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拳介绍
广东南拳是已故拳师罗叔青、龚至洲在沪所传。
其特点:以拳为主,短小精悍,动作紧凑而敏捷,气势沉雄,发劲刚猛,技击性较显著。
其训练方法:先练熟四门掌,既打东南西北四门,此乃男拳基本功。要求练得前后左右变换步法灵敏后,再学练拳套和器械等。
该拳种有猛虎擒羊拳、双掌入门、黑虎拳、练步拳、眠龙纵拳。(江西南拳、双凤朝阳拳等拳套。)
其技击性训练为散手。
南拳的起源与文化
“南拳”是泛指流传在长江流域名长江以南地区的各拳术门派统称。主要的有:广东(岭南)有洪、刘、蔡、李、莫共五家;福建有咏春、五祖共两大家;湖南有巫、薛、洪、岳共四大家;湖北有洪、鱼、孔、风、水、火、字、熊共八门;四川有僧、赵、杜、洪、化、字、会、岳共八门;江西有字、硬共两门;浙江有洪家、黑虎、金刚三大拳系;此外还有温州南拳、臺州南拳和江苏南拳等。
由于南方人的身体一般都是比较矮小,动作灵敏,爆发力良好等因素,因此这些各门各派的南拳虽是各有特性,但是基本风格都是一致的。一般的南拳比较少脚部动作,主要是拳术手法上的,所以有“南拳”之称;一般北方比较重视腿法的,故称之为“北腿”。所以一般人常用“南拳北腿”来表示南、北武术的一般风格。
一般的南拳流派比较少腿法的运用的,身体活动范围也比较细,但是以手法绵密、动作紧凑为主。一般的南拳是非常强调马步的稳固的,要“稳如泰山”,不论上半身怎活动,也要求下半身五趾抓地的,所以南拳的手法一般是走刚劲一路的。
一般南拳在身法上要求两肩要求两肩向下沉,胛骨微向前合,下巴向内收令颈子直挺,胸口微向内缩,使胸、背、肩、肘等部分的劲力可以聚集在一起,亦即我们口中的“脱肩团胛、直项圆胸”。再加上气沉丹田,令腹肌也跟着收紧,于是全身上下的劲力自自然然集合在一起的。
在实战时以以腰为发力的中心,把全身的劲力由腿至腰,腰至手的有先后次序运用出来。各门各派的运劲手法都是不同的,例如有寸劲、爆发劲、展劲、连绵劲、飘打劲等。
在练习南拳时,习者还要透过运气鼓劲,使肌肉隆起,同时也喝出声音来增加气势的,这些声音一般为“嘻”、“喝”、“哗”、“啊”等的。
以下是部分南拳门派的粗略介绍:
广东洪家拳
洪家拳,简称“洪拳”,一向是在南拳之中流传得十分广泛的门派,由上文可见多个地方的主要拳术之中都有洪拳之名的,如广东、两湖、四川、浙江等。其实在广东更是赫赫有名的,如“广东十虎” 之中的铁桥三、黄麒英等就是习洪拳的。
关于洪拳的来源一般有二个说法的,一是出自南少林寺,在明末清初时由福建传入广东;二是广东花县人洪熙官所创的。这两种说法大致上都和南少林寺的关系密切,可见洪拳本为南少林的拳术之一。
洪家拳单式蝶掌洪拳以“刚”为主,它的武术风格有二,一是长桥大马、长手长攻的大开大合武术;另一种是短桥窄马、短手近攻、贴身攻防的武术。
现今所流传的洪拳体系有十分多的,一般流传在广东一带的,亦即黄飞鸿一脉的现在名为虎鹤洪拳的。而套路方面主要的有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五形掌、铁线拳,而其他的则是根据各支派而有所不同的,如:拳术方面的有千字掌、现龙拳、十独手、蝴蝶掌、金刚伏魔掌、千佛手、单鹤朝枝、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罗汉掌法、鼠步梅花、洪门三展手、十字拳、流星锤、五禽拳、龙虎双形、虎豹拳、三进拳、单弓伏虎、双弓伏虎、铁线三展拳、夜虎出林、二龙争珠等,兵器方面则有双匕首、单刀、形意箫、单剑、指挥刀、双剑、雨伞、缨枪、行者棍(双头棍)、五郎八卦枪棍(单头棍)、五点梅花棍、少林六点半棍、洪门棍、春秋大刀、斩马刀、傜家大扒、铁尺、扇子、三节棍、柺、板凳、蔡阳刀、七点半棍、铁包金棍、十八拦枪、护手刀、七星刀、单鞭、双鞭等。
而洪拳的手法有沉桥、圈桥、缠桥、截桥、劈桥、插掌、劈拳等特色,以僵劲运出桥手作防卫,以短劲作出攻击;在马步上有硬马的风格,以子午马(弓步)、吊马、四平马、麒麟马(沉步)、二字钳阳马等为主。属刚猛一路的拳术。
广东刘家拳
有“蠄蟧爪、虾公腰”之称的刘家拳,至今估计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它的始祖,一直有三种说法的,一是刘生、二是刘一眼、三是刘青山所创的。一般在广东以外的地区是绝少见过此拳术的,而此拳术也只是在中山福建比较盛行的。
“刘家拳”以“灵”为主,短桥短马、功夫硬朗、灵巧敏捷、步走四方、拳打八面。正如其拳理:“进似追风箭、退似雷电闪、走步需灵活、出手似云烟”。它多用吊马、拖马、侧闪等的,而手法上则是蠄蟧爪(蠄蟧即蜘蛛)、虾公腰(虾公即雄虾)的。蠄蟧爪是指它的桥手快速敏捷;虾公腰是指腰力的运用上要有如虾腰般的爆炸力。其内容有大运天、小运天、十拳、天边雁、八图功、刘家五形拳、刘家刀、刘家棍等。
广东蔡家拳
“蔡家拳”相传为广东番禺人蔡展光所创的,至今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蔡家拳”以“快”为主,所谓“洪家讲桥马,蔡家讲快打”,亦如其口诀:“快速灵巧、敏捷多变、消身借力、因势利导、闪化巧取、只可以巧取胜、不可以力争衡”。在技术上,“蔡家拳”是有着重偏门攻击,快步抢攻,消身借力的特点,马步以三角步为主。其内容方面有十字拳、大运天、小运天、天边雁、柳碎梅、四象拳、拳肘手、六连拳、百鸟归巢、单头棍、双头棍、蔡家三矢大钯等。
