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拳——陕西武术的脊梁
文/2011年
一:红拳产生的地域文化
陕西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长安“文武盛地”,历史上曾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在世界文明史中曾经诞生和发生着人类最辉煌的历史。“东有长安、西有罗马”,这里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索渊地。
二:红拳的起源
红拳最早起源可追溯到周、秦 。西周沣镐盛行“武舞”“角力”。秦时三辅(今陕西关中一带)盛行,“手搏、击剑长安附近尤甚。”
红拳是陕西地拳的主流派,在陕西境内又以潼关、大散关为标志分为“关东红拳”、“关中红拳”和“关西红拳”三支。据说陕西境内不少拳术派列,大都是在“关中红拳”的基础上演变的。“关中红拳”以“小红拳”、“大红拳”、“二路红拳”“太祖红拳”、“粉红拳”“六趟”、“六架势”“炮锤”、“四八锤”、为中心习练者最为广泛。
红拳套路的形成应在唐末宋初。据陕西红拳师承世代相传得名于陕西西岳华山。据传,陈传入长安考进士落榜隐居华山,一日他碰到了一位入山砍柴的老樵夫,见年纪有七十多岁了,但身体强健,走路快捷。陈传将老樵夫请到他隐居之处,以师礼相拜。老樵夫每晨向陈传传授拳法与练功于华山东峰上。
时间过的很快,陈传学武习拳已数月有余,他已基本掌握和熟练了。一天他向老樵夫说:“师父,你传授我的拳术叫什么名称?”老樵夫说:“先辈祖传未说拳名,我给你教的拳路招法,实际上在我们当地就流行着。我看,既然是人间红尘中的拳法就叫‘红拳’吧!”民间还传为宋代把套路称为“使拳”,把棍术套路称为“使棒”,陕西方言称“耍拳,耍棍”,由于关中拳在当时耍的红火,后被称为红拳。红拳也有艳美、吉祥之意。
三:红拳的历史发展
红拳在陕西这块特定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文化熏陶下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在宋代以前,陕西是中国文化政治中心,也是武术高手云集之地,陕西红拳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完善。
在汉代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现今兴平茂陵、一带是红拳盛行之地。陕西人称为“拳窝子”
在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0)“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武举的设立进一步刺激了长安城官宦子弟游侠习武欲望,习拳、舞剑、扎枪、跑马射箭成为长安少年的主要内容,各地的武士汇集长安,又一次使红拳得到广泛交流和提高。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土番兵陷京师,百姓涂炭,唐军四溃,代宗逃往陕州。勤王郭子仪仅仅收得散兵数千,形势危急。长安城内民间武侠与潜入城内的唐将王甫取得联系,于同一天夜晚突然在城中心的朱雀街一起击鼓,鼓声大作,群侠齐呼,英勇拼杀,土番兵仓惶出逃,溃不成军,京师收复,可见长安城习武人数之多,习武风之盛行。在西安至今还保留着地名“习武园”和“教场门”。
明代,戚继光把红拳的技法作为训练士兵的必修科目:《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注解三十二势长又称红拳,拳谱中可见到“裙拦”撑、補、揭、抹、捅、劈、斩等,红拳拳谱至今还在沿用,可见红拳在当时的影响之深。拳经中“披红”“推红”都是红拳至今还在沿用的招法。
清代在《清稗类钞.技勇类》中出现过“大小红拳、关西拳的称谓。民间流传着“东枪西棍关中拳,东查,西红”的美誉。红拳传域甚广,有豫红、陇红、川红、滇红等,尤以关中最盛。
从宋代以后由于文化中心南移和东迁,陕西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老红拳,外地拳种进入陕西很快就会被红拳化,失去本来的面目,如陕西红拳套路中的梅花拳、通背拳、翻拳等,只是套路的名而已。红拳发展离不开民间人民的热爱,在陕西六七十年代以前陕西城乡习拳者几乎全练得是红拳,可以说当时村村都有习练红拳者,练红拳的拳师,把红拳和农村过会、玩社火、秦腔融为一体,已成为陕西城乡主要的健身娱乐形式。
