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武术理论科学研究
(摘自《武术科普为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第二章“武术科普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之(二)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炎黄子孙的生存锦囊,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智慧的结晶,中华五千的文化都集中凝聚在武术之中,武术伴随着中华文明流传至今,是捍卫中华文明迄今屹立不倒的精神之魂,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尚武传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上古五帝时期射师大羿射日的传说,反映了先民精湛的射箭技术和战天斗地的精神。“崇尚武功乃紧承西周而来”,先秦“四时讲武,三年大习”的风尚,体现出远古先民尚武风气和习武生活内容等。上古初民部落频繁战争而形成的强悍好勇的民族性格,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浓厚的尚武气质和传统。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经非常重视武术教育,在贵族教育中就将习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夏朝经过连绵不断的部落战争,使武术已成为军队训练重要的内容,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商周时期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并使之与祭祀结合在一起,主要目的是训练各种武器使用和驾驭车马的技术。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的“庠”、“序”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把射御、习舞列为教育重要内容之一,讲求礼乐教化,文武并重。“射”、“御”都属军事训练的尚武技艺,旨在培养保卫国土的武备之才,彰显了学校重视军事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尚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先民很早就有浓烈的尚武精神,两周风云际会,诸子百家争鸣,兵法谋略层出不穷,从考古周代人墓中出土的戈、矛、箭、戟、剑等兵器,以及防护用的甲、胄、铠、盾等器具,可以反映出当时朝代军事的兴盛。先秦诸子中“无子不言兵”,《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说苑·指武》,“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尉缭子》,都强调军事武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兵”与“武”自古就是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倍受统治者所重视和推崇。从远古蒙昧走来的、从野蛮暴力进化来的,从血腥搏杀演化来的中国武术是最具历史考量价值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和精神财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尚武精神,成为广大民众意识深处的最高伦理价值和行为标准,积淀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的重要部分,一直到现在,习武之人皆以弘扬正气、维护正义、惩恶扬善、为民除害、为国争光、维护国家民族大义等为己任,使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升华。纵观中华文化脉络是文武兼备、刚柔并济的两支文化大动脉,孔子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以及俗语说“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等,这些早就成为传承千年的古训,使武术成为培养文武兼备人才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武术文化和尚武精神的重要价值。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其教育功能是贯穿发展始终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传统武术价值、推动传统武术发展的最大动力。武术的重要价值还体现在“文化和教育”,要回归中华传统武术的价值观,让武术未来发展,在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体育价值、道德价值、技击价值、健身价值等方面,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崇尚武德是武术界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武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讲礼仪、讲道德、重诚信的传统,使“习武以德为先”成为武术传承的重要信条。“文武双修”成为中华民族培养健全民族性格、心理、个性和精神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武术的社会价值是其它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价值所不具备的,具有其它运动项目所不可相比的优越性,它对历史、文化、哲学、信仰、艺术、民俗等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武术的思想和文化特征及人文哲学特色,对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武术是古代战争技术,兵器被称为武器,军事被称为武事,军备也被称为武备。武术是具有包含多种价值功能的技艺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朝代,名称也不尽相同,“武艺”“相搏”“角抵”“角力”“国技”“技击”“功夫”等等,都是武术的别称,在中华民国时期称为“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称之为“武术”。武术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文化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政治社会环境下,它的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功能与价值都会有所变化,它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等因素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的体育价值得到了比较好的突显和重视,武术运动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并逐渐使之成为具有民族代表性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武术沿着新中国体育的发展道路,结合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断地探索、改革和开拓中向前发展,在科学普及与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为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沉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先秦古老的哲学思想,有系统的实战技击理论,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具有防身御敌、制胜取人、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修身养性等功能,是消弭战事、维护和平的力量与安全基本保障。