广东李家拳
“李家拳”相传为广东新会人李友山所创的,其发源地为新会市大泽区七里村,至今也有二百多年历史了。相传李友山在少林的“五形拳”上改进,成为现今的“李家拳”。 “李家拳”是以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为主的,身法上则是以肘攻击为主,要求沉实稳重,出手准确,由于是以肘攻击为主的,所以也要求著点准确,以避免一击不中,被别人有机可乘,一如其拳诀:“奇肘卅六有谁知,出挫沉缠捆最宜。剪切盘循成妙用,穿栏拱折护相施。尖横下反兜归后,顿揭连攻腕在前。纂伏低寻高割就,平钩扫脚势难移、尖桥宜用连肘法,巧妙功夫在顿肘。我桥在上宜顿打,我桥在下用缠攻。”其内容有五连手、中六连、七连手、三十六肘、哨打、短扣、子午连环棍、双头大圈点棍、金锁连环双刀等。
广东莫家拳
“莫家拳”与一般的南拳是不同的,一般的是比较著重手法的,而“莫家拳”则是以脚法为主的。“莫家拳”的第一代人物之中有莫蔗蛟、莫达树、莫四季、莫定如、太平天国的女将莫清骄,而近代的有,在香港武术界叱咤一时的“双刀”莫桂兰,至今应不过是百多年的历史。
“莫家拳”的要领是:“一脚胜三拳”。所以它是在南拳之中一个十分特别的门派,因为只有它是像“山东戳脚”般以脚攻击为主的。至于它的脚法方面一般是有:撑鸡脚(穿心腿)、虎尾脚(后蹬腿)、钉脚、勾镰脚、后弹腿、翻身腿、侧脚踢、双飞腿、旋风腿等。
而一般的人士大多是只看重“莫家拳”的手法,其实“莫家拳”的手法也是不可轻视的,它的手法大多是走重手一路的,以碎喉、插眼、撩阴等手法为主,也是别派的比较少。也许一般人会觉得这些手法比较阴损,不够光明正大,而已在真实的格斗上,是生死之搏,而且“莫家拳”一般是给女子习的,女子在力量上多不及男子的,所以难免要用这些手法去取胜了。
其内容有莫家正宗拳、桩拳、三支笔、碎手、莫家拗碎灵芝拳、双龙出海、直势等。
福建咏春
咏春宗师—叶问
咏春拳,为南少林嫡传武技之一,“咏春”二字乃是为了纪念咏春拳之创始人严咏春的。
严咏春原籍广东,她则自小跟随“南少林五祖”之一的五枚师太习技。及后更因见蛇鹤相斗而悟出拳术之理(亦有一说为严咏春习得方七娘的永春白鹤拳之后有感而发),并得其师五枚大师之修正,因而武技大成。当时严咏春并要求五枚师太为拳命名,大师则叫她用自己的名字“咏春”为名。
她期后下嫁福建盐商梁博涛,并传授其技给他。后来梁博涛因与红船人友好,并常与其友梁兰桂、黄华宝及梁二娣等饮酒论技,他更将咏春拳与他们交换红船之名技—南少林六点半棍。由始起,“咏春拳”就不是只有八斩刀法一路兵器了。
其后梁华宝传艺予梁赞,即人称“佛山赞先生”。梁赞凭其天资聪颖,苦心钻研,使“咏春拳”能在晚清期间,在岭南一带声名大著。令“咏春拳”声名大振。而近代的则有已过身的叶问师傅。
咏春与一般南少林拳术不同,因它需要通过长期黐手之练习,而黐手之最佳练法,须由个别教授,故未容多教,故此当年手法颇昂,遂未为一般阶层人士所能负担,而能学者,多为贵家公子而已,当时有“少爷拳”之称号。
咏春的拳套比较少,只有小念头、寻桥、标指、八斩刀、南少林六点半棍法。“咏春拳”拳势紧凑,实在是属于短打之中的优秀拳种。而也出现了多个派别的“咏春”,如广州咏春、刨花莲咏春、米机王咏春等。
南少林黑虎门
南少林黑虎门,乃南少林旁支之一,相传为“广东十虎”之中的苏黑虎受南少林僧传授后创出来的,故名为“黑虎门”。至今约有二百年历史。
“黑虎门”的套路包括有:十形拳、醉八仙拳、黑虎刀、金刚棍等。其中十形拳的“十形”即为龙、蛇、豹、鹤、狮、象、马、猴、彪,每形内含三十点手,分前、中、后桩三部分,拳法刚柔并济,朴实无华。在桥手上,“黑虎门”跟另一同为南少林旁支的“洪拳”是明显地不同的,“黑虎门”的桥手不重沉桥,要求把桥手伸直的,虽容易被敌人有机可乘,但也能增强攻击力。不过现今流传大多吸收了洪家拳等的手法用上了沉桥。
蔡李佛
蔡李佛为广东新会人陈享所创的。他曾先后跟随他的祖伯陈远护学习少林武术、李友山学习李家拳、蔡福少林武术。观察山猴跳跃及鸟雀飞翔的形态,从而领悟出武术进退攻守的道理。后来陈享回到故乡,与弟子埋首钻研武学,去芜存菁,订定“擒拿掛扫、插抛撞爪、鞭劈擂阴”等手法,再结合“撑钉撩踢、扫截勾弹”等脚法,列五轮马,五轮搥为基本练习初阶,并编各类器械拳练桩法,著练拳行功秘要。后于道光十六年(公元一八三六年),在京梅乡缘福祖祠设立练武场,树立“蔡李佛拳派”旗帜。
“蔡李佛”的意思是纪念蔡福、李友山两位师傅及示及尊师重道之意,“佛”字则代表源出于少林佛门;辘轿虎爪为纪念蔡福师傅、魁星踢斗为纪念李友山师傅;而日月拳掌、前后三礼乃向陈远护、李友山、蔡福三位师傅致敬。而后来陈享亦有支持太平天国,后来太平天国势力转弱后陈享归隐于故乡,派遣张炎主持佛山分馆—“鸿胜馆”,以后的“鸿胜蔡李佛”即由此而来。
此拳术手法众多,以“擒、拿、掛、捎、插、抛、极、标、顶、撞”十诀为主,动作舒展,活动幅度大,集南北腿法身法,多跳跃,步法灵活,以长短劲,长短桥结合使用,被称南拳北腿佛家拳,有北拳南方化的特点;其内容有:五轮马、五轮搥、蔡李佛拳、十字扣打、白模拳、蛇形拳、鹤形拳、虎形拳、五郎八卦棍、夜战刀等。
