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传承谱系
名师简介
武术门派
圣拳文化
医场园地
圣地文苑
玄学奥秘
在线视频
活动掠影
传播发展
校园推介
总会团队
群英荟萃
会员之家
招生简章
赛事管理
专题栏目
网站首页
>>
圣拳文化
>>
查看详情
以三世三佛三阳劫变应世观为核心内容——卢飞宏
2020-08-23 13:01:32
以三世三佛三阳劫变应世观为核心内容
【
民间宗教思想和文化研究
】
摘自《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和文化研究》三
(中国民间宗教“六大思想和文化理论体系”之四)
中华
文圣拳
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 卢飞宏
在中国古代宗教思想史的长河中,一直涌动着一股民间宗教的思想潜流。从东汉到明末,千余年来,在社会动荡不安和底层群众生活流离失所的大背景下,在佛、道二教中广为流传的劫灾观念和弥勒救世的信仰,经过民间教派历代宗教家的吸收和改造,终于演化为比较系统的青阳期、红阳期、白阳期“三阳劫变”应世说。“三阳劫变”思想广泛被明清众多民间宗教所接纳,并成为中国民间宗教思想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它对中国民间宗教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中国民间宗教各派的教理中占据核心的地位。“劫变”观念的流行也反映了底层群众掌握不住自身命运的历史性悲剧,他们无力摆脱外部世界所强加给的各种灾难,在万般无奈之际,只有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民间宗教的信仰,希望能带领他们脱离苦海,获得解脱。“三阳劫变”应世说与佛、道二教(主要是佛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明迄清,民间宗教各个教派,在民间宗教的大舞台上,大力宣扬“劫变”说,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下层民众描绘出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这在遭受多灾多难的下层民众中,不断激发起狂热的信仰,并不时地掀起信众暴动的惊涛骇浪,致使得“三阳劫变”的思想观念在民间广泛流传。
东汉末年,西域僧人安世高译《大乘方等要慧经》,弥勒信仰首次传入中土,其后又有西晋西域僧人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和《弥勒成佛伏魔经》等。弥勒下生此土后,观此五乐欲“致患甚多,众生沉没,在大生死,甚可怜愍”,仍不免“三恶道苦”,以至“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弥勒观此,决心修道成佛,救度世人出离生死苦,于是悟出“知一切法,皆亦磨灭,修常无想,出家学道。”坐于龙华树下,“修行梵行”而悟得佛果。弥勒成佛后向众生宣讲释迦四缔十二因缘,以解脱“众苦之本”。计三行法会,即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住世六万岁,怜憨众生,令得法眼,灭度之后,法住世亦六万岁。这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龙华三会”的基本内容,也是民间宗教救世思想的最古老的思想渊源。弥勒救世思想始流行于动乱的两晋南北朝时代,迎合了中土各阶层人士惧怕“生老病死苦”的心理和生命永驻的理想。于是大行于中土。在南北朝时代,弥勒信仰加快了世俗化与民间化,并与底层民众社会运动发生联系。人民希望有弥勒这样的救世主,伏魔以安定世事。
在北魏时代,三佛应劫救世观念已经出现,隋唐以后形成了燃灯佛、释迦佛、弥勒佛三佛应劫救世观念,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南北朝时代,民间自造之佛经也随之出现,如《弥勒成佛伏魔经》。这类民间佛教经典,直接对以弥勒下生为号召的农民造反运动发生影响。北魏时,沙门造反事件亦接踵而至,也引发了延昌四年佛教异端弥勒大乘教的大规模暴动。弥勒救世是大乘佛教中一种重要的思想,从南北朝末期,到隋唐时代,弥勒大乘教活动愈演愈烈,底层社会对弥勒下生救世观念已经成为民间宗教的基本教义,并逐渐演化成一种改天换地的政治观念;这种观念日渐成熟的标志是“三佛应劫”轮流救世思想体系的形成。大约在五代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在民间救世思想中,又倡兴一位佛祖——燃灯佛,又叫定光佛。佛经《大智度论》:“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旧名锭光佛。”