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槐园人:话说槐园太极陈骁伍先生
原创 陈太刚 槐园太极拳
2024年08月19日 10:34 广东
在上世纪末,曾经盛产“乌金”的煤炭矿区的辉煌工业文明已成历史的记忆。而那片矿区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槐林,曾经融进了乡土气息的工人村,那温馨而宁静的田园世界环境,那片槐林连接工业和农耕文化的特有格局,也随风而逝的支离破碎。也正是这独特的环境,曾有著称“乌金”工业文明的精神和农耕文化的田园风光环境,从那一片槐林走出槐园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骁伍,陈骁伍大师深受他父辈武术精神熏陶,又接地气般的槐林那田园气息之灵气,仿佛今天享有盛誉太极拳大师地位早已天注定的情节!何为槐园太极?陈骁伍大师赋有诗人情节的将槐园冠以太极拳,命名起始就有诗和远方的情怀,其气场和情怀可夸耀过往的一切。
一般太极拳均已姓氏命名,而他却以槐园命名,前者有中国农耕宗亲姓氏文化的渊源,后者却是博大情怀开启的胸襟,诗意地栖息着太极拳的精神世界。我们从陈骁伍大师的气质里可以读解其中的缘由和可观性,更读解到那煤炭工业人们的品格,坚毅、宽厚,率直和那幽静、清新、淡雅格调的槐林风韵的人格与自然风韵的润泽及影响。因此说,陈骁伍大师的人生轨迹必定浓缩着特有的文化背景,他从槐林走来,“在路上”成为太极拳文化的寻梦者或筑梦者。
记得《牛虻》有这样的描述:“倘若一个人能够独自面对自然而长久不厌,可以得知他拥有一个充实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在槐树林里,气定神闲的若有所思的迂回槐林之间,那幽深槐林的黑黝树干,宛如千军万马般矗立那里,几乎每天这样的情景都要和年轻的陈骁伍相会,画面闪烁着,若隐若现的仿佛是电影切换的镜头人物。以禅宗的说法:“人的内心的另一个自己”,或道家思想,如果一个人经常凝视和另一个自己对话,久之就成为真人或佛。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的“文心”,首先要雕琢自己的内心,这种雕琢就是对话和思想意识的认知,这种意象的叠加效应,就是在心像的层面当年陈骁伍在槐林修练太极拳的某种画面。陈骁伍与槐林情景再现只能是幻觉的画面叠加,这样比较贴近那年那月。我们想象下,陈骁伍在槐林里吸允着槐林的绿色氧吧,脑海闪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武林的拳术套路,如太极拳、八极拳、少林拳等,以及从动物吸取启悟的鹰拳、螳螂拳、猴拳、虎拳等。传说陈骁伍不惜路途艰难和遥远,曾经拜访过许多武林名家。那么,陈骁伍沉思于槐林,悉心揣摩各家的拳法,若有所思的神情和恍然大悟的眼神,无不动容的闪现于槐林之间。这种情景只有槐林见证着他习武的奇迹发生。故而,他情缘于槐林命名为槐园太极拳,而我们对陈骁伍成长为槐园太极拳大师的历史,也只能在想象中感觉或读解他了。对于中国武术而言,能从各种拳法里顿悟出其妙意,故而能举一反三,豁然醒悟,推陈出新的发展自己酷爱的太极拳,也与承接槐林之日月之精华无不关系。正如陈骁伍多年以后著书立说《槐园说拳》里所言:“传统武术,是一片连绵不断,蜿蜒巍峨,风光无限的山脉,每达到一个高度,就是一番新的天地。”这段话是习武多年后的感悟和感慨,可谓是肺腑之言!
陈骁伍在感悟先辈创立的拳法,领悟着中国古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句话表达了“柔”的力量和价值。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往往能够战胜最坚硬的东西。在他面前的槐树树杆,让他饶有兴致地细细端详,那青藤缠绕树杆,可谓无懈可击。他微笑的自言自语道:这不是太极拳的特征的缠与粘;太极拳的双手绕住对手犹如青藤缠住了树杆,大有战略意义,似封似闭,似裹似挟。太极拳的软绵之中应含有许多圆圈,这将有效化解刚勇之力。哈哈,这不就是太极的以柔克刚,四两拨千金的战术风格吗!陈骁伍的移动身影渐渐模糊起来,他练拳的身姿宛如槐林的舞动的树叶,在风中摇曳发出吱吱莎莎的声音,在定神看去,槐落有致的排列组合,如千军万马般矗立着,两眼被槐林的茂密所呈现成模糊状态,聚焦漂移不定,故而,有着似梦非梦,难觅踪迹之感。
陈骁伍在槐林里偶尔沉思偶尔处在太极拳的运动状态,这样不断交替肢体语言,他把思考武术的内涵和魅力,在槐林的时光和空间里作为生命体能的锻炼,在思考自我的岁月里,或锤炼自己的旅程中品尝着孤独者的快乐和苦涩。如果将陈骁伍在槐林里的日月相交和潜心修炼太极拳的精髓之痕,比作读万卷书的话,这可谓是以坚实的脚印踏在槐林之中,为他成为槐园太极拳大师夯实了基础,那移步槐林的脚印宛如在那片土地上抒写的感悟笔迹;那曾经练拳的脚印早已被风尘掩埋的无影无踪。那是因为陈骁伍槐林里萌生的梦,让他远足他乡去寻找屈原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就是“行万里路”的践行理念,带着槐园太极拳的情怀,去寻梦、筑梦!
人生的成长经历都有自己历史背景,陈骁伍成长为大师的初心之作,就是情缘那片槐林,那工人村小镇和乡土气息的融合家园,在沧桑的日月星辰,星转斗移里,早已物是人非,环境已非当年的槐林,槐林也成为陈骁伍太极拳大师梦绕魂牵之地。陈太刚写于槐园。
2024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