周家拳
一向有“洪头蔡尾”之称的“周家拳”是由周龙创派,后与其五位兄弟周海、周协、周彪、周田五人共同发扬光大,当时共称“周家五虎”。
周家有“洪头蔡尾”之称,既有洪拳之刚,亦有蔡家拳的步法灵活,而“小伏虎拳”则为基本拳术。周龙曾学洪拳、蔡家拳、北少林拳,本身又与洪拳的黄飞鸿亦师亦友,所以“周家拳”的手法近似洪拳,其技击两家大致相同;不过在手法上,尤其运动,洪家比较刚猛、沉重、步法较为简朴。由于讲求力气,必须沉腰坐马、借以催力,多一步三变、运劲为原则。反之,“周家拳”的手法技击与洪拳相同,但步法则採蔡家之灵活跳跃,再加上步法常变,在套路比较上不及洪拳沉劲刚雄,唯变化速度反有过之。
其拳术重手法,和运劲与洪拳相似,但步法身法会比较快速柔慎,以快打慢,而洪拳则以刚克弱。不过,洪拳在练功运劲有独到之处、手法精严;“周家拳”之中的“万字拳”源于洪拳、“十字拳”源于蔡家拳、“大伏虎拳”讲求劲力,归之于虎豹,精于技击,实与洪拳拳理同出一辙;但鉴于本来之洪拳有失于呆滞之病,故保留刚劲 ,所以兼汲了蔡家之进退灵活。
东江龙形派
龙形派,又称为“龙形摩桥”,由大玉禅师所创,后来由林耀桂于数十年前在广州发扬光大,林耀桂在广州是军队教头,在军队中名气一时无人能及,号称军中第一高手,因他的一套“龙形摩桥”享誉盛名,所以龙形普遍被称为“龙形摩桥”。
“龙形摩桥”是以桥手见称,乃典型的南派拳术,著重沉肘落膊,桥手护中,擅于近身短打,以桥手压迫对手,令对手完全被动。
“龙形派”的套拳方面有十六动、三通、跳墙、鹰爪、碎桥、摩桥、五马归槽等等;而兵器方面有单刀,双刀,棍,枪,关刀等等,另外还有舞狮,舞麒麟,舞龙等。
白眉派
白眉派相传创自四川峨眉山白眉道长,传至张礼泉。张礼泉深得竺拂云禅师真传,曾挫多派拳师,功夫造诣已至化境,更被人誉为“东江之虎”。
白眉派乃是南方之短打内家拳种,有拳诗曰“内家拳白眉,练就寸寸肌,双眼炯炯明,身轻燕子飞”。白眉派拳术包涵“三形、四标、六劲、八式。”等要诀,三形为身形角度,即:圆、扁、直;四标为内劲,即:吞、吐、浮、沉;六劲为发劲身体配合,即:牙、颈、腰、背、手、脚;八式为拳术之手法,即:鞭、割、挽、撞、弹、索、盘、冲。
白眉拳术以步法和发关节劲为主,以修炼直劲、沉索劲、升劲为重心所在,其中又以升劲最为高深。马步採用不丁不八,诀曰“马不丁不八、你不来我不发”,发拳由肘部弹出,拳到位时才握紧,发爆发劲,每拳六劲齐发,劲力源源不绝,发拳时咬牙和收紧胫肌,防头部因发劲受伤,练白眉拳尚要腰背吻合,身似轮行,立如山狱,步似流水,顶平顺项,溜臀收肛,不用蛮力,故有拳诗曰“似刚实柔,似柔实刚,刚柔并济,连绵不断”。套路方面则有直步、九步推、十八摩桥、猛虎出林、三门槌、十字、鹰爪黏桥、金刚拳等。
侠拳
侠拳相传由大侠李胡子由四川峨眉传入广州。现大多流行于广州、南海、顺德、澳门等地。
侠拳的特色是长桥大马、长劲、直桥为主,速度快而劲猛、身法活而步高。手法有定拳、鞭搥、冲锋、挞搥、虎爪、天罡手等为主,马步有弓步、横弓步、虎步、开立步、扭马步、仆步、女字步等。套路方面有小罗汉、虎鹤双斗、大罗汉等。
永春拳
永春拳(不同于永春白鹤拳),相传由胡惠乾所创,因胡惠乾是于南少林的永春殿内练功的,为表纪念,故名为“永春拳”。
内容方面则以花拳(此乃相传由至善所创,与北方之“花拳”不同的,乃由平拳、梅花八卦、佛掌等组成)、八式单打、连环扣打、桩拳、南少林六点拳棍法为主。
佛家拳
佛家相传由佛门中人传出的,故名“佛家拳”。大多流行于广州、肇兴一带。
佛家拳的特色是刚柔并用、阴劲发力,风格颇为突出。手法上以标、扛、割、沉、搥、封、拍、擒、拨、掛、劈等为主,腿法则有上马飞脚、上马丁字桩、卸马等。套路则有双飞蛈蝶、内家拳、金铮拳、小连环、大连环、佛家太子剑等。
刁家教
刁家教拳术相传由江西临江府传至广东梅县的。最初乃传与刁家兄弟,故名“刁家教”,为客家拳之一。
刁家拳的动作灵活多变、发劲快而有力、含胸蓄气,善发短劲、跌仆翻滚,主守辅攻、借力反击、柔中御刚。套路一共有一百零八个,以八字诀总成。例如口字诀为准备、防守,照镜诀为上幌下攻,穿杨诀为连清带打等。
岳家教
岳家教拳术相传为南宋名将岳飞所创,于民初时期由湖南传入广东梅县一带,亦为客家拳之一。
岳家拳的特点刚巧与刁家教成强烈对比,主攻辅守,刚劲有力,要求实而不华,亦有谓“心趋、手趋、步趋”。手法基本上以狮子口、开弓、削手、单鞭、直掌、翻身手等为主。
南枝拳
南枝拳相传由南少林南枝先生传入广东普宁一带的,后移至澄海、潮汕一带。故名曰“南枝拳”。
其势气势磅礴、刚劲有力、动作灵活、步法流畅。手法以凤眼拳、顶腕、单指、爪、掌、踩腿、侧踢等为主。内容方面有猛虎出洞、四步拳、削竹拳、连环拳、大刀、铁尺、棍、双钩等。
福建五祖拳
五祖拳,又称“五祖鹤阳拳”、“五祖白鹤拳”。相传由清末福建省晋江安海邦尾村人蔡玉鸣(蔡玉明)集达摩(三角摇)、太祖(朕头)、罗汉(双绥)、白鹤(千字打)、行者五家之大成所创。
其势步稳身正,发声助力。出拳欲发先收,先柔后刚。常以摇身抖胛之法以增加拳势。腿法以正踢、扭转、掛、蹬、踹为主。其内容有三战、二十拳、挑闸、打四门、青风拳、连城拳,兵器方面有开山斧、大刀、棍等。
福建鹤拳
