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传承谱系
名师简介
武术门派
圣拳文化
医场园地
圣地文苑
玄学奥秘
在线视频
活动掠影
传播发展
校园推介
总会团队
群英荟萃
会员之家
招生简章
赛事管理
专题栏目
网站首页
>>
圣拳文化
>>
查看详情
以兵学文化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灵魂——卢飞宏
2019-01-23 08:50:3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以兵学文化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灵魂
摘自《
文圣拳
的多元文化观
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与现代社会价值 二(五)》
中国古代战争不断,战争中的军事武艺促进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兵法是战争的理论指导,而武术是从事战争之个体的技艺支撑,兵法和武术同时在战争中得到发展、检验和运用,兵学文化是武术理论指导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兵迹》:“民物相攫而有武矣”,“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礼记》);《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事乃大武术,武术乃小军事”,兵武一家,一脉相承。从古代人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武术技击之术,可以直接用于战争搏杀,连同车战、马战、步战等,武术技击术是古代军事技术的一部分,几千年来,武术技艺一直是古代军事斗争取胜的重要手段。“拳兵同源”,“自古拳势通兵法,不识兵书莫练拳”,用兵法来培育和启迪武术技击思想,提高技击理论水平,指导技击实践,增加武术的技击实用性。借鉴兵法中的将道思想培养习武者的优良性格和精神品质,以及用于从事武术技击的教练指导工作,如《孙子兵法》的将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五德”)。兵学中智者不惑、无信不立、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以律己等要求,对武术的精神和“武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与军事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其技击性;古代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田猎”和“武舞”,“田猎”包括“空手以搏”和“手格猛兽”的搏斗技能。“武舞”是根据兵器性能,把击刺同阵形、队形结合起来的武舞式训练,这种将实战技能按一定程序进行训练是古代武术由感性向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后来武术套路发展的雏形,是武术向系统化演进的象征和过程。武术最真实地继承了战场厮杀的模拟和建立在真实反应战场对抗的策略与战术,对于人的精神素质、智慧水平和意志品质训练的提高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著作,如春秋时的《孙子兵法》、战国早期的《吴子兵法》、中期的《孙膑兵法》和后期的《尉缭子》等,这些兵书阐述了带兵、打仗、布阵等军事方面的规律问题,同时渗透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使军事与哲学融为一体,这对后来中国武术与哲学的结合,形成中国独特的武术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古代兵学思想对中国武术技击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武术在古代社会的发展阶段中,由于自身技击的实效性,使得其与军事战争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战争中兵学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又对中国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得中国武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和具备古代兵学思想的元素,逐渐形成了“诡异多变”、“奇正相生”、 “避实击虚”、“声东击西”、“重意轻形“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技击思想。古代战争成为促进武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武术的发展与战争形式的变化、兵器的演进、战术的更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武术讲究攻防兼备、刚柔兼济、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等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经过严格训练后,合理地、协调地互为补充和相互转化的指导思想,也来自于兵学理论和文化的指导。孙子兵法奇正相生,出神入化,莫测高深,拳战与兵战,皆以避实击虚为核心,克敌制胜为目的;拳无常势,身无常形,“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孙子兵法·虚实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篇》),强调了知彼知己在武术技击中的重要性。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兵法·计篇》),“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孙子·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孙子·九地》),这些原则都要求武术技击时能随机应变、拳贵神速、避实击虚、声东击西、感而逐通,使技击成为自身本能自然运作的一种行为,以机体最小的消耗来获取胜利。武术之灵妙,全在之变化,招式动作的运用,妙在分寸之间,实战要深通阴阳变化之道,变化无穷,阴阳不测谓之神。
《孙子兵法·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察也”,《管子》中说“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家之圣”,集中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它的思想和谋略战术对中国武术技击理论和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自古以来有文事必有武备,武备者,武技其一也,拳者握权也。《孙子兵法·虚实》:“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权者”权衡利弊、轻重以知势。拳术之贵,贵在有术制人,不贵无术被人所制。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之,千古不变之理。《孙子兵法·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形象地体现了武术技击之时,要想战胜对手,不仅要靠本身的战斗实力和胆量,做到精、气、神与手、眼、身、法、步和心志、意、气的内外合一,还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拳术招法千变万化,拳战与兵法水乳交融,凡与人交手,宜知乘虚,如彼手向上则下虚,彼手向左则右虚,乘其虚以攻之,攻其无备,取其不意,乃技击中避实击虚之道。中国武术“以弱胜强”、“舍己从人”、“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等技击理念,无处不体现出中国人兵谋思想和“守静”、“守弱”的生存智慧和处事方式。
《孙子兵法·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融通拳无常势,兵无常法,贯通避实击虚之理。拳诀曰:“未习兵法莫习拳,”、“不通阴阳莫用兵”,“武道”重视“势、威,精、气、神、意”等内涵的培养,用心法技法窥测敌之来意攻意,驾驭去意守意,做到劲整势严,随机变化,克敌制胜。《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拳道与武道相通,“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静如止水,动如江河,“水”的境界是武术技击的至高境界。中国兵学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大量社会实践,包含着高深的智慧和深厚的社会思想与文化精神理念,蕴藏着促使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巨大潜力。“善胜者不争,善争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受中国兵学文化理念的影响,特别是《孙子兵法》的影响,使武术在技术发展过程中蕴涵着众多的谋略因素,兵学文化为武术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空间。
