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武林春秋】之九:武术名家杨宝德
原创 武源堂吴景川 武源堂
杨宝德(1912-1981),老家原在临沂老城北门里住,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搬到城西砚台岭居住。
杨自幼喜武好动,1934年临沂成立沂州国术馆时,经家人同意,毅然报名参加国术馆学习武术。在馆期间主要跟随的老师是杨秀山和汪子玉,学习的主要套路是少林拳、八极拳和猛虎下山捶、少林十三抓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术馆解散,杨宝德参加了临沂专署王洪九的保安大队,在日本投降前,只身到了南京国术馆,并认识了王兴邦、王定邦兄弟俩。谈起习武经过,二位老师问杨宝德的少林拳是怎么学的,跟谁学的?杨宝德回答是在临沂国术馆学的,先跟着一个从济南来的王老师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又跟着杨秀山老师学的,经交谈,二位老师对沂州国术馆情况也比较了解。后经向其他老师打听,听说当时山东省成立国术馆(1929年成立)教少林拳的王振邦,以后也到过临沂,就是王兴邦、王定邦的兄长。杨宝德当时听了非常高兴,问二位老师想了解更多的情况,二位老师只字不提。住了一段时间后,二位老师对杨宝德说:你别在这里了,你到上海去吧,我们已经给你联系好了,到了上海你好好干就行了,杨宝德听了千恩万谢。于是杨宝德从南京到了上海,被介绍到一部队当教官,并兼任一个武馆的教习。
后来杨宝德在上海认识了一个辫子兵刘团副,刘本人也酷爱武术,并将自己的儿子刘胜奎介绍给杨宝德,并拜他为师。这是杨宝德在上海收得第一个正式徒弟。在八十年代,刘胜奎还专门从上海到临沂看望过师父杨宝德。刘胜奎有一儿一女,儿子刘方桐先在上海体院任教,在武林杂志上介绍过少林梅花鞭,1987年到了日本任教,属两国院校交流,后在日本定居,其女在美国定居。杨宝德在上海的另一个徒弟叫袁铭,和刘家有亲戚关系,袁先在上海体工大队工作,后也到了日本,因在日本犯事,又回到了上海。
杨宝德在去上海时,在老家已结过婚,到上海后又和当地人王氏结婚。上海解放后,曾有临沂河东的一个老乡,也是当时在临沂和杨一块干过伪军的同事,到上海找到杨,并在杨家里住过一段时间。1951年,公安局找到杨落实此事,别人都证明杨曾收留过此人,但杨宝德就是不承认,再加上杨的个人历史,杨1951年被捕法办,在安徽劳改队里劳动教养。杨于1964年才被刑满释放,释放后杨又回到上海,被安排到上海国棉32厂工作。
杨被安排工作时间不长,全国范围的“四清”工作开始了,最主要的“一清”就是清理阶级队伍,杨不能幸免,并于1965年被遣送回临沂。
杨回临沂后没有直接回老家,而是直接到了城西砚台岭,也就是离开临沂前大老婆的娘家。因为杨自走后,二十年没有回来过,音信全无,在临沂的大老婆看着没有指望了就搬到砚台岭的娘家去住了。杨宝德回临沂后去找大老婆,大老婆非常生气,就是不接受、不叫住,杨宝德再三解释也不行,后来随着大家的劝说,认为杨这么多年劳动改造也不容易,现在回来了,怎么说还是一家人,就这样才算住下来,大队里又出面给杨宝德盖了两间屋,但是仍然接受村里的管制。
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武术慢慢热起来,政策也宽松了许多,大家都知道杨会武术,先有部分人登门求教,杨宝德开始不敢教,因当时还受管制,但随着政策放宽,才逐渐开始教拳招收学生。
虽然杨失去自由十多年,但由于对武术的痴迷,学过的武术套路基本没忘,教学时也非常认真。在临沂教的弟子也不少,主要成名的弟子有:朱涛、刘士高、张瑞军、李成河、李成坤、刘现敏、戚春华、刘金标、刘士宝、刘士安、刘新民、孙凤增、赵杰、王金章等。
杨宝德一生酷爱武术,由于走错了路,一生坎坷,生活艰辛,但在其后半生,由于对武术的执着,对武术的传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少林拳和少林十三抓的主要传承人,在临沂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是一代武术名家。
作者介绍:吴景川
著名武术教育家,中国武术八段。少林俗家弟子第三十世,少林王氏传人第九世,少林杨氏传人第三世。
现任北京兴华大学武术客座教授,临沂大学体育学院兼职教授,多年来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
吴景川崇文尚武,出版多部武学著作,并被中央电视台4频道“体育在线”栏目和山东电视台“中华武术”栏目先后报道,在文学、书画领域亦多次获奖,现为临沂市武术协会顾问,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