其正宗一般认为是永春白鹤拳,相传为清初福建霞浦人(一说为浙江丽水人)方七娘出家为尼,在庵中见鹤群飞舞,再将其融入少林拳之中所创的。在闽南谚语之中有一句:“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伦”,也就是赞誉永春白鹤拳就算是未臻上乘,但亦不远矣。
按照其不同的特色分为宗鹤(又名“宿鹤”)、呜鹤、飞鹤、食鹤(又名“朝鹤”、“痹鹤”)四支。
鹤拳皆以“三战”为其基本功,讲求“气沉丹田、练丹田功、以气补劲”;一如清.林琴南《技击馀闻》之中的记载:“运气周其身,又聚周身之气;透双拳而出,出时作吼声,久则并声而无之。但鼻息出入。手分金木水火土。唯水手山时,中者如中恶,而身已越寻丈之外。”鹤拳在身法上要求“头顶、顶稳、拔背、鬆肩、鬆腰,鬆胯、提裆、吊肚”;步法上讲求五点金落地、稳固;出手时有弹抖劲,多模仿鹤鸣以声催力,多以巧取胜,故有曰“见力生力、见力化力、见力得力、见力弃力”。
宗鹤以刚柔并济、善用“宗劲”著称;所谓“鹤法全靠摇宗手”,“宗”乃福州方言,来自其拳谚“龟背鹤身、虾退狗宗身”,意思是当狗从河上爬上岸时,必会以一种颤抖之劲来抖开身上的水,所以取其名为“宗劲”;呜鹤善掌攻击、多以声发力,故名“呜鹤”,劲力有“颤吹劲”之称;飞鹤主仿效白鹤飞翔、跳跃、展翅等动作为主,以声助力,形态优美;食鹤有如鹤的掠食、啄食;动作轻巧,多用指法,以静为主,讲求突袭。宗鹤的内容有:三条线、七步莲花、鹤爪展威、朝身三角战、二十四招法、承技对练、二十四招法对练等;鸣鹤的内容有:中框、二十八宿等;飞鹤的内容有:三战、四门、三鹤、全鹤、捆拿等;食鹤内容有:三进、四门等。
福建连城拳
连城拳流传于福建连城县闽西一带的山区,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相传为连城县隔田村第三代一人名为九四郎因护送县令荣归河南时得推荐入嵩山少林寺学艺之后艺成回乡世代相传;至清顺治年间,第十三代的黄思焕因经商至浙江结识内家拳高手王征南并共同切磋,再融会贯通,成了现今之“连城拳”。
连城拳主防守、以静制动,短打为主;动作以斜身(侧身)为主,身灵步活。一如其拳诀要求“进退如风、来去无影”、“守吞三分、进退三尺”、“起脚不过腰”。多钩拨腿法,技击时往往以脚钩拨对手后跟,再以快速密集的手法攻击,使对手防不胜防。其内容有单钩、双钩、花钩、捆手、七拳、单提、四门拳、心安拳、老花拳、猛虎跳墙、八步缠狮、蛤蟆觅水、老虎伸腰等,在器械方面则以棍为主。
湖南土家鸡拳
此拳相傅为土家族人观雄鸡灵活善战,有感而发所创的,多流行于湖南湘西一带少数民族之中。
鸡拳以头碰、肩打、胯靠、爪抓、脚弹等为主,身法大开大合。手法多以似鸡咀的钩手。要求气沉心稳、步活劲坚,多以口借鸡鸣之声助势发力。
昆仑派
昆仑派相传流传于昆仑山一带,后来随著居民因为生活境况而先后传往河南和广东广西一带。*传闻“大刀”王五(王子斌)以及“通臂猿”胡七(胡致迁)均是昆仑派的佼佼者。
昆仑派有八字要诀:“刁滑、凶猛、吞吐、沉浮”;拳势手脚兼用、攻防一致、刚健有力、迅猛快速,出手时有令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手法上变化多端,有羌牙拳、龙虎拳、插拳等之分;步法灵活、吞吐严稳。可惜传至近代,除了大刀王五等人之外,昆仑派好像经已逐渐式微。
*备注:
关于传闻王五以及胡七皆是昆仑派主要是来自“六君子”中谭嗣同从容就义前所念的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惜念诗后谭嗣同先生已就义,故后人对其“两昆仑”的解释有多个说法,大人认为是指王五及康有为,但亦有人认为是指王五及胡七……
永福虎尊,因发源于福建省永福县(今永泰县),故名之。根据《永泰县志》所载乃清代乾隆年间福建永福县洑口村李元珠在牛法、狮法基础上创下虎尊母拳。
虎尊拳主张以刚制刚,但也没提倡见力借力,桩步稳固、底力充足;手法上表现吞吐浮沉;技法上有云“手似车轮,脚像石磨,手法多变,脚步多移,逢桥断桥,无桥造桥,开我生门,关彼死门”、“出技父子手,父子相连、逢空则扑”等要求;对腿法又有“脚有多法,用必谨慎”和“起脚三分虚,无搭不起脚”等要求。
虎尊拳特点是以三七步为主,出手多以虎爪短打、劲力刚强,并发声吐气、闭气催力;内容方面有:三箭、四门、猛虎下山、五雷上天、角短、剪手、千字打、虎仔伸腰、猛虎洗爪、扑地虎、太子游城、关公拉鬚、关公拖刀、日月连环脚、虎形五技拳、双虎跌、两虎相斗等,兵器方面有笔架叉、狼筅、丈二杖七十二步、齐眉杖、对虎杖等。
西藏白鹤派,又称“密宗白鹤派”,属密宗武学的支派之一;相传其始祖为初祖阿达陀尊者之俗家一向有祖传之擒拿技法,阿达陀尊者又兼习藏人摔跤之术,出家后从师刚吉尊者,又从刚吉尊者之好友识塔拉老人习得颠那术。
此时初祖仍不自满,乃自行往深山修炼,于深山中因目睹猿鹤相斗,猿则奔闪攫拿,进退不安妄,鹤则腾挪穿插,嘴击翅扑,二者打斗方式截然不同,不过皆为主动进取,刻不容缓之势,守劫则是转动于自然中,由是顿悟拳理,创下八拳、八步、八指、八拍、八拿、八踢,后世称之谓狮子吼之技也。初传为罗汉十八解,后经加至罗汉二十四解,此之为白鹤派之初形。
初创此技时,曾有能技之士以其法过于简略而讥之,初祖即笑曰:“音不过五,五音变而者不胜听矣;色不过五,五色变而观者不胜观矣;不能挈纲领取精醇,虽多而奚以为?”
