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传承谱系
名师简介
武术门派
圣拳文化
医场园地
圣地文苑
玄学奥秘
在线视频
活动掠影
传播发展
校园推介
总会团队
群英荟萃
会员之家
招生简章
赛事管理
专题栏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查看详情
文圣拳武学与《纪效新书》研究
2023-02-07 09:35: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文圣拳
武学与《纪效新书》研究
文圣拳
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发源于明末清初,肇兴于孔孟之乡山东济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古老的武术拳种,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称为“山东四大名拳”之一,被誉称为“中华
文圣拳
”、“中华历史文化名拳”。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道家功夫在中华武术中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它的历史发展中,深受儒、释、道、墨、兵、医与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以及泰山文化、水浒文化、大运河文化、民间宗教文化等影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它的多元文化观对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文圣拳
是
义和拳
的源头,在清代民族宗教武术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为促进中国民间武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明清两代是中国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军事武艺与民间武术发展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武术作为军事武艺、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而
文圣拳
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重要武术拳种。此时期是武术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主要表现为从军事训练到民间武术的演变,中国目前主要武术流派和拳种基本都创始于这个时期,此时期很多有关武术的论著相继问世,使中国武术理论体系得到逐渐建立与完善。众多民间武术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包括武术理论在内的武术文化形态的成熟上,比较充分反映了中国武术文化的精神,直到现在仍对传统武术继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武术重要代表的
文圣拳
,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武术文化发展的概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普遍性与同一性。几百年来
文圣拳
一直在民间隐秘传承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国家体委武术挖掘整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宋庄得到挖掘整理。近四十余年来,
文圣拳
在中华武林中大放异彩,这也是
文圣拳
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安徽等都有很大的发展,是鲁西南、鲁南、苏北、冀南、豫北、皖北等地区及大运河流域的代表性拳种。各项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重大进步,武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扎实开展,成为世界非遗大运河流域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为促进中华武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诗曰:“文圣神拳传道经,功法玄妙圣功成;百年隐秘少人知,八卦归位天下惊;太祖长拳
五步架
,跃步奇枪震群英;阴阳兵法鬼神惧,乾坤日月并气行。”
文圣拳
是一部与古代沙场征战有密切联系的内家拳法,是中国冷兵器时代马上作战杀敌功夫的凝练和精华,称“千古传承的马上征战功夫”。它的拳势是将古代冷兵器时代马上作战杀敌所用的大枪、大刀、硬弓、威锤等兵器的架式功法融入拳架之中,大道至简,古朴自然,简捷实用,集中反映了冷兵器马上作战功夫之特点,具有很强的实战功用。主要功夫体系由实步架
文圣拳
和活步架
文圣拳
构成,其实步架、活步架各具有独立的功夫体系,都有头趟架、二趟架,以及头趟架、二趟架二人、三人托打实战对练等。实步架
文圣拳
,过去也称“死步架子”,该头趟架有36式,二趟架108式。活步架
文圣拳
头趟架原有36式,后定式45式,二趟架原有108式,后定式为118式。主要器械功夫有六路跃步奇枪(亦称“绝命枪”),六路大杆子(文圣六合大枪),九路文圣关公大刀、龙凤剑(也称“阴阳剑”,配有“口吐钢珠”暗器),又有九节钢鞭、扇子功等。
文圣拳
拳架功夫是为马上兵器作战的辅助和基础,所有步法都是以马步、立马步、马弓步为基础。在地上练习时则以双腿为马,腿马合一,两腿以骑马步要领为主要特点,“一身备五弓”,“五弓合一”,从而开创
五步架
神拳功夫。基本要领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沉肩附肘、塌腕扬指、含胸拔背、松腰实腹、圆裆合胯、敛臀提肛、分膝扣足、十趾抓地、步正身稳重、意贯始终等。头趟架是
文圣拳
法基本功,在拳势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功法按照人体阴阳五形相生,以练气为主,内练五行之气相互生化,外练皮肉筋肉之气以抵御外邪。它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强化训练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泌尿系统,经络运行系统,促进不断运行过程,起到练气、增力、防病、去病健身、强健体魄、养生长寿的作用。头趟架是练习二趟的基础,二趟架是在头趟架的基础上变化而来,有“一步头趟架走遍全天下”之誉。练习头趟架称“盘架子”,它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是增强习练者对大枪、大刀、硬弓等器械的掌握和运用。拳势处处体现战场实战技击之法,头趟架主要是练形求法,动作中讲究阴阳变化,柔中带刚,刚柔含展,伸筋拔骨,以意引气,以气催力,气到力到,意气力结合,方法上讲究粘、沾、连、挤、推、托、挑、靠、钻、捧等。拳法云:“有阴有阳有变化,有高有低分上下;攻中有守守亦攻,以柔克刚软欺硬;不开不躲粘挤打,神仙难躲圣拳法。”头趟架、二趟架均以双人或三人对练近于实战的技击之法,作为拳艺的基础实战训练,将技击、功夫、实战合为一体。大枪练习也是以对扎为基本练习之法,具有很强的实战性。马战是古代一种重要的作战形式,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破坏力,而古代形容大将能力都是以深通武艺、弓马娴熟为誉。探索骑兵作战的起源,在战国时期开始普及,从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略见一斑,重要标志是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骑兵是从商朝再到春秋时期的步兵和战车协同作战改进而来,一直延续两千三四百多年的历史。
文圣拳
拳势及器械功夫深得古代马上作战之精髓,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是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武术流派,在中华武学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武学文化。
文圣拳
在中国武术中是具有独特地位的一部拳法,深受中国民族宗教八卦教思想文化影响,它是中国民间宗教武术的集中代表形式。它是
义和拳
的源头,曾用名很多,称
文圣功
、五手、
五步架
、
长寿拳
、杜家拳、
离卦拳
、神拳、
五步神拳
、老红拳(老洪拳)、大洪拳、八卦拳、先天无极道圣拳、
义和拳
等等,在古时江湖称为郓城东里(即嘉祥井庄)“干功”,誉为功夫“干货”,即真正的武林功夫;也有称之为“一领席”功夫,即是指在“一领席”四尺宽、六尺长的空间内可以练拳,拳打卧牛之地,亦称之为“卧牛拳”。几
百年来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屡遭清廷的残酷镇压与迫害,在民间隐秘传承,自强不息,顽强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著名民间宗教八卦教的镇教功法,在此起彼伏的“反清复明”起义以及十九世纪末反帝爱国的
义和拳
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圣拳
学有五大特点:古朴、自然、平衡、整体、意气;五大
内功要素:《松静》、《呼吸》、《用意》、《穴窍》、《内劲》;五种基本步法即:预临步,马步,列马步,拗马步,立马步;五种基本肘法即:平肘,立肘,斜面肘,上立肘,拐肘;五种掌法即:立掌,平掌,仰掌,横掌,竖掌。有
“五练”、“五通”即:练心,练神,练胆,练形,练力,通天、通地、通道、通神、通灵。
它的运动特
点与之实战和健身功能紧密相连,具有古朴自然,简单实用,养生与实战为一体,二次呼吸和二次、三次发劲为特色的独有风貌。功法特点有“似太极,非太极,而胜似太极”之称,历史上修炼该拳法者百岁老人甚多,有“八十出功,九十步松”的说法,具有优秀的强健体魄与修炼养生功能,故在中华武术中有“
长寿拳
”的盛誉,称之为能使“弱者强,强者仁,而仁者寿”的“
长寿拳
”。
文圣拳
在历史发展中,与明清著名民间宗教八卦教秘密结社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文武合场”的武学文化体系。它是中国武术中“将门武术”与“宗门武术”密切结合的拳法,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渊源。
文圣拳
拳法的精髓在于它原始的搏杀性,有着深厚的兵学文化内涵,其思想文化与《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尉缭子》《纪效新书》等有紧密的联系。古代这些兵书揭示了兵战谋略、带兵、打仗、布阵等军事方面的规律问题,渗透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古典哲学思想,对
文圣拳
武学思想与技术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圣拳
本质上是一部兵家之学,兵家之术,大道之学,也是一部文武大法,阴阳大法,五行大法,圣贤之学,帝王之术,其以天道、地道、人道、文道、圣道、武道、兵道、医道等“八道”为基本内涵的武学文化,在中华武学中独具特色,术道并举,以术载道,以道御术,是道家武学的重要代表。它的兵家修行,深得阴阳兵法之妙,将阴阳五行术数运用于军事斗争之中,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以为助,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胜敌于无形,主张柔弱胜刚强、韬晦不露和安静玄默等。文圣阴阳之兵胜,“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鬼神莫测,不可先传。
