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流大会侧记——李成银
文/李成银 2011年
7月28日,山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流大会在山东省梁山县梁山功夫院举行。本次大会,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孙膑拳、临清肘捶、查拳、螳螂拳、佛汉拳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子午门功夫、济南形意拳、徐家拳、文圣拳;市级非文化遗产项目有武当太乙门、太平拳等。2011年公布了第三批国家“非遗”名录,全国共有6个武术拳种入围,山东就占了其中3个。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孙膑拳
孙膑拳为第三批国家“非遗”项目。又称“大架拳”,亦有“二节腿”、“长袖拳”之称,是我国武术中起源较早的拳术之一,流传于山东各地,安丘市是其主要流传地,该拳技术和理论体系完整,以孙膑智慧为文化内涵,融涉孙膑兵法思想。根据目前有资料可查的记载看,孙膑拳的发展与继承关系可追溯到清末,据1998年第2期《山东体育史料》载:孙膑拳是1912年由山东省馆陶县张家楼村的一位赶马车的张姓把式所传。张把式曾参加义和团运动,后隐名埋姓。另据孙膑拳的正宗传人孟宪堂先生所著的《中国孙膑拳》和《中华舞史研究》所载:清末山东省荏平县张景春传下孙膑拳,张景春在冀鲁一带赫赫有名,其毕生仅授徒三人,大弟子张金岭,二弟子魏金凤,三弟子杨廷栋(杨明斋)。
有140年传承历史的临清肘捶
临清肘捶也是全国公布第三批国家“非遗”项目。临清肘捶的创始人叫张东槐(1844-1901),是临清唐元乡瑶坡村人。肘捶体系的形成与定型约在1874年前后,距今已有140年的传承历史。
肘捶的基本内容由功法和理法两部分组成。功法主要有两通、十趟捶、四季捶、八方捶及天、地、人字号散手等。理法主要有玩意起名说及捶论等。肘捶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中国武艺的高度成熟期,张东槐自觉地运用易、医之理、兵学之理来演绎武技,使他创编的拳法起点高、立意准、招法切、重实用,是理论和技法的优秀结合。它的现代价值是肘捶中保留了许多中国传统武艺中的原生态元素,为我们研究认识中国传统武艺、发展现代运动训练提供了良好借鉴。
肘捶基本功以两通为主,立众有之本、万象之根,集健身和技击为一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情之外。十趟捶、七星捶、四季捶、八方捶及散手组合均为对练形式,立意精深,结构严谨,极变幻之能,得自然之数,式式精彩如串锦铺地,故人誉之为十趟串地锦。
肘捶在140余年的传习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传承人的资质等原因,其套路在很多主要流传地已严重残缺不全。拳法的劲路与捶论的要求相去甚远,甚至面貌全非。目前在临清能较好、较全面掌握肘捶套路、拳理、拳法,又能教学的,仅有肘捶第五代传人申孝生一人,申孝生1972年拜胡世铭、张铎为师,学习肘捶。申孝生老师现年67岁,收徒未众,著作未刊,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急需抢救。
有800年传承历史子午门功夫
子午门功夫是梁山武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内容之一。由梁山县北部六工山(现已划为东平县)建福寺老方丈元通大师和梁山好汉们共创,与齐鲁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从内容到形式,从价值取向到影响力的深远等,都深深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
查拳和螳螂拳
查拳和螳螂拳都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查拳萌发于山东省冠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由于其主要在回民中广泛流传,故又称之为“回回拳”。该拳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影响很大,武术界素有“南拳北腿山东查”之说。查拳具备完整的体系、成熟的理论以及独特的演练风格,尤以“短小精悍,发力迅速”最为显著。套路器械种类丰富,“镗、钩、镢、带”号称查拳门“四绝”。
近30多年来,现代武术向着高、难、美、新方向发展,有关方面相对重视竞技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发展滞后成为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后备人才的缺乏,对查拳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螳螂拳初始流传于山东胶东一带,后来发展于东北及全国各地,并由上海精武会传播到香港、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螳螂拳造型别致、新颖美健、身灵步活、手法多变、快而不重、柔而不软、刚软相济、劲力饱满、结构严谨、攻防相兼的特点,深受武术爱好者的喜爱与欢迎。关于螳螂拳的形成历史,不同流派的套路内容分类、风格特征、实用价值等,学术界尚有不同的说法并存。
发源于山东省平阴县孔村的太平拳