至明代,昌祖多罗吉坦尊者,因感此技乃得自猿鹤,且势多从鹤出,始更名为“白鹤宗”,汉人则多称为“白鹤派”,自此确立了白鹤的名目;而且亦有含意为:一,避免夸大,以息中原好技之士前往较技,以免违反密宗佛教慈悲之旨;二,立论从本,因此技乃取诸于飞鹤手八大长形之义。并用演为正反手十套(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子、重围)、四路宗手等是为飞鹤手;抓拿搓转等为弥勒手;拍掌簪指等为兜罗手;而以领宗六法为极则。
至清咸丰年间,昇隆长老率四弟子南下来粤,因列窜箭正拗为始习,名流星手,综五手法,乃号“白鹤派”。后传张保仔乃粤海海盗,后因事败入桂,四徒为避免受牵,即剃度以避清兵之追查;昇隆长老至粤,居肇庆鼎湖山莲花庵(上庆云寺),并收王隐林、陈萌、周香远、朱子尧为徒,后至南海麻车宝象林寺,始收黄林开为徒,四人合称“五君子”。
残:比武格斗时,我不伤人,人必伤我,故我不欲为人所伤,即不能不伤人;手不酷辣则动必迟缓,易被有机可乘也;故残乃白鹤心法四诀之首。
闪:即闪避,有侧闪、退闪、进闪、腾挪躲闪等,皆以避其来势为意;如敌以刚来,我以刚应,设我稍弱,岂不殆乎?故有云“不招不架,只是一下;若犯招架,便有十下”,故白鹤派之闪乃以身不著敌为其主旨。
穿:乃即从敌技缺憾处穿出之意。
截:有截逼之意,内分刚截、柔截、手截、步截。敌力已发,我始发力截之,敌力未发,我先发力截之,此为刚截;敌从东来,以西消其势,敌从前来,败带之于后以倾之,敌牵我则顺其劫以逼之,此乃柔截;出手必佔中线,使敌欲来而无可来,此为手截;步马进退以消敌,欲退则我进步紧逼,使其不得退,此为步截。
西藏白鹤派的内容有:六力拳、出入步(上下路)、铁练拳、天罡拳、小五形、罗汉拳、金刚拳、四大金刚拳、罗汉出洞领宗六法、十套正反手、罗汉二十四解、棉裡针、白鹤功等;兵器方面,本来白鹤派是没有的,不过自南来粤后,逐渐与别派交流下从而增加,丰富其内容:白虎刀、白鹤双飞刀、盘马剑、飞鹤剑、罗汉剑、潇哨剑、八仙斩妖剑、金刚棒、五郎三十六棍、邹家八卦棍、盘龙棍等。
壮族拳为广西壮族人世代相传之武术,相传其初型起源于唐元和年间(公元762~820)的壮族都老(都老即指壮族族长),从宁明县壁画上可看出画中之动作与壮族拳中“七步铁线桩功”十分相近;至北宋,壮族拳在军中广泛传授,而一般南下汉人则称其为南蛮拳;后至明代,抗倭壮族女战士瓦氏夫人亦是习壮族拳的,吴殳于其《双刀歌》之中极度称赞壮族双刀之法,而瓦氏夫人更把北拳术的大架子揉入壮族拳之中,使壮族拳更上一层楼。
壮族拳吸收了壮族彪悍粗犷的特质,故其拳特色亦是彪悍粗犷、拳势刚烈、短打标掌、借声发力,进退起伏以四门为径,出入变化讲求轻、灵、捷、活四要,练习时以套路为主。
其内容有:擒功大王、霸王捶、梅花桩拳、踢打四门、三桥手、三打罗汉、打虎拳、天字功、飞天字功、白鹤文之、阴阳定妖、小太极、插拳、小反步、跌马归槽、八仙过海、山林伏虎、金刚扫地、龙腰虎背、猴子掛南山、扳狗扛、大百步、捆桩、十八桩、擒桩、大连环、二步调、双眼钩眉、白鹤晒翅、凤凰抓地、乌鸦晒翅、水牛站堂、龙头凤尾拳、莲花拳、七步铁线桩功、雪花盖顶刀、八卦俍棍、白鹤棍、铁线棍、九子连环棍、九下手棍、三叉、三指铁钯、鱼尾叉、手标、长板护身凳、山弩、竹箭等。
周家螳螂,属南螳螂之一,与七星、梅花、六合、八步等不同(他们乃北螳螂);其师祖为广东兴宁人周亚南,周亚南因少年时因患有胃病,因机缘下得遇南少林禅隐大师,并治愈其病,周亚南感激并在福建少林寺中勤习武术,后因得见螳螂与相思雀战斗,有感而发,并在禅隐大师指导下,创下周家螳螂;并后来在客家人中广泛传授,故又称“客家螳螂”。
周家螳螂的技法以三十六散手为本,即包、绞、摇、传等;手法上多凤眼捶、姜牙拳,专攻人体要穴,如喉,颈,肋骨,膻中、太阳穴等;劲法上以暗劲、刚劲、柔劲、螺旋劲、惊弹劲等为主。
其内容有:三步箭、三箭摇桥、三步批桥、三弓片桥、佛手、四板惊劲手、四门惊劲手、迫山拳、内钉拳、十字扣打、十八游龙、三级三步箭、三十六路捕蝉手、毒蛇拦路棍等。
周家螳螂宗师刘瑞(刘水)
李家教,属客家拳术之一。相传其始祖为广东梅县李铁牛,李铁牛于清嘉庆年间于闽南一带巧遇一少林僧,并得之授以拳技,成为“李家教”的初型。后来李铁牛传授拳技予其孙李崇寺、李光壬,自此李家教拳术得以流传开去。
李家教要求虚灵顶劲、沉肩坠肘、不丁不八、以腰主导、挺胸坚腹、一吞一吐、一如其拳诀“虎颈碑身瓦楞腰,沉肩落节手短桥;坐不下丁不八马,三盘四度自主腰;立胸沉气因中节,一吞一吐两相宜;欲得其中真妙法,苦磨苦练得天机。”;其拳拳势猛烈,多短桥窄马,稳扎稳打,多以声发力。
其内容有:鹅掌(鹅箭掌)、接手掌、驰步拳、虎桩棍等。
南拳(一)
基本概况
南拳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来,以“反清复明”始,以“行侠仗义”终,在武侠传奇小说和影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传说中是一个反清的大本营,在那里集结了洪门子弟和三山五岳的侠雄豪客。清兵火烧南少林,洪熙官来到广州,隐居在大佛寺,与佛缘和尚共开武馆。又如方世玉,为广东“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显之女,有“一代女侠”之称。方世玉成为《少林小英雄》、《万年青》、《方世玉三探武当山》、《乾隆游江南》等众多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现了“广东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铁桥三、第五位苏乞儿,也是众多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
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典故传说
关于南拳的起源,从前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福建有一座少林寺,为嵩山少林的分支,人称“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人习武。康熙年间,西鲁国来犯,无人可敌,福建少林寺僧人请缨出征,大破西鲁国,班师凯旋。不久,有奸人进谗,清廷派兵围剿福建少林寺,将该寺焚毁,寺中仅有五僧幸免于难。这五位僧人四处寻访英雄豪杰,创立了洪门(天地会),立誓“反清复明”。福建、广东、湖北一带的南拳都由这五位僧人传出,因此尊他们为南拳“五祖”。
事实上,清代康熙年间根本没有什么西鲁国,更没有来犯这事,当然也不会有南少林寺僧人为国出征的壮举。这是洪门中人杜撰的故事。但是,福建究竟有没有一座少林寺,倒成了历史的悬案。有人认为这座少林寺在福建莆田,有人认为在福建泉州,甚至有人说在广东连平。1996年,在福建福清发现了一处寺址,陆续出土了不少刻有“少林”字样的文物。经学者初步考订,此处即为福建少林寺,其存在年代约为从北宋到清雍正年间。
关于福清少林寺与南拳拳系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座南少林寺在南拳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福建地方武功的因素。
福建民风强悍,特别是闽南一带,素以悍勇好斗著称,其聚众械斗之风名闻全国。福建地区的武功,早在明代中期就已崭露头角。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俞大猷(1504年-1580年)就是一位武术大师。
俞大猷是福建晋江(今泉州市)人。他出身于军官世家,少年时学兵法,习骑射,后从李良钦学剑,成为罕见的剑术高手。在任职广东都司佥事时,俞大猷曾仅率随从数人,深入荒山密林,以一手剑术震慑多处叛民,使他们归顺。他又精于棍法,曾广教士卒,当时泉州一带的棍法几乎全是俞大猷所传。那时,泉州的剑术和棍术,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连嵩山少林寺也自愧弗如。