相传“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燃灯佛为释迦授记说:“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佛。”由是燃灯佛为过去佛,释迦佛为现在佛,弥勒佛为未来佛。在民间宗教世界,又把燃灯佛比作老子化身,掌握青阳期;释迦佛掌现世之红阳期;弥勒佛掌未来之白阳期。每期为一劫,又称青阳,红阳,白阳三劫,分别度人二亿、二亿及九十二亿。此时弥勒成佛三行龙华大会的内容在民间发生重要变化。在元代末年,弥勒教的救世思想与摩尼教的救世思想相互联系,经过数百年的融汇合流,这种合流也丰富了宗教思想内涵。正是这种思想鼓动起深受苦难的民众,呼唤起一次次底层世界的民众运动,在一场风云际会的大转折中发挥了历史主人公的力量。
明末清初问世的《三教应劫总观通书》中说:“世界上过去、现在、未来三佛轮管天盘。过去者是燃灯佛,管上元子丑寅卯四个时辰,度道人道姑,是三叶金莲为苍天。现在者是释迦佛,管中元辰巳午未四个时辰,度僧人尼僧,是五叶金莲为青天。未来者是弥勒佛,管下元申酉戌亥四个时辰,度在家贫男贫女,是九叶金莲为黄天。各个教派的诸多“宝卷”,对“三阳劫变”的解说大同小异,他们都十分强调的,即弥勒佛在末劫之世,“神佛下降,救劫度人”,行龙华三会,改天换地,救度群氓,以回归彼岸为宗旨。“三阳劫变说”,又可以归结为“末劫说”。末劫,寓示着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这一现实。在天灾、人祸、饥荒、疾病、瘟疫、战乱等劫难面前,底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处于绝望的境地,各民间教派号召民众要顺应天意,“入教避劫”。而各派教主都是无生老母差遣下凡救度众生的弥勒佛,劝善渡化,共赴龙华三会,永脱苦海。因此,很多教主被信徒奉为“避劫主儿”、“治劫祖师”等。
佛教本有三世三千佛之说,过去世庄严劫,千佛出世;现在世贤劫,千佛出世;未来世星宿劫,千佛出世。后来则流行三世三佛说。据佛经记载,燃灯佛是一位古佛,释迦佛因地修菩萨行时,燃灯佛曾为之授记,预言他将来当成佛,名释迦牟尼,故称燃灯佛为过去佛,释迦佛则称为现在佛;释迦佛亦为弥勒菩萨授记说,在释迦佛的一代教法灭后,弥勒菩萨下生成佛,转正法轮,普度众生,因此,称弥勒佛为未来佛。这里的三世,佛教取过去、现在 、未来各一大劫来说明,故又称三劫。三阳劫变融合了摩尼教二宗三际教义的思想。二宗即明宗和暗宗,三际即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是初际,此时明暗相背,现在是中际,明暗相混;未来是后际,明暗相分。三际说与佛教中的弥勒佛“龙华三会”说结合,产生了秘密教门的“三阳劫变”思想。而从无生老母派弥勒佛等菩萨降临人间,救度众生,回归老母所在的真空家乡,从中也可找到摩尼教大明神派出使者善母、先知摩尼拯救世人的影子。明清民间秘密宗教各教派,认为世界要经历大劫、末劫、三劫、九劫、一十八劫、九九八十一劫等劫数。其中所谓的末劫,主要发生在现今世界和未来理想世界之间,经过末劫的最后磨炼,人们才能进入理想世界。“劫”的思想来自佛教,佛教把宇宙和人生都看成是大大小小的“劫”的组合。劫灾说是民间秘密宗教教义中最常见的内容,可以说是它们的理论基础或一切宣教的出发点。
民间宗教中的三阳劫变青阳、红阳、白阳三劫之说,受到了道教劫变观念的影响。《云笈七签》卷二十三记载:“日中青帝,讳圆常无。日中赤帝,讳丹虚峙。日中白帝,讳浩郁将。日中黑帝,讳澄增停。日中黄帝,讳寿逸阜。”青帝、赤帝、白帝、黑帝分掌东华天、南极天、西灵天、北真天。而日之经天,仅有东、南、西三面,故青帝、赤帝、白帝地位突出。青帝即青阳之气,赤帝即红阳之气,白帝即白阳之气,三气改运,又形成青阳、红阳、白阳之劫,劫期变化,救世应劫的主宰者也相应发生变化。这种思想与佛教三世三佛、弥勒救世等教义相结合,也就形成了三佛应劫救世的思想体系。《太平经》直承汉代的“天人感应”灾异思想,提出“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这是道教关于天人关系占主流地位的纲领性观点。《太平经》以其独特的承负说和当时流行的元气论,解释灾异现象,把灾变原因归诸天地万物人神鬼的承负,主张人应承顺天心而行。早期上清、灵宝经教的灾变学说中构想出宇宙具有节律性的“阳九百六”之灾和“大劫”“小劫”之运。尤其是大劫,天地毁灭,水火风灾烧除飘荡,人物无有遗余,一切荡尽,种种恐怖。劫有无数,循环不已,阳九百六之灾发生在每一次大劫之终。
