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拳学运动基础与祖国医学理论
文圣拳以古代传统文化阴阳五行动态平衡圆运动为方式,以良好的养生保健及愈病强体作用,生生不息的在教门中秘密流传几百年,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圣拳学养生运动不是一般的跑步打拳及常见体育运动项目等。而是以顺应自然,合乎自然的弧行运动方式,以动静相合,内外同练;以四肢脊柱及周身关节的螺旋缠丝开合运动与气意相结合的整体运动,加速气血循环,增加机体供氧量,平衡身心的运动方式,能直接调理脏腑的阴阳平衡,增加血液循环功能,增加呼吸功能,增强肺活量,提高机体供氧,改善消化功能,调整内分泌,调节因七情六欲造成的内循环失调,内分泌代谢紊乱等问题。使气血在人体各器官组织中正常运行,保健和修复生命细胞,开发潜能,提高智慧。直正起到防病祛病,益智慧抗衰老作用。文圣拳运动是由中国古老的导引吐纳术结合技击之术演化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武术、医学、文化的结晶。尤其经过郜云龙师祖及杨士海,杜恒信等列位祖师的系统地整理以后,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被中国及世界人民所接受的传统养生保健方法。近代文圣拳名宿宋传平曾说:“生命在于运 动”,“我的运动方式就是练习文圣拳,”又说 “我们研究养生长寿的学问,就是利用自身作试验,利用修炼文圣拳的方法,向‘天年’靠拢。”宋传平师爷每天坚持文圣拳的文武功法修炼,坚持不懈,直至仙逝,享年104岁。先师们的实践证明,坚持文圣拳的锻炼,就能达到对人体的健康长寿,文圣拳修炼着百岁老人较多,有"八十出功,九十步松"之说,所以文圣拳又叫长寿拳,老头拳。
文圣拳的创造者和发展者们,其中有许多修道名医和养生家,他们都深通医理和易道经典,在修练文圣拳的过程中将其融合了进来。而且文圣拳和中医的基础理论又都是与易经的基本思想密切关联,因此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我们把二者在阴阳五行、气血脏象等方面的认识和对疾病的防治等逐一探讨:
1、阴阳五行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古人认为阴阳的变化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中医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文圣拳讲究:阴阳者,拳学之母也,拳术之变化也,五行相生,五脏相合,内外相应,内外同修也。所谓阴阳分是指阴静阳动虚实相分,修内而达外、阴息阳生既内静外动,意气相生,形神共练;清浊二气分、阴阳相交,五行化生万物,天地大阴阳,人体小阴阳。由此可见中医与文圣拳理论对于顺应宇宙的基本规律,天人合一的自然动态平衡和谐观上看法是一致的。
在中医理论中,讲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换,并且用这些规律来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用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而文圣拳理论是以阴阳的消长变化和运动中的动态平衡关系指导拳学的刚柔虚实变化,动静开合的螺旋缠丝运动。
在中医治疗学中有寒热、虚实、表里等阴阳属性不同的病症,有温、清、补、泻和解表、治里等相应治法。
在文圣拳运动中则有动静、开合、刚柔、虚实等阴阳属性之不同,并有动静变化、开合鼓荡、虚实分明、刚柔相济等阴阳属性不同的人体内外运动变化。以相生相成的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平衡圆运动理论指导文圣拳内功修练.
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是用来取类比象进行推演、归类人体的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病理影响的相互关系,以及用来指导临床诊断、拟定治则的。其具体方法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进行推演的。而在文圣拳法中,讲粘、贴、挤、钻、靠五法,进、退、侧、列、定五步,文功以五行推演返转调理意气与五脏六腑的运动关系进行内功修炼,也是按五行区分和掌握生克变化规律的运转。
由此可知中医学与文圣拳在阴阳五行理论上是相通的。在养生治病的目的上也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要不断地调整阴阳关系、和五行生克乘侮关系(只是一是用药物,一是用动作和意气导引而已),从而达到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气血关系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的调和与通畅是人体健康的关键。文圣拳着重于对精、气、神的修练,尤其在锻炼时要求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从而使气血运行流畅而致平和。因此常见一般练习文圣拳有年之人,即使在冬天在户外打拳,也无需戴手套,练习后手还是暖暖的。这仅说明练习文圣拳能促进气血运行的只鳞片甲而已。
中医学将气归纳成: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其中元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宗气是水谷精微之气与大自然空气的混合体,积于胸中,以补充元气。营气行于脉中,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卫气行于脉外,有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的作用。它们的协同作用,保证了血脉的畅通,维持了人体周身各部的功能作用。
文圣拳文功修炼则将元气、宗气、营气流归成内气,将卫气归为外气,通过养、蓄、运、练四个方面来聚气练气养气以养生。尤其是杜恒信师爷提出的养蓄宗气、培补元气。运行营气、开发卫气,聚敛精气,更是文圣拳养生保健的紧要之说。
3、脏腑经络