明末时,泉州有一位名叫定因的僧人,武功高超,曾在漳州击毙猛虎,传有弟子数百人。清军南下后,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渡海赴台湾,参加郑成功义军。
南拳拳系的形成,也曾受到北方武功的影响。
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境内由北而南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移民。第一次是在两晋之际,当时就有一部分北方人辗转迁移到福建,被称为“福老”。第二次是在唐末僖宗时期,由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兵5000人及大批眷属南迁至泉州、福州。第三次是在两宋之际,南迁军民超过百万。以上三次移民,都是从河南出发。这些北方移民,统统被称为“客家人”。他们定居在南方的同时,也把比较成熟的北方武功带到了福建、广东一带。
明代中期,另一位武学大师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参加平倭战争,转战浙闽粤三省。戚家军曾在福建征战多年,并曾在福州、泉州等地驻防。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祖上六代都是军官。戚继光的武功当属于北少林一系。在戚系军的武功训练中,所有的拳械套路都由他亲自编写,剔除了那些华而不实的动作。戚家军百战百胜的辉煌战绩,也必将使这种带有明显北方特色的武功对闽粤武术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基本特点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闽粤一带人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也相当弱些,因此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如骑龙步、拐步、盖步等),使身体可以灵活转向。南拳的上肢动作绵密迅疾,极富变化,有时下肢不动,拳掌可连续击出数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胜。在发力时,南拳大多要呼喝作声,吐气催力,以增大爆发力。南方人四肢较短,所以讲究贴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南拳拳系中又许多象形拳,不仅有龙、虎、豹、象、鹤、蛇、马、猴、鸡等常见的象形拳,而且有狮、彪、鱼、犬等罕见拳种。其象形拳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大拳系之冠。
南拳的总体风格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擅剽手,以声、气修力。威猛迅疾,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上肢及手型尤富于变化。它不像少林拳哪有雄浑朴茂,舒展大方,但其刚烈之气,威猛之势,却灏然自成气象。
南拳拳系的形成时间,大概在清初到清代中期,即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它包括上百个拳种,广泛流传于福建、广东、湖北、湖南、台湾等省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并很早就流传到海外,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大洋洲扎下根来。若论传播中国武术的贡献,南拳拳系自当首屈一指。
基本分类
南拳种类繁多,如广东的咏春、蔡李佛拳,福建的少林桥手、五祖拳、鹤拳、罗汉拳,广西的周家拳、屠龙拳、小策打,浙江的洪家拳。黑虎拳、金刚拳。湖北的洪门拳、鱼门拳、孔门拳、湖南的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等。
名家派别
南拳的代表是广东南拳,广东南拳的代表是“五大名家”,他们是:
一、洪拳。洪拳源出少林寺、相传为洪熙官所创,洪熙官本为福建漳州茶商,创拳后传给南少林的洪门五祖,洪拳后来传入广东,包括五行拳(金拳、夹木拳、水浪拳、火箭拳、土地拳)和十形拳(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等十大象形拳),历代著名高手有洪文定、陆亚彩、觉固禅师。铁桥三、林福成、黄泰、黄飞鸿、林世荣等,是南拳中最大的一派。
二、刘拳。据说为刘三眼所创,也有说是下四府刘生或刘青山所创的,流传于雷州半岛。
三、蔡拳。由福建甫少林寺僧蔡伯达、蔡九仪所创,后来流传于广东中山等地,包括十字拳、大运天、小运天、天边雁、柳碎梅、两仪四象拳等。
四、李拳。相传由福建南少林寺僧李色开所创,又由广东新会人李友山传授。一说由广东惠州李应辉所创,李拳流行于广东中山、河源、高州、龙川、广州等地。
五、莫拳。相传为福建南少林至善禅师所创;一说由莫达士所创,后传至莫清骄(一说莫清娇)。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
五大名拳多数从福建南少林传来。和洪门天地会多少有些联系,不仅是武术门派,也是极为活跃的江湖派别。
除五大名拳外,广东南拳还有蔡李佛拳(由新会人陈享创立,他师从陈远护、李友山及少林寺和尚蔡福,综合了蔡家拳、李家拳、佛家拳三派精华,故名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海南人林世荣综合洪拳、佛拳所创,又称“洪头佛尾”)、咏春拳(福建严咏春严三娘所创、一说至善禅师传入广州光孝寺)、侠拳(大侠李胡子从四川峨眉山传入广州)、白眉拳(四川峨眉山白眉道人传入广州)、佛家拳(从佛门传入)、练步拳、练手拳、刁家教、岳家教、朱家教、昆仑拳、南枝拳、儒拳等。
南拳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来,以“反清复明”始,以“行侠仗义”终,在武侠传奇小说和影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传说中是一个反清的大本营,在那里集结了洪门子弟和三山五岳的侠雄豪客。清兵火烧南少林,洪熙官来到广州,隐居在大佛寺,与佛缘和尚共开武馆。又如方世玉,为广东“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显之女,有“一代女侠”之称。方世玉成为《少林小英雄》、《万年青》、《方世玉三探武当山》、《乾隆游江南》等众多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现了“广东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铁桥三、第五位苏乞儿,也是众多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
基本技法基本技法,南拳,种类和流派都很多,各具特点,它们一般的技法有以下八点。
(一)稳马硬桥:南拳讲究扎马。扎马就是“桩步”;马步桩是南拳扎马的基础。有大马、小马和半马之分。不论什么形式的极步,都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强调“稳如铁 塔坐如山”。“手是铜锤,脚是马”,扎马练好了,腿力沉.重,步势方能稳扎,运动才有章法。桥,就是臂的运使,称为“桥手”。比如,臂下垂做内旋的动作,唤作“滚桥”;肘下沉,唤作“沉桥”。对桥手,则要求肘臂刚硬,内蓄劲力。“练得硬桥硬马、方能稳扎稳打”,南拳十分重视桩步的稳扎和肘臂桥手的坚硬。