明清时期,无生老母观念在民间宗教日趋成熟,形成无生老母派遣三佛应劫救世观念。弥勒救世观念和无生老母信仰对后来民间宗教的形成与信仰有着巨大的影响。从明迄清,民间宗教的教派,主要有包括白莲教、罗教、黄天教、弘阳教、大乘教、闻香教、八卦教以及它们所派生的各个教派,如无为、龙天、收圆、圆顿、混元、清茶、清水、天理、等教都有“三阳劫变”的说法。无生老母因人类遭受苦难,分别于青阳劫、红阳劫、白阳劫派燃灯佛、释迦佛、弥勒佛三佛出世度化众生。燃灯佛代表道家掌教时代,度化二亿“皇胎儿女”;释迦佛代表佛教掌教时代,度化二亿“皇胎儿女”;弥勒佛代表儒家掌教时代,度化九十二亿“皇胎儿女”。黄天教《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第三十三分云:“三元了义,无极圣祖,一佛分于三教。三教者,乃为三佛之体,过去燃灯,混元初祖,安天治世立下三元。九十六刻内按九十六亿人缘。过去佛度了二亿,此是道尼;见(现)在佛度了二亿,乃是僧尼;释子后留九十二亿,皇极古佛本是圣人转化,全真大道乃是在家菩萨,悟道成真……”。所谓一佛分三教,是分出道教、佛教、儒教。明末清初问世的《三教应劫总观通书》中说:“世界上过去、现在、未来三佛轮管天盘。《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云:“古佛出现安天地,无生老母立先天……。无生母,产阴阳,婴儿姹女。取乳名,叫伏羲,女娲真身。”伏羲与女娲又生出九十六亿皇胎儿女。无生老母构筑了富丽堂皇的天宫,在“黄金为地,金绳介道,楼台殿阁”的天宫里,无生老母与皇胎儿女,上慈下孝,其乐融融。皇胎儿女贪恋尘世,经受了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而且不断地遭受各种劫难。无生老母看到人类经受种种灾难,于心不忍,在青阳、红阳、白阳三劫,分别派燃灯佛、释迦佛、弥勒佛下世救度人民。在青阳、红阳劫中各度二亿人。在红阳劫尽,白阳当兴之时,人类遭受空前的灾难,弥勒佛下世,救度“残灵”九十二亿回到天宫,与无生老母同庆龙华三会,在没有贫富贵贱,没有生死凡圣的“真空家乡”、“相伴无生”,永不下世。弥勒佛是改天换地之佛,对于下层民众要求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具有极大的引诱力。弘阳教的《混元弘阳叹世真经》:“弘阳法者,现在释迦佛掌教,以为弘阳教主。过去青阳,现在弘阳,未来才是白阳。”《混元弘阳中华宝忏》:“东土末劫至,天破有岔声,众生无投奔,杂法遍地兴,缺少玄妙理,怎得出沉沦。我今发慈悲,说忏度众生,能消贪嗔罪。千年业障根,忏除诸恶业,早得达本宗”。“修真炼性下九天,惟精惟一定江山,立下佛性定关口,阎王五位不敢拦。”(《三阳劫变》)宣扬未来人间净土是弥勒菩萨下世我们这个世界而成佛度众生,到那时大地平坦,山清水秀;政治清明,社会安宁;人民健康长寿,安居乐业;人人广学正法,善心向上,大家生活在一个健康长寿、繁荣富强、欢乐和平的环境里。可以说弥勒净土思想是出世与入世的完美结合,既有对现实的关怀,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八卦教在这方面有着创造性的发展,把“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八字真言、三阳劫变、弥勒救世思想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和理论在经过2000多年的衍变而达到完善和成熟,是中国古代宗教信仰思想的最高成就。这种思想的来源绝对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文化的复杂的集合体,它代表了中国民间宗教文化发展的一座耸入云霄的高峰。中国民间宗教有着久远的历史和繁多的教派,其思想极为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各个教派不免相互影响 ,于是形成了具有共通性的思想特质即“三阳劫变”说。“三阳劫变”这一明清民间宗教中的永恒主题在八卦教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明清时期众多民间宗教的重要指导思想。“劫变思想”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指导人类居安思危、战胜灾难的重要思想。明清时期三阳劫变思想在底层世界几乎成为人人尽知的一种宗教观念。它对封建传统秩序的冲击,伴随着几乎每一次以宗教思想为指导的农民起义或造反活动。“三阳劫变”在民间宗教各教派的教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离开了“劫变”思想,民间宗教就会减弱其思想魅力,甚至会失去它对民众的吸收力。
