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武林志
第一部分 源流与发展
武术源于人类早期为谋生而进行的技击行为,历代争战及兵器的进步,推进了武术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竞相发展经济实力的同时,实行文武兼治,积极扩充军事实力,以争霸称雄,习武尚勇成为社会风气。齐国在管仲任齐相时,提倡拳勇,重视选拔有拳勇的人,要求“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
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国语·齐语》。)当时每年春、秋两季还举行角试,武艺高强的人云集一起,进行较量、比试。孙膑至齐继续提倡拳术。在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发现的《孙膑兵法》中,就有技击的记载。齐、鲁两国尤为崇尚剑道,剑几乎是每个男子必备的自卫武器,佩剑成为时人尚武的标志。
西汉时期,兵民不分,实行义务兵制,地方经常训练预备兵,武艺、械术、骑射成为演练的主要内容。山东各地现存的汉画像石,有大量格斗、柔术、击剑的画面,记录了反腰倒立、蛙式倒立、多人翻身倒立、双手支鼓上倒立、翻跟头、演飞剑、跳丸、耍飞棒、单人习拳走势、双人器械对练、徒手斗搏、执械格斗等动作,十分惊险,反映了当时山东地区武艺的情况。山东境内出土了大量汉代剑、矛、戟、刀、殳、戈、甲以及弩机、鱼刺拐等器械,有铜质的,也有铁质的,其中刀、戟、矛等是汉代有代表性的武器。
在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动荡割据中,山东民间习武之风大盛,青、兖、齐诸州居民强悍勇猛,习武任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兖武艺。青、兖武艺尤重骑射。清河(今临清、武城一带)人傅永“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七十多岁还能“擐甲挥戈,单骑先入”。(《魏书》卷70《傅永传》。)其子傅叔伟“臂力过人,弯弓三百斤,左右驰射,又能立马上与人角骋”。(《魏书》卷70《傅永传》。)琅邪(今临沂)人皮景和射箭百发百中,曾“将五六骑深入一谷中,值贼百余人,便共格战,景和射数十人,莫不应弦而倒”。(《北齐书·皮景和传》。)十六国时期,鲜卑人在青州建立南燕王朝,占据大半山东地区,其弓马迅捷、勇敢善斗的武艺给青兖武艺增添了新的内容。马矛肖是青兖武艺的重要兵器。《南史·羊侃传》载羊侃能“执矛肖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当时练武既练跑、跳,也拉硬斛弓练力。东平人马隆任晋将军时,选择士卒“限腰引弩三十六钧,弓四钧,立标简试。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晋书·马隆传》。)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飞檐走壁、击石破碎等轻功、硬功。“侃雄勇,臂力绝人,所用弓至十余石。尝于兖州尧庙蹋壁,直上至五寻,横行得七迹。泗桥有数石人,长八尺,大十围,侃执以相击,悉皆破碎。”(《梁书·羊侃传》。)
至唐代,武术器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唐书·杜伏威传》载齐州人阚棱“善用两刃刀,其丈长,名曰‘拍刀’”。宋代武器以刀、矛、枪、弓、矢为主。此时刀术有了较大发展,山东出现了一些刀术高手。如莱州人徐文“勇力过人,挥巨刀重五十斤,所向无前,人呼为‘徐大刀’”。(《金史·徐文传》。)枪术至宋代
也有了较大发展。南宋末年红袄起义军领袖李全,“以弓马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宋史·李全传》。)另一支起义军首领杨安儿之妹杨妙真,善骑射,精枪术,其杨氏梨花枪为后世所推崇。宋代民间练武十分兴盛,出现了自愿结合的练武组织。“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宋史·曾巩传》。)这种村落间的练武组织促进了武艺的交流,推进了武术的发展。
明代是武术集大成、大发展时期。拳术至明代始有南派、北派之分,并建立了完整的武术体系。山东尚武之风盛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北派拳术。明永乐年间,山东蒲台(今滨县)人唐赛儿,自幼随父练武,擅长剑、刀、枪诸术。她以白莲教为号召率众起义,在益都西南卸石棚寨修练武场,训练农民起义军。蓬莱人戚继光既是抗倭名将、文武兼备的军事家,又是著名的武术家。他精心研究山东及各地的拳械武艺,主张武艺训练应重实战,反对花法虚套,强调身体全面训练,主张练心力、手力、足力、身力,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纪效新书》对武术作了精辟论述,详细记述和分析了当时的武术状况,提出了枪、棍、拳、刀的各种要诀。其中《拳经捷要篇》对武术的基础、风格、速度,手、眼、身、步、劲的协调,跌、打、摔、拿、踢的技法,有辩证、独到的论述。他整理民间流行拳术,选择其中的32势,以套路的形式加以图文并茂的讲解,并附有口诀,以便于练习。