(二)脱肩团胛:南拳身法讲究脱肩团胛。脱肩,是两肩有意识地向下沉坠,似乎将启向下脱卸似的。团胛,是使肩胛骨向前微合,形成团状。脱肩下沉,能助长臂肘的劲力。团胛前合,能使背紧,有助于前胸的涵虚。
(三)直颈圆胸:南拳身法还讲究直颈圆胸。直颈,是下颏里收使颈项挺直,但不可僵硬。圆胸,是胸作微涵,稍呈圆形。项直有助于胸背肩肘的劲力合一,胸圆则有助于沉气实腹。
(四)沉气实腹:南拳也非常讲究气沉丹田,强调沉气实腹,使腹肌加以紧缩。沉气实腹,促使臀部必须收敛。它与脱肩团胛。直颈圆胸以及五趾抓地,乃是一个整体,能够做到上下完整一体,周身劲力就将会凝结到一处。
(五)五合三催:五合是,手与眼合,眼与心合,肩与腰合,身与步合,上与下合。三催是,手催、步催、身催。大凡开步出拳,要身随步转,拳随腰发,收腹蓄劲,先收后发。手法须灵活,步法须生根,“手法快时马步生,马步凌乱自有章”,手法与步法也须协调一致。南拳运动时,要“手到、眼到、身到、步到”,目随手动,传神于目,示意于手。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配合协调,这样,南拳运动才能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六)力从腰发:“手从胸口发,力从腰马生”,南拳把腰视为发力的重要枢纽,它的发力都趴腰力来带动。同时,南拳又强调腰功必须刚柔相济,如“鱼游于水,蛇行于陆”。如果腰部呆板刚硬,缺乏柔韧,也带动不好劲力的发挥。南拳在劲力上分寸劲(短劲)、长劲、飘打劲、连绵劲、爆发劲等等。这些劲力均须“发于腿,宰于腰,形于手”。
(七)发声呼喝:南拳讲究发声呼喝,一般的喝声有“嘻”,“喝”,“哗”,“嗱”,“咿”,“嗌”等六音。随着拳势变化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呼喝声。“呼喝则风云变色,开拳则山岳崩颓”,发声呼喝,一是助威势,二是助劲力,三是助形象,不可以无原则地乱喊乱叫。
(八)体刚劲粗:南拳在运动时还强调运气鼓劲,肌肉隆起,时张时驰,全身体刚劲粗,使整个拳势呈现出刚劲十足的形象。
南拳(二)
南拳是中国主要拳种之一,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方各地,历史悠久,其发源可追溯到400多年前。与北方拳派相比,南拳别具风格。新中国成立后,于1960年将南拳列为武术竞赛重点项目之一,继之,又纳人体育院校武术教材。在历年全国性武术表演赛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南拳不仅在国内深受人们喜爱,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有很大影响。
南拳内容丰富,各地流传的南拳往往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广东南拳有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使家拳、咏春拳等;福建南拳有鹤拳、五祖拳、太祖拳、罗汉拳、梅花桩、连城拳和地术犬法、泳家拳等;广西南拳有周家拳、屠龙拳、小策打等;浙江南拳有洪家拳、黑虎拳、金刚拳等;湖南南拳有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岳家拳等;湖北南拳有洪门拳、鱼门拳、孔门拳等。此外,还有温州南拳、台州南拳、江苏南拳以及江西流传的三十六路宋江拳、虎拳;四川的峨眉拳、余家拳、白眉拳,等等。各地南拳亦有对练、散手和相应的器械套路。
各派南拳的共同特点是:
(1)手法多样。如拳谚所说:“一势多手”,“一步几变手”,而且“多短拳”,故人称“南拳北腿”。手法有拳、掌、爪、钩、指以及各种肘法、桥法等。其中桥法是南拳特有的手法,亦即直臂或屈臂形成“桥”形,进行圈、盘、切等手法。
(2)动作紧凑,劲力刚健。发动有三种形式:一为快速有力,如“弓步双冲拳”;二为短劲发力,手臂保持一定弯曲,用劲短促,挥动幅度小,如钩撞拳等;三为匀速用力,在臂部持续紧张的情况下,慢而匀地用力推出,如单双推掌、碟手推等。
(3)步法稳固,重心较低,强调桩步为基本功。拳谚说:“未学功夫,先学扎马”。扎马即桩功,扎马练好了,才能“稳如铁塔坐如山”,为南拳步稳势烈的特点提供条件。
(4)快慢相同,长短并用,刚柔相济,以刚为主。快时迅速清晰,慢时沉稳有力。
(5)身法要做到吞吐浮沉,窜蹦门转,腰腿身手要贯串一致。做到手起肩随,腰催周身,完整一气。
(6)气沉丹田,发声吐气。常配合发力发出喊声。这有助于使动作饱满刚健,突出其刚烈风格。
(7)要求出手居中,注意门户,反应敏捷。拳谚说:“触即变,发如箭”。由于南拳“内练心神意气胆,外练手眼身腰马”。所以练习者肌肉发达,筋骨强壮,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可有显著提高。南拳强调蓄劲闭气与发劲开声交替作用,要求动作用腹式呼吸,因此,对增强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系统机能,促进新陈代谢都有很好的作用。
南拳(三)
洪家拳
化州从城市到农村练武的人都是最多的,以南拳为五大名家之首。相传是洪熙官所创。洪拳是以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彪的象形及其特性、加以技击手法编制而成的。有的将此十大象形编成一手“十形拳”;有的以龙、蛇、虎、豹、鹤编成“五形拳”;有的以虎、鹤编成“虎鹤双形拳”;此外有将其中一样动物形象编成“彪形拳”、“夜虎出林拳”、“单弓伏虎拳”、“双弓伏虎拳”、“铁线拳”师姑拳、等等。
洪家拳主要特点是:沉肩坠肘、以气催力、手法贯穿到金、木、水、火、土、五行力、内外浮沉、形意合集如一、步稳势烈、起势威猛,并因时适势的发出呼喝声,以助声威。其组合特点是:先慢后快,先简后繁。技击特点是以桥手为主,很少起腿,稳扎稳打,先发制人,正面攻击居多。
器械套路方面有:铁包金棍、单头棍、蔡阳刀、洪家大钯、护手刀、八卦棍等。
洪家拳在中国出奇人物,其代表有铁桥三(梁坤)、吴隐林、黄飞鸿、林世荣等。近代的有吴少泉、曾庆煌、陈昌棉、赵教、何华等在广东流源甚广。
铁桥三(1813年-1886年),原名梁坤,广东南海县人。年幼时就非常嗜武,到处寻访名师。后来有机会遇到洪拳臣子、福建莆田少林寺的觉因和尚,对他的武功非常景仰,遂拜其为师,入广州白云山能仁寺带发修行。在寺中学艺七年,得到觉因的悉心教诲,尽得其师真传,成为洪拳传入广东后的一位代表人物。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梁坤),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林世荣(1861-1943年),1861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平洲平北西河村,幼随祖父习家传武术,少年曾在屠猪店里当伙计,后师从林福成和吴全美等名师,并师从黄飞鸿二十余载。曾任福军军中武术总教练,曾于清末参加广州大型武术比赛,获第一名。1921年,广州孤儿院发起慈善筹款,林到场表演武术,受到孙中山先生称赞,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向他颁发银质奖章,在广州开过三家武馆,上世纪二十年代迁居香港以传授武术为业,并在当时开广东拳师公开刊印拳谱、武术套路写作的先河,1930年左右,先后刊行《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等拳谱,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林世荣一生授徒万余人,是成就最大的黄飞鸿嫡传弟子。1943年,在故乡平洲逝世,享年82岁。