无生老母崇拜和“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言,是明清时期秘密教门的共同信仰,也是修炼、修行得道走向光明之途。历史上的民间宗教入教可以得到互助支持,有患相救,有难相死,很受下层民众喜爱。入教徒有严格信条,恪守戒律,坚守机密,不畏强暴,至死不悔。宗教的信仰、观念、意识、精神影响着社会与思想的发展,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明清民间宗教教门杂糅儒释道三家文化,以三教合一思想文化为主旋律,以无生老母宗教最高神祗为信仰,以“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八字真言和“三阳劫变”救世思想为指导的民间宗教组织有着强烈的反抗封建统治的意识,特别是摩尼教与弥勒教的救世思想,曾经激起成千上万芸芸众生的宗教感情,呼唤起一次又一次底层世界的民众反抗腐朽封建王朝的农民革命斗争运动,冲击着那一时代的传统社会秩序,改变着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世道人心,形成了一种喷发涌动的思想巨流,谱写了下层民众反抗封建压迫和追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壮丽辉煌的斗争史诗,对中国历史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上民间宗教对民众反抗意识的形成和影响广泛而深远,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意愿,在反压迫、反封建专制,以及近代暴发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反映了民间对不合理社会的激烈抗争和民众对苦难的叹息,谱写了历史上下层民众进行不屈斗争的最壮丽的华章。民间宗教有其进步性,但由于下层民众在思想和文化上的局限,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性和保守性。纵观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兴衰,都与下层农民起义有着重要的联系,而农民起义又往往与民间宗教联系在一起,在一定时期呈现出了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有力地振奋了下层民众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并对中国历史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南宋初年以来流传民间兴起的白莲教,依托弥勒教,并混合摩尼教、道教、白莲宗及民间信仰之秘密教会,形成系统的民间结社组织,并流行于元、明、清三代。元代白莲教,亦融合弥勒教、明教、道教三种信仰,其组织和教义发生了变化,戒律松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崇奉弥勒佛,宣扬“弥勒下生”这一本属弥勒净土法门的宗教谶言。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众滋事,间或武装反抗元廷统治。至大元年(1308),朝廷忌白莲教势力过大,下令禁止。仁宗即位(1311)后,曾恢复合法地位,但十年后英宗即位,白莲教活动又遭限制。在元代末年,弥勒教与摩尼教的救世思想,经过数百年的融汇合流,终于显现出合流的巨大伟力。白莲教不仅改变了信仰主义领域的传统结构,而且也形成对中国社会固有秩序的巨大冲击。明朝就是利用元末白莲教、香会、弥勒教、红巾军大起义而建立起来的,而明朝建立后,明政权又对白莲教进行取缔和镇压。而在清朝时期民间宗教的反抗运动更加风起云涌,震惊朝野,影响巨大。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八卦教在山东率众起义,揭开了清代民间宗教大规模武装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序幕。清嘉庆元年(1796)爆发的川、陕、楚、豫、皖三阳教、收元教、西天大乘教大起义。嘉庆十八年(1813),由八卦教支派离卦教、坎卦教、震卦教重新组合的天理教,在山东、河南和直隶率众起义,并发动攻打紫禁城的“癸酉之变”。1861年春在鲁西东昌府(今聊城)的“五大旗起义”。在乾隆三十七年到道光十五年间,多次组织教众和广大民众的反抗起义,以及十九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其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运动辉煌的篇章,沉重的打击了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为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农民起义运动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发生于清朝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1851—1864)期间的太平天国“拜上帝会”,其宗教思想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国民间信仰,本质上也是一个传统的民间宗教组织。