武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一门包含技击技术与武德的传统学系,它是中国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文化涉及到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如历史、哲学、伦理、军事、宗教、中医、艺术、心理学、生理学、人体科学、社会学、仿生学、生命科学等众多学科,形成了一种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它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共同丰富发展。《易经》中华文化之根源,它对传统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武术中的以静制动、以柔化刚、避实击虚等技击风格无不体现《易经》文化的内涵,两者是一脉相承,互相渗透相互影响。“道”是万物的本源,宇宙生命的本体,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而武道是中华“道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汇了上古文化、诸子百家及之后世文化之精华,而形成的一个独特文化“道统”体系。武道精神,是以武止伐,平息干戈。武术“道统”以一贯之,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历经沧桑而不变,虽然几千年来受封建专制思想的禁锢与束缚和主要在儒家文化语境氛围下的发展与影响,在武术“道统”文化内涵和指导思想发生很大变化,但仍然迸发出夺目的光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老子曰:“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庄子曰:“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孙子兵法》思想阐述“道”“术”为“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及“上人用道,中人用术,下人用力”等思想也都适合于武术理论之中。武术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礼记·中庸》,发扬中华武术“道统”是中华民族的崇高责任,努力构建以“道、德、术、功、法”(即:“五大要素”)相统一为理论基础的中华武术“道统”体系,建立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促进中华武术思想文化的建设,助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武是一个内外双修、性命双修的过程,尊重天地自然规律,术道并重,拳道一体,功技合一,德艺统一,大道归一,万法归一。习武是修行修炼,以术求道、以武载道、以武入道、以武明道、以武传道、以武证道。武术蕴含着一种强大的文明力量,从文化的层面则可上升为思想、精神和信仰,强调身心俱修,除了身体层面的强身健体、防身抗暴,更重要的是培养勇者无畏、仁者无敌的精神,通过拳法的修炼,提升习武者发现自己、了解自己、驾驭自己的能力。武术运动可以锻造习练者强大的内心,提升个体整体素质和能力,让习练者的力量和精神变得更加强大,能够做到手中有兵,心中有礼,尚武崇德,止戈为武,使之成为有抗暴自卫、见义勇为、维护正义的实力和深厚德行的人。加强对武术在自卫防身、强身健体、健身养生、武德教育、艺术表演、涵养精神、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竞技比赛、修行悟道、宗教信仰等价值功能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武术价值观取向,让武术走向大众,为全民健身服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服务。真正的武术是“杀人技”,不是花拳绣腿,没有花架子,不具观赏性,凶狠毒辣,招招致命,杀敌于无形。真正的武者,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宁可失财,不可失礼,不可失德,不可失义。武术技艺必须有武德的约束,在武术中武德和技击法是相矛盾的,但又必须把它们合二为一,达到武、德统一。习武者多如牛毛,成者如凤毛麟角。“一日练好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真正的武术成功者,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谚曰“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经过千万次的反复训练才能达到完美自如的境界。传统武术的传承重要的是在于实战技能的传承,而非只是套路演练和学习,决不可本末倒置,顾此失彼,舍本逐末,而丢掉武术的内在灵魂。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和灵魂,失去其本质属性和灵魂的武术终将会被淘汰。发扬、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武术及武术文化,要坚决克服武术舞蹈化、体操化发展趋向,摆脱庸俗化、低俗化、形式化、表演化发展,坚决不能让武术失去其技击的灵魂,维护和保持中华武术文化一片净土。武术发展应区分真正传统武术与体操武术、竞技武术,根据其锻炼的目的性不同而区别对待,这是现代武术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它们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多样性共存,并按照其各自发展规律向前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武术发展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深入挖掘古老武术文化的深层意蕴并使之与现代知识相融合,从古老的传统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创新武术科学发展理念,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武术发展。重点加强对中国武术“五观”(即技击观,文化观,教育观,体育观,伦理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拓宽民族传统体育与武术研究领域,提升理念研究水平。