清代武术的发展,远远超过前代,当代山东流传的拳种,大多在清代形成或传入。
螳螂拳据传为明末清初即墨人王朗所创,在流传中逐步形成了不同流派。雍正年间,泰山(今泰安市)人孙通在省内传授燕青拳。乾隆年间,查拳已在冠县、任城(今济宁)分为三个支派;崂山付家埠付士古传授连五掌、八方掌、虎燕掌、回马掌等;文圣拳开始在嘉祥流传。嘉庆年间,济宁人王祥在境内传授八卦掌。清代中、末期,花拳、少林大花拳、少林大滑拳、关公落地梅花拳、少林俞门拳等在济宁流传,八极拳在宁津一带流传,长拳在文登流传,红拳流行于鲁西南,子午梅花拳、内功八极经传入临沂,龙形太极拳由天津传入利津,小虎雁拳在广饶流传,二郎拳、燕青锤在惠民流传,岳家大枪、摔跤二十手在益都、沂水流传,太祖拳在苍山流传,潭腿、埋伏捶等在郯城流传。清代末年,山东与直隶交界的一带民间广泛流传通臂拳、秘宗拳、形意拳、杨式和武式太极拳、八卦拳、梅花拳、红拳、八极拳、查拳、青萍剑、昆阳拳、青令拳、颜令拳、王虎索阳拳等;地龙经传入青岛、平度、高密、诸城等地;牛郎棍传入胶东半岛。
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反对帝国主义的热潮中,山东群众性练武活动形成高潮。在冀鲁交界处,往往一村或数村联合延请拳师,设立场子或挖地窖,光臂露胸,习拳练武。1896年前后,曹州(今菏泽)等地出现大刀会,朱红灯在德州、茌平一带组织义和拳,开展反帝和反对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山东境内冠县、丘县、临清、夏津、武城、茌平、恩县、馆陶等地均有义和团活动。大刀会、义和拳、义和团队伍多练刀术、梅花拳、红拳等,也练硬气功。1899年冬,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多次发布查禁义和团的告示,规定“无论军民人等,凡有练拳或赞成拳场者,杀无赦”。并到处平毁拳场,查拿杀害拳民,数以万计的拳民和无辜百姓死在他的屠刀下,幸存拳民纷纷避居他乡。
辛亥革命后,民间习武开禁,尚武之风渐盛。军政当局为了训练军警人员和体育师资,开始倡导国术。二三十年代是山东武术颇为繁荣的时期,具体表现在:(1)建立了多层次的武术机构、团体。其中军政当局系统,有成立于1914年的山东省军士武术传习所,成立于1917年的山东省武术传习所,成立于1929年春的青岛市国术馆,成立于1930年春的山东省国术馆以及先后成立的68个县国术馆。民间武术家成立了一些武术训练兼研究性质的团体。在民间,国术馆所属的武术练习所、社及农村拳房等遍布全省各地。武术传习所、国术馆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成为全省武术运动的骨干。(2)武术传习所、国术馆中云集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武术高手,不分门派,各种拳械、流派任其传授,促进了武术的交流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山东武术的内容。(3)武术竞赛活动频繁。山东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并时常举办省、市、县各级武术竞赛。武术比赛规程逐渐完善,比赛渐趋正规。(4)武术开始被列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如30年代青岛市曾将国术列为中小学体育标准和体育毕业会考项目,推动了武术运动的普及。(5)涌现出一批名扬武林的著名武术家,如梁学乡、姜化龙、郝宏、范旭东、罗光玉、林世春、丁子成、宫宝田、单香陵、蔡桂勤、李恩居、张其维、张英振、杨鸿修、杨明斋以及客籍的韩愧生、李毓琛、张凤岩、马良、王子平、李存义、李景林、李玉琳、田镇峰等。(6)出版了一批武术著作,如马良主编的《中华新武术》丛书,分《拳腿科》、《摔角科》、《剑术科》、《棍术科》。此外还出版了《青岛特别市国术馆月刊》(1930年3月创刊,该馆编辑科编辑)、《新太极拳书》(1931年8月出版,马永胜著)、《八卦简编》(1932年1月出版,青岛市国术馆编)、《太极拳》、《太极拳讲义》(田镇峰著)、《求是季刊》、《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1935年2月出版,于化行著)、《武当正宗太极蕴真》(1947年2月出版,宋史元著)等。
1937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山东之后,各地国术馆被迫停办,民间练武活动大都停止。
