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宋庄文圣拳简介
2015-11-23 12:57: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位于汶上县西南部,西邻嘉祥县,南于济宁县毗连,北接梁山县,距汶上县城19公里,南旺镇宋庄村是文圣拳重要传承地,是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
汶上县南旺镇历史悠久,是古代著名的交通、文化重镇。境内拥有古运河分水枢纽工程、分水龙王庙、蚩尤冢、蜀山寺、鲁九公墓等众多珍贵的运河文化、始祖文化、佛教文化遗址,文化底蕴深厚,享有“运河明珠”“蚩尤故里”等美誉,历史文化渊源久远。
汶上县南旺镇自古有尚武之风,清朝末年山东省嘉祥县黄垓镇井庄的五步架传承人杜金芳先生广泛传授文圣拳,将文圣拳传于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宋庄的宋隆康先生,宋隆康先生于1908年时又将该拳法全部传授给其子宋传平先生,宋传平先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五手、五步架的文功和武功。宋家世代传承文圣拳法,宋传平传子宋如一,宋如一传子宋连洪,宋连洪是文圣拳传承人。
该拳法于1983年被国家体委挖掘整理领导小组列为国家重点挖掘整理体育项目。1986年五手拳、五步架重要传承人一代宗师宋传平先生(1892—1996)以94岁高龄,携子宋如一先生(1916—1991)及其孙宋连洪先生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以精湛的武功,超群的技艺,力挫六十八家武功高手,荣获雄狮金奖。宋传平先生文圣拳拳技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深不可测,是中国民间武术名人,《中华武术》等杂志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1990年,宋传平先生的修炼文功照片刊登在美国的著名功夫杂志上。自1983年以后文圣拳在山东省和全国重要武术赛事及观摩交流大会中,屡创佳绩,并多次荣获冠军、一等奖和特等奖;多次代表国家在国外的武术交流比赛中,屡获殊荣,威名享誉中外。2009年9月文圣拳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以其优秀的养生和技击功能名列山东省名拳,时称为山东四大名拳之一,后被誉称为中华历史名拳。
1983年,在全国武术挖掘运动中,该拳法在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宋庄被国家体委武术挖掘领导小组挖掘整理,为便于推广发扬文圣功,五步架重要传承人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宋庄村宋传平先生与其儿子宋如一先生取五手拳、五步架中武中文功、武以文成之理,以及文圣功和无极道圣道圣拳之古圣门拳法之意,同时结合儒家思想,以圣贤之心领悟拳法之道,在经得国家有关部门及杜家传承人的同意后,共同将这部拳法正式定名为“文圣拳”。
在文圣拳发展的近三十年间,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宋庄宋传平先生、宋如一先生、宋连洪先生祖孙三代及其门内弟子王安林、杨成华等,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武术比赛活动,不断扩大文圣拳国内外影响,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节衣缩食,克服了各种困难,不遗余力的弘扬文圣拳武学,同时经过各级体育文化等部门和众多文圣拳门人、爱好者、友人的共同努力,把文圣拳武学推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为传播文圣拳武学做出了卓绝贡献,宋庄是文圣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自此,使在民间沉寂几百年的文圣拳法得从此以进一步发扬光大。汶上县人民政府和南旺宋庄在申请文圣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先后有美国、委内瑞拉、英国、日本、瑞士、意大利、南非、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武术友人到文圣拳传承地拜访、学习。这是几百年来文圣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为使文圣拳在国内外发展与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