文圣拳
与兵学文化的密切联系,促进了它与兵家谋略智慧的结合,推动了武学理论与战术思想的发展。诸子百家是
文圣拳
武学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融百家学问,通百家之术,汇聚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与诸子百家思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成为
文圣拳
武学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源头活水。在
文圣拳
发展史中,诸子百家思想文化锤炼了
文圣拳
历代先师前辈修炼者尚勇治气的民族气魄,英雄辈出,忠信仁勇,崇武慕德,大义情怀,在历史的丰碑上记录下曾经的沧海桑田与辉煌荣光,成为
文圣拳
发展史上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兵学文化在
文圣拳
武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它武学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特别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的兵书《纪效新书》对
文圣拳
武学发展影响深远。这是一个既有研究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课题,探讨研究《纪效新书》军事武艺与武术思想对
文圣拳
武学的影响与联系,对于丰富
文圣拳
武学文化,以及促进
文圣拳
发展与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一、
文圣拳
武学的历史渊源
研究
文圣拳
的形成时期,要从中国的宋朝、明朝到清朝这整个武术最辉煌的时代去考查。详细资料考证与历代门人口述记载
文圣拳
由明末清初著名民间宗教领袖八卦教(五荤道或收元教)创始人刘奉天(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五年,故于康熙三十二年,即1617—1693,名璿,字佐振(佐宸),号车鲁,一些史籍上也记载为刘凤天、刘風天、刘多臣、刘佐臣、李廷玉,山东省单县黄岗镇刘老家刘小楼村)与弟子离卦之主郜云龙(“武圣人”也称“透天真人”,河南省商丘人,生年不祥,应为明末清初人)文武功法合一共同研创。据传刘奉天是唐朝李元霸后裔,出身书香门第,幼读私塾,饱读经书,聪颖过人,通晓易学、儒学、道学、佛学、兵学等传统文化,对道家导引、吐纳长生术有深厚造诣,功夫修为已达自然之化境,以文功静坐修炼为主。另据传郜云龙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后裔,他先人因宋朝灭国后而隐姓埋名改为皋姓,郜云龙亦称皋难国。“难国”是讲有国不能复之意。他在加入八卦教前,已精通祖传三十二式长拳(又名老红拳,老洪拳),以及跃步奇枪、大杆子等器械,尤以外家功夫见长。刘奉天与郜云龙师徒两人将各自所修功夫绝学的文功与武功,合二为一,共同研创了一套“内含阴阳五行八卦的内家拳法”,时称“
文圣功
”。
文圣功
也是古时道士隐迹山林修炼长生之道的功夫,后与中国民间宗教八卦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文场与武场合一的武学文化。文场主要指文功静坐修炼之法,武场即指拳架、器械功夫。
文圣拳
以文功静修为主,文武兼修,以文助武,以武促文,文到武成。重要修炼经典有《五圣传道书》(亦称《五女传道书》)、《禀圣如来》、《锦囊神仙论》、《八卦八书歌》和《六甲天元》等,已失传的武林秘笈是一部“太阳真经”,也称“无字天书”。郜云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间宗教领袖,离卦教之主,号称“透天真人”。清时传经布道,弟子门徒众多,均拜“南方离宫头殿真人郜老爷门下”。他又是武术修炼大家,一代武林宗师,被奉为“
文圣拳
第二世先祖宗师”,著有
文圣功
“拳经”、“枪经”、“刀经”等。目前唯有“拳经”《
五步架
论》流传于世,其“枪经”、“刀经”经典已遗失,或仍隐秘民间。历史上文武功法成就者颇多,他们文武兼备,文韬武略,功夫深厚,忠信大义,义薄云天,传经布道,气吞山河,“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具怀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之功,通天遁地之能,功夫修为臻达化境,号为”真人”,具玄妙神通,阴阳不可测知。
文圣拳
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武学文化博大精深,兼容百家,包容万象,功夫体系文武合场,历史文化渊源久远。古之圣功者,混沌开天,无极大道,阴阳大法,圣贤之学,帝王之术,天下武功之母也。它的源头可明确于明末清初与唐宋,但向上可追溯至开天辟地之盘古氏,以及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帝和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它文化的渊源具有中华民族的源头性。
文圣拳
武学通百家之术,奥秘无穷,河洛文化是
文圣拳
武学的重要源泉之一。它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文化、兵学文化、人文精神、医学理论、人体科学、道德伦理、艺术美学等学科文化的凝练和浓缩,在中华传统武术宝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伴随着冷兵器时代马上作战搏杀功夫发展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古代兵家文化内涵,是兵家文化在武术功夫中的集中体现。“兵”者武也,“武”者技击也,“古来习拳知兵法,不知兵法莫练拳。”武术与军事可谓同源之水、同本之木,在历史长河中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促进与发展,军事战争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与变革,武术也充实和丰富了军事技术与战术的形式与内容。武术与军事武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吸引,共同发展,在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之间发生着相当巨大的影响。一般古代兵法对武术文化的渗透与促进更多地反映在战略战术指导思想与谋略智慧等基本理论上,很少涉及到武术的训练与技击技法。但产生于明代的《纪效新书》、《练兵纪实》﹑《武篇》﹑《耕馀剩技》等,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拳术﹑器械的流派、沿革、动作名称、特征、运动方法和技术理论等;他们在武术理论中融化有不少兵家思想,增加了武术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对武术理论、武术实践的指导。特别是戚继光《纪效新书》在理论上总结了过去的习武经验,运用武术进行军事训练取得了赫赫战绩,写下了武术理论上继往开来的光辉一页;这也是戚家军练兵的教本,为后世研究武术与军事武艺提供了重要依据。从《纪效新书》看中国武术在与军事训练的结合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同共性、差异性,他的军事武艺训练与武学思想对后世武术发展影响深远。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指明,“拳法似无预於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开篇宗义提出了武术与军事的关系与观点。戚继光强调武术对提高军队成斗力的重要性,并建立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武术训练的高质量完成。他注重军阵战场实用之效,尤其是重视战场交战中武技的各种兵器配合使用,长短兵器结合,冷兵器与火器结合,发挥杀敌最大效能。要求每个士兵都要能够掌握长短武器,认为这样不仅能抵抗百步之外的敌人,而且能在近距离上彼此连接,互为补给。在两军交战,大枪一类长兵器以及弓弩等远程武器更为适战场使用。在打法上,所有技击法门都必须配合阵型和听从将领指挥,纪律不明,绝对不能像个人演武般自由。《纪效新书》作为一部重要的兵书著作,证明了“一人敌”与“万人敌”之间的实际差距,也反映了普通武者与将士之间的不同处境,以及“开大阵、对大敌”的军阵群斗与民间武术小规模的“私斗”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之类个体性格斗的差异性。戚继光的武术练兵思想,对武术的军事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将武术与军事训练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武术练兵思想体系,对后世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文圣拳
拳势来源于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是在太祖长拳基础上创新发展演化而形成的独立内家拳种。历史上门内也将
文圣拳
称之为“赵家拳”,即源自于宋太祖赵匡胤所传之“太祖长拳”,亦称“老洪拳”;大枪源自于杨家枪,同时深得“戚家枪”枪法之精妙。历史上
文圣拳
被誉称“保朝之拳”,昭显出该拳法的神勇实力与墨家的正义和儒家的忠义思想等文化,特别它在明代东南沿海抗倭战争中,太祖三十二势长拳、杨家枪、戚家枪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圣拳
是与《纪效新书》具有紧密联系的重要拳种之一,主要表现在拳势与器械功夫的延展性、相通性,以及与大枪、剑经理论及武术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实战理念上,《纪效新书》武学思想与军事武艺训练思想对
文圣拳
武学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文圣拳
的定势与影响力在清代早中期就已名震武林,据杜氏家谱记载:“清乾隆年间杜恒信,分支始祖延明公之十五世孙,现嘉祥县黄垓乡井庄村,他自幼习文练武,集三大名拳取之精华,完善充实传统杜家拳,苦练功成,他严遵师训:‘守武德,孝祖先,居安业,不涉政’,为追求拳术境界更高,游四方以武会友,招牌上写:“脚踢黄河两岸,拳打南北二京,胜吾为师”。时被晋、冀、鲁、豫、皖武术界称拳师,弟子八百,名扬四方,誉贯五省,乾隆黄帝命刘墉亲到家访,诏入朝即敕封五品大员御前侍卫,他以严遵师命为由婉言谢绝。至今家中后人还珍藏着刘墉访诏时留下的古物。”足见
文圣拳
在当时朝廷与民间的影响力。
文圣拳
历史上因与八卦教秘密结社和“反清复明”的联系,遭到清廷的残酷镇压与迫害,所以只能在民间隐秘传承,传承者只能偷偷练拳,这也严重影响了其传播与发展。后世
文圣拳
弟子严遵门训“五戒”,即:“脚不踏是非之地,眼不观花红柳绿,手不取不义之财,口不传他人是非,耳不听闲言碎语”,以及“不惹事,不生事,自然无事”的信条,不事张扬,淡泊名利,暗自在民间传承武艺;再者填表升册过堂入门弟子入门时要发宏远大誓,遵循“法不传六耳”、“功不传非人”的规矩,在传承上规矩要求甚严,社会多以闻其名,而难以见真面目,故世人对之也知之甚少。清代由于民族矛盾尖锐等原因,秘密结社组织盛行,练拳习武是这些组织共同的特点之一,这对民间武术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本上,很多民间武术尤其是一些注重内练的新拳种不断出现并迅速发展。八卦教是清代秘密结社组织的重要代表,历史上很多民间武术与清代八卦教秘密结社习拳练武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一些拳术和门派的武林宗师也加入八卦教或受其宗教文化影响,而参加“反清复明”起义与十九世纪末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一定意义上说,八卦教习练拳棒传统与活动在促进清代民间武术的繁荣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八卦教镇教功法的
