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传承谱系
名师简介
武术门派
圣拳文化
医场园地
圣地文苑
玄学奥秘
在线视频
活动掠影
传播发展
校园推介
总会团队
群英荟萃
会员之家
招生简章
赛事管理
专题栏目
网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群众性体系运动之花
>>
查看详情
文圣拳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地位————卢飞宏 黄凌魁
2015-12-03 08:01:48
文圣拳
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地位
摘自《中国群众性体育运动之花---
文圣拳
》之一
(2015年第8期,中华武术杂志会刊)
————— 一部伟大的武学文化
作者 卢飞宏 黄凌魁
文圣拳
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地位
文圣拳
,又称
五步架
、
长寿拳
、
离卦拳
、杜家拳、
五步神拳
等,是中国传统武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珍贵的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群众性体育运动优秀的代表形式,它在中国武术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民间有广泛的流传。
文圣拳
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上溯历史久远,源流清晰,传承有序,源远流长,形成于明末清初十七世纪中叶。相传由唐朝皇族李元霸后裔山东省单县刘奉天(1617—1689)将家传道家文功静坐之法和其弟子郜云龙(宋太祖赵匡胤后裔)家传赵匡胤所习的老洪拳二人文武功法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武林功夫,分八方传承天下。清朝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为山东冠县的杨四海(1716—1789),杨四海传山东嘉祥的杜恒信(1756 —1838),称
文圣功
,后人称杜家拳。杜恒信先师及其后历代传承人将
文圣拳
进一步弘扬,享誉山东、河北、河南、直隶、山西、江苏、安徽一带,特别在山东济宁运河两岸颇有威名,传承甚广,习练人数众多,历史上曾一度达到“南京至北京都是杜家兵”的鼎盛时期,是一部几个世纪震惊朝野的宗教武林功夫,在中国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功震武林,影响深远。上世纪八十年代,
文圣拳
被称为“山东四大名拳”之一,后被誉称为“中华历史名拳”。
文圣拳
于1983年在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宋庄被国家体育部门挖掘整理,2009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项目。一代宗师宋传平(1892—1996)与儿子宋如一(1916—1991)及孙宋连洪祖孙三代及其弟子为
文圣拳
的弘扬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宋传平老先生,在1986年以94岁高龄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荣获雄师金奖,1990年老人功夫照片刊登在美国的武术杂志上,享年104岁。由于
文圣拳
习练者长寿者的甚多,有“八十出功,九十不松”之说,故人们又称
文圣拳
为能使“弱者强、强者仁、而仁者寿”的“
长寿拳
”。
文圣拳
是一门典型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一种强大的生存技能和高雅的人体艺术,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艺术,是一项适应现代生活环境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它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哲学智慧,使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又能体味到东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奇奥秘,其博大精深的武学文化,堪称“中华武学之魂”,它是中华武学文化的一座高峰。由于
文圣拳
历史上与民间宗教的关系,在清代民间结社习练武术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大众武术的发展和传播,为推动武术在民间的普及起到了很重要地促进作用。
文圣拳
虽然发展起步较晚,但其武学研究工作已经走到了中华武学的前列,这对于
文圣拳
今后的弘扬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中国武术的繁荣,
文圣拳
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使这部久蜇民间的武林功夫终于得到了世人的认识,各传承地的
文圣拳
习武热情高涨,在一些地区群众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促进了
文圣拳
在民间的传承与发展。蓬勃开展的
文圣拳
群众体育活动促使人们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品质,促进了传统武术在民间的发展,并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和研究
文圣拳
的行列,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优秀的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为促进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华武术杂志》2015年)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13563937198
文圣拳官网
电话:022-27306358 手机:13563937198
地址:天津市南开大学城
技术支持:
全网云cms
关于我们
一键拨号
新闻中心
在线视频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