中国武术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异彩纷呈,拳法、器械品类繁多,仅经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归纳认定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有129种之多,流传于中华民族各地区的不同门派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武术,凝结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知识,如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南派北派,主要代表有少林,武当,形意,八卦,太极,文圣拳,梅花拳,红拳,八极,戳脚,峨眉,南拳,青城武术等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各种不同风格和特点的门派与拳种都有其不同的历史和文化,都是有生命、有性格、有个性、有特色、有灵魂的,它们是活着的、流动的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结。它们在文化特征、技术风格、思想内涵等方面都具有共性特征,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和而不同,异彩纷呈,多元一体,共生互补,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尊重武术文化差异性、多元性,包容多样性,促进和谐发展,重建中国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基因,为繁荣中华武术文化构建强大的思想基础。武术与宗教在它们发展过程中发生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中国道教、佛教、儒家,以及历史上信奉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民间宗教等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影响巨大,特别是作为中国民间宗教集中代表的八卦教,在明清时期对推动民间武术发展发生直接重要的影响。民间宗教组织大都借助武术来宣传教义,它们多以结盟、传教、习武、行医等活动为凝聚方式,传经布道,教化民众,凝聚人心,使武术与民间宗教秘密结社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武术在民间的普及与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的宗教精神、教义、教规、戒律、哲学思想和修炼方法等都被融入于武术之中,从而也使中国武术发展为各具不同传统文化特色的武术体系。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赋予了武术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各种流派层出不穷,风格各异,异彩纷呈,带有深深的地域文化影响烙印,延续着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痕迹,使之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特色。重视武术地域文化的研究,使武术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并使之融入地域文化之中,充分展示传统武术文化的特色魅力。武术包含着中国古老而深邃的哲学思想,代表了民族中华文化崇高的信仰和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凝练、结晶与升华,是锄强扶弱、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惩恶扬善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武术拥有独立的民族文化体系,任何一部传统武术都是有独特思想和文化内涵的,都有其内在精神和灵魂,如果失去了其内在思想文化、精神和灵魂,就将会失去其发展的根本。武术发展需要有思想和文化的支持,一部没有丰富思想和理论支撑的武术就会失去其根基和灵魂,也不会具有恒久的生命力。深化地域武术思想文化研究,丰富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是武术科普的重要任务。加强传统武术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对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武术拳种要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和保护。加强地域武术文化生态环境及传统武术师徒传承制度和“口传心授”方式等传承文化空间保护,保护民间传统武术以宗族性或家传方式生存传承发展的文化土壤,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武术中的师承关系是体现近似血缘传承的绵延文化,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武林信条,带有比较浓郁的亲情色彩,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统的重要纽带。深入挖掘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价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
近四十多年来,发源传承于山东省济宁运河流域的文圣拳非遗武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挖掘整理工作上取得重大进步,武术科普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为促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文圣拳在非遗武术挖掘整理、保护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近200余万字的文圣拳武学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完整的文圣拳武学文化体系,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体系,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中国士文化的道义哲学体系,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和文化体系,构建了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同时在武术教育、墨家文化、武士文化、大运河武术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文圣拳武学研究以普遍、发展和联系的观点,全面揭示了武术的基本属性和本质规律,无论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必将对促进中华武学思想文化的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圣拳亦称文圣功、五步架、五手、大五手、离卦拳、神拳、五步神拳、长寿拳、杜家拳、无极道圣道圣拳、八卦拳、大洪拳(大红拳)、老洪拳(老红拳)、义和拳等,是历史上义和拳的源头,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八十代被称为“山东四大名拳”之一,后被誉称为“中华历史文化名拳”。文圣拳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深受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文化影响,融汇诸子百家之精髓,内涵丰富,拳理精深,包容万象,涵盖八方,风格独特,功夫体系文武合场,自成体系。它以修炼为主,养练结合,融百家之长,通百家之术,在中国武学体系中具有普遍的包容性、代表性和同一性。文圣拳是一部独具代表性的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华武学中独树一帜,成为鲁西南和大运河流域武术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它的多元文化观对中国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圣拳在明清时期为促进中国民间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十九世纪末波澜壮阔的“反清复明”农民起义和“义和团”反洋教、反帝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顽强斗争精神和巨大的力量,谱写了辉煌的农民反抗起义民族斗争史诗,奠定了在中华武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华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伟大武术学文化。