文圣拳
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除了边关卫所,武术也在腹里民间普及开来,武术家北上南下,拜师求教,研讨武艺比比皆是。明清以来,中国传统武术基本都与《纪效新书》有一定的联系或受其思想文化影响。宋代以前,中国武术基本上是以刀、枪、剑、棍、拳来分门别类,至明代,武术开始形成流派或门派,即在拳法和器械中有了不同风格、特征与内容的若干派别。诸家拳术与器械技术体系与门派大量出现,拳械谱歌诀与相关武术的著作不断问世,特别是《纪效新书》编制了“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的拳法三十二势,说明了枪、棍、拳、刀的各种诀要,对总结和发展古代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认为“大抵拳、棍、刀、枪、叉、钯、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指出“其拳也,为武艺之源”,并大力提倡“各家拳法兼而习之”,以达到“上下周全”、“首尾相应”的全面武艺技能。戚继光的这些武术思想,对中国武术和军事武艺训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在军事武艺训练方面的思想与之同时期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有共同之处,都主张武艺训练从实际出发,重实战,讲实效,反对“花法”、“虚套”,提倡“对打”、“对练”,反对脱离攻防的“单练”。尤其强调士兵体质全面训练,主张“练心之力”,“练手力”,“练足力”,“练身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因材授器”等原则。这种既强调体质“全面训练”,又主张“因材授器”,因人而宜,把古代武艺训练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这是对中国武术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戚继光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创新,如杨家枪法、倭刀术、藤牌刀术、狼筅术等,并根据缴获的倭刀谱残本及与倭寇战斗的经验和自身高超的武艺,研创“辛酉刀法”。在明朝以前鲜少各家拳术门派的记载,明朝唐顺之《武编》、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郑若曾《江南经略》、茅元仪《武备志》、程宗猷《单刀法选》、吴殳的《手臂录》等著作都为当时的武术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和说明。《纪效新书》收录了《杨家六合大枪》、《剑经》、《三十二势图决》等器械拳谱,是明代武术谱系化和理论化过程中的重要著作。
《纪效新书》是由中国明代之武将戚继光(1528—1587)所编纂的,在十八卷本之十四卷“拳经捷要篇”中记载了16家的拳法:“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在唐顺之《武编》中也记载了温家七十二行拳,其中记述了温家拳拳势名称、招法使用原则与具体用法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当时的手搏称为白打、角拳、搏击、打拳等,十分注重对打的技术与训练,当时武术套路中周旋左右,闪展腾挪的走跳也越来越多,也就是表演性的武术套路。一般武术家都反对这种不实用的“花拳”,强调拳术必须能实用,“既得艺,必试敌”。郑若所著的《江南经略》提到十一家拳法,即赵家拳、南拳、北拳、西家拳、温家钩掛拳、孙家披掛拳、张飞神拳、霸王拳等,虽然各家拳法很多,但多是专长一种特殊技法为主,如赵太祖长拳多用腿、山西刘短打用头肘六套、长短打六套用手用低腿、李半天之腿、鹰抓王之拿、唐养吾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等。戚继光总结各家之长,兼容百家之术,在原宋太祖三十六势长拳基础上,汇成“戚家拳”三十二势,综合了踢、打、跌、拿等技巧,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与研究价值。明代著名武术家程宗猷在其著的《少林棍法阐宗》中说:“古人制艺必立意,吾人资性各有所长,岂可尽废。惟杨家枪、太祖长拳、绵张短打、孙家阳手棍、少林兼枪带棒,乃五家不传。苟能习练精熟,得其心印,余可敝帚弃之矣。”从明代军事与武术著作中,可见宋太祖长拳在当时已极富盛名。武术与中华文明同步起源,最早从先人为了生存与野兽搏斗,个体与个体争执时打斗,以及部落与部落的群体战斗中不断积累形成的搏斗技术。古书上记载蚩尤“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这应该说是一种最早角力术的开始。《庄子·说剑》记载“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此说明中国剑术在两千多年前已盛行并已具备高深的理论体系。中国武术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它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一般认为,明朝以前所查知的资料多属于军事武术,而民间武术或是所谓的武术运动是在明朝才逐渐完备。武术发展在明代是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为武术发展提供有力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军旅武术不断流入民间而形成民间武术,使武术的功能也愈益多样化,摆脱了以军阵冲杀格斗技术为主体内容,以兵器实用技法为训练主导的单一军事目的。民间习武与军事武艺的双向交流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此时期民间武术,接受了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的逐步渗透,从而也促进了明代武术理论及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先于《纪效新书》出现的触及武艺之技法的兵书有很多,但《纪效新书》是唯一将武术与军事技术有机结合的典范,它使用了很多拳谱与拳势及器械架势绘图,从比较具体展示武术之动作技法的意义上说,它也是一部十为珍贵的古代武学典籍。《纪效新书》约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初刻本是十四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增补,作成了十八卷《纪效新书》。戚继光晚年的1584年又将此前版本加以修改、提炼、归纳、综合,并总结和加入新的军事实战经验而形成另一部十四卷本《纪效新书》。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针对倭寇的武技优势和惯于以长刀“人自为战”的特点,吸收具有日本刀特性刀法之长,同时在民间挖掘整理长刀技法与形制的基础上,研著克制倭刀的长刀制《辛酉刀法》。后在“戚家军”中列装了长刀,并在《纪效新书》中详尽地记述了长刀的功用与形制(其中戚继光所用计量单位为周尺,六尺五寸,通长约150cm)。针对当时倭寇中盛行的剑术《阴流》,加紧训练士卒,武技较倭寇高一筹,故在平息浙、闽、粤沿海倭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重视长柄刀、大枪、短柄长刀,腰刀、镗钯、马叉、狼筅等兵器运用,创造了以长短兵器结合、冷热兵器混合使用为特点的“鸳鸯阵”战法,并以之强化训练士卒,使之掌握真正适用于军阵的战斗武艺。在《纪效新书》中收进了不少包含武艺的内容,如卷十《长兵短用说篇》、卷十一《藤牌狼筅总说篇》、卷十二《短兵长用说篇》、卷十三《射法篇》、卷十四《拳经捷要篇》等。戚继光在总结明代以前各家武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创造的枪术二十四势、枪术对练十四势、藤牌(加刀、标枪)八势、狼筅六势、拳术三十二势等武术套路,这都是对几千年来武术实战经验的科学总结。《纪效新书》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自孙子以来我国古兵书中历来强调的军事原则;另一方面又结合当时的形势,致力于创新具有实用意义的战术与技法,用来指导御倭战争,它在中国军事史和武术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将军队战法和武艺训练有机地结合,将军事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在总结前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发展,对当时及后世武术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
二、
文圣拳
武学与《纪效新书》的联系
《纪效新书》是中国明代以军事训练为主的著名兵书,由抗倭名将戚继光著。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将门出身,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9岁写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爱国诗句。21岁考中武举。后历任署都指挥佥事、都司佥司、参将、副总兵、总兵、都督同知等职,曾在浙江、福建、广东、抵御倭寇,后又在北方长城一线戍守抗击蒙古骑兵。他是杰出抗倭将领和民族英雄,是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武术家、书法家和诗人,戎马四十余载,身经百战,深谙兵法,有丰富的募兵、练兵和治军作战的实践经验,深得武术的精髓,具有很高的军事理论修养,在军事作战以及平常的士兵训练上,都对武术给予高度的重视。《纪效新书》(十八卷本)是戚继光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前后于浙江任参将时写成的,是对明以后中国军旅与民间武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的经典性著作。全书分总叙一卷和正文十八卷,近八万字,附图250余幅。《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内容通俗易懂,具体实用,既反映了明代军事管理、军事训练和军队作战的特点,又体现出戚继光深邃丰富的军事思想,是他研究古代军事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他制定的在抗倭战争中练兵作战的指导原则。戚继光撰写了两部重要兵书即《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书都是他练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军队的教本,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和地位,被收录《四库全书》,占古代军事著作的十分之一。《纪效新书》对后世武术影响深远的是刊刻在前的十八卷本,共十八卷,卷首一卷。卷首包括“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纪效或问”三篇。正文分:束伍篇第一、操令篇第二、阵令篇第三、谕兵篇第四、法禁篇第五、比较篇第六、行营篇第七、操练篇第八、出征篇第九、长兵篇第十、牌筅篇第十一、短兵篇第十二、射法篇第十三、拳经篇第十四、诸器篇第十五、旌旗篇第十六、守哨篇第十七、水兵篇第十八,共十八篇十八卷。《纪效新书》全书几乎囊括了从选兵、编伍到练胆气、号令、技艺、营阵,及实战演练、守城哨探、选将、练将等军事训练活动的方方面面,水陆兼具,洪纤毕备,相当于一本完整的军事操练手册。《纪效新书》命名的缘由,按作者自己解释为:“夫曰纪效,明非口耳空言:曰新书,所以明其出于法,而不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戚继光创造出的拳术和各种兵器格斗术,都是根据实战研究和磨练得出来的,没有多余的动作,讲的是狠、快、准。练拳杀敌要兼习各家,练完会用,达到《孙子兵法》中的“常山蛇阵法”一样,“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用法要求“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博记广学,多算而胜。”练拳要学以致用,“既得艺,必试敌”。