武术集太极阴阳变化、五行生克制化,以及八卦图易理象形取意等诸多元素融入拳学拳理之中,同时汇聚兵法睿智用于实战之妙,一理求万变,万变求自然,千变万化,不可胜穷。拳法之道“变则通,通则胜”,或因敌而动,或以我动待敌动,以动应变,致人而不致于人。“拳以诈立”,深得兵谋权诈之妙。“兵者诡道也”,操拳用武力求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才能使对手难知我真意,体现了武技与兵法的交融关系;辩证法中的阴阳、虚实、强弱、奇正、有无等都是武术理论所遵循的原则和思想。武术的思想文化内涵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变化,从甲骨文中几种“武”字的变化演变看,其原始本意并非止戈为武,而是形象、完整的表述了一个人或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兽斗。狭义的“止戈为武”出自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而广义的“止戈为武”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是古代兵学文化对武术思想影响的一种重要体现,进一步丰富了武术的概念和武术文化内涵。武,止戈为武;术,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武是停止干戈,消停战事的实力。“止戈为武”需要建立在足够的实力和恢弘的气度之上,在现代武术文化中它只是反应了一种思想、理念和境界。
中国武术也是一种兵学文化的展现,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抵御外侮,抗暴安民,它既能振奋民族精神,又能给人以艺术享受,与《孙子兵法》等兵学文化同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武术技击原理和军事战略、战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武艺高强者参军实战后,增长了兵法知识,成为将帅之才,如历史上的岳飞、戚继光等。明代是武艺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技术流派、拳术和器械功夫,这个时期由于军事战争的需要,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同时军旅武术流入民间形成了民间武术,促进了中国民间武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纪效新书》﹑《武篇》﹑《耕馀剩技》等,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拳术﹑器械的流派、沿革、动作名称、特征、运动方法和技术理论等,特别是在理论上总结了过去的习武经验,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从戚继光《纪效新书》看中国武术和军事技术的结合中,可以看出武术理论的血液中融化有不少兵家理论,有效地增加了武术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这些著作有助于对武术理论、武术实践的指导。传承武术绝不能离开传统兵学文化的底蕴,武术与兵学文化的高度融合将进一步促进武术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提升武术的文化内涵,中国丰富的兵学文化是武术思想文化之灵魂。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风雨沧桑的历程,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之“魂”。武术文化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它是中国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它的精神已深深的烙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在历史长河中武术文化薪火相传,点燃国人自强不息、勇敢奋斗、抗击强暴、抵御外侮的胸中之火,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也体现了中国人以武止戈、慈悲为怀的情怀。武术大道的魅力在历史上倾倒过多少帝王将相、英雄好汉,造就了无数传奇英雄、壮士侠客,他(她)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术精神具有不向强暴屈服的坚强性格和庄严自强的民族魂魄,侠骨傲群雄,铮铮铁骨,较技中生野性,温和中有血性,搏击惊险中闪灵性,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沃土中,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武林豪杰,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真正的武术能够制止暴力和邪恶,保家卫国,捍卫正义与和平,特别在中华民族处在危亡之际,武术就会迸发出惊心动魄的力量,激发出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民国初年,军阀混乱,列强侵占,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以霍元甲为代表的众多仁人志士在国家内忧外患、满目疮痍之际,练武强身救国,使武术让外国武者闻风丧胆,洗刷了列强给中国人枉加的“东亚病夫”的耻辱,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谱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民族正气诗篇。中华民族经历种种磨难而不衰,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中华武术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与自然、生命、灾难和社会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之集中体现,这种精神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血液之中,激发起一代代中华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生存而奋斗。
多元一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国武术根植的文化沃土。武术在中国多元文化氛围中形成与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进中,形成了众多不同风格的武术门派和拳种,内、外家功夫异彩纷呈。武术在多元化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处在同一时代、同一文化体系中的多元文化各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各种文化彼此之间是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融合。在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每一种武术文化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标准进行自主的选择,吸纳来自于异质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武术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创新,必然会有对外界其他文化的吸收,这种创新和吸收导致文化的不断变化,有变化才有发展,它的发展、壮大永远离不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和传播。武术文化的多元共存为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供了条件,各种文化在彼此借鉴优势、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产生了互相依存的共生性,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中华武术文化。没有文化的多元化融合与发展,就不可能成就今天多姿多彩的中华武学文化。武术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人与自然、社会生产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很久以来,人们和社会对武术的本质属性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对它的价值和功用更是认识不足,也曾一度将之归为“下九流”之列,没有将这门国学文化提到应有的高度,这严重地影响了武术的发展,教训是深刻的。