旧中国的山东武术,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存有门户之见,保守落后,甚至被统治者利用,从而阻碍了它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使山东武术获得新生,开始了它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建国初期,山东省各级政府积极支持民间武术活动,先后在各地举办武术比赛和表演,同时加强对武术工作的领导,引导拳师克服旧的思想作风,树立正确的武术观念。1954年,青岛市有拳社44个,拳师40名(其中专职拳师占1/2),大都有锻炼场所。济南、青岛的某些工厂、体育场也有武术活动。1955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决定对武术工作采取“暂时收缩、加以整顿”的方针,由于收缩过度,第五、六、七届省运会取消了武术竞赛和表演活动。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出发,于1956年11月下达了《关于开展民间武术活动的指示》,提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保护和发扬这一民族文化遗产”,根据先继承发展、后整理提高的原则,逐步地进行发展;对民间武术社、拳房、武术会等加以扶持,加强政治思想领导。全省武术活动由此得以健康发展。青岛和烟台市成立了武术研究会,济宁专区举行了武术选拔表演会。1957年,济南出现武术活动高潮,每逢市级比赛和表演,各活动点拳师都率领学生持刀荷枪赶去赴会,颇为壮观。
1958年10月,山东省成立武术集训队。集训队员继承民间武术的优秀传统,以国家体委审编推行的枪、刀、棍、拳甲组五项规定套路进行训练。队员退役后成为武术活动的骨干,在各地以国家规定套路教学;同时由于武术竞赛规则的影响,规定套路传入民间,促进了民间武术的规范化。
“文化大革命”中,很多老武术工作者遭受迫害,武术团体、拳社、业余训练班、锻炼小组被解散,大批武术古籍、文献资料被抄毁,古老的武术器械被收缴,省武术集训队停止了训练和比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省、地(市)、县(区)相继成立武术协会,条件好的乡镇、厂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也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4年前后掀起群众性的武术热,全省群众武术活动点最多时有近2000个,经常参加武术活动的有十几万人。停办多年的拳房、拳社又开始收徒传艺,并创造了许多其他练武组织形式,如武术队、训练班、辅导站、武术学校、武术馆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集体和个人也开始举办武术馆和武术学校。全省武术训练体制初步建立。省设有武术运动队,这是全省武术运动的骨干力量;地(市)、县(区)设业余体校(或体育中学)武术班。据1982年下半年统计,全省有业余体校武术班90余个,教练员90人,学生6000余人。菏泽体育中学武术班向省武术队输送了16名优秀运动员,还支援浙江、北京等省、市武术队员多名。此外,山东还命名了一批武术传统项目学校。1985年,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有48处是武术项目学校,其中地市属9处,县区属39处。
第二部分 拳械种类
自古以来,山东涌现出许多武艺超群的豪杰之士,门类众多、内容丰富的拳术器械套路广为流传。现在山东流行的拳术,主要有查拳、螳螂拳、孙膑拳、文圣拳、四通捶、地龙经、牛郎棍、八极拳、埋伏拳、功力拳、形意拳、少林拳、八卦掌、太极拳、地功拳、燕青拳、行拳、八卦拳、大洪拳、小洪拳、华拳、滑拳、弹腿、昆仑拳、太乙拳、罗汉拳、龙华拳、地趟拳、五手拳、斩穴拳、通臂拳、水浒拳、太平拳、义和拳、绵拳、梅花拳、自然门、黑虎拳、八极捶、龙形劈卦、迷踪拳、太祖拳、鸳鸯拳、伍子拳、伍家式、狄青功捶、青萍剑、三才剑、武子拳、弥祖拳、西凉拳、南拳、翻子拳、伏汉拳、劈卦掌、猴拳、八步捶、二郎拳、戊极功力拳、六步大架、十二趟腿、少林八步、子母槌、戳脚、龙祖拳、三皇炮捶、中洪拳、掌洪拳、杜女棍、南宫靠等70个拳种。其中,查拳、螳螂拳、孙膑拳、文圣拳、滑拳、华拳、四通捶、弹腿、牛郎棍、地龙经等发源于山东。
一、查拳
查拳是长拳类代表拳种之一,是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它萌发于山东冠县,盛行于山东的聊城、济宁和山西、河南,在河北、上海、北京、四川、新疆、广东、广西、宁夏、辽宁、吉林、江苏、湖北、香港、台湾等地也广为流传。
据查拳拳谱载,唐代一支东征军队路经冠县,青年将领滑宗岐负伤滞留该地,在当地群众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留住期间,他把自己的武艺架子拳传授给当地村民,以后又把旅居长安的师兄查元义请来一同施教。查元义又称查密尔,擅长身法势。查元义、滑宗岐故去后,当地人把查元义所传的身法势叫“查拳”,滑宗岐所传的架子拳叫“滑拳”。由于查、滑二人为师兄弟,不分师门,故后世传系中把查、滑称为一门,擅查拳者也多会滑拳,并有“查滑是一家”之说。
