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文化研究
六、武术文化与古老东方哲学
摘自《构建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之六
http://www.qqgfw.com/N37621.aspx全球功夫网
《易经》是人类全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变化规律的总结,内在涉及哲学、政治、文化、艺术、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全部信息”的全息性和“无处不在”的包容性,它是武术哲学、思想和文化的根源。武术的流派很多,形式多样,但都普遍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哲理,“天人合一”、“阴阳辩证”的对立而又统一的哲学思想,是构成中华文化最稳定、最本质的理论内核,它不仅对武术文化影响还包括其它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方面。“天人合一”理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及生活提供着积极的智慧。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恪守自然法则,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无为思想,运用于武道,即“无为乃拳道无上之境界”,此诠释了道家思想无为而无不为之理。武术顺应自然的思想基础也深受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的影响,注重宇宙事物的有机统一、自然协和、生生不已的整体观,进而把宇宙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看做是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明确地解释了天体的演变和人体在自然力影响下的功能变化。中国道学的系统观,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其“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理论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特别是“内家拳”的重要理论依据。《道德经》老子思想对武术的影响是具体而系统的,特别是对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内家拳”理论形成影响巨大,它对中国武术技击思想有着很深影响。中华民族尚来就是一个崇尚哲学的民族,它的文化精神核心是哲学而不是宗教;哲学修养成为这个民族传统教育的一个基本主题,它从孩提时期就开始了,如“人之初,性本善”、好高骛远、知己知彼等谚语都包含着高深或朴素的哲学命题,可以说哲学是民族的智慧源头,它对每个习武者的哲学思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武术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之拳,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可以说传统哲学对武术文化的影响是与生俱来的,深深地影响着习武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并使之自然地将哲学运用于习武术活动之中。习武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具体日常行为,无不浸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源泉,是建构与完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哲学体系的的理论基础。
中国武术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或思想,但基本上都受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强调的刚柔相济、内外合一、动迅静定、虚实分明,这里的刚与柔、内与外、动与静、虚与实等都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但又同时寓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内家拳”以“阴阳变化”古代朴素辩证法为基本思想,演绎出对立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等,这一理论思想体系被广泛地运用于拳种、流派的武术理论之中。阴阳对立统一观的哲学思想无不渗透于武术文化之中,直接交融显现在武术的理论和实践中。用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攻防哲学原理,成为“内家拳”的重要理论基础。历史上许多武术家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古代哲学思想来分析解释自己演练的拳法,并能融会贯通地创造出不同风格的拳种。佛教的“禅文化”拥有深厚的哲学文化内涵,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也有着深远影响。禅武结合是少林武术区别于其它武术流派的最大特点。
武术是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的载体,古代哲学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武术在“道”和“武”的结合中,体现了丰富的哲学精神与文化内涵。内家武术往往通过哲学的观点并融合中国的道家学术观点来阐述人体潜能。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道演化为思想,思想升华为道,落地则通过方法和技术。武术通过实践并结合哲学认识,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技击功能发展到极致,同时修炼成能启发众生智慧去战胜苦难的高尚精深的内心世界。武术的整体运动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观、悟道观、道论、气论、劲论,精气神论、以及动静说、刚柔说、体用说、尚武崇德说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富有深厚的哲学文化内涵,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光彩。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提示了宇宙万事万物生成、变化、运动之理。河络、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玄学理论,是传统武术的重要理论源泉和理论依据;阴阳五行的认识论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武之道,理明则功进,功进则理更明,武术中的刚与柔、阴与阳、虚与实、内与外、静与动等理论,无不是体现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道理。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武术与哲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为代表的众多“内家拳”拳种对拳理的解释,无不与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连。武术家李小龙提出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武术境界观,将东方哲学理念在武术中发挥到很高的境界,对现代武术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影响。武术融汇了易学、哲学、兵学等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精髓,使武术独具风格和特点,含有丰富的哲理性。没有中国古典哲学,便没有中国武术;哲学是武术思想文化的渊源。认识武术必须从哲学的层次研究武术的思想渊源,才能从本质上把握武术的文化特征,从而能够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促进武术运动向高层次发展。
公元2021年5月8日,于中国河北邢台
作者简介: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当代武术名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立者,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立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120万字的武学巨著。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