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临清市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工商重镇,江北五大商埠之一。几百年的运河文化历史沉淀,除了留下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外,还留下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在曲艺、民间文化、手工艺、书画、武术等方面。
地方曲艺文化
临清是中国北方曲艺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曲艺著名曲种山东快书发源于临清;“临清时调”、“临清琴曲”等直接以临清入名。
山东快书
对于山东快书的起源,始于何时,惜无文字记载。目前公认的是第三种说法是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的落第举人李长清等人。据老艺人相传:清道光六年(1826年),名落孙山的书生十余人,归乡途中在临清遇雨,使他们郁闷之至,只能以酒解愁。为发泄胸中的愤懑,表达惩凶除暴的愿望,他们便以民间流传的武松的故事为题材,你一言我—语,此一段彼一事地凑衍编写了一个武松故事的演唱本,演唱本编写完毕后,作者之一的李长清把它带回茌平原籍,传给他的表侄傅汉章。十年之后,在曲阜的孔林前“林门会”上,傅汉章正式开场说书。后来,傅汉章传艺于赵震及弟子魏玉河,遂形成两支,流传至今。赵震一支的著名艺人有戚永立,自清代末年以来,戚永立等名家曾到南京、上海、杭州、汉口等地演唱,扩大了山东快书的影响,后传至高元钧(1916-1993),高元钧以注意刻画人物、表演生动风趣见长,被誉为“高派”。从1940年开始,高元钧开始致力于山东快书语言的净化工作,提高了传统节目的艺术质量,并借鉴相声、京剧等艺术,加强了山东快书的艺术表现力。
目前,经多方论证,临清已经被确定为山东快书的起源地,作为历史的见证,高元均的半身汉白玉雕像就安坐于大众公园内。2005年5月,我市成功举办了“全国山东快书大奖赛”。
临清时调
时调,也叫时曲,即时新的曲调。为临清早年间烧砖瓦的窑工所唱的时调,俗称“窑调”,女人缝衣做鞋时靠在山墙头所唱的时调,俗称“靠山调”,又因伴奏乐器多为丝弦,所以也称“丝调”。
时调演唱的主要内容是爱情故事和美好的四季景色。演唱形式主要为对唱和独唱。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竹板。常用的曲牌有《四平调》、《靠山调》,《伤心调》、《撒大泼》等。曲式结构多为主曲体式,即基本曲调不变多次反复或稍加变化的特点。所以,临清时调以悦耳动听、唱段生动、乡土气息浓郁而见长。
建国后,文化部和省文化部门对临清时调进行挖掘整理,使时调这块民族文化的瑰宝焕发了青春。1956年4月,临清时调《撒大泼》剧组曾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曲艺观摩演出,并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专场演出,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在《人民画报》封面上刊登了演员阎王贞和汤贵荣的剧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撒大泼》的录音。1964年,山东省歌舞团李若芳与王音旋进京合作演唱《撒大泼》,并灌制了唱片。目前,临清时调仍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演唱剧目。临清时调同鲁南五十调、淄博俚曲并称山东三大演唱曲调。《临清时调音乐》、《临清琴曲音乐》等20首乐曲载入《山东地方曲艺音乐》。
临清琴曲
琴曲,也叫“临清小调”,是临清的一种传统小调。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建国后由省和县文化部门对小调讲行挖掘整理,并改名为“琴曲”。