它是利用十九世纪上半叶传入中国的基督新教与儒、释、道三教和民间宗教多神信仰崇拜文化相结合,在中国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清和反外国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民国时期产生于华北地区的一贯道,其前身是大乘教、青莲教、金丹教,其时在山东及其它地区得到扩展,但其在现代史上具有很不良的消极影响。
“劫变”观念与中国社会长期流行的天命观念和灾异之说有密切的联系。早在西周就有天命论的观念,古人为了探天命,察祸福,以五德定天命,观星相行卜筮以定吉凶,运用术数协时正日以便民事,将天地万物与人类自身的命运紧密起来。天道循环,善恶承负,因果报应,天命灾异等观念已深植于民众的思想深处,历史上各教派无不将他们的学说建立在这些传统思想的基础之上,使民间宗教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万物并非实体,因缘聚散而已。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世界万有生灭变化无常,四时更替,生死病死,因果相续,人生无常,不可在虚妄中执著。人生无我、无常,抱持慈悲仁爱之心,方能涅槃超脱,进入无限。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环境破坏,气候异常,资源耗竭,天灾人祸频发,大规律杀伤性武器等,使世界充满危机,人类将面临无数的灾难,对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挑战,从而也将人类推向行将灭绝的边缘。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没有城墙的城堡里,人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而只有死亡是确定的。人类为了发展,无所不用其极,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一切向钱看的发展模式无异于自掘坟墓、自我毁灭。上天赋予人类创造性,本是期望人类赞天地之化育,实现生生不息永续经营。可是人类现在的力量严重的影响到环境,已经达到了可能导致地球及人类自我灭绝的程度。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承担自作自受的强大压力。这要求人类要作深刻的自反自省,要遵循天道而行,一切回归自然之本源。三阳劫变思想在现代社会文明社会进步中仍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它也阐明了人类文明循环学的理论。人类的文明是一个循环的历史,所谓“一来一往,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一起一落”。一个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走向灭亡,或其在经过重重劫难后而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获得新生,走向新的光明。
民间宗教中的三阳劫变说,吸收、改造了道、佛劫灾学说。道家谓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曰周而复始。无量劫,道家指的是计数不尽的时节。术数家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是古代道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古代道教传说宇宙经历若干万年会归元复始一次,重新再开始。出处《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认为世界是按照漫长的时间周期,周而复始地永恒循环。这个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但又不是完全确定的。在这个永恒循环的过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并且将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绝不会有丝毫改变。古印度婆罗门教传说中也认为宇宙经历若干万年会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劫有小劫、中劫、大劫三种,用以描述我们所处世界的具体时间位置。