文圣拳
从它拳势架式、主要器械以及指导思想等方面都与《纪效新书》有着相通之处,名具特色,又相互贯通。研究
文圣拳
与《纪效新书》的联系,对于进一步丰富
文圣拳
武学文化内涵,夯实武学理论基础,以及促进技术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
文圣拳
与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纪效新书》作为军事著作,蕴含了丰富的武艺内容,也是研究明代武术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是对古代拳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对明清拳术的发展影响很大。曰:“拳法似无预於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故存於后,以备一家。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故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博记广学,多算而胜。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虽各有所(缺)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於人,此不过偏於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旋,无有不胜。大抵拳、棍、刀、枪、叉、钯、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由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今绘之以势,注之以诀,以启后学。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余在舟山公署,得参戎刘草堂打拳,所谓犯了招架,便是十下之谓也,此最妙,即棍中之连打。”戚继光为了训练士兵作战武艺,综合各门各派拳法,博采众长,“择其善者”三十二势,首创性地写入军事理论之中,亦称“戚家拳”。据民国七年(1918)上海大声书局出版的《拳经》一书,在卷二中载有宋太祖长拳三十二势图,从拳势名称、动作顺序看与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三十二势基本完全相同,惟其中部分动作、手法、步法有所差异。此《拳经》与《拳经捷要篇》中所载的三十二势皆为宋太祖长拳。《拳经捷要篇》虽文字简短,但是戚继光在广采博取众家拳术的基础上综合融贯而成,即所谓“绘之以图,注之以诀,以启后学。”拳术是器械功夫的基础,只有拳法有一定水平才能牢固掌握其他器械习练。戚继光将戚家拳作为一种训练士兵身体的基本功,将之作为士兵军事训练的基础课,重视武术在军事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武术训练对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
宋太祖长拳,古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亦有称三十六势),亦称做“太祖拳”,此拳据传是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太祖长拳应源于宋太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势长拳。它是数千年来中国古武术文化的缩影,它承接了数千年的古武术精华,见证了自宋代之后历代武术发展演变。考证、研究宋太祖长拳对于武术史及传统武术的研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戚继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之第十四卷《拳经捷要篇》,一般简称《拳经》,有文字,有图势,从理论到实际技术,结构严整,言简义赅,是我国武术史上目前发现最早的以图文并用形式记述下来的拳谱。《拳经》在流传过程中由军伍入民间,在与其他拳术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再经习武者的经验改造,如雨露般浸入各派的武学体系之中。清代康乾时期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成熟期,武术理论亦达到鼎盛,各派武术除从《纪效新书》、《武编》等兵书典籍以及明代兵艺中吸收养分之外,又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相结合,对武术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此时期的
文圣拳
(
文圣功
、
五步架
)、六步架、红拳、洪拳、太极拳、形意拳、螳螂拳、八极拳、通背拳等等传统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均受其影响。“拳经捷要”记有“宋太祖三十二长拳、六步拳、猴拳、温家七十二行拳”等十多家名著于时的拳种,而无少林拳,只载有“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中国拳法流派繁多,虽有百川一源,有直传、再传之议,亦具同化旁出新生崛起之别。明典籍中载有“红拳”而无“洪拳”,可以着出洪拳乃后生拳种。据
文圣拳
门内四百余年来代代相传的说法,拳势传自于宋太祖赵匡胤所传的老红拳(或老洪拳),即太祖长拳三十二势,而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又源自于太祖长拳三十二势。《拳经》三十二势与太祖长拳三十二势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继承与发展。《拳经》三十二势又称“红拳”或“洪拳”。《国技略论》中又有“‘以红拳亦洪拳’传误尔”的记载,但与戚氏三十二势拳法,又似一脉相承。《清稗类钞·技勇类》中载有“大小红拳”。老红拳与大洪拳在清代
文圣拳
门中是通用的名字,如今在河南永城、安徽涡阳的传承仍将
文圣拳
称“大洪拳”,并以“大洪拳”拳种名称申请国家非遗文化项目。在永城称“大洪拳”距今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纪效新书》成书之后便在军队中流传,对军事武艺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末清初时代更迭之际,明军军中武艺流入民间,一些秘密反清组织与教门开始修习此中拳术。各种秘密结社的武术活动随着组织地区的发展,所习武术必然会引起其原有结构和风格特点的演变,促进了各拳种或流派武术的交融与发展,从而也促进了一些新拳种的出现。八卦教习武传统由来已久,最早记载八卦教习武活动而引起清政府密切注意的是在雍正年间,雍正六年(1728)的一道上谕中说:“闻卦子匪类隶籍于江南之庐、凤及河南、山东、直隶、山陕地方,其男妇皆习拳棒技艺”。所称“卦子匪类”,即指八卦教徒,其时已分布数省。清时几乎所有的民间武术都与八卦教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八卦教习武术活动为促进中国民间武术的交流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作为八卦教内传功法的
文圣拳
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圣拳
第二世先祖宗师郜云龙在与师父刘奉天共同创拳时,已经精通祖传太祖三十二式长拳,郜云龙将马上所使用的大刀、大枪、硬弓等作战功夫融入太祖长拳三十二式之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以马上作战功夫为特点的拳法,即
文圣功
,时又称“
五步架
”。
文圣功
以枪法、刀法、硬弓及锤法等器械功夫化为拳法,其架式从“跃步奇枪”、“大杆子”、“文圣关公大刀”、“硬弓”及威锤等器械功法中演变出来,“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脱兵器为拳,使拳法与器械功夫融为一体,自然的合二为一。头趟架拳法精妙,中正安舒,式式相承,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连绵不断,遇敌制胜,变化无穷,演练时“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文圣拳
四大先祖宗师刘奉天(1617—1693)、郜云龙(?——)、杨四海(1714—1786)、杜恒信(1754—1838))都是内丹修炼大家,又是武林宗师,号称为“真人”,也昭示他们所传拳势功夫与丹道修炼有紧密的联系。
文圣拳
深得《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传统功夫之精要,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说法,是道家功夫在中华武术中的重要体现,也是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内家拳法。拳势意理深奥动作简单却难学难懂,要求千学万练天数思考,学练规律为“一年二行家,三年四年是篱笆,五年六年不会练”之过程。
文圣拳
架式名称均以大枪、大刀、硬弓、威锤功法架式名称而命名,如托枪式、创枪式、抽枪式、格挂枪式,托刀式、立刀式、杀刀式、截刀式、劈刀式、威锤式、拉弓式、抖弓式等等,充分地将长枪的拦拿扎,大刀的八方劈刀,硬弓的弹抖穿透劲等在拳法中表现出来。它集马战与步战功夫之长,马上与马下都可以实战,是中国武术中马战与步战功夫有机结合的代表,拥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的实战功能,成为中华武术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的拳法。
文圣拳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具有独立的武学文化体系,在中华武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佛教武学、道教武学,以及民间宗教武学的中国民族宗教武学的三大体系之一。
文圣拳
功夫是历史上一部数百年秘密传承的武功秘笈,几世纪震惊朝野的民间宗教武术功法,历史上民间有“
五步架
子、白莲教,皇上听了听一跳”之说,其与白莲教齐名,足见它在朝廷与民间的影响力。
文圣拳
是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集大成者,武学文化内涵深厚,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天下第一拳”,“中华武林绝学”,在中华武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博大精深的武学文化,堪称“中华武学之魂”。
文圣拳