清乾隆年间,查拳已在冠县、任城逐渐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技术流派。从拳谱资料和传播的技术内容分析,冠县两派查拳的师承分途约在清雍正年间,而任城一派技艺的形成或许更早。至光绪年间,三派查拳才开始闻名、流传,形成了冠县的张式、杨式查拳,任城的李式查拳。
张式查拳快速敏捷,拳法严谨,以冠县城外张伊庄(又名一里庄)的张其维为代表。张其维出生于清咸丰年间,是冠县查拳名家张乾的弟子。他培育了一批查拳精英,民国时期曾在河南设场授拳的张西彦、张凤岭、常振芳,同期在中央国术馆传艺的张英振,以散打闻名全国、旅居台湾的张英健,建国后传艺于山西的张锡泰以及李超群、何振全、宋义洲、何亭英等,均是他的传人。
杨式查拳舒展大方,势正招圆,以冠县城内南街人杨鸿修为代表。杨鸿修生于清同治年间,是冠县查拳名家张金堂、马老为的弟子,民国时期以“大枪杨鸿修”、“快拳杨”闻名武林,是一代查拳名师。他的弟子王子平、马金彪、何振江、马裕甫、王兆林、米广亭、马永魁等,均造诣高深。
李式查拳刚劲有力,招势连贯,以济宁人李恩聚为代表。李恩聚生于清咸丰年间,做过保镖,开过镖局,晚年在精武会执教。他执教严谨,艺不轻传,授徒极少,济宁人沙荣民为其主要传人。
三派查拳在张其维、杨鸿修、李恩聚的传授下,技艺逐渐成熟。三派风格近似而动作各异,功法系统,内容丰富。基础基本功部分有十路弹腿、十路捣捶、十路查抄,基础套路由最初的十路发展为正、副十路。器械、对练项目也随之发展出具有明显查拳风格的查剑三路、查刀四路、查枪六路、查棍二路、查镗十二路、查钩二路以及查拳对练十路和对扎枪、对摔棍、对刺剑、镗进枪等,并且吸收四套滑拳、四套炮拳、四套洪拳、二套腿拳,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查拳拳系。查拳的三大技术流派,虽然套路内容不同,但对动作的要求却是一致的。查拳对动作的内外要求主要有16个字,即:工整、流畅、轻灵、飘逸、纵辶卓、雄浑、缜密、端严。其风格特点是:结构紧凑,动作舒展严谨,招法清晰连贯,功架整齐,虚实分明,节奏明快,干净利落,快速有力,刚柔相济。查拳套路包括踢、打、摔、拿四种技术技法,其技击动作发力爆脆,突发寸劲;拳脚齐发,上下并用;动作串联,组合连击。
二、螳螂拳
螳螂拳是优秀拳种之一,据传为明末清初即墨人王朗首创。王朗受螳螂捕蝉的启发,悟出黏、粘、崩、扎、闪、勾、按、刁、采、封、刀等技法,手法吸取了螳螂前臂的动作,又吸收猴子的移动法为步法,反复提炼,遂成一家。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汲取多种拳种之长进行改造,形成现在的螳螂拳。
螳螂拳初始流传于胶东一带,后来发展到东北及全国许多地区,并由上海精武体育会传播到香港、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
螳螂拳特点突出,风格别致,内容丰富,健身和防卫作用显著。其拳术讲究长短兼备,刚柔一体,勇猛快速,内外合一,象形取意,结构巧妙,灵活多变。螳螂拳在传授和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七星、梅花、六合三大流派。
七星螳螂拳以七星式为名,又称“罗汉螳螂拳”或“七星秘门螳螂拳”。劲力主刚。七星螳螂拳的传统套路约30套左右,如插捶、大小翻车、崩步、白猿出洞、穿枝、偷桃、献果及白猿入洞、剁刚、柔灵、十八梭、双插花、拦截、摘盔、摘要及对练的拍按、桃花散、领拳等,还有具有少林长拳风格的黑虎拳、四路奔打、罗汉八刚等。
梅花螳螂拳出手成撮,招法连贯似梅花朵朵,轨迹呈弧形,刚柔相济,又称“太极螳螂拳”或“太极梅花螳螂拳”。传统套路主要有拦截、八肘、崩补、摘要、梅花路、翻耳等,器械有达摩剑、八仙剑等。
六合螳螂拳又称“马猴螳螂拳”,与六合拳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流传历史较七星、梅花为短,相传由招远县林家村林世春学于江湖大侠魏三,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套路内容、名称以及运动风格均与七星、梅花有很大的差别。该拳套路主要有叶底藏花、铁刺、截手圈、双封、扇手崩、照面灯、六合九十三手等,拳术对练有劈斩、展夺、靠肘等,器械有六合刀、六合棍、六合枪等。练功程序分三部分,即基本功部分、演技部分和批解散打部分。练功以静、柔、圆、活为要领,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先至、以柔克刚、以活为上、以速为先、以意变导形变,劲力主柔。
三、孙膑拳
孙膑拳附会为战国时期军事家齐人孙膑所创,但无文字记载。因其演练出击时常以长袖藏手,故又称“长袖拳”。清末,孙膑故乡青年武士杨明斋学孙膑拳于张姓车把式。杨曾执教于山东省武术传习所,20年代初在青岛授拳,后在青岛国术馆任教至1936年。他以孙膑拳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使其传播于青岛。孙膑拳现主要在青岛、淄博、济南流传。