关于林世荣,民间流传不少,但见诸文字的档案资料却不多,只有在其门徒朱愚斋撰写的《林世荣正传》、黄启文的《先师林公世荣传》中可见零星记录。
洪家拳是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俗称洪拳,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广东流行甚广,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其流传区域亦广,如四川、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洲、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据说系清代民间秘密结社洪门假托少林所传的一种拳术。洪门相传创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另传起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明将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该组织以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的“洪”字立门,故称洪门。
相传由福建茶商洪熙官所传。该拳最早有两种风格:一是长手、长桥、大马,长于进攻;一是外手、短手、短桥、狭马,利于防守。现今流传的洪家拳据说是洪熙官将两种风格融会贯通,独创一格,发展而成的。其主要套路有三进拳、铁线拳、二龙争球、夜虎出林、五形拳和十形拳等。洪家拳的特点是动作朴实……
刘家拳刘家拳是粤北英德县绰号叫刘三眼所创。因他额上有疤如眼睛,故称“三眼”,后嫌不雅,改称“三雁”。相传他年少到南少林学艺,后又得自其妻传授颇多,以刘家棍著称。有“落地金钱”一招为最绝。其拳法纯用短手,高不过肩。其基本理论是:“近似追风箭,退似雷电闪,走步需灵活,出手似云烟”多用吊马、拖马、侧闪等动作。有“蠄蟧(蜘蛛)爪、虾公腰”,是说手法要快速敏捷,如蜘蛛捕食一样。“虾公腰”者,是形容腰肢伸曲转体、像虾在水中游动一样,运转自如。风格特点是:短桥短马、灵活多变,步走四面、拳打八方。
拳术套路有大运天、小运天、天边雁、八图功和刘家五形拳等。
可惜刘家拳现已很少见到,只有民间极少数人练习,濒于失传。
刘家拳南拳流派之一。相传有三种说法,一是刘生、二是刘一眼、三是刘青山所创的,他们都是湛江人,都姓刘,故名刘家拳。该拳短小精悍,步行稍高,步法灵活多变,含胸蓄气,擅发短劲,出拳后肘微屈。刘家拳以灵为主,短桥短马、功夫硬朗、灵巧敏捷、步走四方、拳打八面。如进似追风箭、退似雷电闪、走步需灵活、出手似云烟,它多用吊马、拖马、侧闪等的技法。而手法上则是蠄蟧爪(蠄蟧即蜘蛛)、虾公腰(虾公即雄虾),蠄蟧爪是指它的桥手快速敏捷,虾公腰是指腰力的运用上要有如虾腰般的爆炸力。其拳术套路有大运天、小运天、十拳、天边雁、八图功、刘家五形拳、刘家刀、刘家棍等。
蔡家拳
蔡家拳相传是乾隆年间少林僧人蔡九仪(一说蔡展光)所创。该拳流传地区很广,包括湛江、濂江、茂名、化州、吴川、中山、江门等地。
武谚有云:“洪家讲桥马,蔡家讲快打”。蔡家拳的特点是快速灵巧、敏捷多变、偏身多变、偏身借力、以巧取胜,不要求硬逼硬打。
其拳术套路有十字拳、拳肘手、六连拳、柳碎梅、白鸟归巢。器械套路有单头棍、双头棍、双头挟单枝、蔡家大钯、双刀。
蔡家拳南拳流派之一。相传为少林寺僧人蔡福所创。蔡家拳以快为主,快速灵巧、敏捷多变、消身借力、因势利导、闪化巧取、以巧取胜、不以力争衡。在技术上,蔡家拳是有着重偏门攻击,快步抢攻,消身借力的特点,马步以三角步为主。步型稍低,步法稳健,动作幅度大,擅发长劲,出拳后肘伸直。其拳套路有十字拳、大运天、小运天、天边雁、柳碎梅、两仪四象拳、拳肘手、六连拳、百鸟归巢等,器械有单头棍、双头棍、蔡家三矢大钯等。
李家拳
李家拳为新会李友山所创。李家拳的特点是:偏身偏马,沉实稳重,出手迅猛,多用肘法。
李家拳的肘法最为突出,共有36种。
李家拳的套路有五连手、中六连、七连手、短扣等。器械套路有子午连环棍、双头大圈点棍、金锁连环双刀等。
李家拳南拳流派之一。相传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2年)发源于惠州鹅埔角火地村(现属惠城区河南岸米地村),由村民李义所创,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该拳集南派功夫之扎实硬朗,融合北派功夫之快捷利落,独具一格。严景山师傅是李家拳的第六代传人。又一说法是少林寺僧人李锡开所创,广东新会李友山在少林五形拳基础上改进所成。距今250年历史,手法多变,长、短桥并用。步法灵活,擅用腿法,稍多跳跃。李家拳是以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为主。身法上则是以肘攻击为主,要求沉实稳重,出手准确,由于是以肘攻击为主,所以也要求着点准确,以避免一击不中,被别人有机可乘。其拳诀:奇肘卅六有谁知,出挫沉缠捆最宜。剪切盘循成妙用,穿栏拱折护相施。尖横下反兜归后,顿揭连攻腕在前。纂伏低寻高割就,平钩扫脚势难移、尖桥宜用连肘法,巧妙功夫在顿肘。我桥在上宜顿打,我桥在下用缠攻。拳术套路有五连手、中六连、七连手、三十六肘、哨打、短扣、子午连环棍、双头大圈点棍、金锁连环双刀等。
莫家拳
莫家拳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相传从清朝乾隆年间传至现在,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莫家拳在大洲、石水口代代相传。它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成一项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及优秀文化的结晶。
莫家拳于清代嘉庆年间,广东惠州府海丰莫蔗蛟首创,但那时尚未完善,更未定型。后传给东莞火岗村的莫达树、莫清骄、莫四季、莫定如等人,经他们反复琢磨、修改后成为著名的莫家拳术。以上五人为莫家拳术第一代宗师。
武术界有云:洪家(拳)讲桥马,刘家讲灵巧,蔡家讲快打,莫家讲腿法。洪刘蔡李拳术腿法较少,而莫家就突出腿法。著名的有撑鸡脚、穿心腿、虎尾脚、钉脚、勾镰脚等。其理论是:“一脚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击远,凌空飞踢。拳重一百两,脚重千斤力。”
莫家拳除腿法较多外,还有拳势勇猛、刚劲有力、步法灵巧等特点。本门拳诀云:“拳行如虎势,脚法高中低,身灵步活力,长短劲俱齐。”拳术路有黑虎拳、谷穴拳、四门拳、尽箭拳、再战拳等。器械套路有打单枝、中盆根、回龙枪、二郎棍、莫家大钯等。
南派拳术除上述五大名家外,还有我们熟悉的蔡李佛拳、咏春拳、侠家拳、南枝拳以及佛家拳、龙形拳、白眉拳等。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详述。民国年间,有很多外省拳种流传到广东,如鹰爪拳、螳螂拳、形意拳、北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等,练习的人相当多,但因不属南拳范围,故在此亦步详述。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