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最好诠释,具有龙的品质、气质和精神,在中华武术中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龙拳”。
文圣拳
在清代发展中,进一步将易学、儒家、道家、佛家、墨家、兵家、中医学,以及儒释道三教合一等文化渗透到武学之中,将儒家的修德、道家的和谐、佛家的慈怀,墨家的侠义、兵家的谋略等文化融合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养生性,显示出中国文化恢弘、大气、高雅、含蓄、包容、中正、平和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了
文圣拳
武学文化内涵,形成了完整独立的武学文化体系。
文圣拳
是中华武林中之大乘功法,一部古老中华武学的修炼大典,内含丰富的玄学文化,河图络书、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九宫八卦、丹道修炼、奇经八脉、奇门遁甲等是
文圣拳
武学理论精髓之根本所在。它是一部练气与练力于一体的气力架功法,道家的导引吐纳术是其重要的修炼法门,它也是古老而鲜为人知的内外兼修的拳种,经过四百余年的发展,其文武合玚的武学文化在中华武学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武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武学文化。由于
文圣拳
在历史发展中,与民间宗教八卦教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民族宗教武学的重要代表,它在此起彼伏的“反清复明”起义和十九世纪末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与促进中国民间武术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古时武技武艺的产生多是起于征战,武艺多以兵械为主,而拳法为辅。军旅格杀的武艺技术流入民间,根据用途、环境的不同又发展演化出各种民间武术流派;而历朝历代又多有民间习武的达者在军营授艺,可见古时军旅武艺与民间武技是相互影响的。军旅武术和民间武术由于性质、用途的不同,在指导思想与技术细节上存在差异性。戚继光提出练拳以“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作为基本功的训练目标。拳为武艺之源,学习器械之类,都需由拳法活动身手。《纪效新书》重视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认为:“器械不利,以卒予敌也;手无博杀之方,徒驱之以刑,是鱼肉乎吾士也。”(《长兵短用说篇》)书中以大量篇幅记述了各种兵器的制造、形制、样式、作用、习法等。并对长短兵器的使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长则谓之势险,短则谓之节短。”(《长兵短用说篇》)主张长兵短用,短兵长用。“其短用之法,须手步俱要合一,一发不中,缓则用步法出,急则用手法缩出枪杆,彼器不得交在我枪内,彼自不敢轻进,我手中枪就退至一尺余,尚可戳人,与短兵功用同矣。”《纪效新书》中还记述了戚继光就地取材而发明的新兵器“狼筅”,即用节密枝坚的竹子削制而成的一种兵器,戚继光称其为“行伍之藩篱,一军之门户”(《牌筅篇》)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的第十四卷《拳经捷要篇》即《拳经》在武术界拥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从来被拳家尊之为“经”,乃是探研中国武术源渊流别的必读之书。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反映了明代军事训练和作战特点,同时也反映了火器发展一定阶段上作战形式的变化,成为明朝军队热兵器化的佐证,具有较高的军事研究价值。该书对朝鲜、日本的军事及武艺发展亦有深刻影响,它们并将其当成教科书加以学习研究。该书在明朝万历壬辰战争时期传入朝鲜和日本,被奉为军事科学经典大量刊印。先行传入朝鲜的是十四卷本,朝鲜以之为基础编撰了《武艺诸谱》;十八卷本其后传入,所载《拳经捷要》篇被朝鲜摘抄成《拳谱》,其武艺内容被全盘吸收,编撰格式被模仿借鉴,武艺思想被继承发扬,对朝鲜传统武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经修订完善后辑于《武艺诸谱翻译续集》,成为朝鲜汉文武籍编撰的重要参考,是朝鲜体认中华武艺精髓与奥义的上源活水。直至康熙六年,朝鲜仍以国家名义颁行《纪效新书》,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
(二)
文圣拳
跃步奇枪与杨家枪、戚家枪的联系
文圣拳
门内常说:“杨家的枪,赵家的棍,夫子(关公)大刀不用问”,一句话道出了
文圣拳
器械功夫的主要渊源。跃步奇枪是
文圣拳
代表性大枪功夫之一,几百年来秘不外传,只有入门者才能习之,视为本门“看家”本事。该枪法完全是以阵战实用为目的,无任何花式,着着致命,有“文圣奇枪绝天下”之称,也称“绝命枪”。“奇枪”也指“骑枪”、“齐枪”或“戚家枪”,是冷兵器时代马上作战使用的大枪功夫,共有六路,三十六式。跃步奇枪来源于杨家枪,同时深得“戚家枪”之精髓,是古代马上大枪作战功夫的精华,有“百兵之贼”之称。枪杆为稠木,实际中枪长度一般依据使用者的身高而定,立身站直,把手举起后手指尖的高度;枪头五至六寸,棱扁如荞麦,前头尖锐,用于透刺。跃步奇枪有“一枪定乾坤”之称,代表性的有六枪,扎喉,扎肋扎胸,扎裆扎膝,扎腿扎脚,扎虎口,霸王别姬等。该枪是古代军事用枪法,是兵枪战场武艺,适用于两军对垒,枪法系统完整,精妙实用,自成体系。《武经总要》里的骑兵用枪,叫“骑枪”,共有八枪,拦枪(上下),拿枪,劈枪,挑枪,拨枪,闯扎枪,穿指挑枪。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其训练士卒的“戚家枪”即源自于杨家“梨花枪”。
杨家枪是一种古老的枪术,相传为南宋末年红袄军首领山东青州杨妙真所创,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亦名为“杨家梨花枪”,具有很强的技击性。杨家枪被武林界公认为第一名枪,因舞时如梨花摇摆,又名梨花枪。《宋史·李全传》载,杨妙真的杨家梨花枪法精妙非常,杨曾自诩:“二十犁花枪,天下无敌手。”也有人说杨家枪是宋代抗金名将杨再兴所创,但明程宗猷《长枪法选·长枪说》写道:“器名枪者,即古之丈八矛也,其法遵杨家,然未稽杨之为何时人也。”清初武术家吴殳也说“杨家枪、沙家枪、马家枪,其人不可考。”(《手臂录·自序》)。杨家枪为何人何时所创,尚无定论,还有待考证。但是杨家枪在明清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枪术流派,确是有据可查。明朝何良臣在《阵记》赞之曰:“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宜,锐进不可当,速退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也。”戚继光更是对其推崇备至,称为枪法之始。明代枪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王沂《续文献通考》云:“枪之家十有七”,其著名的枪法流派有:杨家枪、马家枪、李家短枪、沙家竿子、石家枪、峨嵋枪、少林枪、汉口枪等。尤其是杨家枪法,流传广泛,备受推崇。杨家枪此时名声已很大,被誉为最上乘的枪法,明代兵书《武编》、《纪效新书》、《阵记》等书均有记载,在当时山东、河北等地广为流传。杨家枪手执枪根,出枪甚长,且有虚实,有奇正。进其锐,退其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讲究手要急,眼要快,一得手后便一戳,敌方一失势便无再复之隙。杨家枪基盘在两足,身随其足,臂随其身,腕随其臂,合而为一,周身成一整劲。戚继光《纪效新书》:“枪法之传,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成尚之,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有得其奥者。吴殳在《手臂录》中进一步指出,“杨家枪,学之易,用之利,大有益于行阵”。 戚继光师杨家枪法并加改进以教士兵,作为军事训练的内容,用这种枪法教将士,效果显著。在《纪效新书》中把枪法绘成二十四势图解,计有:夜叉探海势、四夷宾服势、指南针势、十面埋伏势、黄龙献爪势、边拦势、铁翻竿势、跨剑势、骑龙势、白猿拖刀势、琵琶势、买猫捉鼠势、铺地锦势、朝天势、铁牛耕地势、滴水势、泰山压卵势、美人认针势、苍龙摆尾势、闯鸿门势、伏虎势、推山塞海势、鹞子扑鹤鹑势、太公钓鱼势。杨家枪,杨妙真传之于前,戚继光发扬于后,遂成为我国著名的枪法。这二十四势,这对研究和习练古代大枪功夫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文圣拳
跃步奇枪虽有三十六式,但重要的只是几枪,招式简捷,但变化无穷。曰“五锁转连环,一转身中平枪为首,二转身十字枪当先,三转身剥枪为和,四转身安膝枪,五转身白牛转角。”又曰“金猫扑鼠,鹞子扑鹌鹑,燕子夺窝,凤凰单展翅,柳叶分眉,鲤鱼穿腮,倒打紫金冠,翻枪按枪,双龙入洞,霸王别姬”等。杨家枪谱云:杨家枪法世称雄,前手正后手硬,仰手合手都有空。去似箭回如线,手急眼快扎人面。舞花枪,眼花撩乱。锁喉枪,鬼神难挡。回马枪,神仙难防。怪莽翻身,梨花盖顶,乌龙翻江出海滩。绣女穿梭奔日月,金门石开抢中皖。要问此枪名和姓,七郎八虎守边关。枪法是中华武术绝技,与剑法密切相连,然剑法则是枪法的变种,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内家剑法纯是枪法,剑法中武当剑诀有一句“若把剑来当刀用,笑死三丰老剑仙”。跃步奇枪秉承内家功夫的阴阳之理,以根劲为基础,化发一体,功防一家,有不败之能。拳谚讲“身体不整,用杆校”,内家拳里的拧、裹、缠、抖、弹、崩劲,都可以通过大枪的练习而深深的体会到,亦说明大枪在拳术中的妙用。抖大枪要求用丹田的内气、周身之劲力,力由脊背发出,使周身松沉之气和力量贯到杆头向前抖动。练习要领为精神集中,身体中正,身体与枪要成一整体,做到身灵、步活、手合、劲整,经长期不断习练,可使习练者内劲大增,劲整浑圆,力达杆尖,枪身合一。练习大枪主要依赖人体臂膀、腰膀和手掌、指抓力以及下盘腿部根基的稳固力。只有上下协调一致并结合枪法“三尖”、“四平”、“六合”的基本特点才能将枪法技术表现出来。练习大枪要掌握和达到一定的耐力功夫,练习下盘腿部根基的稳固力和手掌、指抓耐力功夫,基本方法有马步提抖石锁、马步千斤卷、马步与移动步抛接沙袋、捏抓铁球等。练习臂膀、腰胯耐力功夫的基本方法有抖牛皮筋、拧转石橹、抓泥锁等。
文圣拳
代表剑术“龙凤剑”(亦称“阴阳剑”),剑分雌雄,功分阴阳,称雄武林。该剑术深得“俞氏剑经”之精妙,颇得其要法,同时该剑术还配有暗器“口吐钢珠”功夫,急时可用丹田气口吐钢珠击打敌面门要害,称“五雷轰顶”,此暗器非与歹人不得已而用之。但文圣龙凤剑法随“人亡技失”,多已失传,十为可惜。跃步奇枪是
文圣拳
门的看家本事,传承甚为保守,历史上只有入门弟子且武功上乘者方得传授,因着着致命,习练时危险性大,故功成者少。历史上山东省嘉祥县黄垓镇井庄杜家传承人、郓城县张营镇二十里铺侯家传承人、汶上县南旺镇宋庄宋家传承人等跃步奇枪名震运河两岸。
俞大猷(1503一1579),戎马生涯47年,民族英雄,为抗击倭冠保卫祖国领土立下了赫赫战功。俞大猷是明代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武术家,军事家,有“俞龙戚虎”之誉。俞大猷还是一代武术名家宗师,如今闻名的少林棍法就来自于他的传授改进,撰写武术专著《剑经》,戚继光称之为“千古奇秘”,并把全文收入于《纪效新书》内。俞氏《剑经》内容包括“剑(棍)”、“射”、“阵”三法,认为“棍为艺中魁首”。在《剑经》自序有云:“予学荆楚长剑,颇得其要法”,并谓“荆楚长剑”或“长剑技”,皆指棍和棍法而言。更明确指出:“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耙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武术宗师“戚虎俞龙”都非常重视杨家枪的训练。而戚继光更是将杨家枪视为“看家”本领,并在抗倭实践中,发展出自己的戚家枪32式。《纪效新书》对杨家枪的评价:“故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俞大猷在他的《剑经》中对杨家枪给予高度评价说“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杨家枪法,其中阴阳虚实之理与我相同,其最妙是左右二门拿他枪手法,其不如是撒手杀去而脚步不进。今用彼之拿法兼我之进步,将枪收短,连脚赶上,且勿杀他,只管定他枪,则无敌于天下矣。”古代武艺,是古人安身立命、杀敌立功的技能。古代战场上,坚固的铁甲和高强的武艺是杀敌自保的基础,短兵相接的肉搏时靠的是武艺高低,而武艺攸关性命,来不得半点花式与虚假。今天的杨家枪法,仍然多有传承,各门各派,尤其是民间宗教武学的