建国后,琴曲发展很快。1958年中央民族乐团曾来临清,搜集了大量的琴曲资料。当时临清松林区文工团曾根据“琴曲”改编了很多演唱曲目,如:《红姑娘》、《懒老婆》等。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张军还将琴曲《吴塌拉扛活》整理改编后发表在当时的《曲艺》刊物上。
“临清琴曲”和“临清时调”同出于一个故乡,有许多曲牌相同,但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不同。前者重在唱,后者演唱并重,又进而发展成戏剧型。另外,琴曲不采用打击乐,因此有别于山东一带的其它曲种,如:渔鼓类的弦小鼓、小鼓、三弦平调、山东落子等,使琴曲以高雅文静称著于北方艺林。
近年来,在石槽乡、松林镇一带的不少村庄又恢复成立了“小调会”(即琴曲),在逢年过节或大型市场交易会上进行演唱。
临清京剧艺术
运河经济的繁荣,为京剧艺术的繁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19世纪末,当京剧艺术随商业活动进入临清,便很快扎下了根。至20世纪20年代,临清的业余京剧组织已有较大的发展,票房已有十余处,票友遍布全城。许多知名票友如李景波、张宝彝等,还走向了中国文艺大舞台,成为全国著名的艺术家。此外,著名京剧剧目《陈三两爬堂》、《连升三级》、《九江口》等,均是以旧时临清的人或事创作而成。
临清市一直把京剧艺术作为当地地域文化的一面旗帜。一方面经常邀请著名京剧表演团体来演出,以 此作为社会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积极扶植业余京剧活动。票友们也建立了自己的组织—临情市业余京剧协会,并特聘了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先生为名誉会长。2001年,我市成功地举办了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
犁铧大鼓
主要代表为自立新派的演唱“犁铧调”的白妞、黑妞(即王小玉姊妹),她们在原来的唱腔上吸收了临清其它小曲及戏曲等南腔北调,融会贯通地创造一种新腔,并在济南唱红。目前,在临清市八岔路镇部分村庄还有演唱水平较高的艺人在节日时演出。
评词
评词也是临清市场较大,演者众多的一种曲艺。目前也有众多演唱者和喜爱群众。
临清的武术文化
临清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临清的武术也是源远流长,目前,起源于临清的主要有临清潭腿和肘捶。
临清潭腿
源出于龙潭寺,以其独到精湛的腿法在武坛享有盛誉。龙潭寺因位于龙潭而得名,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在现今河北省临西县樊村东北(原属于临清市)。
相传五代后周大将帅昆仑,因兵败隐居龙潭寺,传下潭腿。后宋太祖召天下比武,临清潭腿一举夺得十八家之首,使临清潭腿声名大震。至今,武术界仍流传着“潭腿本是昆仑传,功法深奥妙无边;若是学得真缔在,交手比试准占先”的歌谣。
潭腿充分利用腿长、力大的特点,讲究“拳三腿七”和“拳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潭腿套路,朴实工整左右对称,讲究压(收)则缩,收(放)则伸的弹射之力。压力越大,伸放越快,坚而韧、软而柔、刚柔相兼。现在临清习练潭腿者又把摔跤、通臂等技法溶入潭腿之中,出现了比较新颖又区别于外地潭腿的套路。
临清肘捶
肘捶在武术运动中,是一种流传有序、特点突出、内外兼修、刚柔并重的优秀拳种。它主要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因其能够巧妙地使用多种肘法、拳法而得名。
肘捶为临清唐园镇瑶坡村张东槐所创。张东槐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享年57岁。张东槐家道殷实,秉性豪放,幼承家教,勤奋好学。据传少林一瘸和尚曾传其拳法,后又游历四方,以武会友,经多年研究,创编了立意精深、法度严谨、简明实用的肘捶拳法。