武术是一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要树立“文化是武术灵魂”的思想和观念,真正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当代很多武术工作者往往存在对中华武术的片面认识,或者受于一定文化和思想的局限,多数都是只以“功夫”而论武术,而没有真正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来认识和理解,缺乏对武术的哲学、思想、精神和文化等领域的认识和研究工作,没有正确的把握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更有甚者将当代流行的散打至于武术之上。散打源于武术,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并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对方的、徒手对抗的格斗项目,但它只是一种体系运动项目,而其本质上已失去了武术的重要文化属性,散打不能等同于武术。当今社会和国家仍然对武术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人们对武术的内涵、思想和文化的认识模糊不清,武术文化身份的迷失是中国武术发展问题丛生的重要根源之一。一百多年以来,在以西方体育改造中国武术文化身份的心路历程中,导致现代中国武术与传统的原生态武术之间产生了文化断裂。中国武术赖以生存的土壤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曾经的“武林”正在西方体育的强势挤压下渐渐“逝去”,进而也导致了一些武术研究者对武术未来发展的迷茫。脱胎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中国武术,在与中国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搏杀格斗的身体运动范畴,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一种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彰显中国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的根基,也是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点的关键所在,如割裂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肉”联系,武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武术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再不能片面地从体育的角度认识武术,克服对武术偏见和肤浅的认识;体育只是武术的基本属性之一。当今将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之中,本身是对武术文化的曲解和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割舍了武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从而使武术不断向边缘化、庸俗化发展。另一方面过重的强调了武术的政治化,这也限制和制约了武术在民间的发展。武术不仅仅有健身强体的功能,但它更重要的是有着育人教化的功能,修心养性,导人向善。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与“文”平等并重的一个重要学科,它通过一整套武术的文化内涵和背后的文化支撑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它是在习练中促使习武者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修炼成人、内圣外王。武术开启了人与自然、社会斗争与生存的智慧大门,拓宽了习武者思维的宽度和高度,提升了人们的生存技能和精神价值。现代社会由于国家和社会的一些因素,使武术的精华遭之大批遗弃,民间武术发展举步维艰,取而代之的是顺应现代社会的健身武术,逐渐失去了武术的精神和灵魂,振兴中华武术任重道远。
习武之人与之自然具有的威慑力和骨子里透出的忠义之气,正义之气,豪雄之气,体现出一个人综合素质,对外散发的一种无形的力量,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更让平常人产生一种敬畏的力量,这是武术的独特魅力所在,这也是中国其它运动项目所不可企及的。武术有独特的礼仪和境界观,武者止戈为武,武的最高境界是平和、不争和无为,这些思想也都是其它体育项目所难能达到的。武术不是一般的体育运动项目,也不是单纯的一种技击术,它同时具有体育和文化的重要属性,但从其属性来讲它高于体育。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千年,以其不朽的生命力,不断地传播发展、丰富壮大,深深地植根于广袤的民间沃土之中。武术文化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文化遗产和国粹,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它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整合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以技击技术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包括与武技密切相关的器物、传承形式和民俗,以及由他们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共同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保身立命生存智慧的结晶。武术源于中国,文化属于世界;武术当之无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文化。
中国武术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底蕴,源自于中国军事思想演进的深邃睿智,这种“尚武”精神源自于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强烈的进取意识。“尚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塑造民族尚武精神和性格的重要途径,尚武精神让中华武脉历久弥坚,让民族文化绵延不绝。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形成了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它所蕴含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变化。
和平时期,尚武精神以它尚礼、尚仁、尚德的道德与伦理精神联结着华夏民众的情感纽带,成了中华民族亲情意识与和睦精神的重要构体。中国武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世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精神生活的反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共同价值追求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中国武术精神的基本内涵体现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文武之道;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崇武慕德,尊师重道,贵义尚礼,自强不息,惩恶扬善,匡扶正义,不畏强暴,修正向善,宽容忍耐,担当责任,保家卫国,坚韧不拔,仁爱天下,以和为贵,侠义情怀,止戈为武的伟大民族精神。“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尚武精神在全民族范围普及是武术精神当代价值最直接体现。习武之人所具有的正义感和强烈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体现。武术的文化、思想、精神和力量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性格,可以塑造精神和体魄强大的优秀民族,它的思想和精神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用武术精神唤醒民族的精神,激发民族的坚强意志,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文明进步。武术之道是强民、强种、强国之道。塑造中华民族的武术精神,中国武术界责无旁贷。武术精神在当代的价值体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急迫性。
作者: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
文圣拳
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文圣拳
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
(公元2017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一丁酉年)【卢飞宏】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13563937198
文圣拳官网
电话:022-27306358 手机:13563937198
地址:天津市南开大学城
技术支持:
全网云cms
关于我们
一键拨号
新闻中心
在线视频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