文圣拳
、少林各门派、查拳、华拳等武术流派中,都有杨家枪的传承。古代的枪分为花枪和大枪,作为众枪之王的枪主要是指大枪,而大枪又主要是指六合大枪。以前六合大枪也称杨家枪,后被改称六合大枪。先贤称习枪为“持龙”之术,枪如游龙。六合大枪作为明代以来的枪法正脉,也是
文圣拳
的重要器械功夫。
(三)
文圣拳
大杆子(文圣六合大枪)的特点
文圣拳
大杆子,也称“文圣六合大枪”,与跃步奇枪,长短(枪)结合,形成了“大枪”功夫体系。大杆子装上枪头即为大枪,取掉枪头便是大杆子。文圣六合大枪,又称“五虎群羊枪”,共六路,一路是扎枪,二路是背枪,三路连三枪,四路挂枪,五路盘枪,六路大接攥,计三十六势,攻防千变万化,一思一动变化莫测。大枪以稠木或白腊杆采制,大枪长短有丈五、丈二,长者一丈七八尺,枪把粗如鸭蛋,能盈把为宜,枪头粗如鸭蛋黄。重达八斤左右,枪头一尺有余,一至二斤(持枪中间,平衡为宜)。因一直前扎,又是六趟,故欲称“跑六枪”。六合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在常称的“大杆子”。该大枪渊源于杨家枪,同时深得戚家枪法之精妙,具有独特功法技术特色。“六合”有“内外三合”之意,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肩与胯合,肋与膝合,手与足合为外三合;也指说六种枪法合战之法,即“六合”实际上就是六种主要的对扎枪法。据《耕余剩技·长枪法选》所记载,六合枪中的六合为“一合梨花摆头”,“二合凤点头”,“三合白蛇弄风”,“四合铁扫帚”,“五合拨草寻蛇”,“六合一截,二进,三拦,四缠,五拿,六直”。《纪效新书》中记载的大枪与《耕余剩技·长枪法选》的记载基本相同。戚继光记载的六合枪二十四势,对后世大枪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今之枪技,多源于此”。大枪素称“百兵之王”,很多拳种甚至就直称其拳法是从枪法中化出来的。大枪练法中不仅包含有古传战场格杀之法,具有很强的实战特性,更可于操枪演势之中体会拳法整劲之功,古时多有拳家以“大枪”、“神枪”之名声震于世。明代以六合大枪为核心的步战枪法技术体系开始成形,门派虽多,但主要枪法并无大的差别。戚继光对六合大枪给予盛誉,比较江湖上武人各派枪棍,沙家杆子不够刚硬,罗家枪法又太过温柔,唯有六合大枪刚柔并济、所向披靡、天下第一。明朝各地学习枪法的风气相当盛行,例如:山东、河北的杨家枪,河南少林枪,四川峨嵋枪和陜西沙家枪等。在当时著名枪家《总论军器》记载有十七家之多,每一家都有不同的技法与枪的规格,当时的枪法除了有基本训练(八母:扎、栏、拿、颠、捉、掳、缠、栏)和组合式练习外,也注重步伐的练习(十字步、剪刀步、虚脚步、鸭脚步等)。
六合大枪沉重有力,挥舞起来闪转灵活,运动迅速,炫人眼目。抖大杆子(大枪)的练习是传统武功中求取整体力和爆炸力的重要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也是获得深厚功力的秘传之法。大枪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内家大杆子在以前是“可以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故亦称大杆子为“百兵之首”。枪法主要有:拦、拿、扎、劈、崩、点、缠、绞、拨、挑、缩等。此枪以中平枪为主,子午为杨家老把门,枪扎滚豆之力,里为拿,外为拦,扎枪三尖照,上照鼻尖,中照枪尖,下照脚尖。凡扎枪先学存腰缩骨,后学窄身摇膀,学会圈枪为妙,以赚枪为能。立势有上中下,次分左中右,后有十封十闪,上扎枪随枪就枪、中扎枪缠枪救护,下扎枪提枪为上。硬进防哄下,败势防追兵。中平枪盖世英雄,老把门久战千合。经典招式,拦拿扎、绕步拦拿扎、回马枪、崩枪、凤凰点头、连环枪、夹臂枪、孤雁出群、叶底藏花等。回马枪是文圣大杆子的精典枪法,即《十八般武艺全书·杨家枪之主要动作》:“拖枪是虚,诱敌而退正怀袭取之意,……继以回马枪法,无往而不胜。”《忠义拳图稿本》:“回马枪,如人扎来,我败势往后退,看准枪头即上步换步,照心扎去,再偷一挡,换步一合一扎。”文圣六合大枪基本练法有单人练习与两人对扎练习。对扎练习,即“六合对枪”,一攻一守,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守兼备,历代先师前辈无不在大杆子(大枪)上狠下功夫,以杆(枪)促拳。俗话说:“枪功愈深,拳功愈厚”也。内家拳里的拧、裹、缠、抖、弹、崩劲,都可以通过大杆子的练习而深深的体会到。大枪的神勇全靠内家功夫做底。《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称:“枪是伏腰锁”,即枪离不开腰,枪要借助腰部的力量。练习要领为精神集中,身体中正,身体与枪要成一整体,做到身灵、步活、手合、劲整,经长期不断习练,可使习练者内劲大增,劲整浑圆,力达杆尖,枪身合一。枪以棍为基础,枪如游龙扎一点,棍似疯魔打一片。拳经上讲“圈为枪法之母”,“棍怕点头枪怕圆”,“枪之万变,不出一圈”,枪若发挥威力,需将搬、扣、刺三动一气呵成。大枪上的红缨作用是在实战中扎伤敌人时吸血,避免鲜血流往枪杆时,防止抓握枪杆打滑失手;另一方面舞成枪花迷惑敌人眼睛看不清枪头攻击方向。文圣六合大枪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抖,利用枪杆的韧性,抖起大片枪花,使对方没法闪躲,若器械着之可立刻就会被枪杆崩飞。又因为其本身来源于兵营,所以无论单操对练,都具有简洁洗练、质朴实用的军旅武艺特点。
文圣六合大枪持枪稳活,前管后锁,两手持枪,稳而不死,活而不滑,持枪之势,贵为四平。所谓四平,即顶平、肩平、脚平、枪平。根不离腰,三尖相对,所谓三尖相对即鼻尖、枪尖、脚尖。扎枪要直出直入,须平正灵活,迅速,腰腱劲直透枪尖,势如潜龙出入。扎枪又分为上平,中平和下平,以中枪为法,并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枪法有“三要”:一须身势均匀,二须持枪端正,三须深沉不露。身势均匀,则无倾跌之虚;持枪端正,可免失手依斜之弊;深沉不露,则彼不能知虚实。故善用枪者,枪似紧腰索,扎手无防脚,夺门连三枪,教你无处摸,抖衣须盖面,使你无腾挪,此拿枪之法也。来如风,去如箭,点人头,捅人面,此使枪之道也。因大枪体长,动作幅度大,练习大枪要求身不离枪,枪不离中心。内含九个进法,一进,分进,缠进,贴进,攻进,拱进,哄进,揭进,急进。其次有十七灵神劲:停、领、闪、站、钩、挂、缠、绞、颤、转、随、合、出、入、进、退、杂步。习练大枪要有雄厚的臂力、腰力、腿力和良好的身法与灵敏的步法,如扎枪时,讲究以身步前送,上架时至头顶即回,下压时一磕敌械即回。大枪动作多以功力、实用为主,两人对抗性对扎枪练习,是提高对大枪各种技法的体验和使用。大杆子比较长又粗,重量是一般花枪杆的2至3倍,练习时右手握大杆尾端,左手握大杆的中下端,右手如锁握紧,左手如管使大杆能前后滑动。大杆横在腰前,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两脚距离要比肩略宽。左脚脚尖向外撇,双腿下蹲成半马步。抖杆时要以腰为轴,肩、肘、腕、胯、膝要协调一致,随杆子点的变化而变换步法,抖起来虎虎生风,雄浑有力,整个杆身都在颤动,力量达到杆头。大枪练出了听力,两马相交,兵器一碰,大枪有如灵蛇,顺着对方的兵器钻进,大将杀敌只此一招可败敌。白蜡杆子大枪是有生命的神器,枪有自己的阴阳之理,弯了就要直,直了又要弯,扎了左就往右,劈了前自会去挡后面。练习一定时间的大杆子,臂力和腰劲会与日俱增,对以后练习各种拳势和武术器械是很有必要的。明清以来,马战用枪已不多见,大枪成了步战的主要兵器之一。
八母枪练法是指一切枪术之母的八种枪法,乃枪法的基础技术训练。有上中下三盘圈内、圈外各两枪,再加上吃枪、还枪共八枪。盖枪法变幻虽多,然皆不外此八着之相生。文圣六合大枪深得八母枪练法之精要,并在
文圣拳
拳势功法的基础上,使大枪对练套路更贴近实战和实用性。《纪效新书》卷十“八母枪起手”:“你扎我,我拿枪。你扎我,我拦枪。你扎我脚,我颠枪。你上扎,我捉枪。你下扎,我橹枪。你上扎,我捉枪。你下扎,我颠枪。你枪起,我缠拦下。你扎我,我拿枪。一合先有圈枪为母,后有封闭捉拿,梨花摆头,救护要分明,里把门,外把门,闪赚,是花枪名曰秦王磨旗。我扎你,你拿枪、还枪。我拿枪,我扎你,你拦下还枪。我拦枪,你尽头枪。我颠枪,还枪,你拿枪,还枪。我拿枪,你扎我。我拿枪,闪赚花枪上。你拿枪、还枪,我拿枪。你扎我,我拦下,闪赚花枪上。你拦下,还枪,我拦枪。你扎我尽头枪,我颠枪,闪赚花枪上。你拿枪,还枪,我拿枪,我摇花枪,乃秦王磨旗。二合先有缠枪,后有拦枪,黄龙占杵,黑龙入洞,拿枪救护,闪赚花枪上,名曰凤点头。我缠你枪,你扎我。我拦下还枪,你拦下还枪。我拦枪,你扎我。我拿下,你起枪。我随枪缠拿下,你拦枪。我还枪,你拿下还枪。我掤退救护拿你枪,你扎我,我拦下,我摇花枪,乃凤点头。三合先有穿指,后有穿袖,鹞子扑鹌鹑,救护闪赚,是花枪四面是枪法,名曰白蛇弄风。你扎我,我拿下,闪赚花枪上。你拿枪,还枪,我拿枪。你扎我,我拦下,闪赚花枪上。你拦下,还枪,我拦枪,我摇花枪,乃白蛇弄风。四合先有白拿枪掤、退枪救护,后有白拦进步,如猫捉鼠,救护闪赚,是花枪名曰铁扫帚。我白拿进步,上扎你,你拿枪还枪,我掤退救护拿枪。我白拦进步,上扎你,你拦枪,还枪,我拦枪,我白颠进步,闪赚花枪上,扎你。你拿枪,还枪,我拿枪,我摇花枪,乃铁扫帚。五合先有四封四闭,后有死中反活,无中生有,迎封接闪赚,是花枪名曰拨草寻蛇。你扎我,我拿枪,进步扎你。你拿枪,还枪。我拿枪,你扎我,我拦枪,进步扎你。你拦枪,还枪,我拦枪,你拿下我枪,你枪起,我反拿你枪。你拦下我枪,你枪起,反拦下你枪。你拿我枪,我枪闪过,拦你枪。你拦我枪,我枪闪过,拿你枪。你扎尽头枪,我颠开捉住,你反起扎我,我拦下,闪赚花枪上。你拦枪,还枪,我拦枪,我摇花枪,乃拨草寻蛇。六合一截、二进、三拦、四缠、五拿、六直,闪赚。是花枪,下游场拨草寻蛇,上游场秦王磨旗。一接、二进、三拿、四缠、五拦、六直,大游场秦王磨旗,铁扫子必无路,裙拦枪、伏虎枪、地蛇,破地蛇枪尽头枪,破中平枪中平枪,破中平枪枪中王,高低远近都不妨,高不拦,低不拿,当中一点。”戚继光整理枪技完全是为了阵战实用为目的,他详细阐述了八母枪练法,足见对其实用价值的重要。
文圣拳
作为古代冷器时代马上征战功夫,非常重视器械功夫的训练,特别是跃步奇枪、文圣大杆子、文圣关公大刀的训练,注重战场实战技术,一切从实战出发。《纪效新书》“长枪短用说篇·二十四势”与文圣六合大枪对照研究,枪法的动作名称有一些语句与之相同,后者深得书中二十四势练法之精髓,又独具文圣门六合大枪之特色。金戈那铁马上战场,文圣枪法称英豪,横扫千军如落叶,一枪定得万年朝。文圣大杆子以两人对扎为基本练习方式,注重对抗性与实战性,八母枪练法对文圣六合大枪对扎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纪效新书》“纪效或问”:谚云:“到厮打时,忘了拿法。兵岂易言哉?俞公棍所以单人打不得,对不知音人打不得者,正是无虚花法也。长枪单人用之,如圈串,是学手法;进退,是学步法、身法。除此复有所谓单舞者,皆是花法,不可学也。须两枪对较,一照批迎、切磋、掤挤、著拿、大小门圈穿,按一字对戳一枪,每一字经过万遍不失,字字对得过,乃为成艺,后方可随意应敌,因敌制胜也。”文圣六合大枪是古代军事武艺的集中代表形式,距今虽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变化,但仍然保持了原始战场搏杀之风貌。文圣大杆子以杆(枪)助拳之成,若无“大枪”功夫,拳艺达不到上乘境界。大致自元明代以来,古代武艺体系形成了以“大枪独尊”的传统,枪被尊为“长兵之祖”,吴殳在《手臂录》第一卷《枪王说》开宗明义即语云:“枪为诸艺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程宗猷在《耕余剩技·长枪法选》说:“世人尊枪为艺中之王,盖亦以长技无逾于此。”文圣六合神枪,专扫反国奸佞,枪去鬼神嚎啕,壮士胆战心惊,久战千合最胜,子午枪头对正,先有拳为谟母,后有对闭捉拿,圈里搭枪圈外法,他枪不动我枪发,来如风去如箭,扯人头、扎人面,上下高低俱要见。各架扎,何架用,顺法扎,横法托,一思一动千变万化具妙法。俞氏《剑经》对文圣六合大枪训练俱有妙用,强调随时以“奇正相生”的变化,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在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施以突击,“打他第二下”,“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纪效新书》“短兵长用说篇”称赞《剑经》说:向见总戎俞公以棍示余,其妙处已备载剑经内,逐合注明,无容再赘。其最妙者只在一得手之后,便一拿一戳,如转圆石于万仞之山,再无住歇。彼虽习艺胜我几倍,一失势,便无再复之隙。虽有,师家一败,永不可返矣!不惟棍法,虽长枪各色之器械,俱当依此法也。近以此法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