百余年来,肘捶拳法经六、七代弟子的传习延伸,己在鲁西、冀东等广大地域流传。近年来,肘捶不仅在各健身站点推广传授,而且武校也专设肘捶课程,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临清的民间舞蹈(社火)文化
高跷
亦称高跷会。起源很早,临清高跷伴奏为腰鼓和小云锣,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目前每年元霄灯会时都有表演。
杠箱
亦称杠箱会,也称响铃会。铃箱内大、中、小铜铃搭配吊装置成,其大铃如罐、小铃似盅,响声各异。踩街表演时大铃音箱由前后四人双杠肩抬,小铃音箱由二人抬杠。杠肩花样有颤肩、内肩、跳肩等,箱内大、中、小铃击作响、高低各异、悠扬悦耳,几里外听来如临现场,别具风趣。
抬杠官
抬杠官为临清独有的一种娱乐社火。表演者由身着破烂官袍,头戴蒜辫翎帽,脸涂丑角脸谱的“县太爷”,四个手持“黑红棍”开衙役及两个抬衙役组成。踩街时,“县太爷”坐在滚圆溜滑的棍棒之上,身晃手摇,滑稽可笑。此社火无固定的表演场合,只要有人拦驾“喊冤”就停下来。喊冤诉屈者,多为县衙不受理的民间邻里纠纷小事。此时,“县大爷”就地审案,用道德伦理予以解劝,并多用笑话插科打浑,使民间积冤在调笑中释解。如遇刁蛮者,“县太爷”有权指使“衙役”用县府颁发的“黑红棍”仗罚,以伸张正义、惩治邪恶。解放后,此社火停演。
云龙会
亦称舞龙。临清舞龙表演技艺丰富多彩,有“蛟龙探海”、“云龙腾空”、“双龙戏珠”、“龙钻祥云”等。锣鼓伴奏有车鼓、群钹、铜锣、鼓点铿锵,气势磅礴,较别的锣鼓颇具特色,并有铳炮队和火硝队配合表演,演出中铳炮几十门列队两旁,龙舞时放铳炮,如声声春雷,硝烟如滚滚云雾,龙在硝烟中翻腾搏击,气势宏大,气象万千。
狮子舞
亦称狮胞会。临清狮舞同别地相同为:由两个人合演。一武士手持绣球引逗嬉闹、俯仰翻腾。表演有文武之分,前者侧重狮子表情,动作文静细腻,诙谐可亲,动作有搔痒、打滚、舐毛、相依相侵等。后者动作强烈激越,有跳跃、跌扑、腾转等着重表现狮子的威武强劲。
与别地不同的是,除单狮表演外,另有群狮表演。王沿村、林园村狮舞演出中群狮欢腾跳跃,气氛热烈,母狮还在现场生产小狮,亲幼相亲相逗,情趣盎然,故此临清称狮舞为“狮胞会”。
跑旱船
亦称彩船,源于唐代。临清旱船用竹、木、秫秸扎成,外蒙以布、绸、彩绘、绾花装饰而成。表演中,用彩绸系船两舷,女舞者套艳装至腰、肩,似坐船状(多为男扮女装)。另一人扮艄公,手持木桨,两舞者绕场穿花、载歌载舞,如驾船行驶水上。
五鬼闹判
假面舞“五鬼闹判”,是临清民间的祭祀舞蹈,是明代沿运河从江南南通一带传播而来的,以民间神话传说中钟馗为内容的民间社火。借鬼喻理、伸张正义、鞭挞邪恶。几百年来,经历代艺人演变,表演技艺不断丰富,深受劳动人民喜爱和拥戴,已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被载入艺术史册。
临清驾鼓
鼓点丰富,声音宏大,音色变化多样,现如今保留的曲牌有点鼓、大排鼓、二十八宿,三番带滚鼓、卧龙鼓等。目前先锋办事处大桥村组织的驾鼓队最为完整。1996年大桥驾鼓队荣获全国农民艺术节金奖,1999年受邀参加山东省建国50周年广场文艺汇演。
目前我市已恢复和组建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大桥驾鼓会、尚店乡洼里大秧歌、仓上村高跷、烟店镇的竹马、新华办事处桑树园村高跷秧歌、康庄镇的高跷、彩船、魏湾镇丁马村的舞狮,刘垓子的廖庄花鼓。这些社火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临清的饮食文化
300多年的运河历史,为临清饮食文化博采众长,融汇南北创造了条件,留下了众多的具有代表性小吃。运河古城临清的小吃,经过运河300年的锤炼,已经重重地烙上了历史的印痕。主要代表有托板豆腐、热羊肚、下凡肉、王四辈熟牛肉、窦家蒸包,最有特色的是临清的汤。临清的汤味道鲜美、清口、久喝而不腻。著名的有:鱿鱼汤、干贝汤、海米汤、银耳汤、木耳汤、口蘑汤、紫菜汤、鸡腰汤、肉丝汤、鸡子汤、对鱼汤、西红柿鸡子汤、海参汤。