但佛教所说世间人物无常变坏,种种灾厄相继出现,统为人类多行恶业所招致,唯有弃恶从善,精进修行,才能超出轮回,永无灾厄之患。佛菩萨之度众生,只是广行教化,令人类自业自消,依靠自己的智慧而得救度。佛教只具备彼岸回归的宗教观,而没有救世观,它与弥勒救世思想不能同言而喻。历史上民间宗教无论是“明王出世”,还是弥勒下生,都是一种救世思想,而这种思想恰恰成为中世纪中国下层民众反抗传统社会秩序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也最为封建当局所忌恨,受到最为残酷的镇压。一种影响深巨的思想或潮流往往被历史所淹没,中世纪广为流行的救世思想也最终走向毁灭。但我们不能就此否认乃至贬低弥勒净土救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后世一直流传有“弥勒出世,改天换地”的弥勒救世说教,并成为历代许多农民起义的口号,足见弥勒信仰在下层民众心目中的“救世主”地位。弥勒信仰与民间宗教的关系渊源长,其信仰虽然一度式微,但至今在民间依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明清民间宗教对于社会有着积极的一面,充当了传承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强化了广大民众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有效地释放了下层社会的压抑情绪,其存在有着一定的社会合理性。但由于民间宗教历史的局限性,它根本做不到从阶级观点和立场认识自身的处境,找不到真正的解脱现世痛苦之路,在一定层面也磨蚀了民众自我解放的意识和意志。
弥勒(收圆老祖、收元老祖、收原老祖)佛法收元,日月合德,祖母一体,圆顿大法,直指人心,觉悟圆满。就是用道家的“内练一口气”练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用儒释道三教合一(明心见性的不二正法)提高精神境界成佛,用儒家思想(五伦八德)修身成圣。“青叶白莲红荷花,三教原来是一家”,说的就是“五教一家白阳佛法”。“三教圣人同住世,妖魔鬼怪岂能逃”。“古往今来多豪杰,唯待圣人点玄机。”《三阳劫变》:“翻天覆地如反掌,大地重生如蜩蝉;万劫佛像犹如梦,圣贤难免病来缠;满天诸佛降尘世,普渡九十二臆贤;三界十万诸佛祖,不迂收元枉徒然。”在三阳劫变思想之外,民间宗教同时还存在一种谶纬预言文化,其源流于古代的巫术,战国时代已经流行,其纬书大量出现在西汉。纬书大量充斥着宗教预言,有着浓厚的神仙色彩。谶纬思想在两汉三国时代成为一种统治和风行整个社会的思潮。谶纬思想一度成为东汉时期的官方哲学思想,这在以儒家为传统的封建王朝是难以想象的,冲击着儒家思想的传统秩序。谶纬思想的崛起虽然有其时代要求,但其体现更多的是东汉统治者的政治追求,将思想与政治相协调统一,才是统治者的真正目的。明清时代,谶纬末流在民间宗教中与排满兴汉思想相结合,成为民间宗教文化一部分。
在这个浮躁、繁华、虚空的现实世界里,人的命运无时不被外部不可知的力量所摆布,人生若轻尘栖弱草,生命显得是哪么的渺小和无奈。芸芸众生无时不处在一个无常的世界中,只有人心向善,止恶善行,反省自己,参道修行,才能脱离生死轮回之苦,得到精神和思想解脱。劫难过后,世界更新,人类回归彼岸,人类才能获得永恒的幸福与安宁。宗教的苦难是现实苦难的一面镜子,这种苦难的恐惧与绝望是历代劳动者的切身体验,是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公元2020年8月23日,于天津南开大学
作者简介: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
文圣拳
全国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文圣拳
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当代武术名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立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
文圣拳
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120万字的武学巨著。中国民间宗教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13563937198
文圣拳官网
电话:022-27306358 手机:13563937198
地址:天津市南开大学城
技术支持:
全网云cms
关于我们
一键拨号
新闻中心
在线视频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