《纪效新书》对于枪法有相当系统化的说明,在枪法理论上也有详尽的论述。由于此书里记载的枪法体系完备,在当时曾经以此教导过为数众多的军人,所以它对于以后大枪技巧的统一、流传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明唐顺之《武编》中记载六合枪,与戚书中所载大同小异;明程宗猷《秘本长枪图说》也记载六合枪,与戚书中所载更为接近。《阵纪》中说“能杀人于二十步之外者,六合枪法也”。大枪是武术器械中的古典技艺,是古代阵上交锋的主要兵器之一,也是古代军器里最博大精深的,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着古老战场作战的形式和内容。大枪是一个武术家人品学养的标尺,是有生命的器械功夫。清代文圣大杆子,在鲁、豫、苏、冀、皖、晋等传承地都有传承,高手众多,名人轶事颇多。历史上
文圣功
重要传承地山东省梁山县韩垓镇五里堡村陈家的器械功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自清朝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至今
文圣功
在五里堡陈家已传承了二百多年的时间,清末重要代表人物有陈宪周(1865—1963)、陈宪芹、陈宪阶等。梁山五里堡
文圣功
弟子世代虚心好学,尊师重教,心胸宽广,以德为上,包容博大,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拳法精湛,其
文圣功
法与拳势有独到之处,文圣大杆子、文圣关公大刀等兵器更具神奇奥妙。陈宪周(1865—1963)、陈宪芹、陈宪阶多次随山东省嘉祥县黄垓镇井庄杜家老师走师访友,文圣关公大刀、大杆子功夫名震江湖,从未遇到对手。陈宪周的大杆子已达出神入化境界,练扎枪时,可将过去一尺余厚的土坯墙扎透,枪扎入麦秸垛中,抽枪时合劲可将一捆麦秸带出,足见他非凡深厚功力。陈宪周随杜家老师到河(黄河)北走师访友时,曾遇一耍大枪高手非要与杜家老师切磋技艺,杜家老师无奈便让弟子陈宪周与之比试大杆子功夫,几个回合陈宪周用大杆子将对方的衣襟扣全部挑开,而未伤及其肌体分毫,对方甘拜下风,口服心服,随拜入杜家老师门下。目前文圣大杆子在山东省嘉祥县黄垓镇井庄杜家、郓城县张营镇二十里铺侯家、嘉祥梁宝寺侯庄侯家、汶上县南旺镇宋庄宋家、梁山韩垓镇五里堡陈家、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戚庄、候寨村等传承地仍有传承。文圣六合大枪有自己的阴阳之理和特有的文化涵蕴,是一份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可惜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思想保守以及隐秘传承等诸多因素,使
文圣拳
跃步奇枪、六合大枪等器械功夫在继承和保护上存在一些问题,习练者越来越少,一些功法也已达到濒临失传的境地,时至今日仍然未能得到较好的普及和发展。
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对于跃步奇枪、文圣六合大枪,及“龙凤剑”等器械功夫的挖掘整理工作,要本着历史传承综合考证,将传人口述与文字记载相结合,进行规范化定名定势,形成从文字到技术完整的器械功夫体系。
文圣拳
非遗武术文化挖掘整理工作近四十多年来取得很大的成绩,特别在经过近十余年的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近200余万字的
文圣拳
武学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完整的
文圣拳
武学文化体系,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体系,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中国士文化的道义哲学体系,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和文化体系,构建了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填补了多项传统文化研究的空白,走出了一条坚实的创新、发展之路。同时在武术教育、墨家文化、武士文化、大运河武术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构建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将中国武术文化研究推向了崭新的高度。虽然在
文圣拳
武学文化研究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对其头趟架、二趟架二人、三人对练,以及跃步奇枪、文圣六合大枪等方面挖掘整理工作仍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任重道远。要进一步加强
文圣拳
非遗武术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和传承工作,重振历史上
文圣功
、
五步神拳
、
离卦拳
、
义和拳
之雄风,让这一武林绝学扎实地传承下去。
三、《纪效新书》对
文圣拳
武学的影响
(一)《纪效新书》对
文圣拳
武术思想的影响
明清时期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武术技术还是武术理论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世武术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明代武术是我国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武术与军事的分野在此时期基本得以完成。《纪效新书》十八卷是我国兵学史上的名著,也是对明以后中国军旅与民间武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经典性著作,有着丰富的内容,充满了辩证思维,创造性地充实了我国古代军事和武术思想理论。收录了太祖三十二势长拳、《杨家六合八母枪法》、俞氏《剑经》等拳势与器械拳谱及武学理论,为明代武术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的武学思想影响了明及明代以后的很多军事家和武术家。戚继光幼读诗书兵典,苦练武功,展现出了出类拔萃的能力。他深受北宋朝廷颁行的兵法丛书《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以及儒家、道家等思想文化影响,兵儒合一践行“心学”之路。他的武学思想的形成与成熟与两宋“理学”哲学及当时流行的“阳明心学”有着密切联系,在他的行伍生涯中无处不在身体力行实践着“知行合一”的精神。主要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莅戍要略》和《止止堂集》等,包含兵学、武学、文学甚至哲学的思想,蕴藏着儒释道三家文化之精神和思想,体现了这位戎马倥偬的儒将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理念。《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事乃大武术,武术乃小军事”,兵武一家,一脉相承。从古代人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武术技击之术,可以直接用于战争搏杀,连同于车战、马战与步战等。武术技击术是古代军事技术的一部分,几千年来,武术技艺一直是古代军事斗争取胜的重要手段。“拳兵同源”,“自古拳势通兵法,不识兵书莫练拳”,用兵学来培育和启迪武术技击思想,提高技击理论水平,指导技击实践,增加武术的技击实用性。《纪效新书》“拳经捷要”阐述了武术“甚预于兵,能有馀力,则亦武门所当习。”明末清初武学名家吴殳在《手臂录》一书最后补述:“若拳则市井小民之事,无用于兵刑,止以供穷途之赤手。”强调传统武术是用来活动手足肢体的,武术套路只是基础入门。武术是军事技击的基础,戚继光重视用武术训练士兵的重要作用,从实际出发,从战争的真正需求出发,以贴身肉搏的拳术基本训练为基础,突出长枪大戟、长短兵器纵横沙场的作战作用,摒弃前人所有的条条框框的禁锢,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作战思维,才能使戚家军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无论从武术的运动形式,还是从技击特色,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有武无文则蛮,有文无武则弱;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事必有文谋,文武之道不可偏废。只有文武兼备、智勇双全、德艺双馨方称雄。武术崇尚武德,“未曾习武先修德”。初则可以启迪童蒙,正心修身,及其成功,小则杀贼平乱,保护乡里,大则安邦定国,造福千万黎民。武术代表了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爱国精神。很多武功高强的人和普通的练武者,习武都是以匡扶正义和保卫国家为首要目的。在以冷兵器为主要兵器的时代,武术的技击价值是非常突出的,是国家乃至个人自卫的重要手段。武术既是一种健身强体的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它可培养浩然正气和修炼身心,锻造高贵的灵魂,可提高人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意志,增强信心、使人得到勇气、精神和力量。《纪效新书》是研究武术非常重要的著作,它整体性的研究了古代武术,丰富了明代武学理论,并对武术理论、技击技术、武术精神等给予了新的发展,对明代及以后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习武者不可不研究和学习《《纪效新书》,特别是《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应将此文熟能成颂,它的武学思想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有
文圣拳
传承人和爱好者,以及凡是习练武术的人们,都应将《纪效新书》作为修炼武学的必修课,认真学习研究,它对
文圣拳
以及其它武学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纪效新书》对
文圣拳
武术技艺发展的影响
