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圣拳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卢飞宏 黄凌魁
2015-12-03 08:06:23
文圣拳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
摘自《中国群众性体育运动之花---文圣拳》之四
(2015年第8期,中华武术杂志会刊)
————— 一部伟大的武学文化
作者 卢飞宏 黄凌魁
(一)文圣拳群众性体育活运动有待创新和加强,体育文化发展不平衡。由于文圣拳历史上久蜇民间隐秘传承,多以家族传承方式,入门规矩要求甚高,重道德礼仪,观悟性品行,凡品行有瑕者皆不能入其门,就是弟子中也有门里门外之分,存在保守思想,导致其在习练人数上受到限制,再者由于历史上清政府对文圣拳的严厉禁止和残酷迫害,极大的限制了文圣拳弘扬与传播。文圣拳在山东济宁、汶上、梁山,嘉祥、郓城、巨野、微山、临清,江苏丰县、沛县,以及河北邢台、临西等地传承很广,深受古运河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有一定代表性、地域性特点,文化具包容性、多样性,多元性,普遍性,多在农村传播,方圆数百里,习练者数万,在其它地区习练人员相对较少。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文圣拳门人和爱好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文圣拳武学得到很大的发展,拓宽了发展的空间,文圣拳体育文化达到了崭新的高度,但在传承方式、方法上有待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守旧保守思想,缺乏开拓意识,导致参与活动的人员偏少,导致各地文圣拳体育文化发展不平衡。从目前开展活动的时间上看,大多数活动都集中在春节期间,从习练者的群体上看,农村群体人员巨多,其它人群相对较少。从代表性传承人情况看,多以家传为主,有的在家族中传承了二三百年的时间,少者亦有百多年的时间。由于当今社会正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生活和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也使得在文化传承上也遇到了瓶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目前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加强文圣拳的保护和拯救工作,促进文圣拳武学可持续发展,是文圣拳也是中华传统武术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提倡全民健身运动,走大众化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文圣拳武学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是推动文圣拳武学发展的重要传播方法,也是文圣拳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文圣拳体育文化环境和氛围有待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有待提升。农村地区居民多数时间都是从事生产活动,平时习练者外出务工者较多,比较缺乏体育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体育文化相对落后,在一定的程度上弱化了体育文化建设的根基。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势必形成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氛围,如何提炼并形成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体育文化,是群众性体育文化良性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对体育文化的提炼、提升和营造,促进文圣拳体育文化建设,将对文圣拳的弘扬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圣拳武学文化建设在近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从文圣拳的形成与发展 ,主要传承,拳学思想,拳法理论,要领特点,习练要求,实战技击,健身养生,修身养性、哲学思想,宗教关系,人生智慧,文圣拳的文场与武场,文圣拳的精神,武学之魂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建立了完整的文圣拳武学理论体系,同时对文圣拳的天道、文道、武道、圣道、兵道、医道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武学文化研究水平达到很高的境界,这对于文圣拳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为促进文圣拳向前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今社会武术传播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武术表象表现形式,而且对武术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更是忽略了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再者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当代武术发展举步维艰,所以,要加强中国武术文化的建设是其发展的一件大事。冷兵器时代结束以后,武术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这也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文圣拳武学研究加强了武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之有机的与武术内在文化价值相结合,为文圣拳体育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坚实的发展之路。
2014年11月15日,中华文圣拳在江苏沛县召开的“中华文圣拳宣传工作会议”,提高了文圣拳武学研究的积极性和紧迫性,为文圣拳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促进文圣拳群众性体育运动向前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各主要传承地文圣拳群众性体育运动取得很大的成绩,提高了群众习练文圣拳的积极性,群众自发性的组织开展各项文圣拳文化交流活动,为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的作用,加强对文圣拳武学宣传工作力度,使更多的人认识文圣拳,进一步提高文圣拳的知名度,不断夯实文圣体育文化建设基础,为文圣拳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文圣拳群众体育运动缺乏组织和引导,体育文化的传承有待加强。“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文圣拳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深挖民间潜力,以政府和群众的力量推动其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文圣拳在国家省市有关部分关心和支持下,武学文化研究和传播工作都取得很大的成就,2009年9月文圣拳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对于文圣拳保护、弘扬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以来,文圣拳成立了全国性的武学研究领导组织机构“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各传承地也陆续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武学研究会,有的地方开设了武术场馆,为文圣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障。经过全体门人和爱好者共同努力,在文圣拳武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参加国内重大武术赛事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各项传播工作都取得到很大进步,促进了文圣拳武学在国内外的发展。蓬勃发展的文圣拳群众性体育运动,增强了群众之间的体育沟通与交流,体育文化的横向和纵向交流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文圣拳体育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群众体育的组织者是弘扬体育运动的发起者、引领人,文圣拳发展虽然通过民间组织的积极推进,在发展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从而使文圣拳得到健康和全面发展。目前,各传承地体育文化发展水平有待于提高,武学文化研究仍需要加大力度,文化传承不同程度地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争取在不远时间内使文圣拳武学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
(《中华武术杂志》2015年)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