无论中医学还是文圣拳,其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最后都要落实在脏腑功能上。中医学中的脏腑经络学说是其核心部分,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之间各有专司,又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而且在五脏与形体外窍之间,五脏与情志活动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五脏之健康与脏腑之间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相对恒定的关键所在。同时保持良好的情志状态又能稳定五脏六腑的正常活动。文圣拳养生运动即利用动作导引、调息吐纳、神意锻炼等,对脏腑功能正常运动、内外关系协调来进行保健防病的。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主神志,心血运行不畅、心血亏虚都可以影响心脏的功能。而文圣拳讲以意导体、以体导气、气随意走,进而推动血液运行,也就是做到拳论中提到的“气遍周身不凝滞”,另一方面静心养气,有利于心血的濡养和心神的安宁。据近代人研究,在练习文圣拳时,圆活舒展自然的动作,使全身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弛张,使毛细血管反射性扩张使血液流畅,静脉回流增加,从而加速了血液循环,减轻了心脏负担,对人体和心脏都起到了保健作用。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肝主流泄,三者的功能影响着正常的气机升降出入和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文圣拳通过涵胸拔背、螺旋缠丝运动的动作和开合鼓荡的内气配合,使胸、隔、腹、背、腰等处肌肉有规律、有节奏的收缩舒张,这种导引方法不但使内脏得到了"自我按摩",同时也导引了气机的升降出入,从而调节了脾之运化,胃之受纳、肝之疏泄,使消化系统无病能防有病能治的作用。同时脾主肌肉,消化吸收正常了,肌肉骨骼的营养得到了补给,加之运动导引又可使肌肉及骨关节得到锻炼,从而使运动系统的疾痛得以康复。
中医学认为肺司呼吸、朝百脉,有宣发肃降功能。肺若有病则咳,多痰、呼吸不畅,宣肃功能失调,卫外功能减弱。文圣拳运动首先要求“深、长、细、匀”地自然呼吸,进而要做到 “气沉丹田”,这样可以锻炼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保持肺组织的弹性,使肺活量加大。文圣拳要求以意行气以气催力气力相合,松静自然.“腹内松净气腾然”,这样可加大毛孔通气量、开发卫气,有利于肺之宣肃功能和肺朝百脉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主水、主纳气,肾功能失调(主要是阴阳气血失调),元阴元阳受损,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肾主水功能失常则全身水液代射障碍。文圣拳要求“刻刻留心在肾腰,以脊柱的拧转螺旋为轴心引领周身运动”,首先要动作导引对脊背肾腰进行了“自我按摩”,脊柱运动后循环消化功能增强、新陈代谢加快,又通过气之吐纳修练,后天之本与宗气得到充分补充,进而也对肾中之元阴、元阳进行了补给,即所谓练后天补先天的作用。同时通过导引三焦气机升降出入加强,有利于肾蒸腾气化的主水功能。文圣拳对气的养、蓄修练,本身就是对肾主纳气的修练。因此文圣拳对中医所说的肾气虚弱的病人,达到肾强骨坚,起到良好的体疗祛病作用。
在中医经络学中分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文圣拳修炼以畅通任督二脉及奇经八脉为基础,要求“以气运身,如九曲珠而无微不至而返观内照”,又讲“运之于身、发之于毛”。故而通过文圣拳的导引吐纳,自然而然地调节了经络气血,使之运行流畅无滞。这样可以消除经络气血盛衰不调,和经络气血逆乱阻滞等致病因素。练拳有年者可使气由经络--经筋--皮部,由里及表,由表至里无微不至。久而久之,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和脏腑之间的联系,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4、情志调节
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是以脏腑为功能基础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认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悲、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人体情志的变化异常能导致气机逆乱,从而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和损伤。
文圣拳修炼前人曾称之为“精神体操,知觉运动”,其原因在于其锻练是与人的意念感觉分不开的。最初练习者要注意动作是否正确,再者要注意在练习中掌握每一个要领。如是否做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卧肘、松腰塌胯、分膝圆裆,气沉丹田等等。然而这只是初步的以意导体,以后渐渐地还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文圣拳用意方法是用意控制人体的动作和内外运转,排除杂念,求得虚静。据研究,在练拳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其他区域则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这种相对的入静使人在练拳时把一切烦杂思絮抛在脑后,全神贯注于拳中,故而在练拳后不但能使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提高智力和开发智慧,而且长期锻炼更能让人心胸开阔、情志健康祛除抑郁和浮躁。另一方面文圣拳对神经功能调节,也有利于神志病人病情的恢复。以上所述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以上是我们多年以来利用中医学和文圣拳对人体进行保健,对患者进行体疗的一些体会。虽说现代人没有条件隐居于青山绿水、苍松碧竹中间去陶冶情趣、体验古代隐士们的感受,但我们还是可以用中医理论结合文圣拳实践去修养身心,强健体魄,以达到“仁者寿,寿者康,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目的。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