戚继光在军事战斗和训练中十分重视军事武艺的作用,并对其内容做了重要的创新。他吸收和借鉴中国内家拳的精华,各家拳法兼而习之,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形成了著名的戚家拳,为提高军队战斗力提供了保障,对后世内家拳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将武术应用于练兵,从军队训练效果、兵器使用与排兵布阵安排体现的武术攻防意识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术攻防思想,研究其攻防意识对于中国武术技术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戚继光将他的军事武艺活动和成果通过著作保存下来,为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纪效新书》既是一部“诲三军俾习”的军事论著,又是武林中人长期探研追索的一部武术经典。“夫曰纪效,所以明非口耳空言;曰新书,所以明其出于法而不泥于法。”三十二势长拳的选编反映了戚氏的武术思想,也反映出他主张各家拳法融会贯通的观点和能力。他强调武术对提高军队成斗力的重要性,重视胆略心理素质的训练。“短器长用篇”中有“短器就习精熟,胆大敢当”。训练中因材施教,“则如藤牌,宜于少壮便捷;狼筅长牌,宜于健大雄伟;长枪短兵,宜于精敏有杀气之人;皆当因其材力而授习不同。”这既要增强部队的体能,又要训练单兵的灵活性,并建立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武术训练的高质量完成。戚继光作为一名杰出的抗倭将领主要从军事武艺技术应用的角度阐述武术的功能与价值,都是从练兵的实效出发,注重强调军事技术的临敌实用性,对武术的认识在思想、精神、文化和一些观点上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这部军事与古代武艺著作的光辉与伟大。《纪效新书》作为一本意义重大的军事理论和古代武艺发展的参考文献,它创造性地填补了中国古代在军事理论上的空缺,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军事学说和武学观点资料,为武学的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对现代武学发展与传播仍具有积极意义。
《纪效新书》在练兵方面特别强调按实战要求从严训练,反对只图好看的“花架子”。认为“设使平日所习所学的号令营艺,都是照临阵的一般,及至临阵,就以平日所习者用之,则于操一日,必有一日之效,一件熟,便得一件之利。”(《纪效或问》)“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直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纪效新书》卷六“比较武艺赏罚篇”)战场是生死搏杀,间不容发,瞬间决定生死胜败。戚继光摈弃任何花枪、花刀、花棍、花叉等,“既得艺,必试敌”,强调武艺的实用性。两人或多人实战对抗的运动形式是保留武术技术实用性的最佳途径,戚继光重视实战对抗性训练,他的理论观点对研究今之武术实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武术体操化、美观化的今天,务要俱昭示学习实战本事,直可对搏击者不许仍学习花拳、花枪等法。戚继光“练兵之要在先练将”,“欲为全才之将,凡种种武艺,皆稍习之,在俱知而不必俱精。再须专习一二种,务使精绝,庶有实用,庶可练兵”。“是故为将者,不拘三军各色武艺,长短器具,必一一习之,即不能皆精,必精其一二技,而余技亦必习之其概”,要求训练将官放到实战中锻炼,以培养深谙韬钤的良将。戚继光在《请设三武学疏》中明确指出,将领对“弓肾、矛盾、戈、军灭、神机之类”的武艺,都要学习并达到精通。指出:“为将之道,所谓身先士卒者,非独临阵身先,件件苦处,要当身先。所谓同滋味者,非独患难时同滋味,平处时亦要同滋味,而况技艺岂可独使士卒该习,主将不屑习乎?”(《纪效或问》)
戚继光把军队战法和武艺训练有机地结合,将军事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在总结前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从实战出发,提出“练心、练耳、练目、练手、练足”五练原则,训练士兵熟悉号令、队形,步调一致,掌握器械,锻炼气力,使之操纵自如,尤其是要在训练中培养团结一心勇敢作战的精神。拳术是冷兵器武艺的基础,它既增强了士兵的身体素质,又为学习其他武艺奠定基础;只有拳法有一定的水平才能牢固的掌握其他器械。在当今社会武术传承面临严峻的问题,有很多功法因少有人研究与习练,频临失传的状况。各派功夫存在拳脚先行,而疏于器械功夫的习练,有的多是花枪的套路,也并无军队长枪战阵的技术,这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是不利的。
文圣拳
发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跃步奇枪、文圣大杆子、文圣关公大刀等器械功夫习练者稀少,更存在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所以要加强器械功夫的挖掘整理工作,一定要将古传的大枪、大刀等器械功夫精髓传承下来。
(三)重视《纪效新书》研究的重要意义
《纪效新书》将武术融入军事,又以军事充实武术,并且添加了丰富的武术拳势与器械图谱和详实的注释,它不仅是一部罕见的军事杰作,也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武术经典。它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国武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为中国武术理论的形成与传播以及武术技术的实践发展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特质,在强健民族体魄,彰显国人精神,诠释华夏文化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今天,武术的价值、功能与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国人身体素质,塑造民族精神,以及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习练武术的人们要重视武术文化的研究工作,将之赋予新的思想文化灵魂,进一步提升武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几百年来,
文圣拳
对武功技艺的训练上大多停留在口传身授上,很少有相关文字留存于世,而且都是单凭各传承地传承人的实践经验加以教授和学习,这就缺少了对武功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掌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文圣拳
武学的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分析、研究、总结,将经验转化为系统的技术理论,用理论指导和促进武术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战场搏杀技艺才是中华武术的正统。武术乃杀人技,是古代军事武艺传承的技术,技击始终是武术的核心内容。克服武术套路“舞蹈化”、“体操化”“表演化”的发展趋势,摈弃“花拳绣腿”不中用的“花式”武术,练拳要学以致用,突出武术技击价值功能,真正让中华武术之魂得到继承与弘扬。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钻研各门各派的武术技击功法,突破传统门户之见,融会贯通各家拳法,吸收各家之长,熔古铸今,继承传承,勇于开拓,创新发展,自强不息,在武术理论与技击上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永保武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武术是中国国粹最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一,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载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文化是其外在表现形式的精神内核,具有传承性、历史性、延续性与发展性。而没有文化内核的武术,就会失去其根本和灵魂。武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命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每一位国人都要存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将武术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和弘扬,真正将这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文圣拳
不仅是一门功夫,一部兵学,一部哲学,更是代表了一种文化和精神,要切实认识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重视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将
文圣拳
这部优秀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学为术之体,术为学之用,我们要努力培育和践行民族文化价值观,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从而让
文圣拳
武学发挥出新的时代价值和思想文化光辉。深入研究《纪效新书》军事思想与武术思想和精神文化内涵以及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对于推进中国武术的发展与传播有着重大意义。
诗曰:
纪效新书有遗篇
九宫八卦文圣传
武盖神州透玄机
文武合场大道参
太祖长拳练强兵
元敬大枪抗倭顽
俞氏剑经名天下
义和神功震宇寰
参考文献:
1、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十四卷本,《练兵实纪》九卷、杂集十五卷本。
2、明·俞大猷《剑经》
3、明·郑若曽《江南经略》
4、明·唐顺之《武编》
5、明·吴殳《手臂录》
2023年2月6日
作者: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武术世家,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曾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公安机关工作,刑事警官,现在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从事治安管理、刑事侦查工作三十余年,致力于刑事侦察谋略与现场勘查技术及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中华武术理论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有重大理论建树。中华
文圣拳
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当代武术名家,非遗武术
文圣拳
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研究专家,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
文圣拳
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200余万字的武学巨著。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13563937198
文圣拳官网
电话:022-27306358 手机:13563937198
地址:天津市南开大学城
技术支持:
全网云cms
关于我们
一键拨号
新闻中心
在线视频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