孙膑拳风格独特,击技性强,重实用。拳法以组合形式为主,每一手即为一个用法,三百六十手可以互相串联,进时可以组合连击。出拳讲究拧、绞,缠螺旋劲,旋臂出拳,拳走曲线,曲中求直,攻中有防,防中寓攻。方法讲究“三出而一主”,两臂一腿并发。战略上以“圆、角、线、点”为原则,即采用孙膑步左晃右移,走弧走圆不停,时刻保持侧身对敌;要抢占站位角度,利我而不利于敌;一触即发,一发就到,一点就胜;以动作迷惑对方,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演练中要求“内外相合,形意相通”。主要手法有蹦、弹、抓、挑、钻、擂、拉、劈、抄、砍、截、摆、封、捅、砸。步法为蹒跚步,拔跟掀脚,蹒跚跛行。主要腿法有踢、碰、蹬、踹、踩、挂、跪、截、播。
孙膑拳分八段,前三段为拆教基本功,后五段为技击法。
四、文圣拳
文圣拳系山东稀有拳种,相传为明末刘奉天汲取老红拳之精华与所练文功结合而成。清乾隆年间,文武双进士冠县人杨士海自幼习练文圣拳,艺传多人。其中嘉祥县人杜洪信又授徒传艺,文圣拳遂在嘉祥县、汶上县、郓城县、冠县等地流传。杜洪信弟子侯宪章(嘉祥人)充实发展了文圣拳套路动作内容,将原静步功架变活步功架,即将静坐习练改行走习练,成为流传至今的头趟架,亦称“五步架”五手拳。杜另一弟子高皇(嘉祥人,清武举人)将六路梅花刀发展为九路梅花刀。代表人物还有田在田(巨野人,清武状元)、高建邦(嘉祥人,清武举人)、宋传平等。
文圣拳包括文功、武功两部分,文武两功相辅相成。该拳造型古朴无华,运动量大,招招式式以气为本,以强身为主,有刚有柔,兼具技击性。拳术有头趟架、二趟架,器械有文圣六合大枪、九路梅花大刀、文圣剑,对练有二趟脱打、六合大枪对扎。
五、四通捶
该拳起于何时,已无据可考。清嘉庆年间,黄县人冯立旺将此拳传给潍县人卞相庭。四通捶原为“撕捅拳”,取意于技法上的“撕抓捅打”。经卞氏父子的演练,特别是卞相庭之子卞佃奎的勤习揣摩,该拳得以传播,因而“撕捅捶”又称“卞家捶”。经过多年流传,“撕捅捶”演化为“四通捶”,即拳理要求的“意与势通,势与法通,法与气通,气与力通”的“四通”之意。现主要在潍坊、青岛、济南等地流传。
该拳强调功力,注重下盘功法,以静力桩功为主,突出功靠,有靠手、靠腕、靠肘、靠肩、靠脚、靠腿、靠膝、靠胯的专门练习。拳理讲究“四通”。主要方法有撕、采、揪、抓、抄、绊、拉、提、举、挫、劐、挑、贯、砸、顶等。动作简练古朴,势法分明,动静相兼,疾徐有序,刚劲有力。
四通捶徒手套路包括八大功靠和辅助功靠共26路,群仗势33路,八步捶36路,铁地耕牛9路,地八门34路。
六、牛郎棍
此为流传于胶东半岛及济南等地的传统短器械套路。据传明末武将严飞将祖传武艺融于放牛棍,包括刀、剑、棍、鞭、枪诸法。清同治年间,江湖大侠李三因伤留住山东,密传牛郎棍与肖云鸿,此后牛郎棍在肖氏家族传习,逐步形成现有的十字鞭、田字鞭等诸套路,统称“牛郎棍”。
牛郎棍强调以意领气,以气发力,禁忌拙力,动作古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既有枪棍的技法特点,又有丰富的短兵技法内容,技击中可长拉短打,长中寓短,短中藏长,吞吐自由,进退灵活。主要套路有十字鞭、田字鞭、双折鞭、单折鞭、龙虎斗鞭。
七、地龙经
地龙经为山东稀有拳种,据传为明代琅邪某人所传。该拳流传于昌邑、青岛、平度、高密、诸城、安丘等地,代表人物有官星南、李建汤、张正伦。此拳重跌打滚翻,伴施以腿法见长。守腿牢固,出腿迅速。演练时手封腿打,进退神速,顺地飞跃。套路有拳架十二格式、美女照镜、指车等。
八、戚门十三剑
戚门十三剑是一种传统的剑术,据传为戚继光所创,历经后世武术艺人研授,遂成现今剑术套路动作。
戚门十三剑注重身、剑、神高度统一,节节贯穿,动迅静定,意识逼真,力点清晰,一气呵成。剑势优美大方,吞吐自如,步法轻快,直行直进,静似处女,动若游龙。套路动作包括一趟六十一式、二趟三十六式、三趟四十八式。
第三部分 武术团体与组织
清代末年义和团运动中,鲁北民间习武组织迅速发展,但不久即遭清朝统治者残酷镇压,各种组织被迫解散。辛亥革命后,民间习武开禁,拳房、拳社等习武组织遍布全省城乡。这些拳房、拳社有的教学比较正规,执教者不乏高手,如烟台宫宝田、郭云深、崔寿山、林景山、李天祥等都曾在拳房、拳社任教。1932年,烟台市有拳房32处,学员500多人,各界参加武术活动的有三四千人。最盛时拳房发展到50处。二三十年代,栖霞县100多个村设有拳房,参加练习的有2000多人。荣成县的武术活动几乎遍及各村。微山县黄山少林玉门拳场自1801年开办,共授徒4000余人。该县两城水浒拳房清初时创办,范氏3代、黄氏2代、刘氏4代共授徒万余人;少林大滑拳陈氏拳房,自1910年开办,共授徒8000多人。邹县西庄拳场近80年培训5000多人,举行过20次表演。拳社、拳房大多依传授者的擅长,以教授一种或数种,传统拳术为主。如微山县马坡拳房创办于1910年,主要传授少林大花拳等;广饶县桑科、石碑、东西燕、前科5处拳房,1926年开办,主要练地功拳。
