了武术宝贵的精神和品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支撑着武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传承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儒、释、道、墨、兵”思想和文化奠定了武术文化根基,成为中华武术的五大文化精粹。从儒家的“仁爱”、“忠义”的观念,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的思想,墨家的“非攻”、“兼爱”的精神,兵家的“谋略”、“诡道”文化,以及西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都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深远而广泛影响,彰显了武术在传统文化中之特殊文化属性和内涵,从而也体现了武术文化的重要价值,奠定了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武术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在漫漫发展历程中又与中国其它传统文化流派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征、思想包容百家、内涵深邃博大精深的武学文化,而且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容。中国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武技的特殊性,为中国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介入与牵引的作用下,使中国武术的技击格斗远离了凶悍、斗狠甚至充满血腥搏杀的野蛮运动,使中国武术套路成了具有生命美感的肢体运动,也使中国武术具有了中国文化的身份特征。中华多元文化一体的特征也是武术思想和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特征。
文圣拳的多元文化观,特别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观,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武术思想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武学的一座文化宝库和哲学思想高峰,其武学文化是中华武学文化的一个缩影,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普遍性和包容性。对中国武术文化和思想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文圣拳多元文化观比较充分地反应了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精粹,在中华武学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探索和阐述中国武术思想文化主要特征,对于全面、正确的认识文圣拳武学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
(公元2017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一丁酉年)【卢飞宏】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