由清康熙年间王氏高祖王翀宇所创。王翀宇孔村人,生于1616年,卒于1712年。据《清•平阴县志》载:“明季国初,邑地大乱,王翀宇平贼治乱,为民排忧解难,乡邦赖以安”。 王翀宇顺治三年,解平阴之围后,被征用为官。六十六岁还乡(康熙二十一年),乡人称“太平王爷,”绰号“铁脖子”,从此在家修身传武,所传武艺为太平武艺。
太平拳拳术和器械充分吸收了少林、武当功夫的精华,稳、准、狠为其基本特征,既有内家的柔,又有外家的刚;既有北派功夫出拳快、发力重的优点,又具南派功夫轻灵、迅猛的特点, 手法多变、快捷实用,具有鲜明的特色。
太平拳具有独立的拳术和器械套路。拳术有三个基本套路:①二十四趟腿拳、②太平拳、③太平掌,称“一腿、二拳、三掌法”。以上三个徒手套路演练是由左向右行进,叫作“翻上门”;一路腿和八式架为基础,二路拳和三路掌练精之后,再做二人以上拆式练习;发声拆式练习,也叫二人“响拳”,每人自报所用的招法、破法,做表演形势的散练。器械有太平大刀、单刀、七贤剑、太平棍、大枪、大陆合枪、连环铲、双手锏、双手带,九节鞭、流星锤,弓箭、飞刀;功力功夫有站桩、穿沙瓦鞋、打木人桩、端踬石、举石碌、抛石锁、耍石担、舞垫刀、腿绑沙袋、磨地穴、跑城走壁。
太平拳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多次出现高潮,在齐鲁大地曾经具有广泛影响,但今天此拳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精通太平拳的人已经不多,且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些主要动作、要领、“套路”有所失传,实战能力下降。更为严重的现在年轻人大多数都外出创业,练功夫学武艺的人越来越少,太平拳后继乏人,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地龙经拳
相传清朝雍正年间,有一身坏地龙经拳术的侠客被清大内高手追杀,落难于高密与平度交界地。在尚留一口气息之时被当地乡民救出,为报救命之恩,便将地龙经拳术传授给乡人,此后地龙经拳便在高密民间留传开来。
地龙经拳又称地功拳,据考证源于武当派所传。该拳动作上以翻、滚、摔、跌为主打,展示的是倒地后的腿脚功夫,对打实战效果招招都是以败中取胜为主,是一种有实战意义的拳种。
高密“地龙经拳”一套繁多的倒地腿法及摔跌法,显示了它不同于其它拳种的独特风格,刚猛遒近、柔中带刚、朴实无华,套路紧密连贯、有繁到简、内容充实、招法多变、利于实战,在全国武术界中独树一帜、久负盛名,其艺术价值和艺术生命力,在武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宋氏文圣拳广泛流传于汶上南旺镇,是一个古老的拳种,相关史料记载,文圣拳是宋太祖赵匡胤习练的老洪拳演变发展而来的,历经数代文圣拳继承人精心研修逐渐完善、发展,形成今天的“文圣拳”。宋氏文圣拳内容丰富、自成体系。
宋氏文圣拳分为文功、武功两部分。文功主要是调息、养气、入静、练意是功法之根本,武功主要是练形求法,动作讲究阴阳变化、刚柔相济、伸筋拔骨、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意气力三者有机结合。文圣拳技术上讲究粘、连、挤、推、脱、钻等,强调内外兼修,突出养生功功理。文圣拳以阴阳变化作为拳法指南,体现文化价值重要性;勤加习练文圣拳可以祛病延年,强身健体,对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
佛汉捶
佛汉捶据前辈拳师口述该拳为南北朝梁武帝大通(公元527年)年间,系由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所传,达摩禅师东游汉土,入住少林寺,随将此拳传与少林寺僧。该拳为少林寺镇山之宝,为历代少林寺武僧秘密传习。因不轻易外传,又极具技击特色,被少林寺视为看家护院之拳法,尊为“少林暗藏门”。有口诀可为佐证,如“佛汉本是暗藏门,大通年间留下根,绘图带到少林寺,暗藏佛法少人闻”及“初祖外传防身法,流传少林墙壁纳,千古妙术传千古,佛汉暗藏佛汉家”等。
根据东明县高村《佛汉拳续谱纪念碑》记载:盖佛汉拳乃如来三尊佛祖所创,兴于唐,备于宋。清道光十二年(1833),少林寺大禅师徐修文道术极高,慧谈无穷,术身妙技,七二三八佛汉拳,四九兼通。尝云游至东明马头一带,时有马头(当时称为杜胜集)贾庄贾公云露,安本屯田公魁皂者,皆好武,与大禅师较技不敌,遂共拜为师,二人均为少林寺俗家弟子,贾公施法号光明,田公施法号永明。二人随师赴少林寺苦学三年归里,广收门徒。继传东明县河防营河务都尉宋金榜、李凤海,前清处士郭秀兰、安永福,河北大名练军刘长春、张金荣等,业大盛焉。徐修文为佛汉拳弟子排了二十个字,即“内、初、山、寺、团、同、胜、国、少、年、好、者、思、理、多、君、猷、民、则、安”来分辈次,后传弟子尊奉徐修文为佛汉拳第一代祖师。徐修文所定之辈次,沿传至今。
佛汉拳技术风格特点
佛汉拳无论从其套路风格或拳理、技法均具少林寺武术之共通特点。佛汉拳惯于施展擒拿、分筋、挫骨、点穴闭气等技法,运用明暗柔硬功,强调闪身贴近,挨身肩靠,转身背撞,拧腰胯打,讲究呼吸得法,力从腰发,摇身加晃膀,动作带身法。以敏捷为主,低进高退,落地生根。全身各法运用协调一致,内外合一。体现一个“整”字,在技击中强调以变应变,滚打巧拿,讲究一式跟三打,一打有三破,做到身灵,步活,跟到,手到,上下相随,完整一气。佛汉拳以徒手练习为主要内容,以对打为主要形式,强调实用,动作精巧紧凑,敏捷灵变,刚柔相济,练功练拳,二者兼能,互为致用。
佛汉拳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功(高低苗)、套路三十八路拳和七十二路佛汉散手及独特的练功方法等。三十八路佛汉拳分上、中、下三盘,均为对打套路。单练式法有七十二擒拿手,三十六底盘腿,共一百零八式。功法练习包括铁爪功、鹰爪功、盘手功、桩功等。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