同时期,武术界人士在城市和县镇创办了一些习武兼研究的武术社团。赵春岭、王兆延、王兆林于民国初年创办俊英体育社,系各界爱好武术的青少年自由结合的民办武术团体,社址在济南西青龙街南大寺后门。社员入社不限民族、性别、年龄、籍贯,晚上正式练功,业余时间白天不限,每周星期日公开表演。该社以八大拳架为基本教材,拳械套路齐全,对打对练丰富多彩,尤其在散手上打破了武林的保守陈规。1937年,俊英体育社停办(1983年恢复,改名为“少数民族体育社”)。与此同时,马金标创办了群英武术社,左双臣创办主持北书房(拳场)。群英武术社后因马金标应邀赴南京任教而停办。俊英和群英、北书房曾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其中杨法武、马裕甫、杨松山参加1928年全国第一届国考,名列最优等;在全国17名最优等选手中,俊英体育社占1/6还多。杨松山后任中央国术馆教务长。同年10月在南京举行全国第二届国考大会,俊英、群英、北书房出身的多人参加了比赛。
1911年,张石麟、宋铭之邀集青岛商界人士组织成立中华武术会,研究各种武术。
1913年,潍县商团创立潍县体育社,在各学校传授武术。
1914年,马良创办山东省军士武术传习所,又称技术队,主要培训军警教官。该所除传习各种武术外,还进行武术研究,编辑武术教材。1915年,武术传习所增授马良主持创编的《中华新武术》。
1917年2月,马良发起、邀集山东省教育界创办山东省武术传习所,所址在济南西门大街万寿宫旧址,委任历城县劝学所所长陈栋为所长。教师由马良委派,李毓琛为武术总教习。学生有各县保送的官费生,也有自费生,年龄须在25岁以下、18岁以上,为师范、中学及高等小学以上毕业生。入学要检验身体,考试国文,修业年限2年。至1925年停办,该所共办6期,毕业学生730名。该所制度较健全,设有所长办事、教务主任、教员、学监、文牍员、会计员、校务会议、学生考查、奖励、惩戒等21项规则。历年开设的主要学科有中华新武术(包括拳脚、摔角、剑术、棍术4科)、兵式操、普通操、器械操、步兵教练、各种武技、军事学、各种球类、田径赛、生理卫生学,辅助学科有修身、教育学、教学法、管理学、国文、救急法、音乐等。
1922年,韩愧生在青岛齐燕会馆主持创办国技学社,入社学生多为商界人士及附近居民子弟。韩病逝后,由杨明斋主持。1929年停办。
20年代初在青岛市芝罘路成立中华武术社,王子平曾在此任教,授课以查拳为主,辅以其他门派拳械。1926年,丁子成发起创办黄县国术研究会,河北沧县李书文、烟台宫宝田等曾在此执教,研练项目有形意、八卦、太极、六合螳螂、七星螳螂、罗汉拳、八极拳、劈挂拳、洪拳等。1945年,徐振东、姜修信、窦跃庚、麻均成、李赞臣、潘承恩等在济南发起创办国术学友会。此外,省内尚有济南县西巷武术社(1928年)、烟台青年国术社、张店车站国术研究社(1930~1937年)、广饶武术社、志城国术研究社、益都回民国术研究社等武术团体。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明令在全国建立国术馆系统,由各级行政长官和军阀豪绅兼任馆长。1930年春,山东省国术馆成立,馆址在济南市商埠经四纬五路。韩复榘兼任馆长,李景林代理馆长职务,赵宝箴任副馆长。国术馆设教务、事务二处,并设有视察、编辑等组。开始时全年经费5000元,与中央国术馆经费相当(据尚树梅文,省国术馆全年经费为12000元。),后因财政困难,有所缩减。1931年底李景林病故,1932年春韩建秋任副馆长。同年6月窦来庚任副馆长。1937年抗战前夕,省国术馆自行停办。
省国术馆初办时有教师、学员80余人。学员修业2年,毕业后有的留馆任教,有的至县国术馆任副馆长或教员,或任军警教官,或任学校国术教师。曾举办3期国术师范班,修业2年。还曾开设3个早晚民众练习班,学员免费训练。每年寒暑假开办短期武术班。1936年至1937年,举办了2次全省各县国术馆馆长训练班。
省国术馆教授的课程,术科有查拳、八极拳、少林拳、太极拳、太极剑、埋伏拳、劈卦、八卦掌、形意拳、武当对剑、太极对手、散剑对击、窜拳等优秀传统套路以及格斗、徒手器械对练、散打、新武术、军事训练等,学科设国文、常识、生理卫生、武术原理等。李景林任馆长时,重视太极拳、八卦、形意拳、武当对剑、散剑对击和少林拳、查拳等各种传统精华套路,尤其看重太极拳和推手。他倡导武术基本功和传统套路,要求严格,教学正规。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黄河北岸,国术馆人员改编成武士队,后改为“国民军义勇队”参加抗战。
日伪时期,山东省立国术馆曾于1938年下半年重建,潘雪峰任馆长,馆址在后宰门,常利用珍珠泉、关帝庙开班授课。抗战胜利后,由陈伟超接任馆长。1945年12月,王龙翼任馆长。1946年7月恢复战前建制,改称“山东省国术馆”,由当时的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思源兼任馆长,王龙翼任副馆长。同年10月,何思源调北平,馆长由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兼任,王龙翼任副馆长。