临清人饮茶历史悠久,不仅是民间生活的一种习俗,也形成了民俗文化。特别是“老临清”,有一日三茶的习惯,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沏茶,称之为“早茶”,午饭后沏茶称之为“除腻茶”,晚饭后在沏茶称之为“夜茶”。
临清的书画艺术
临清在历史上,不仅曾是一座繁华的漕运名埠和商业都会,而且“百工云集,文昌兴盛”。其厚重的运河文化积淀,滋养了这块古老土地上历代书画艺术家们的灵感和才情,他们精研覃思,笔耕墨耨,在继承和弘扬传统书画艺术的过程中,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著名的有宋代的王岩叟、明代方元焕、明末清初的临清周之恒等,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宋致中、刘如詹、宋萍轩、施佩秋(施展)、张西岑、徐相吾、朱士冀等人,联合组建了“临清美术联合社”。其中尤以书画家施佩秋为著。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批祖居或徙居临清的著名书画家,如张石帚、韩羽、傅二石、张彦青、黑伯龙等。他们曾在临清这片热土上勤奋创作,留下了许多高水平的书画作品。临清现有市美术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市老年书画院、市政协书画联谊会、临清画院、临清中国画研究院、市青年书协、市青年美协等群众书画团体。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3名,省美术家协会会员6名,市书协、美协会员300多名。有野草园、墨韵斋、聚珍斋、牡丹园等书画店、画廊十余家。先后出版了《张自忠将军百岁诞辰纪念碑林书法选》、《临清老年书画集》及市青年书协内部刊物《清渊墨潮》。举办各种类型的书画展、培训班、研讨会、讲座及艺术交流活动150余次,向全国各大院校输送书画艺术人才近百人。
临清的传统手工业
明清时期的临清,手工业发达,城区80条街道,以手工业命名的就有31条,较大行业有26个,以哈达、千张袄最为著名。
哈达业临清织造哈达已有500年历史,据清乾隆五十年所修《临清直隶州志》记载及历史学家翦伯赞等人考证,临清织造哈达“始于元,兴于明,盛于清”。在明末清初,“临清就有织机5千,织工万余”、是当时临清“日进斗金”的3大行业之一。产品除销往西藏、云南、内蒙古、甘肃等地外,还外销到伊朗、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到民国时期,临清哈达几乎绝艺断产。建国后,临清恢复了哈达生产。1983年,国家将临清哈达正式列入少数民族特需产品生产计划。临清工艺丝织厂成为当时全国生产哈达和民族绸的唯一重点厂家。临清工艺丝织厂、临清丝绸厂已能织造20多种图案的各式哈达,年产量达100多万米。目前还有厂家在继续生产。
制皮业临清裘皮业发展于清中期,主要以缝制“千张袄”为大宗,从业人员300余人。目前,因多种原因,此工艺不复存在了。
竹业临清市内有竹杆巷,从业人员30多户,竹子多从南方进,主要生产篮、筐、帘、风门、筛等,目前还有10余户生产。
木业生产锅盖、蒸笼、桶,柜橱、农业生产用工具等,现在仍有大批从业人员。
临清纸扎绘画古朴,美观大方,曾代表临清参加山东民间艺术展览会。
临清镜画清末由天津传到临清。临清制镜厂结合先进技术和传统工艺,产品质量有大的提高,曾是全省生产工艺最好的厂家之一。
制砖业明清时期,临清为当时最大的贡砖烧制基地。明中央政府在临清设立专门机构——工部营缮分司管理贡砖的烧造及运输。中央政府每年在临清“征城砖百万”,供给京城皇家建筑的修建。如今,北京故宫、十三陵、清东、西陵等以临清贡砖建造的古建筑,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古代临清劳动人民对中国建筑材料发展的伟大贡献。目前,新华办事处西陶屯村,景永祥已经按传统工艺恢复了古砖生产。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