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山东省郓城县张营镇二十里铺是文圣拳著名实步架的传承地,古传五步架,名扬天下,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时间,是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山东郓城文化底蕴深厚,郓城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筑城名郓。郓城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义军领袖宋江、晁盖、吴用都是郓城人,与水浒故事有关的遗址遗迹较多,有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宋江杀惜的乌龙院,梦得天书的九天玄女庙,宋江故里的宋宅、宋坑、宋井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渊源流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是闻名全国及世界的“武术之乡”。张营为郓城县城旧址,历南北朝、隋、唐、五代、 宋、金六个朝代,740 余年。
提及侯氏文圣拳,在黄河两岸无人不知,它诞生在齐鲁大地、水浒之乡的菏泽郓城县张营镇二十里铺村,祖师应尊为杜恒信师爷,侯家武术源于杜家,是杜爷的直传,五步架一代先师,把五步架从河北带到河南(现应为山东嘉祥)的第一人杜恒信先师就是侯氏五步架的恩师,因为杜爷当年从河北带来的五步架确为实步架,当时在武林界,号称“拳打南北二京,脚踢黄河两岸”,其功夫了得,一人当关,万夫莫开,在当地颇有名气,历史上的侯家五步架功夫名扬天下,传承甚广。
侯保安先师闻其名而奔赴杜家,行君臣大礼,拜其为师,随杜爷勤学苦练,由于侯先师天生聪颖,教即会,会即通,通即精,再加上先生肯吃苦,遂深得杜爷的喜爱,侯先师在家为人谦厚,待杜爷更是胜似父亲,杜爷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试探,深知先师为人虔诚,遂把一身绝技如数相传,在杜爷的众多弟子当中成为一名佼佼者。
杜爷由于一生酷爱武术,所以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武术上,更是为了广播五步架奔波终生,然而,杜爷终生无子。唯有一爱女,其女生来也是喜武之人,自幼随父习练文圣功法,功底扎实,功夫十分了得,杜爷之女和侯先师年龄相仿,先生每到家里学武之时,杜爷之女都会从中给予指点,两人遂产生了感情,这一情景令杜爷暗喜,杜爷深知先生品质优秀,德才兼备,若将其女许配侯老先师定会被照顾周到。有情人终成眷属,先生和杜爷之女结为百年之好。在女儿出嫁之时,杜爷把文武功法悉数传给女儿和女婿侯保安先生,并准许侯老先师开坛授徒,广泛传播五步架。
二、侯氏文圣拳的传播:
回传杜家:先师学成以后,谨遵杜爷之遗训,秉承圣贤之道,传教授徒,忙时种田,闲时授徒练拳,勤俭持家, 不生事、不惹事,当时门徒甚多,杜爷生前没有男丁,在年老之时,过祠近亲一男儿为杜爷之子,由于过祠之时年龄甚小,得到杜爷的指点较少,后来到侯先师家学习五步架。侯老先师心胸宽广,没有任何保留,倾心相授。从武功套路到文功心法都一一指点。
三、传教授徒:
侯老先师当年经常走师访友,从不怀有门派之见,用尽一生的时间取长补短,充实发展五步架,侯老先师遵循杜爷的教诲,不图名不为利,只为众人有个好身体。
侯氏家族至今已传五代先师,每一代先师在世之时都力求把五步神拳发扬光大,再塑神威之精神。
。。。。。
直到当代(即第六代)恩师侯高民先生已将拳术推广到临近县市,门徒众多。第七代少师侯阳浩正在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继承和领悟五步神拳!
当初侯保安先师从杜恒信先师处学成以后,回到老家,继续完善和发展五步架,先师经常走师访友,取其他门派之长处,补自家不足。经过侯家历代师傅的不断努力,五步架从当初的单练架式发展到了非常多的套路,这也对后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最初的五步之间练拳发展到后来的散手对练,由最初的器械单一发展到现在的众多单双器械习练。
侯氏五步架是侯保安先师以及夫人用尽一生之力全面继承了杜恒信先师的武学思想和高尚品质,直到现在侯家所传授的五步神拳(现为文圣拳)依然是当初杜恒信先师所传授的实步套路,无论头趟架、二趟架都不掺杂任何虚华之式,是原汁原味的五步神拳。侯氏文圣拳的头趟架依然是遵循最初的五五二十五式,按九宫之理习练,尊八卦之数言传。其二趟架依然是五路,按阴阳相合相斥之理,五行相生相克之数演练。练上中下共盘,求天地人同元。
自从侯保安先师尊杜恒信先师之遗训开始授徒之始,侯氏文圣拳门中能者辈出。当代侯氏门徒中代表人物:侯高民、吴怀信先生、赵龙才先生、王遵臣先生、赵君民先生、侯高恩先生、张友生等。
郓城文圣拳,也称文圣拳实步架,即文圣拳“死步架”,即从杜恒信先师时期所传五步架功夫,几百年来只以家传、口传心授的形式隐秘传承,秘不外传。它也是文圣拳几百年未经改变的拳法架式,是原汁原味的五步架、五步神拳。侯氏传承的文圣拳法保持了古有传统五步架功夫之风貌,松沉自然,中正和谐,古朴稳健,圆通浑厚,刚健勇猛的特点。侯高民先生思想开放,克服了旧门规的传授要求,将几百年来祖传五步架功法图片及视频资料公之于众,得以让这部精湛而神奇的武林功夫惠及广大群众,为推广文圣拳武学作出了积极贡献。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