青岛市国术馆先于山东省国术馆于1928年成立。馆址始在育英小学,后由市政府集资,于广东路1号兴建国术馆办公楼1座,1929年9月迁至新址。全馆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有办公室、练功房、学生宿舍、操场等。所有经费由市政府拨款。设正、副馆长各1名,马福祥、胡若愚、沈鸿烈先后出任馆长。国术馆开办之初设练习班,后又设师范班,以培养国术师资为目的。教学内容以长拳类的查拳、孙膑拳为主,另有形意、八卦、太极、地功拳类;器械方面除有刀、枪、剑、棍等外,还有其他长短、单双兵器及拳械对练。对抗性的如散手、长短兵器、拳击、摔跤等也在训练之列。练功均按传统方法进行。著名武术家和武术高手王子平、杨明斋、韩冠洲、韩冠英、常秉毅、高作霖、秘道生、纪延昌、纪雨人、李义三、尹玉章、田洪烈等都曾在此执教。1937年该馆停办。1946年恢复,李先良任馆长,高方先任副馆长。
山东省国术馆成立后,全省县级国术馆相继成立。至1933年,全省共有68个县成立了国术馆。
建国后,山东省于1981年3月26日建立山东省武术协会,下设教练、裁判、科研3个工作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团结全省广大武术工作者、爱好者,发展山东武术事业,提高武术运动水平。至1985年,全省各市、地已建武术体协9个,市、区建武术协会58个。
武术辅导站是建国后群众创造的业余练武形式。青岛市武术辅导站最多时达135个,有武术教员和辅导员176人,经常参加活动的武术爱好者近万人。1982年前后,济南市在市区和重点厂矿设立了以武术保健为主的辅导站64个,在公共场所办了70多个太极拳训练班。菏泽地区有公办、集体和个人办各种武术组织800多个,练武者4万余人。潍坊各市县有民办武术站、点84个。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传艺形式已不能适应武术活动的要求,农民个人或集体办的武术馆、武术学校应运而生。1976年,梁山县豆山公社淹王大队以武术爱好者刘怀生的武术班为基础,大队投资2万多元创办了武术学校。该校先后向专业队输送队员5人,向体育院校输送2人,向地市武术学校输送8人,还多次代表县、地区参加地区、省武术比赛,取得较好成绩。该县馆里乡东李庄离休干部老拳师李相山自筹资金11万元,于1984年12月创办了水泊武馆,当年招生63名。定陶县陈集乡前沙垓武术学校(李庆连创办)、郓城县苑垓武术学校、郓城县宋江育英武术学校、蓬莱县长裕村登州武馆、泗水县中册三村武术学校、文登县铺集乡武术馆等,都是由农民个人集资兴办的。宋江育英武术学校实行学生文化学习、练武、食、宿四集中,聘请退离休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任文化课教师,严格按完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学生学文习武两不误,办得有特色,有活力。
第四部分 表演与竞赛
武术是山东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民国以后受竞技体育竞赛活动的影响,比赛和表演活动日益频繁,逐步由传统体育活动发展成为竞技体育运动。1923年,山东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武术运动会,此后多次参加全国性比赛和华北运动会比赛。1933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上,山东有32名国术运动员(其中包括摔跤运动员)参加比赛。宫有安的单拳,常秉毅、韩冠英的对拳,张培五的枪术、刀术,黄树堂的棍术,王子章的剑术,杨明斋的特技均获第一名。1934年10月在天津举行的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国术表演比赛中,孙子建、肖鸿义、田秉义、栾秀云、霍相林等获第一名。1933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国术比赛中,青岛队获拳术总分第一名,林锦亭获拳术轻量级第一名,王家彬获拳术重量级第一名,郝鸿勋获刀术中量级第一名,冯锦珍获枪术中量级第一名,姜修信获剑术轻量级第一名,祝光森获棍术轻量级第一名,姚家淇获棍术中量级第一名。193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国术比赛中,山东省队获男子团体总分第四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七名,青岛市队获男子团体第五名、女子团体第四名。李世基、杨素清、齐秀兰和姜爱兰获单项第一名。1948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上,山东队秘道存在武术比赛中获得男子拳术第三名和器械第二名。
自1933年起,山东每年春季举行全省武术比赛,也称省考。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表演、竞赛活动进一步发展。