四:红拳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的华山“下棋古亭”传说,乃是陈传老祖与赵匡胤下棋留下的古迹。有一天赵匡胤游西岳华山遇到了陈传,俩人对弈下棋于华山东峰之巅,以输赢华山为注。最后赵匡胤输了,便将华山给了陈传。陈传见赵匡胤雄壮英武便练了一趟他随老樵夫所学之拳,赵匡胤观后佩服不已,恳求陈传老祖传授,陈答应了。每天太阳未出赵匡胤登上东峰跟陈传老祖习拳。赵匡胤悉心习练,终于掌握了此拳。
后来赵匡胤做了北宋王朝第一代开国之君,把他随陈传所学的三十六势的“关中红拳”美其名为“太祖红拳”。这路拳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红拳在关中地区流传到北宋已成为陕西主流派的拳种。
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一位武术大师周侗(约1040年—1119年)陕西华州潼关人: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精通陕西红拳技法,周侗出游于河南曾向抗金英雄,民族将领岳飞传授了“关中红拳”的招数武功。
李自成幼年酷嗜红拳,拜陕北罗拳师习练红拳。青年时期,率驿卒起义,加入了闯王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高迎祥牺牲后,众卒拥戴李自成,被尊称为李闯王。后确定了闯王拳,就是红拳。
《少林拳法》载有“宋末觉远上人访李叟、白玉峰于陕西宝鸡、兰州,习练大小红拳。后白玉峰随觉远入少林寺传授大小红拳、棍术、擒拿等”。少林红拳是从关中传入,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的少林洪拳与陕西红拳截然不同,少林洪拳以刚猛为主,陕西红拳是柔里带刚,也称为软拳。
陕西杰出人物胡景翼、杨虎城自幼就习练红拳、并将红拳在西北军中推广,胡景翼部队武术教官杨杰、冯玉祥部队武术教官张鸣岐等均为当时著名红拳拳师。
抗战时期,抗日义勇军中大刀队官兵也多习练红拳。1937年,红拳高派杨杰在西安与杨瑞轩酬建陕西省国术馆,任“高家拳”教练。1961年,74岁高龄的杨杰,应邀出席全国武术表演,受到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荣高棠等领导人的赞赏和接见。196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记录了杨杰先生的红拳套路“燕青掌”、“子拳”、“子棍”、“春秋”刀等。
五:红拳套路
陕西红拳包括打手对抗和套路运动两类形式及盘、法、势、理四个方面。突出表现“八字八法”的主要内容,红拳有拳有序,拳序结合,流传拳域起落势相约为一。
盘:红拳传统的基础训练——十大盘功。又称十大盘筋,简称盘功。它是红拳依据套路演练和实战打手实际需要,是属于以地面为依托物、以自身体重为负荷的静力、以柔韧为主的训练方法之一。盘即一组动作姿势,十大盘即十大组动作姿势;各种功法习练;千字锤、千把攒、千斤坠、踢桩、打桩、梅花桩、盘刀举凳、打沙袋、插沙袋、磕臂膀、磕树、举锁子、挑担子,及有练手之法、肘法、肩法、眼法、身法、胯法、膝法、步法、及药物配合练习、各不同器械都有各自不同的练习方法等(各拳系有不同的训练内容)。现择高氏十大盘功为例简述:首盘霸王举鼎势;二盘为撑补势;三盘为力推泰山势;四盘为千把攒势;五盘为孤雁盘翅势;六盘为雀地龙势;七盘为燕子噙泥势;八盘为单足独立势;九盘为靖王托塔势;十盘为魁星点斗势。
法:即打手手法,零手有百,汇编成串,组排成排子手。与组手排子(如五虎群羊、六把扇子、蜜蜂采花、八排手、九手排子、十二镫捶手),打手母子九拳及打手跑拳程式—门子,相辅并习,组成红拳完整的打手体系。
势:即套路,陕西红拳以七大拳系组成:红拳、花拳、炮拳、九拳、地趟、通臂、跑拳(门子),套路百余套。
理:即拳法理论。遗有专篇(如红拳打手歌五篇),谱本记有套路与动作名称及打手要言、口诀扎字、用武要言、图等,有拳有谱(基本上用关中方言)。在我国武术流派中,红拳堪称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一个拳系。
八字八法:即手法(撑、斩、勾、挂、缠、拦、沾、挂)、步法(弓、马、偷、夺、即、窜、踪、退)、棍法(封、摩、揭、挑、搬、提、裙、拦)、刀法(提、扎、砍、撩、滚、摩、擒、拿)、枪法(封、闭、捉、拿、撸、提、缠、环)、鞭法(遮、拦、踪、横、领、辟、刁、打)。以“八字八法”形成了陕西红拳的主要内容
。
陕西红拳常用的器械:长器械有枪、矛、叉、戟、戈、双头枪等;短器械有匕首、刀、剑、斧、钺、铲、其它器械有棍、鞭杆、拐、盾、锤、流星锤、鞭、槊、锏、双钩、耙、抓、弓、矢、弹弓等。拳械内容共有40余套之多。
陕西红拳各类拳谱,套路共有百余套。
红拳主要特点:总括为十六字诀 “撑补为母,勾挂为能,化身为奇,刁打为法”。