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传承谱系
名师简介
武术门派
圣拳文化
医场园地
圣地文苑
玄学奥秘
在线视频
活动掠影
传播发展
校园推介
总会团队
群英荟萃
会员之家
招生简章
赛事管理
专题栏目
网站首页
>>
群英荟萃
>>
查看详情
临清肘捶:创始于晚清,因义和团事件险遭灭绝
2017-11-22 23:16:03
临清肘捶:创始于晚清,因义和团事件险遭灭绝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在临清,有一门神秘的武术流派,它发展于乱世,曾名扬于京沪,如今大部分门人却隐于临清一隅,过着平淡的生活。它,就是临清肘捶,一门走过百余年风雨传承路的的功夫。
如今,临清肘捶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走出聊城,走向全国。近日,记者来到临清肘捶第五代传承人申孝生家中,听他讲述肘捶传承路上的风雨往事。
聊城人自创的本土拳种
临清肘捶第二路:盘肘卧牛腿
临清肘捶渊源已久,创始人是晚清时期临清唐元乡瑶坡村人张东槐。据《临清县志》记载,张东槐家里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其本人乐善好施,嫉恶如仇。
“当时的村里,有两个恶霸,一个叫七阎王,一个叫八大王。这俩恶霸会点功夫,就专门欺压村里的果农。”申孝生说,张东槐看不惯村中恶霸横行,一怒之下离家出走,四处拜师学艺,并自创了一套功夫——临清肘捶。
回乡之后,张东槐行侠仗义,利用自己独创功夫击败恶霸。消息迅速传遍了当地,许多年轻人拜在其门下,肘捶之名因此传播于整个鲁西地区。
然而,这门功夫曾因义和团事件险遭灭绝。1898年,冠县发生义和团的“梨园屯教案”,发生地距瑶坡村仅十余里,张东槐的徒弟牵涉其中。申孝生告诉记者,1900年,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而也是在这个时候,年仅57岁的张东槐“获疾而终”。后有传言,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张东槐自杀,以自己一命来佑护门下义和团弟子的生命。张东槐的“义举”也因此在临清当地流传。
传承之路颇具传奇色彩
申孝生用时40年写就的临清肘捶拳谱
张东槐的弟子于跃周是晚清武举人,因挑战张东槐不敌而拜在其门下。张东槐过世后,于跃周和另一位弟子刘汝勤接过了肘捶传承的重任,开始在临清地区广收弟子,传授肘捶。
不仅如此,二人还挑选了几个资质不错的弟子一起拆解肘捶,将原本张东槐传下的“老十趟”共210捶的肘捶简化成了新十趟肘捶,共计130捶。
于跃周和刘汝勤所收的弟子中,资质最为聪颖的,莫过于周子岩。据临清老一代人回忆,周子岩家境本不错,父母给他留下了十余顷田,他却颇有点“武痴”风度,每日里就是到处拜访武学高手印证肘捶功夫,导致产业荒废,家境也因此败落。
作为临清肘捶的第五代弟子,生于1944年的申孝生,自幼受到了临清当地尚武之风的熏陶,对武术颇有兴趣,27岁那年,他拜入了临清肘捶第四代传人张铎、胡士铭门下,成了二人的入室弟子。
“不过,学了几年我才知道,原来师傅的肘捶没有学全,只学到了新十趟中的前五趟。”申孝生后来一次无意中听到了师傅们的谈话,得知在北京有一个叫周子岩的老人,是惟一一位全部掌握肘捶套路的人。
于是,申孝生攒够了赴京的经费,前往北京寻找周子岩学艺。在周师爷的指点下,他学完了连师父也未学完的临清肘捶十趟捶后五趟拳法。“要不是我上京找到周师爷,恐怕这临清肘捶就失传了。”申孝生说。
传统武术期待新生
申孝生与人切磋
临清肘捶杀伤力较强,注重实战,因此有严格的收徒标准。申孝生说,由于这套功夫杀伤力非常大,如果徒弟人品不行,学成之后就可能危害社会。所以,祖师爷当年把人品作为收徒的第一要素。
申孝生一直秉承这一收徒理念,心术不正者绝不予以传授。因此,至今在临清,有资格可以学两套肘捶的人并不多。年逾七旬的申孝生至今收徒上百,但真正意义的入室弟子并有资格学习肘捶的,不过区区十位而已。申孝生说,这十个徒弟,性格各异,但人品绝对都过关,考察期也很长,最长的三年,最短的也有一年多。
申孝生有意识地将临清肘捶推向全国,在河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份多达十几个城市都设立了临清肘捶门人及传承基地。1988年,申孝生在深圳结识当地武术名家方向东,两人一见如故,促膝长谈,决定将肘捶带到深圳。至今,临清肘捶在深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申孝生功不可没。
从28岁开始,申孝生用时40年,完成了临清肘捶捶谱。申孝生几乎不认字,他一边传授武艺,一边学习汉字,将这门独特的临清拳术谱写成厚达140页多达10万字的《临清肘捶捶谱及捶论》,此时的他已是七旬老人。为表彰申孝生在非遗届作出的贡献,2015年其获评山东省十佳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申孝生最大的梦想是可以把临清肘捶的故事和文化挖掘出来,写成剧本,拍成影视剧,像咏春拳一样让更多的人了解临清肘捶,更好地发扬光大。
记者 张英东 通讯员 刘飞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验证码*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13563937198
文圣拳官网
电话:022-27306358 手机:13563937198
地址:天津市南开大学城
技术支持:
全网云cms
关于我们
一键拨号
新闻中心
在线视频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