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竞赛大会上,1956年、1957年、1958年先后在北京举行的武术表演、观摩评奖及武术运动大会上,山东省运动员赵瑞章、周永福、周永祥、解恩礼、朱宪章、李赞臣、邱桂香、马永昌、赵洪德、刘金芳等17人次分别获得优秀奖和一等奖。
为了进一步推动山东省武术运动的开展,提高武术运动水平,迎接第一届全运会,1958年10月山东建立省武术集训队,隶属山东体育学院运动系综合班,班主任潘文芳,领队孙文斌,教练员赵瑞章(兼)、周永福(兼),运动员10余人。1959年3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年武术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此后参加第一届全运会,获团体总分第五名。第一届全运会结束后,队伍进行调整。训练中加强了基本功、基本技术和专项素质的训练,注重技术改革创新和国家体委审编推行的枪、刀、剑、棍、拳五项规定套路的练习,逐步形成勇猛快疾、稳健扎实、舒展大方、动作规范、招法清晰、内容充实的技术风格。在比赛项目的训练安排上,突出以重点带动一般,既抓全能,又突出重点项目,使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重点项目和鲜明的技术特点。同时逐步使器械项目发展成为山东省武术队的重点和主项。1960年9月,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夺得团体总分冠军,创建队后最好成绩,男女队员还各获3个全能名次。同年4月,国家体委将徐学义的甲组规定长拳、王常凯的甲组规定剑术、于海的甲组规定棍术拍成影片,作为全国运动会五项甲组规定套路的动作规格。
在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武术队克服困难,坚持训练。1963年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取得15个单项名次,其中有13个是器械项目,显示了山东省器械项目的实力和优势。在新增加的传统项目中,男队取得4个名次,女队取得1个名次,其中于海的螳螂拳、王常凯的双剑、史玉英的单剑被拍入纪录影片《武术之花》。
1964年,贯彻国家体委提出的“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原则,坚持以套路为主的大运动量训练,收到显著成效。同年参加在济南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在部分老队员离队、阵容有所调整的情况下,仍取得13个单项名次,其中有11个是器械项目,再次显示了器械项目的优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运动队训练停止,比赛取消,队伍的运动技术水平受到严重影响。
1970~1972年,山东省武术队吸收新队员,恢复训练,运动技术逐步恢复到原有水平,并有所提高。1974年,全国武术比赛在西安举行,山东获成年及少年组团体第六名。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山东武术队获团体总分第三名。1977年,全国武术比赛在内蒙古巴盟举行,山东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传统器械取前五名,前四名均为山东省运动员获得。获名次的运动员除一名老队员外,其他均是年轻队员。1980年,由二线队员参加全国比赛,获团体第十五名,女队获团体第五名。1981年全国比赛在福州举行,山东获团体总分第七名。1982年,全国武术比赛在杭州举行,山东省女队获团体第四名,男队获团体第六名。
从1960年到1981年,山东省武术队共有27人先后14次访问了29个国家,并在国内多次为来华访问代表团表演。武术队还经常在全省巡回表演,下基层辅导,举办集训和训练班,对武术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84年,武术被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是年全国武术比赛在武汉举行,山东派出12名队员(男、女各6名)参赛,获得女子团体第二名,男子团体第八名。
1985年全国武术比赛在银川举行,山东派出12名运动员(男、女各6名)参赛。男子成绩较前略有提高,由1984年的团体第八名升到第六名,女子仍保持了团体第二名的名次。张玉萍获女子全能、刀术、棍术、长拳4个第一名。
武英级运动员:
张玉萍 赵翠荣 马忠轩 孙胜军 于涛 张标 高淑芹 宗启银 吴江 高焕波 刘洪燕 李德华
国家级裁判员:
周永福 王新泉 马德友 王启增 高兴亮 丘建华 孙锡铭 吴秀美
高级教练员:
王常凯 于海 徐桂林 牛怀禄 王启增 刘宝印 周永福 赵瑞章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