众多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和爱好者执着追求,躬耕不掇,砥砺前行,锲而不舍,奋发有为,铸就了一部中国历史文化名拳的光芒。文圣拳武学研究为中国武术科普工作走出了一条坚实的创新发展之路,解决了一些困扰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填补了中国武学文化研究的空白,特别是中国民间宗教武学体系的建立,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的建立,以及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是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文圣拳已成为“国家非遗武术”、“文化山东”、“中华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成为中华武术文化复兴的一张鲜明的文化名片,它对于促进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特别是推动鲁西南、鲁南、苏北、冀南、豫北、皖北等大运河流域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文圣拳发展得到了各传承地政府教育体育、文化和民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近十几年来政府社会团体组织主管部门审批的十几个文圣拳研究会、武术协会等,以及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鲁西南武术文化联盟等武术社会团体组织的成立,都为推动和促进文圣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圣拳武学研究得到了大学院校、武林同道和社会各界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和帮助,我们要感谢已故原济宁市武术协会主席徐曦义先生、著名武术家于承惠先生、上海体育学院蔡龙云教授,以及山东曲阜大学王俊法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李成银教授、山东大学路遥教授等众多武术名家和专家教授对文圣拳非遗武术挖掘整理与保护和传承工作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山东师范大学李成银教授和师大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各位老师为促进文圣拳武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向所有为文圣拳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级政府教育体育和文化、民政等部门、武术协会、武林同道、社会各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武术是一种特殊的体育运动和社会文化形态,具有“文化”和“文明”的共同特性,它并非只是单一的技击运动,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民族文化,其文化内涵几乎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拥有深邃的哲学思想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带有鲜明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独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武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理性、客观地对待武术文化,要有整体的思维意识和全面的、普遍的认识观点,破除固化思维,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不能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片面理解,浅尝辄止,或故意歪曲,更不能因某种政治和社会的因素而限制或阻碍影响武术的发展。无论武术如何发展,都不能失其根本。新时代武术,要有传承,有创新,有发展,要薄古厚今,取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在继承中创新发展,让武术发挥出更强大的文化性、教育性和体育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武术研究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综合性文化系统,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和交流,共同促进武术文化发展。开展对武术文化内涵、技法原理、价值功能、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等各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于促进武术科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中国武术定位于“体育和体育运动”,忽视和弱化了武术在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对武术文化存在狭隘片面的认识,武术文化理论研究严重滞后,这给中国武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束缚了民族传统武术的弘扬与发展。要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破旧立新,返本开新,促进中国武术文化传播新发展,让“文化武术”、“教育武术”“体育武术”彰显的能量成为推动中国武术发展不断创造新辉煌的精神动力。武术科普提高民众的武术体育科学素养,使武术科普与体育科技创新相融合,可以使全民的体育科学素质能得到更快的提升。重视武术理论研究,加强武术文化传播,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培养民族尚武精神,有力于提升国民整体体育文化素质,有力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在当代武术已成为一张具有中国民族鲜明特色的国家名片,使中华、中国与中华武术融为一体,并使之形成与中华功夫一体的整体概念,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为促进武术在国内外的传播与发展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武术作为与中华民族共生发展的文化载体,与中华民族同历沧桑,共历风雨,承载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了崇智善谋的民族品格,锤炼了尚勇治气的民族气魄。中华民族饱经风霜,历久弥坚,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武脉历久弥坚地传承和支撑,其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动见证。
作者: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共产党员,武术世家,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研究专家,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200余万字的武学巨著。
2022年9月7日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